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在坐、立体位改变困难的人群日常生活中,如:在如厕、沐浴、康复训练等场合,此类人群在改变坐、立体位时需要有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扶持,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不够方便安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日常生活中中有坐、立体位改变困难的人群自我完成常诸如如厕、沐浴、康复训练等需要进行坐、立体位改变的事宜,同时,双手还能不受限制进行所需活动,而发明的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包括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固定或挂立在墙壁上,且承接板的内腔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和承接板之间安装有使滑块可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滑块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是由第一导轨、剪叉机构、第一固定横杆、连接杆、以及电动推杆构成,所述承接板的内侧平行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导轨,两根所述第一导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横杆,两根所述第一导轨上均滑动安装有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剪叉机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第一固定横杆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顶端与剪叉机构的铰接杆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电动推杆水平固定安装于承接板内侧,且电动推杆的推杆顶端与剪叉机构下端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箱以及安装在控制箱内部的动力设备,动力设备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转轮,所述主转轮的两侧均啮合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中部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滑块外部且连接在承接板上的丝杆一,且两根丝杆均与滑块螺纹连接。
如图4所述,动力设备的输出轴与丝杆二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二贯穿滑块,且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承接板的内侧平行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贯穿滑块。
如图5所述,所述驱动组件是由第三导轨、第二固定横杆、支撑架、驱动电机、双向丝杆、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所述承接板上平行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三导轨,两根所述第三导轨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架滑动安装于两根第三导轨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和第二固定横杆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所述双向丝杆从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内侧穿过。
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臂通过连接套和固定杆配合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的外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定位销在弧形限位槽的内侧滑动,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弧长为四分之一圆,且连接套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阻尼件,通过转动支撑臂,是的固定杆的定位销在弧形限位槽内滑动,从而将支撑臂转动九十度,呈竖直状态,实现支撑臂的回收,并且阻尼件如胶皮等,可以避免回收状态的支撑臂在自然落下的情况。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臂远离滑块的一端安装有使两个支撑臂相对面间的间距可调节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支撑臂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插销固定安装有可使延伸板位移的弹性板,在使用者将支撑臂置于腋下时胳膊搭放在支撑臂上,支撑臂的内侧面与使用者的胸部自然贴合,以适应不同胸围的使用者。
如图6所示,所述承接板的背面安装有对其固定的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和承接板之间设有对二者间加固的背固定件,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安装有对其固定的底板,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使其可移动的脚轮。本技术方案中的装置可采用单独固定安装或可摘卸式挂立安装使用,比如安装在坐便器后方或沐浴区或康复训练区的墙上,在需要进行移动使用时,也可将该装置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实现整体的灵活移动,便利更多使用场景使用,同时提高了本产品的效费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有益效果在于:
为坐、立体位改变困难的人群在如厕、沐浴、康复训练等需要坐、立体位改变的场合提供动力支撑辅助,让使用者的身体随可人为控制的支撑臂完成上下运动,从而完成坐、立间的体位改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很好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当坐、立体位改变困难的人群在进行如:在如厕、沐浴、康复训练等活动时体位改变的需要,此类人群在改变坐、立体位时,驱动组件输出动力带动支撑臂升降,通过支撑臂将人托起,或者将人平缓放下,从而完成坐、立间的体位改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安全稳定,使用方便,同时,双手还需要不受限制进行所需活动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固定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固定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承接板;2、驱动组件;3、滑块;4、支撑臂;5、连接套;6、固定杆;7、延伸板;8、弹性板;9、连接插销;10、固定支架;11、背固定件;12、底板;13、脚轮;14、弧形限位槽;15、定位销;
201、第一导轨;202、剪叉机构;203、第一固定横杆;204、连接杆;205、电动推杆;
211、控制箱;212、动力设备;213、主转轮;214、从动轮;215、丝杆一;
221、丝杆二;222、第二导轨;
231、第三导轨;232、第二固定横杆;233、支撑架;234、驱动电机;235、双向丝杆;236、左旋螺母;237、右旋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坐、立体位改变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板1,所述承接板1固定或挂立在墙壁上,且承接板1的内腔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块3,所述滑块3和承接板1之间安装有使滑块3可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2,滑块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4。所述驱动组件2是由第一导轨201、剪叉机构202、第一固定横杆203、连接杆204、以及电动推杆205构成,所述承接板1的内侧平行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导轨201,两根所述第一导轨2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横杆203,两根所述第一导轨201上均滑动安装有滑块3,且两个滑块3之间通过连接杆204连接,所述剪叉机构202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04和第一固定横杆203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05的推杆顶端与剪叉机构202的铰接杆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205推动剪叉机构202的铰接杆,使得剪叉机构202发生平行四边形形变,剪叉机构202的下端同时滑动,剪叉机构202的交叉杆纵向的伸、缩形变带动滑块3沿着第一导轨201滑动,实现支撑臂4的抬升、下降,支撑臂4托举使用者的腋下帮助其实现坐、立体位的改变。并且由于在推杆推动剪叉机构202上一个交叉杆形变,会造成相邻的交叉杆同时形变,从而形变叠加成倍增长(单向对角叠加移动),滑块3升降效率更高,升降更快。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电动推杆205水平固定安装于承接板1内侧,且电动推杆205的推杆顶端与剪叉机构202下端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205的伸缩,带动剪叉机构202下端的自由端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从而实现剪叉机构202形变,驱使滑块3带动支撑臂4下降或者上升。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区别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控制箱211以及安装在控制箱211内部的动力设备212,动力设备21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转轮213,所述主转轮213的两侧均啮合设有从动轮214,所述从动轮214的中部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滑块3外部且连接在承接板1上的丝杆一215,且两根丝杆均与滑块3螺纹连接,通过动力设备212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传动齿带动两个从动轮214转动,使得两个丝杆一215转动,由于丝杆一215与滑块3螺纹连接,使得滑块3沿着两根丝杆一215升降,带动支撑臂4升降,无需另行设置导轨,整个装置更加简便。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三任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动力设备212的输出轴与丝杆二22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二221贯穿滑块3,且与滑块3螺纹连接,所述承接板1的内侧平行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二导轨222,所述第二导轨222贯穿滑块3,通过动力设备212直接驱动丝杆二221转动,通过丝杆二221与滑块3螺纹连接,使得滑块3沿着第二导轨222上下滑动,带动支撑臂4升降,输出动力强,抬升稳定有力。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2是由第三导轨231、第二固定横杆232、支撑架233、驱动电机234、双向丝杆235、左旋螺母236和右旋螺母237,所述承接板1上平行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三导轨231,两根所述第三导轨231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横杆23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34通过支撑架233滑动安装于两根第三导轨231之间,所述驱动电机234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235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和第二固定横杆232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旋螺母236和右旋螺母237,所述双向丝杆235从左旋螺母236和右旋螺母237内侧穿过,通过驱动电机234带动双向丝杆235转动,通过双向丝杆235下部的外螺纹与第二横杆上的右旋螺母237相互作用,使得双向丝杆235带动驱动电机234沿着第三导轨231滑动,同时滑块3中部的左旋螺母236与双向丝杆235的上部相互作用,使得滑块3沿着双向丝杆235活动,滑块带动支撑臂4的升降,由于双向丝杆235的转动驱使左旋螺母236和右旋螺母237做相对(反向)运动,使得滑块3相对第二固定横杆232的运动速度是单向丝杆的2倍,提升支撑臂4上下运动的效率,从而更高效的完成坐、立体位的改变。
另外实施例1-5中的支撑臂4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机构(如:电动伸缩杆、电动滑轨等)实现支撑臂4长度的适度伸缩,以适应坐、立体位改变引起的腋下支撑点点横向位置的改变,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本装置的操纵控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按键控制或ai智能等控制方式,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内容,在本技术方案中未做过多赘述。
工作原理:
首先将该装置固定在对应场所所需的安装位置,可采用悬挂或固定式安装方式,同时还可将固定支架10与承接板1相连,推动该装置到指定安装位置,固定脚轮13对该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
驱动组件2工作使滑块3带动支撑臂4移动到使用者站立位腋窝对应高度,然后将腋下搭放在支撑臂4的前端即腋下支撑点上,通过驱动组件2驱动滑块3下滑,滑块3带动支撑臂4下降至使使用者呈平稳坐立姿势,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双手可自由做其所需活动。同理,驱动组件2通过滑块3带动支撑臂4上升,从而托举使用者的腋下,使其轻松稳定的站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