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盘作为一种加热器件,被应用在很多设备上,如蒸箱、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装置;在加热盘壳体的下端一般都设置有温控器,以在加热盘的温度过高时切断电源,防止加热盘干烧;但温控器存在失灵的隐患,故而在加热管的下端会架设一个导热效果较好的铝支架,并在铝支架上安装限温器,铝支架能够将加热管的温度传导到限温器上;当温控器失灵时,一旦加热盘因干烧而达到预设值时,限温器就会断开,切断电源,达到防止发热盘干烧的目的。
铝支架与加热管之间是采用钎焊方式固定连接的,铝支架在钎焊时的温度(600-700℃)接近铝支架的变形温度,导致铝支架在钎焊时容易变形,而一旦铝支架变形,就会影响限温器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影响限温器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不能迅速感测到加热管的实际温度,无法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包括加热盘壳体、加热管、铝支架、支撑块和限温器;
其中,所述铝支架架设在所述加热管上,所述限温器安装在所述铝支架上;所述支撑块安装于所述加热盘壳体与所述铝支架之间,且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加热盘壳体和所述铝支架贴合,所述支撑块的变形温度高于所述铝支架钎焊时的温度。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盘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若干所述第一定位孔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铝支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若干所述第二定位孔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部位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限温器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定位孔,若干所述第三定位孔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部位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孔配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盘防干烧结构还包括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的若干螺母,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的部位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的外螺纹配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柱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柱分散设置。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块为陶瓷块。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陶瓷块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相同。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加热盘壳体贴合的面为第一平面,且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铝支架贴合的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间距大于或等于8毫米。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上述加热盘防干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在加热盘壳体与铝支架之间增设支撑块,并使得该支撑块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和铝支架贴合,以利用支撑块实现对铝支架的支撑。
上述支撑块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钎焊时的温度,从而,在铝支架与加热管进行钎焊时,支撑块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在支撑块的支撑下,即便钎焊温度达到了铝支架的变形温度,铝支架也不易发生形变,提高了限温器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提高了限温器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能够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装置中的加热盘、支撑块与铝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加热盘防干烧装置中的加热盘、支撑块与铝支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热盘壳体;11-定位柱;
20-加热管;
30-铝支架;31-第二定位孔;
40-支撑块;41-第一定位孔;42-散热孔;
50-限温器;51-第三定位孔;
6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包括加热盘壳体10、加热管20、铝支架30、支撑块40和限温器50。
其中,铝支架30架设在加热管20上,限温器50安装在铝支架30上;支撑块40安装于加热盘壳体10与铝支架30之间,且支撑块40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10和铝支架30贴合,支撑块40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在加热盘壳体10与铝支架30之间增设支撑块40,并使得该支撑块40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10和铝支架30贴合,以利用支撑块40实现对铝支架30的支撑。
上述支撑块40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从而,在铝支架30与加热管20进行钎焊时,支撑块40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在支撑块40的支撑下,即便钎焊温度达到了铝支架30的变形温度,铝支架30也不易发生形变,提高了限温器50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提高了限温器50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50能够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降低了安全隐患。
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3,可在加热盘壳体10上设置若干定位柱11,同时,在支撑块40上开设若干第一定位孔41,并将若干第一定位孔41与若干定位柱11对应设置,并使得定位柱11能够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1配合,即当需要将支撑块40安装到加热盘壳体10上时,先将支撑块40上的各个第一定位孔41均与加热盘壳体10上与其对应的定位柱11相对,然后将支撑块40朝向加热盘壳体10移动,以使加热盘壳体10上的各个定位柱11均能穿入支撑块40上与其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1中,从而,加热盘壳体10上的定位柱11便能实现对支撑块40的定位,防止支撑块40错位,以使得支撑块40能够准确停留在能够较好地支撑铝支架30的位置,进而,保证支撑块40对铝支架30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在铝支架30上开设若干第二定位孔31,并将若干第二定位孔31与加热盘壳体10上的若干定位柱11对应设置,并使得定位柱11穿过第一定位孔41的部位能够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配合,即当完成支撑块40的定位之后,将铝支架30上的各个第二定位孔31均与加热盘壳体10上与其对应的定位柱11相对,然后将铝支架30朝向加热盘壳体10移动,以使加热盘壳体10上的各个定位柱11均能穿入铝支架30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中,从而,加热盘壳体10上的定位柱11便能实现对铝支架30的定位,防止铝支架30错位,以使得铝支架30能够准确停留在支撑块40能够支撑到的位置,进而,不但可保证铝支架30钎焊的位置,还能保证支撑块40对铝支架30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4,在限温器50上开设若干第三定位孔51,并将若干第三定位孔51与加热盘壳体10上的若干定位柱11对应设置,并使得定位柱11穿过第二定位孔31的部位能够与对一个的第三定位孔51配合,即当完成铝支架30的定位之后,将限温器50上的各个第三定位孔51均与加热盘壳体10上与其对应的定位柱11相对,然后将限温器50朝向加热盘壳体10移动,以使加热盘壳体10上的各个定位柱11均能穿入限温器50上与其对应的第三定位孔51中,从而,加热盘壳体10上的定位柱11便能实现对限温器50的定位,防止限温器50错位,以使得限温器50能够被限定在合适的安装位置,进而,可提高限温器50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在加热盘出现干烧问题时,限温器50能够及时感测到加热管20的实际温度,并及时切断加热盘的电源,降低安全隐患。
具体地,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还包括与若干定位柱11对应设置的若干螺母60,在定位柱11穿过第三定位孔51的部位设置外螺纹,也就是说,当完成支撑块40、铝支架30和限温器50的安装之后,定位柱11仍存在凸出的部位,在凸出的部位上存在外螺纹,螺母60能够与这部分上的外螺纹配合,实现螺母60与定位柱11的固定配合,从而,定位柱11与螺母60能够实现加热盘壳体10、支撑块40、铝支架30以及限温器50的固定。
优选地,可将定位柱11设置为多个,并将多个定位柱11分散设置,以提高定位柱11对支撑块40、铝支架30以及限温器50的定位效果。
具体地,可将定位柱11设置为四个,相应地,将支撑块40上的第一定位孔41、铝支架30上的第二定位孔31以及限温器50上的第三定位孔51均设置为四个,其中,限温器50为两个,四个第三定位孔51分别设置在两个限温器50的两侧。
具体地,可选用陶瓷块作为上述支撑块40。
需要说明的是,在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下,陶瓷不会发生形变,复合支撑块40对自身材质的要求。此外,陶瓷的绝缘性较好,不会发生短路的问题;陶瓷的隔热性良好,不易将加热管20的热量散发到外部,从而,可使得限温器50能够更及时地感测到加热盘干烧时的实际温度。
优选地,参见图3,可在陶瓷块上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42,并将散热孔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与第一定位孔41的长度方向相同,从而,在铝支架30与加热管20钎焊时,陶瓷块上的散热孔42能够将热量分散,缓解因局部过热造成铝片铝支架局部变形的问题。此外,在高温加工陶瓷块时,散热孔42的存在,能够缓解陶瓷块与加热盘壳体10贴合的表面以及陶瓷块与铝片铝支架贴合的表面受热鼓起的问题,进而,提高陶瓷块与加热盘壳体10以及铝支架30的贴合度,保证对铝支架30的支撑效果。
优选地,将上述散热孔42均匀分散在陶瓷块上,从而,提高散热孔42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支撑块40与加热盘壳体10贴合的面为平面,并将其定义为第一平面,从而,可增大支撑块40与加热盘壳体10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块40与加热盘壳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支撑块40与铝支架30贴合的面为平面,并将其定义为第二平面,从而,可增大支撑块40与铝支架30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块40与铝支架30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进而,可提高支撑块40对铝支架30的支撑限位效果。
进一步地,将支撑块40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设置,并将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间距设置为大于或等于8毫米,以使得支撑块40自身的结构强度足以支撑铝支架30。
参见图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其包括上述加热盘防干烧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其克服了传统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铝支架30不易发生形变,限温器50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较高,限温器50的检测准确度较高,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50能够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安全隐患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