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
背景技术:
琴谱架,是音乐教学和演出中不可缺少的器材,是用于摆放和固定乐谱的乐器配件。目前常规的琴谱架的结构较为简单:包括支撑杆和置于支撑杆上的琴谱板,乐谱放置在琴谱板上被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解放演奏者的双手。然而目前的琴谱架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弊端:
1.琴谱架的高度调节方式不够人性化。对于未设置高度调节组件的琴谱架而言,演奏者需要通过在琴谱架底部垫不同高度的垫板来调节琴谱架的高度,这样容易使得琴谱架不够稳定且并不能精准地调节到演奏者需要的高度;对于设置高度调节组件的琴谱架而言,目前高度调节的方式就是通过在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旋钮件,演奏者在演奏之前低身利用旋钮件根据自己感觉调节好高度后,再根据坐着的高度看是否调节到位,一般而言软材质的琴架杆演奏者需要低身起身进行琴谱架的多次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耗时耗力。
2.琴谱架的角度不可调节。目前常规的琴谱架的支撑杆和琴谱板之间的连接是固定的,即,琴谱板的角度是不可以调节的。而在实际过程中,同一角度方向设置的琴谱板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不同演奏习惯的演奏者,比如有些演奏者就是更加适应倾斜的琴谱板,另一些演奏者适应不倾斜的琴谱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该琴谱架具有高度和角度均可调节的特点,且该琴谱架的高度调节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演奏者的实际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包括:琴谱板、角度调节件、伸缩杆、正反转电机以及控制件;其中伸缩杆至少包括第一杆管和第二杆管,第一杆管相对第二杆管伸缩,第一杆管连接正反转电机,以在正反转电机的作用下相对第二杆管伸缩,正反转电机连接控制件;角度调节件置于第一杆管的顶端部,琴谱板的背端连接角度调节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杆管的直径小于第二杆管的直径,第二杆管为中空管,正反转电机置于第二杆管内部通过螺杆连接第一杆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件包括外置于伸缩杆外侧的上升踏板和下降踏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升踏板和下降踏板置于第二杆管的底端侧,且分置于第二杆管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升踏板和下降踏板分别连接正反转电机的不同控制端,上升踏板相对连接正反转电机上控制上升信号的控制端,下降踏板相对连接正反转电机上控制下降信号的控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升踏板和下降踏板通过两个信号线连接正反转电机的同一控制端,分别对应控制上升信号的信号线和控制下降信号的信号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调节件包括支撑杆连接件,连接于支撑杆连接件顶端侧的旋转下接头,相对可旋转地连接于旋转下接头的旋转上接头,连接于旋转上接头一端的承台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杆管的顶端,旋转下接头的中部开有旋转空间,旋转上接头通过转轴置于该旋转空间内,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旋转下接头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琴谱板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上的琴谱夹以及置于底板(11)底端的u形底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琴谱夹置于底板的边侧或顶端侧,u形底槽的槽开口向上设置。
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方案采用脚踏控制的方式简便地控制琴谱架的高度,演奏者坐在演奏位置上就可用双脚来调节琴谱架的高度,相较传统的旋钮调节的方式省时省力,且更具可操作性。
2.本方案在琴谱板和伸缩杆之间设置角度调节件,通过角度调节件来调节琴谱板的角度,以适用于不同演奏者的个人习惯,提高演奏的舒适度。
3.本方案采用琴谱夹取代软材质的琴架杆用以固定琴谱,且在琴谱板的底部设置有u形底槽,以起到支撑琴谱的作用,同时也可用于演奏者放置演奏杂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琴谱板,11-底板,12-琴谱夹,13-u形底槽,20-角度调节件,21-支撑杆连接件,22-旋转上接头,23-旋转下接头,24-承台板,30-伸缩杆,31-第一杆管,32-第二杆管,40-控制件,41-上升踏板,42-下降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到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的结构被展示,其中高度角度可调的琴谱架包括琴谱板(10)、角度调节件(20)、伸缩杆(30)、正反转电机以及控制件(40),其中伸缩杆(30)至少包括第一杆管(31)和第二杆管(32),第一杆管(31)相对第二杆管(32)伸缩,第一杆管(31)连接正反转电机,以在正反转电机的作用下相对第二杆管(32)伸缩,正反转电机连接控制件(40);角度调节件(20)置于第一杆管(31)的顶端部,琴谱板(10)的背端连接角度调节件(20)。
具体的,第一杆管(31)的直径小于第二杆管(32)的直径,且,第二杆管(32)为中空管,以便于第一杆管(31)在第二杆管(32)内活动,正反转电机(图中未画出)置于第二杆管(32)内部,通过正反转电机来控制第一杆管(31)相对第二杆管(32)的运动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方案中正反转电机通过螺杆连接第一杆管(31),通过控制螺杆行程的变化来控制第一杆管(31)的升降。
控制件(40)包括外置于伸缩杆(30)外侧的上升踏板(41)和下降踏板(4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升踏板(41)和下降踏板(42)分别连接正反转电机的不同控制端,上升踏板(41)相对连接正反转电机上控制上升信号的控制端,下降踏板(42)相对连接正反转电机上控制下降信号的控制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升踏板(41)和下降踏板(42)通过两个信号线连接正反转电机的同一控制端,分别对应控制上升信号的信号线和控制下降信号的信号线。以此方式达到,当使用者脚踩上升踏板(41)和/或下降踏板(42),对应的,正反转电机输出不同的信号。
在本方案中,由于正反转电机通过螺杆连接第一杆管(41),通过控制正转和反转螺杆来控制第一杆管(41)的上升或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上升踏板(41)和下降踏板(42)置于第二杆管(32)的底端侧,且分置于第二杆管(32)的两侧,以便于演奏者脚踏控制。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上升踏板(41)和下降踏板(42)上以多种标识方式标识其功能,比如可通过贴图、画画等方式。
角度调节件(20)包括支撑杆连接件(21),连接于支撑杆连接件(21)顶端侧的旋转下接头(23),相对可旋转地连接于旋转下接头(23)的旋转上接头(22),连接于旋转上接头(22)一端的承台板(24)。其中支撑杆连接件(21)连接于第一杆管(31)的顶端,旋转下接头(23)的中部开有旋转空间,旋转上接头(22)通过转轴置于该旋转空间内,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旋转下接头(23)的两侧,进而使得旋转上接头(22)可相对旋转下接头(23)旋转角度。
承台板(24)为一平板结构连接于琴谱板(10),在本方案中可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旋转空间的横向直径不大于旋转上接头(22)的横向直径,以使得旋转上接头(22)可卡置在旋转空间内,且控制在非外力作用下旋转上接头(22)卡置固定在旋转空间内。
另,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上接头(22)的边侧设置齿棱,对应的旋转下接头(23)对应旋转空间的内壁位置形成对应的齿轮,齿棱卡置在齿轮上以固定特定位置的旋转上接头(22)和旋转下接头(23),在外力的作用下可推动旋转上接头(22)相对旋转下接头(23)旋转。
在本方案中,旋转上接头(22)和旋转下接头(23)形成的旋转空间为圆筒状,以便于旋转上接头(22)的旋转。
如图1所示,本方案提供的琴谱板(10)包括底板(11),置于底板(11)上的琴谱夹(12)以及置于底板(11)底端的u形底槽(13)。
其中琴谱夹(12)用于夹置琴谱,在本方案中,琴谱夹(12)可置于底板(11)的边侧或顶端侧,琴谱夹(12)的一端通过转轴和弹簧连接于底板(11),类似于文件夹的结构,优选地,琴谱夹(12)设置在底板(11)的顶端侧。另,u形底槽(13)的槽开口向上设置,u形底槽(13)的设置可便于演奏者放其他私人物品。
当然,在实际使用时控制u形底槽(13)不遮挡琴谱,也可以在u形底槽(13)内放置垫板,以避免琴谱被u形底槽(13)遮挡。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