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餐具清洗设备用碗篮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1-15 20:01:48|242|起点商标网
一种餐具清洗设备用碗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篮,具体是一种餐具清洗设备用碗篮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碗篮中,用于撑起餐具(如:饭碗、碟子等)的餐具支架一般为相对碗篮本体固定设置,即餐具支架上的支撑臂不可活动伸展收纳,导致设置餐具支架的位置难以放置其他类型的餐具,造成碗篮本体内部空间利用率;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可转动的餐具支架,但现有餐具支架的转动结构复杂,安装麻烦,生产制造成本高,且餐具支架的倾斜度不能随意调节,导致餐具支架的使用体验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餐具清洗设备用碗篮系统,本碗篮系统中餐具支架可实现转动和倾斜度可调的效果,因此可使碗篮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餐具清洗设备用碗篮系统,包括碗篮本体和餐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篮本体与餐具支架之间设置有倾斜度调节组件,倾斜度调节组件包括转接部件和调节部件;所述转接部件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餐具支架上的转接杆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安装槽上,碗篮本体上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第二安装槽上,第一支撑杆限位作用转接杆、以限制转接杆脱出第一安装槽;所述调节部件上设有一级以上调节齿部、以及用于连接碗篮本体的安装卡槽和安装套筒,所述调节齿部设置于安装卡槽上;餐具支架绕转接杆可转动在碗篮本体上,调节杆随餐具支架的转动而摆动,且与所在位置对应的调节齿部连接。

一级以上调节齿部间隔式直线或扇形排布于安装卡槽上,一级以上调节齿部的开口轴线t以扇形分布;所述安装卡槽的延伸长度与一级以上调节齿部的设置长度相当。

所述餐具支架绕x轴转动;所述安装卡槽沿y轴延伸,且与碗篮本体上相应的支撑杆卡接;所述安装套筒沿x轴或z轴延伸,且与碗篮本体上相应的支撑杆插接。

所述安装卡槽与安装套筒相邻并排设置;所述安装卡槽与安装套筒之间通过直角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槽沿转接杆延伸,第一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口,转接杆经第一安装口进入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沿第一支撑杆延伸,第二安装槽侧部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支撑杆经第二安装口进入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相互交汇且连通。

所述转接部件包括一块以上上限位部和一块以上下限位部,上限位部与下限位部相互错位配合;相邻两下限位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口,上限位部与第一安装口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上限位部与下限位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上限位部的延伸端与下限位部的延伸端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口。

所述上限位部限位作用于转接杆顶部和第一支撑杆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杆限位作用于转接杆底部;所述下限位部限位作用于第一支撑杆底部;所述转接杆在上限位部与第一支撑杆之间转动;所述上限位部设有定位槽,转接杆至少部分进入定位槽,且在定位槽内可转动。

所述碗篮本体包括横向设置的下围边支架,下围边支架上折弯成型有一只以上支撑脚,支撑脚至少部分向下延伸以撑起碗篮本体;所述下围边支架呈矩形,支撑脚倾斜式设置于下围边支架的端角处。

所述碗篮本体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托盘部件,托盘部件上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碗篮本体上设有支撑钩体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承于支撑钩体上,且第一支撑部相对支撑钩体具有一定的转动度,以使托盘部件相对碗篮本体可摆动;所述第二支撑部抵住第二支撑杆,以使托盘部件保持用于放置餐具的承托位置。

所述碗篮本体上设置有置物部件;所述置物部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碗篮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对应的第五支撑杆、以及与第二安装部对应的第六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五支撑杆可拆式转动连接;当所述置物部件绕第五支撑杆转动至一定位置时,第二安装部与第六支撑杆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碗篮本体与餐具支架之间设置倾斜度调节组件,使餐具支架可相对碗篮本体转动和实现倾斜度调节;具体是,倾斜度调节组件包括转接部件和调节部件,餐具支架通过转接部件可有效的转动装配于碗篮本体上,当餐具支架相对碗篮本体转动至所需倾斜位置时,调节杆与相对应的调节齿部卡接,进而使餐具支架定位于相应倾斜度位置,实现餐具支架相对碗篮本体的倾斜度可调,进而使碗篮本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同时可适应不同类型的餐具。此外,转接部件上用于安装转接杆的第一安装槽与用于安装支撑杆体的第二安装槽相连通,支撑杆体对转接杆有限位作用,而且安装方便快捷,性能可靠;而且转接部件可采用上下或左右开模方式加工生产,相关模具上需要设置的滑块数量少(甚至可不设置滑块),因此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碗篮系统满载餐具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碗篮系统空载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碗篮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餐具支架调节前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餐具支架调节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调节部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调节部件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碗篮系统又一方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碗篮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接部件的侧视图。

图13和图14依次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接部件不同阶段的安装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碗篮本体的分解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碗篮本体的主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碗篮本体的局部仰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碗篮本体与托盘部件分离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盘部件处于承托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盘部件处于承托位置又一方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盘部件处于立起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盘部件处于立起位置又一方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盘部件的立体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置物底托的立体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置物底托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置物底托拆卸或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置物筒篮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置物筒篮拆卸或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4,,本实施例涉及的餐具清洗设备用碗篮系统包括碗篮本体1和餐具支架8;碗篮本体1与餐具支架8之间设置有倾斜度调节组件,倾斜度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碗篮本体1上的转接部件9和调节部件7;转接部件9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901和第二安装槽902,餐具支架8上的转接杆801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安装槽901上,碗篮本体1上的第一支撑杆101不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安装槽902上,第一支撑杆101限位作用转接杆801、以限制转接杆801脱出第一安装槽901;调节部件7上设有一级以上调节齿部701、以及用于连接碗篮本体1的安装卡槽703和安装套筒704,调节齿部701一体成型于安装卡槽703侧部,多级设置调节齿部701可增加餐具支架8倾斜度的可调节值,以适应用户的不同需要;餐具支架8绕转接杆801可转动在碗篮本体1上,调节杆802随餐具支架8的转动而摆动,且与所在位置对应的调节齿部701连接。本碗篮系统通过在碗篮本体1与餐具支架8之间设置倾斜度调节组件,使餐具支架8可相对碗篮本体1转动和实现倾斜度调节;具体是,倾斜度调节组件包括转接部件9和调节部件7,餐具支架8通过转接部件9可有效的转动装配于碗篮本体1上,当餐具支架8相对碗篮本体1转动至所需倾斜位置时,调节杆802与相对应的调节齿部701卡接,进而使餐具支架8定位于相应倾斜度位置,实现餐具支架8相对碗篮本体1的倾斜度可调,进而使碗篮本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同时可适应不同类型的餐具。

参见图3-图7,一级以上调节齿部701间隔式扇形(或直线)排布于安装卡槽703侧部,一级以上调节齿部701的开口轴线t以扇形分布;安装卡槽703的延伸长度与一级以上调节齿部701的设置长度相当(基本相等),足够长的安装卡槽703在安装时,作用于第八支撑杆108上的面积较大,有效防止因为作用面小而对第八支撑杆108造成弯曲现象。具体地,安装卡槽703侧部设有横向延伸的凸台702,凸台702呈弧形弯曲(或水平设置),一级以上调节齿部701排布于弧形凸台702边缘;弧形凸台702以圆弧轨迹弯曲,该圆弧轨迹以转接杆801的轴线为圆心,以保证调节杆802与对应调节齿部701的有效连接;相邻两调节齿部701之间有弧形的过渡部705,以使调节杆802在外力作用下从一调节齿部701顺利的过渡至相邻的调节齿部701中。

进一步地,餐具支架8绕x轴转动;安装卡槽703沿y轴延伸,且与碗篮本体1上相应的支撑杆卡接;安装套筒704沿z轴延伸,且与碗篮本体1上相应的支撑杆插接。具体地,碗篮本体1上设有与安装卡槽703卡接的第八支撑杆108、以及与安装套筒704插接的第九支撑杆109;第八支撑杆108沿y延伸,第九支撑杆109沿z轴延伸;调节部件7分别与第八支撑杆108和第九支撑杆109连接,使调节部件7相对碗篮本体1的安装连接结构稳固可靠,而且可防止调节时作用力驱动调节部件7横向(y轴)移位;餐具支架8绕x轴转动;转接杆801沿x轴延伸,调节杆802沿z轴延伸,即转接杆801与调节杆802折弯连接,彼此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一级以上调节齿部701排布于立面上,调节杆802在该立面上摆动;调节杆802利用自身的弹性与调节齿部701弹性扣合,确保调节杆802不会自行脱离调节齿部701,使定位性能更可靠,调节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安装卡槽703与安装套筒704相邻并排设置,即安装卡槽703位于安装套筒704的端部;安装卡槽703与安装套筒704之间通过直角连接部706相互连接,使整体结构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安装卡槽703的槽口开设于底部(或顶部),安装卡槽703自上向下与第八支撑杆108卡接,槽口两侧分别设有卡扣部707,以防止第八支撑杆108自行脱出安装卡槽703;调节齿部701横向外凸于安装卡槽703侧部。安装卡槽703与安装套筒704相互错位配合,以适应第八支撑杆108和第九支撑杆109的位置关系。餐具支架8上设有一根以上支撑臂803,支撑臂803与调节杆802在同一平面上,一根以上支撑臂803与调节杆802同时同步绕转接杆801转动;支撑臂803随餐具支架8转动,当需要支撑餐具时,可将支撑臂803调节至具有一定倾斜度的位。碗篮本体1底部设有止转杆111;当餐具支架8绕转接杆801相对碗篮本体1转动至基本水平的位置时,止转杆111限位作用于餐具支架8(支撑臂803)上,以避免餐具支架8继续转动,此时支撑臂803处于倒下状态,碗篮本体1内部可腾出部分空间用于放置餐具,进而使碗篮本体1内部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

参见图8-图14,第一安装槽901沿转接杆801(x轴)延伸,其中两延伸端分别开口设置,第一安装槽901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口903,转接杆801自下往上经第一安装口903进入第一安装槽901;第二安装槽902沿第一支撑杆101(y轴)延伸,其中两延伸端分别开口设置,第二安装槽902侧部设有第二安装口904,第一支撑杆101沿x轴经第二安装口904进入第二安装槽902;第一安装槽901与第二安装槽902相互交汇且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转接部件9包括转接基体911、两块上限位部905和三块下限位部906,两块上限位部905所在的位置位于三块下限位部906上方,上限位部905与下限位部906相互上下错位配合;相邻两下限位部906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安装口903,上限位部905与第一安装口903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901,上限位部905与第一安装口903相对设置;上限位部905与下限位部906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安装槽902,上限位部905的延伸端与下限位部906的延伸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安装口904,转接基体911与第二安装口904相对设置。上限位部905和下限位部906分别自转接基体911侧部沿x轴往外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上限位部905限位作用于转接杆801顶部和第一支撑杆101顶部,以限制转接杆801和第一支撑杆101相对转接部件9向上活动;第一支撑杆101限位作用于转接杆801底部,以限制转接杆801相对向下活动;下限位部906限位作用于第一支撑杆101底部,以限制第一支撑杆101相对向下活动;转接杆801在上限位部905与第一支撑杆101之间转动。为限制转接杆801相对横向活动,上限位部905内侧设有弧形的定位槽907,定位槽907位于第一安装槽901顶部的封闭端,转接杆801至少部分进入定位槽907,且在定位槽907内可转动,在定位槽907的限位作用下,有效防止转接杆801横向活动。

进一步地,上限位部905底部设有上防脱部908,上防脱部908位于第二安装口904顶部;下限位部906顶部设有下防脱部909,下防脱部909位于第二安装口904底部;上防脱部908与下防脱部909上下对应且彼此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第一支撑杆101的直径,以有效防止第一支撑杆101自行经第二安装口904脱出第二安装槽902。第二安装口904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引导第一支撑杆101进入第二安装槽902的导向部910,导向部910为斜面或弧面;导向部910分别成型于上限位部905和下限位部906的延伸端上。第一安装槽901设置两条,第二安装槽902与两条第一安装槽901分别连通,转接杆801设置于与之对应的第一安装槽901中;碗篮本体1包括第二支撑杆102,第一支撑杆101与第二支撑杆102相互纵横交错配合,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杆102沿x轴延伸(同转接杆801),第一支撑杆101与第二支撑杆102相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102设置于与之对应的第一安装槽901中。

参见图15-图17,碗篮本体1包括横向设置的下围边支架103,下围边支架103上一体折弯成型有四只支撑脚1031,支撑脚1031至少部分向下延伸以撑起碗篮本体1;本支撑脚1031以一体折弯成型的方式设置于下围边支架103上,省去了焊接工序,所以生产效率提升,而且能有效保证支撑脚1031的刚性,使其使用寿命延长。下围边支架103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其他矩形),四只支撑脚1031分别以倒角倾斜的方式设置于下围边支架103的端角处,对于槽腔端角上的立体圆角结构,本结构能有效保证支撑脚1031对碗篮的支撑作用均匀,且支撑效果平稳可靠。

进一步地,下围边支架103包括以矩形形状分布的连杆1032,连杆1032为直杆,支撑脚1031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连杆1032相连接,支撑脚1031的投影与连杆1032的投影之间有夹角θ,夹角θ为135°。

进一步地,碗篮本体1还包括上围边支架104,上围边支架104位于下围边支架103上方,上围边支架104上设有向内侧倾斜的提手107,提手107的向内倾斜设置可方便用户提拿碗篮;提手107端部与上围边支架104连接;提手107的倾斜角β为65°。

参见图18-图23,碗篮本体1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托盘部件2,托盘部件2上设有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碗篮本体1上设有支撑钩体110和第二支撑杆102;第一支撑部201支承于支撑钩体110上,且第一支撑部201相对支撑钩体110具有一定的转动度,以使托盘部件相对碗篮本体1可摆动;第二支撑部202抵住第二支撑杆102,以使托盘部件保持用于放置餐具的承托位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201与支撑钩体110相配合、第二支撑部202与第二支撑杆102相配合,使托盘部件相对碗篮本体1有效支撑,对餐具起到有效的支承作用;第一支撑部201在支撑钩体110上具有一定的转动度,所以托盘部件相对碗篮本体具有一定的摆动度,定向摆动托盘部件可取消托盘部件的遮挡,以便于用户对碗篮本体1内腔的餐具进行取放。

进一步地,托盘部件顶部边缘设有扣位203;托盘部件相对碗篮本体1绕第一支撑部201向上摆动至一定位置(立起位置)时,扣位203与上围边支架104相卡扣连接,使托盘部件可立式设置于碗篮本体1上,以免托盘部件造成遮挡,方便对碗篮本体1内腔、托盘部件下方的餐具进行取放。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201为托盘部件侧部边缘;支撑钩体110为顶部开口的钩体;第一支撑部201向上活动可脱离支撑钩体110,用户只需向上提即可使托盘部件与碗篮本体1实现彼此分离,可见拆装操作方便快捷。第二支撑部202为倾斜向下延伸的杆体;第二支撑杆102为碗篮本体1侧部横向延伸的杆体;当托盘部件摆动至承托位置(用于承载餐具的位置)时,托盘部件相对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θ,θ为25°。

进一步地,托盘部件上设有用于放置餐具且具有排水功能的托盘承托部204,托盘承托部204顶部一体成型有向上延伸的防滑筋205,有效防止餐具滑动;托盘承托部204呈网格设置,以提高排水效果。

进一步地,托盘部件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托盘本体21和金属材质的托盘杆体22;第一支撑部201和扣位203分别一体成型于托盘本体21上;托盘杆体22固定设置于托盘本体21底部,且一端伸出托盘本体21形成第二支撑部202,具体是托盘杆体22一端伸出于第一支撑部201。

参见图24-图28,碗篮本体1上设置有置物部件;置物部件底部设有第一安装部5和第二安装部6,第一安装部5和第二安装部6分别左右成对设置;碗篮本体1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5对应的第五支撑杆105、以及与第二安装部6对应的第六支撑杆106;第一安装部5与第五支撑杆105可拆式转动连接;当置物部件绕第五支撑杆105转动至一定位置时,第二安装部6与第六支撑杆106卡扣连接,使置物部件的拆装方便快捷,性能可靠。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5包括第一固接部501和转接部502,第一固接部501分别连接置物部件和转接部502,转接部502相对第一固接部501向一侧延伸,置物部件、第一固接部501和转接部502共同围成带转接开口503的转接槽504,第五支撑杆105经转接开口503嵌入转接槽504中,以使第一安装部5与第五支撑杆105相互转动连接;转接部502的延伸端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五支撑杆105进入转接槽504的转接导向部505,转接导向部505优选为斜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第五支撑杆105的直径为d1,转接部502的延伸长度为k1,转接开口503的口径为k2;其中,d1≤k1,d1≥k2。d1≤k1可保证第五支撑杆105相对第一安装部5移动足够行程才能脱离转接槽504,确保第五支撑杆105与第一安装部5转接的有效性;d1≥k2可使转接开口503对第五支撑杆105起到卡扣作用,有效防止第五支撑杆105自行脱出转接槽504。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部6可以有以下方案:

第二安装部6方案一,第二安装部6包括第二固接部601和扣接部602,第二固接部601分别连接置物部件和扣接部602,扣接部602相对第二固接部601向一侧凸起,第二固接部601限位作用第六支撑杆106,第六支撑杆106卡扣于置物部件与扣接部602之间;扣接部602上设有用于引导第六支撑杆106与扣接部602相卡扣的扣接导向部603,扣接导向部603优选为斜面或弧面;第六支撑杆106的直径为d2,扣接部602的凸起高度为h1;其中,d2>h1,以确保扣接部602能有效稳固的与第六支撑杆106相卡扣。第一固接部501和第二固接部601分别位于第五支撑杆105与第六支撑杆106之间;转接部502和扣接部602分别相对往外延伸/凸起;在第二安装部6与第六支撑杆106有效扣接的状态下,第五支撑杆105相对向脱离转接槽504方向活动时,第六支撑杆106抵住第二安装部6,进而有效防止置物件自行脱出。

第二安装部6方案二,第二安装部6包括扣接槽604、及连通扣接槽604底部的扣接开口605;第六支撑杆106的直径为d2,扣接开口的口径为h2,其中,d2≥h2,以确保第二安装部6能有效稳固的与第六支撑杆106相卡扣。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置物部件包括置物底托3和置物筒篮4。其中,参见图24-图26,置物底托3包括底托本体301、以及上述的置物件安装结构;第一安装部5和第二安装部6分别一体成型于底托本体301底部;底托本体301上设有具排水功能的底托承托部3011、以及向上延伸的底托围边3012,底托围边3012位于底托承托部3011周侧,底托围边3012对底托承托部3011上的餐具具有限位作用,以防止餐具掉落;第二安装部6采用上述的方案一。参见图25和图26,置物筒篮4包括筒篮本体402、上述的置物件安装结构、以及筒盖本体401;第一安装部5和第二安装部6分别一体成型于筒篮本体402底部;具网格结构的筒盖本体401铰接于筒篮本体402顶部开口处,部分网孔方便放置餐具(如筷子,汤勺等长形的餐具);筒篮本体402底部设有具排水功能的筒篮承托部4021、侧部设有具透气功能的筒篮透气部4022;第二安装部6部采用上述的方案二;第一安装部5中,转接部502的延伸端设有防脱部506,防脱部506向转接槽504内侧延伸,以进一步防止第五支撑杆105自行脱离转接槽504。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支撑杆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