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动吸尘器。
本申请基于2019年7月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9-127139号以及2019年8月30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9-158809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有电动鼓风机、以及将尘埃离心分离的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集尘装置使通过电动鼓风机的驱动而吸引的空气回旋,将所吸引的空气中的尘埃离心分离。集尘装置具有将尘埃离心分离的分离部、以及将未由分离部完全分离的微细的尘埃捕集的过滤器。
从分离部的排气口排气的空气与过滤器接触。其结果,在过滤器中,尘埃容易局部地积存在与分离部的排气口对置的部位。
在该情况下,有时会导致电动吸尘器的清扫效率的降低。
吸引型的电动吸尘器通过分离部将尘埃从由电动鼓风机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分离并集聚。以往,已知有在分离部与电动鼓风机之间具备用于捕集未由分离部分离的细尘的过滤器的电动吸尘器。过滤器与分离部直接对置地配置,因此空气被吹送至与分离部的排气口对置的位置。因而,在过滤器中,尘埃局部地集中在与排气口对置的位置,无法有效地利用整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17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155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扫效率的提高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来自分离部的排气向过滤器整体分散的电动吸尘器。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有主体部和集尘装置。所述主体部对空气进行吸引。所述集尘装置包括多个分离部、过滤器、以及整流部。所述多个分离部具有排气口,并且在使由所述主体部吸引的空气回旋而从所述排气口排气为止的期间,将空气中的尘埃离心分离。所述多个分离部沿着一个虚拟圆的圆周而排列配置。所述过滤器在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分离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将残留在所述空气中的尘埃捕集。所述整流部覆盖所述多个分离部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并配置于所述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过滤器之间,变更从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过滤器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整流部具有罩部和开口部。所述罩部是覆盖所述多个分离部各自的至少一部分的圆环状。所述开口部设于所述罩部的内周侧,使被所述罩部变更了流动方向的所述空气朝向所述过滤器而通过。
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备分离部、电动鼓风机、过滤器、以及引导件。分离部将尘埃分离。电动鼓风机将含尘空气吸入分离部。过滤器配置于分离部与电动鼓风机之间。引导件配置于分离部与过滤器之间,改变来自分离部的排气的风向。
发明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由于具有改变从分离部的排气口排气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整流部,因此能够提供可实现清扫效率的提高的电动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主体部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的b-b剖面图。
图8a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8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过滤器的污染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9a是对比较例的电动吸尘器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9b是表示比较例的电动吸尘器中的过滤器的污染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c-c剖面图。
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d-d剖面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剖面图。
图16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7是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19是将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剖面图。
图20是将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部,1c…吸气连通口,1d…排气连通口,2、2a、2b、2c…集尘装置,2a…第一圆筒部,2b…第二圆筒部,3…吸入口体,4…延长管,10…吸尘器主体,11…电动鼓风机,21…第一分离部,21d…第一排气口,22…杯,24…第二分离部(分离部),24e…第二分离部主体,26…上罩,26b…排出筒部,26e…开口部(排气口、第二排气口),27、37、47、57…整流部件(整流部),27a…槽闭端部(第一端部),27b…凹槽(凹陷部),27a…平板部(罩部),37b…凹槽(凹陷部、倾斜部),27b、37b、47b、57b…压花部(罩部),27c…槽开端部(第二端部),27c、57c…开口部,27d…槽开口部,28…第二过滤器,28a…过滤器主体(过滤器),29…盖体,29a…排气口(第三排气口),57a…内表面(倾斜部),100、100a、100b、100c…电动吸尘器,101…主体吸入口,501…吸尘器主体,502…延长管,503…吸入口体,504…集尘部,505…电动鼓风机,506…过滤器,510…吸入部,547…分离部,548…排气口,575…引导件,a1、a2…含尘空气,a3…低尘空气,ac…清洁空气,c0…虚拟圆,d1…粗尘,d2…细尘,d3…微细尘,o…中心轴线,vc…电动吸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共同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主体部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是所谓的杆式的电动吸尘器。但是,电动吸尘器100也可以是卧式或其他形式的电动吸尘器。
电动吸尘器100具有吸尘器主体10、延长管4、以及吸入口体503。
吸尘器主体10具有吸引空气的主体部1、以及将尘埃从由主体部1吸引的空气中离心分离的集尘装置2。关于主体部1以及集尘装置2的详细构成,后面进行叙述。
延长管4是能够装卸地连接于吸尘器主体10的长条的管部件。
吸入口体503是在使用时沿着地板面移动的部分。吸入口体503具有横长的外壳,在其外壳的内部内置有刷马达、以及由刷马达旋转的旋转刷。在与地板面对置的吸入口体503的下部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吸入含有地板面的尘埃的空气(以下,称作含尘空气a1)。
吸入口体503经由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突出的连接管部与延长管4能够装卸地连结。
吸入口体503以及延长管4形成从吸入口体503的开口部到吸尘器主体10的风路体。
在延长管4以及吸入口体503的内部分别设有省略图示的连接布线。
当延长管4以及吸入口体503与吸尘器主体10连接时,各个连接布线与吸尘器主体10电连接。
例如,内置于吸入口体503的刷马达通过连接布线与后述的吸尘器主体10的二次电池12以及电路基板13电连接。
接下来,对吸尘器主体10的主体部1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吸尘器主体10的主体部1的外廓例如由合成树脂制的主体外壳1a形成。主体外壳1a具有筒状部1a和收容部1b。
在筒状部1a中,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e1形成有能够供延长管4等连结的连接部1b。在连接部1b开口有能够供延长管4的基端部插入的连接口1g。在连接部1b上,能够代替延长管4而装卸附属于电动吸尘器100的吸气嘴、吸气刷等适当的吸气管。连接口1g能够通过延长管4、其他吸气管等流入含尘空气a1。
在筒状部1a中,在长度方向上的与第一端部e1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e2配置有收容部1b。
在筒状部1a的侧面,从第一端部e1朝向第二端部e2,依次设有延长管装卸操作部1h、支点部1e以及集尘装置配置部1i。
延长管装卸操作部1h是用于进行连接部1b中的延长管4的安装操作与安装解除操作的部件。例如,延长管装卸操作部1h具有对设于连接部1b的内部的卡合部件(省略图示)进行操作的操作按钮等。
支点部1e是在安装后述的集尘装置2时形成集尘装置2的转动支点的凹处。
集尘装置配置部1i包含沿着后述的集尘装置2的外周侧面配置集尘装置2的凹状的弯曲面。集尘装置配置部1i除了一部分的凹处以外,圆弧状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沿着筒状部1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曲面状。
集尘装置配置部1i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位于靠近第一端部e1的位置的凹曲面状的第一配置部1ia、以及位于靠近第二端部e2的位置并具有比第一配置部1ia大的曲率半径的凹曲面状的第二配置部1ib。第二配置部1ib的曲率半径具有与集尘装置2的后述的第二圆筒部2b的外形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
第一配置部1ia形成有比第二配置部1ib向上方突出的台阶部。
在第一配置部1ia的中央部,形成有能够插入后述的集尘装置2的吸气引导部22b的凹处1n。在凹处1n的里侧开口有与筒状部1a的内部连通的吸气连通口1c。
在第二配置部1ib,形成有用于防止来自后述的集尘装置2的与突起部的干扰的凹处1p。
在主体部1安装有后述的集尘装置2的情况下(以下,称为安装形态),流入到连接部1b内的含尘空气a1能够通过吸气连通口1c导入集尘装置2。如后述那样,从第一杯部22a流入到集尘装置2的含尘空气a1通过集尘装置2去除含尘空气a1所含的尘埃。将从含尘空气a1去除了尘埃后的空气称为清洁空气ac。清洁空气ac从集尘装置2向主体部1排气。
在筒状部1a中,在集尘装置配置部1i的下方的侧面开口有排气口1k,该排气口1k将从集尘装置2吸气到主体部1的内部的清洁空气ac向主体部1的外部排气。
收容部1b沿相对于筒状部1a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收容部1b的第一端部e1在集尘装置配置部1i中,从靠近第二端部e2的端部立起。
在收容部1b的第一端部e1,设有引导后述的集尘装置2的前端卡合部29b的凸状的引导部1j。在引导部1j的突出方向的端面即卡定面1q的中央部开口有排气连通口1d,该排气连通口1d设置为能够与后述的集尘装置2的排气口29a(参照图3)连通。
卡定面1q是从第二配置部1ib的端部朝向收容部1b侧倾斜的倾斜面。
收容部1b在与筒状部1a的第二端部e2的连接部与筒状部1a的内部连通。
在收容部1b中,在和与筒状部1a的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的侧面设有能够供使用者把持吸尘器主体10的把持部1f。把持部1f从收容部1b的第一端部e1朝向第二端部e2呈圆弧状延伸。在把持部1f配置有用于设定吸尘器主体10的动作的设定按钮1m。
在收容部1b的内部收容有电动鼓风机11、二次电池12、以及电路基板13。
二次电池12例如是向电动鼓风机11、电路基板13等电动吸尘器100内的电装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源部。二次电池12也可以由串联或并联连接多个电池而成的电池组构成。
二次电池12与省略图示的充电连接部电连接。二次电池12能够通过充电连接部从省略图示的充电座进行充电。
电动鼓风机11包括被称为风扇马达或主马达的马达、以及通过马达旋转的叶轮。电动鼓风机11通过驱动而产生负压。电动鼓风机11通过所产生的负压将含尘空气a1从连接口1g吸入集尘装置2。进而,电动鼓风机11将在集尘装置2中离心分离了尘埃后的空气向吸尘器主体10的外部排气。作为电动鼓风机11的马达,例如能够使用直流马达。但是,电动鼓风机11并不限定于此。
电路基板13包括设有布线图案的印刷布线板、以及安装于印刷布线板的多个电子部件。电路基板13例如包括控制电动吸尘器100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对二次电池12进行充电的恒流电路等充电电路部。
接下来,对吸尘器主体10的集尘装置2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集尘装置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列有第一圆筒部2a和第二圆筒部2b。第一圆筒部2a以及第二圆筒部2b的外形分别为大致圆筒状。但是,第二圆筒部2b的外径比第一圆筒部2a的外径大。
第一圆筒部2a是吸气侧的装置部分,在内部包括后述的第一分离部。第二圆筒部2b是排气侧的装置部分,在内部包括后述的第二分离部。
集尘装置2以其长度轴线与筒状部1a的长度轴线平行的姿势配置于筒状部1a的侧方。第二圆筒部2b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被省略图示的引导部1j(参照图2)引导而与收容部1b的第一端部e1连结。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3中,示出了将配置于集尘装置配置部1i(参照双点划线)上的侧面配置在图示前侧的集尘装置2的外观。
集尘装置2作为整体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外形。在集尘装置2的外周部沿着中心轴线o依次配置有杯22、罩25、以及盖体29。
杯22是将由集尘装置2分离出的尘埃回收的容器。杯22是大致有底圆筒状的部件。杯22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杯22形成了第一圆筒部2a、以及第二圆筒部2b的一部分的外表面。杯22由能够目视确认所回收的尘埃的量的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杯22包括第一杯部22a、吸气引导部22b、以及第二杯部22d。
第一杯部22a形成为覆盖第一圆筒部2a的轴向的端部以及第一圆筒部2a的侧部的有底圆筒状。
吸气引导部22b是从第一杯部22a的侧面向第一杯部22a的大致切线方向突出的筒状部。吸气引导部22b具有能够插入主体部1的凹处1n的形状。在吸气引导部22b中,在其突出方向的前端部开口有吸气口22c。
吸气引导部22b的倾斜是为了通过从吸气口22c流入杯22内的含尘空气a1形成回旋流而设置。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吸气引导部22b的倾斜形成的回旋流的回旋方向(第一回旋方向)在从图示上侧观察杯22时为逆时针。
在安装形态下,吸气引导部22b与凹处1n卡定,以使通过吸气连通口1c的含尘空气a1不泄漏。此时,吸气口22c与吸气连通口1c连通。
第一杯部22a的底面部22f由与中心轴线o正交的平面构成。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将底面部22f载置于水平的地板面,集尘装置2能够以其中心轴线o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立起姿势配置。此时,杯22、罩25、以及盖体29从下侧起依次配置。
以下,关于集尘装置2的各部的位置关系,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基于图3所示的立起姿势而进行说明。
将沿着中心轴线o的方向、并且是从第一圆筒部2a朝向第二圆筒部2b的方向(图示的铅垂向上方向)称为z1方向。在安装形态下,z1方向与沿着筒状部1a的长度方向从第一端部e1朝向第二端部e2的方向一致。将z1方向的相反方向称为z2方向。有时将z1方向或z2方向简单称为z方向。
在没有误解隐患的情况下,有时将相对于任意的位置位于靠近z1方向的位置表述为位于上、上方、上侧。同样,有时将位于靠近z2方向的位置表述为位于下、下方、下侧。有时将在z方向上观察称为俯视。
y1方向是在与中心轴线o正交的面内从吸气口22c的中心朝向中心轴线o的方向。y2方向是y1方向的相反方向。有时将y1方向或y2方向简单称为y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y方向为集尘装置2相对于集尘装置配置部1i的装卸方向。
x1方向在与中心轴线o正交的面内是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之一。
x1方向是在从y1方向观察立起姿势下的集尘装置2时,面前从左向右的方向。x2方向是x1方向的相反方向。有时将x1方向或x2方向简单称为x方向。
在第一杯部22a的外表面,在比吸气口22c靠近z2方向的部位突出地设置有卡定部22e。
卡定部22e能够装卸地卡合于主体部1的支点部1e。当卡定部22e与支点部1e卡合时,进行筒状部1a的长度方向以及相对于长度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定位。由此,集尘装置2的z1方向的端部能够以与支点部1e卡合的卡定部22e为中心向集尘装置配置部1i侧转动。
第二杯部22d是形成杯22的开口部的筒状部。第二杯部22d在从第一杯部22a的前端部起逐渐扩径之后,形成为与第二圆筒部2b的外径相等的圆筒状。第二杯部22d形成在从侧方覆盖后述的第二尘埃回收室s2的范围内。
在第二杯部22d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合突起(省略图示)。另一方面,在第二圆筒部2b的内部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能够在轴向上与第二杯部22d的卡合突起卡合,并且能够通过绕中心轴线o的旋转解除卡合。由此,第二杯部22d能够装卸地卡合于第二圆筒部2b。
罩25是形成除了第二杯部22d以外的第二圆筒部2b的侧面的筒状部件。罩25与第二杯部22d的z1方向的端部邻接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
在安装形态下从y方向观察时,在罩25上,在与第二配置部1ib重叠的范围内形成有缺口25a、开口部25b。
缺口25a形成为沿着后述的盖体29的盖体装卸部29d的外形的大致u字状。
开口部25b例如为了配置吸尘刷(省略图示)等附属品而形成。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开口部25b的z2方向的端缘,突出有向y2方向突出的附属品固定台25c。附属品固定台25c的形状具有能够与安装于附属品固定台25c的附属品一起插入第一配置部1ia中的凹处1p的内部的形状。
盖体29是形成立起姿势下的集尘装置2的顶面部的部件。盖体29的俯视形状是能够从上方覆盖罩25的上端的大致圆形。
盖体29在外周部的y2方向的端部具有盖体装卸部29d,该盖体装卸部29d能够装卸地卡合于设置在第二圆筒部2b的省略图示的卡定部。
盖体装卸部29d设置为,能够以沿x方向延伸的转动支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且,盖体装卸部29d被省略图示的弹性部件向y1方向施力,在盖体装卸部29d的z2方向的端部向y1方向突出的卡合突起(省略图示)与形成于第二圆筒部2b的内部的卡合部(省略图示)卡合。由此,盖体29能够装卸地卡合于第二圆筒部2b。
在安装盖体29时,盖体29将罩25夹持在其与杯22之间。
在盖体29的z1方向的表面,设有倾斜面29c与前端卡合部29b。
在安装形态下,倾斜面29c具有能够与引导部1j的卡定面1q卡定的倾斜。在倾斜面29c的中心部,在y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排气口29a(第三排气口)在z方向上贯通。
前端卡合部29b形成为凹槽状,该凹槽状由从倾斜面29c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z1方向延伸的两个壁体形成。前端卡合部29b的x方向的内表面形成为能够沿着引导部1j的侧面相互卡合的形状。
通过这样的构成,安装形态下的前端卡合部29b将收容部1b的引导部1j的侧面夹在之间地与引导部1j卡合。具体而言,通过在使卡定部22e与支点部1e卡合的状态下,使集尘装置2的z1方向的端部向集尘装置配置部1i侧转动,引导部1j与前端卡合部29b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相互卡合。
在该卡合时,排气口29a与排气连通口1d配置于在z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位置。而且,倾斜面29c与引导部1j的卡定面1q相互抵接,倾斜面29c以及排气连通口1d的周围通过前端卡合部29b与引导部1j的卡合而被气密地密封。
此时,第二圆筒部2b的y2方向的侧面沿着第二配置部1ib而配置。
这样的安装形态下的集尘装置2与主体部1的卡合能够通过设于收容部1b的外表面的省略图示的卡合操作部而解除。
接下来,对集尘装置2的内部构成进行说明。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4所示,在集尘装置2的内部,在z1方向上,依次配置有第一分离部21、尘埃引导部23、第二分离部24(分离部)、整流部件27(整流部)以及第二过滤器28(过滤器)。
在集尘装置2的内部,在安装形态下,形成从吸气口22c朝向排气口29a的风路。
第一分离部21将从省略图示的吸气口22c吸入到杯22的内部的含尘空气a1所含的尘埃中的较粗的尘埃(粗尘d1)离心分离。
第一分离部21具有下部圆筒部21a和上部风路部21b。
下部圆筒部21a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杯部22a小径的外形的有盖圆筒状。下部圆筒部21a在第一杯部22a的内部,在从底面部22f以及第一杯部22a的内周面分离的位置,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
在下部圆筒部21a的z2方向的端部开口有下部开口21a,在z1方向的端部开口有比下部开口21a窄的上部开口21b。在下部圆筒部21a的侧部,向径向外侧突出有肋21e,该肋21e使在下部圆筒部21a的外周回旋的含尘空气a1朝向底面部22f。
下部圆筒部21a的侧面与第一杯部22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含尘空气a1的回旋风路。在回旋风路中,含尘空气a1所含的粗尘d1被离心分离。粗尘d1沿着第一杯部22a的内周面而积存在底面部22f。
去除了尘埃中的粗尘d1的含尘空气a2绕入底面部22f,一边从下部开口21a在下部圆筒部21a内回旋一边向z1方向前进。
上部风路部21b是从上部开口21b起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沿z1方向延伸的筒状体。在上部风路部21b的侧面设有第一过滤器21c,该第一过滤器21c抑制在第一杯部22a内分离的粗尘d1进入风路。
在上部风路部21b的z1方向的端部开口有第一排气口21d,该第一排气口21d使含尘空气a2流入后述的第二分离部24。
在杯22的内部,除了第一分离部21的内部以外的空间构成了回收粗尘d1的第一尘埃回收室s1。
尘埃引导部23从下方支承后述的第二分离部24。而且,尘埃引导部23与第二分离部24连通,形成将由第二分离部24离心分离的细尘d2回收的第二尘埃回收室s2。细尘d2是含尘空气a1中的比粗尘d1细的尘埃。细尘d2是能够被第二分离部24去除的尘埃。
尘埃引导部23具有支承第二分离部24的上板部23a和尘埃引导板23c。在上板部23a的中心部,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形成有开口部23b,该开口部23b具有与上部风路部21b的开口大致同径的内径。
在上板部23a中,在比开口部23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多个开口部23d在z方向上贯通。开口部23d在z方向上贯通,分别与后述的第二分离部24的尘埃排出口24g连通。
尘埃引导板23c形成为从比各开口部23d靠内侧的上板部23a的下表面向z2方向逐渐扩径的喇叭状。
在上板部23a的径向的外缘以及尘埃引导板23c的下端部的径向的外缘与第二杯部22d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省略图示的衬垫。
通过这样的构成,第二尘埃回收室s2由第二分离部24的下方的俯视大致圆环状的空间构成。第二尘埃回收室s2除了开口部23d以外,被气密地密封。
第二分离部24将从第一分离部21的第一排气口21d排气的含尘空气a2所含的细尘d2离心分离。
第二分离部24具有通气风路部24a、导风部24b、第二分离部主体24e以及上罩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风路部24a、导风部24b、以及第二分离部主体24e通过树脂成型等而一体地形成。
通气风路部24a形成为沿z1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通气风路部24a的内周面与第一排气口21d同轴。通气风路部24a的内部与第一排气口21d连通。
导风部24b形成于通气风路部24a的z1方向的端部,具有有着第一排气口21d的内径以上的内径的内周面。在导风部24b的内周面形成有使含尘空气a2分支成周向的多个成分的多个开口部24f。通气风路部24a的开口部24f的数量与后述的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数量相同。
各开口部24f分别与后述的第二分离部主体24e连通。
第二分离部主体24e具有设于z1方向的端部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筒状部24c、以及从第一筒状部24c的z2方向的端部朝向z2方向缩径的管状的锥形部24d。
第二分离部主体24e分别设于各开口部24f的径向外侧。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个数未被特别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第二分离部主体24e在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
第一筒状部24c与径向内侧的开口部24f对置地配置,在z方向上具有与开口部24f相同程度的长度。第一筒状部24c与在径向上对置的开口部24f相互连通,在各个间形成有将从开口部24f向径向外侧流动的含尘空气a2引导至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内部的风路。
锥形部24d的z2方向的端部延伸至尘埃引导部23的开口23a。
在锥形部24d的z2方向的端部,在z方向上开口有比第一筒状部24c小径的圆孔即尘埃排出口24g。
尘埃排出口24g与尘埃引导部23的各开口部23d相互对置,相互气密地连接。
上罩26形成为向z1方向开口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并从上方覆盖第二分离部24。上罩26具有顶板部26a、圆筒部26d、排出筒部26b、以及过滤体支承部26c。
顶板部26a除了由后述的排出筒部26b形成的开口部以外,形成为将各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z1方向的开口堵塞的圆板状。
圆筒部26d形成为从顶板部26a的外缘部向z1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圆筒部26d的外周面能够装卸地嵌合于罩25的内周面。在圆筒部26d的z1方向的前端卡定有凸缘25c,该凸缘25c从罩25的z1方向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
在比圆筒部26d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过滤体支承部26c从顶板部26a朝向z1方向突出。过滤体支承部26c是用于支承后述的第二过滤器28的突起部。例如,过滤体支承部26c由从下方支承第二过滤器28的外周部的圆筒状的突起构成。过滤体支承部26c的高度比圆筒部26d的高度低。
排出筒部26b形成为从顶板部26a朝向各第一筒状部24c的内侧沿z2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排出筒部26b的外径比第一筒状部24c的内径小。排出筒部26b与第一筒状部24c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第一筒状部24c的长度与第一筒状部24c为相同程度。
在第一筒状部24c的内部,形成从排出筒部26b的外侧的开口部24f吸引的含尘空气a2能够绕排出筒部26b回旋的风路。
而且,在排出筒部26b的内侧,形成有使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内部与顶板部26a的上方在z方向上连通的风路。
如图5所示,在顶板部26a形成有由各排出筒部26b的z1方向的端部的内周面形成的开口部26e(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开口部26e与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个数以及配置对应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10个开口部26e在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虚拟圆c0的圆周上相互分离、并且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通过这样的构成,如图4所示,在从z2方向观察时,从各开口部24f排气到各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含尘空气a2一边分别在排出筒部26b与第一筒状部24c中逆时针回旋一边向z2方向前进。
含尘空气a2沿着锥形部24d的内周面回旋,从而含尘空气a2所含的细尘d2被离心分离。细尘d2沿着锥形部24d的内表面向z2方向移动。到达了尘埃排出口24g的细尘d2通过与尘埃排出口24g连通的开口部23d,在第二尘埃回收室s2内落下。在第二尘埃回收室s2内落下的细尘d2沿着尘埃引导板23c的倾斜而移动,并被回收至第二尘埃回收室s2内。
以下,将去除了含尘空气a2中的细尘d2的空气称为低尘空气a3。
第二尘埃回收室s2被密闭,与此相对,排出筒部26b的内部通过主体部1的吸引而成为负压。因此,低尘空气a3大多不通过开口部23d而在锥形部24d的中心部向z1方向前进。低尘空气a3通过排出筒部26b的内部,从开口部26e向第二分离部24的上方排气。
接下来,对第二分离部24与盖体29之间的内部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上罩26与盖体29之间,在z1方向上,依次配置有整流部件27以及第二过滤器28。
整流部件27是改变从各开口部26e向z1方向排气的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的部件。由整流部件27变更的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只要不集中在朝向开口部26e的正上方的方向上,则没有特别限定。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设为能够到达包括后述的第二过滤器28的中心部在内的大范围的区域的方向。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整流部件27在上罩26的上方,至少设于与开口部26e重叠的范围。由整流部件27形成的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更优选为,比排列有开口部26e的圆周更朝向内侧的方向。
接下来,对整流部件27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俯视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的b-b剖面图。
如图6、7a、7b所示,整流部件27具有平板部27a、压花(emboss)部27b、过滤器支承部27f以及下侧板27g。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平板部27a与压花部27b形成了“罩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7a所示,平板部27a是在中心部形成有俯视圆形状的开口部27c的俯视大致圆环状。开口部27c的内径只要是在俯视时能够覆盖各开口部26e的至少一部分的大小,则没有特别限定。
开口部27c的内径更优选为,在俯视时覆盖各开口部26e的整体的大小。例如,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开口部27c的内径和与双点划线所示的各开口部26e的排列内切的圆的圆径大致相等。但是,这是一个例子,开口部27c的内径也可以比与各开口部26e的排列内切的圆的直径小。
从z方向观察到的开口部27c的开口面积更优选具有比开口部26e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大的开口面积。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开口部27c的开口面积具有比开口部26e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大的开口面积。
如图6所示,压花部27b形成为从平板部27a向z1方向突出的圆顶状。如图7a所示,压花部27b以覆盖各开口部26e的方式形成与开口部26e相同的数量。各压花部27b通过各自覆盖的开口部26e的中心,沿着与中心轴线o的距离为d的直线l延伸。距离d比0大且比开口部27c的内径的一半小。
如图7b中包含直线l的铅垂截面(b-b截面)所示,压花部27b的z2方向的表面形成了凹槽27b(凹陷部)。凹槽27b从与中心轴线o相关的径向外侧的槽闭端部27a(第一端部)朝向与中心轴线o相关的径向内侧的槽开端部27c(第二端部)延伸。
槽开端部27c是压花部27b与沿着开口部27c的圆筒面交叉而形成的端缘。槽开端部27c形成凹槽27b中的槽开口部27d。
凹槽27b的截面形状只要是能够减少低尘空气a3的风损的形状,则没有特别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凹槽27b的截面形状为u字状。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时,由槽开端部27c形成的延伸方向的开口形状也为与凹槽27b相同的u字状。例如,凹槽27b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是与半圆不同的u字形。
槽闭端部27a是从平板部27a向z1方向凹陷成大致四分之一球状的凹弯曲面,与凹槽27b平滑地连接。
如图7a所示,凹槽27b的槽宽(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为w。w的大小更优选为开口部26e的内径以上。
例如,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开口部27c构成为,槽开口部27d与平板部27a的端缘即平板端部27e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在低尘空气a3的排气效率的观点中,开口部27c中的平板端部27e所占的比例越小越优选。开口部27c中的平板端部27e所占的比例也可以为0。
如图7b所示,凹槽27b的深度为h。关于h的大小,只要考虑低尘空气a3的风损而适当设定即可。例如,优选为h=w/2。例如,更优选为h比后述的h大。
凹槽27b的长度虽然也取决于其延伸方向与开口部27c的大小,但更优选为能够从上方覆盖开口部26e的一半以上的长度。例如,包含直线l且与平板部27a垂直的截面中的凹槽27b的长度d27b更优选为开口部26e的半径以上。长度d27b更优选为比凹槽27b的深度h长。
在从z2方向观察时,各压花部27b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从各开口部26e的中心o26e朝向中心轴线o的线段r倾斜。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从各压花部27b的槽闭端部27a朝向槽开端部27c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各线段r分别朝向中心轴线o向右侧倾斜。由此,在从z2方向观察时,从各压花部27b的槽开口部27d朝向压花部27b的延伸方向的各低尘空气a3形成逆时针的回旋流。在该情况下,回旋流的回旋方向与第一分离部21以及第二分离部24内的含尘空气a1、a2的回旋方向(第一回旋方向)一致。
在从z2方向观察时第一分离部21以及第二分离部24内的含尘空气a1、a2的回旋方向为顺时针的情况下,各压花部27b的延伸方向的倾斜相对于各线段r反转。
这样,压花部27b的延伸方向更优选确定为,能够形成具有与从各压花部27b排气的低尘空气a3的回旋方向一致的回旋方向的回旋流。
如图7b所示,过滤器支承部27f由从平板部27a的外缘向z1方向延伸的壁体形成。过滤器支承部27f的突出高度设为,能够在压花部27b的上方支承后述的第二过滤器28的适当的高度。
下侧板27g由从平板部27a的外缘向z2方向延伸的壁体形成。下侧板27g为了将平板部27a与顶板部26a隔开间隙地配置而设置。下侧板27g的突出高度为h(其中,h>0)。
关于h的大小,只要考虑从开口部26e排气的低尘空气a3的风损而适当设定即可。
这种构成的整流部件27的材料以及形成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整流部件27也可以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
如图5所示,第二过滤器28具有过滤器主体28a(过滤器)和框体28b。
过滤器主体28a为了将未被第二分离部24离心分离的微细的尘埃从低尘空气a3中去除而设置。
过滤器主体28a具有至少在z方向上覆盖开口部27c的大小。如图4所示的例那样,过滤器主体28a的大小更优选为覆盖整流部件27的过滤器支承部27f的内侧整体的大小。
作为过滤器主体28a的材料,使用能够去除这样的尘埃的适当的材料,例如具有多个细孔海绵部件等。
如图5所示,框体28b是保持过滤器主体28a的外缘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框体28b向过滤器主体28a的上方以及下方突出。
在框体28b的下表面的外周侧设有衬垫30。
如图4所示,框体28b的z2方向的端部抵接于整流部件27的平板部27a上。由此,整流部件27上的过滤器主体28a的高度被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主体28a配置于与整流部件27的压花部27b的上端相接的位置。
框体28b的z1方向的端部与盖体29的外周部的凹槽嵌合。由此,第二过滤器28的位置被盖体29限制。框体28b被从盖体29向z2方向突出的过滤器按压件29e夹在其与第二过滤器支承部26c之间。
设于框体28b的衬垫30被夹设在框体28b与过滤体支承部26c之间。
通过这样的构成,上罩26与第二过滤器28之间的空间被衬垫30密封。
通过这样的构成,整流部件27被夹持在上罩26与盖体29之间。整流部件27被省略图示的螺钉等固定部件固定于上罩26。
在盖体29与过滤器主体28a之间形成有形成风路的间隙。
整流部件27的开口部27c与盖体29的排气口29a将过滤器主体28a夹在之间地在z方向上对置。
接下来,以整流部件27的作用为中心对电动吸尘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a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剖面示意图。图8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过滤器的污染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在使用电动吸尘器100的吸尘的一个例子中,例如,如图1所示那样,在安装有集尘装置2的吸尘器主体10上连接延长管4以及吸入口体503。使用者把持把持部1f而将吸入口体503载置于地板面上,开始电动鼓风机11的驱动。由此,开始由电动鼓风机11进行的吸引。由于电动吸尘器100的各风路成为负压,因此含尘空气a1被从吸入口体503的开口部吸引。
含尘空气a1从连接口1g被吸引至主体部1的内部,通过吸气连通口1c而吸入至集尘装置2的内部(参照图2)。
如图3所示,被吸入至集尘装置2的含尘空气a1通过吸气口22c以及吸气引导部22b进入杯22内。此时,含尘空气a1沿着吸气引导部22b的倾斜向杯22的切线方向流入。其结果,如图4所示,含尘空气a1在吸气引导部22b内向一定方向回旋。此时,含尘空气a1内的粗尘d1被离心分离而积存在第一杯部22a的下部。
去除了粗尘d1后的含尘空气a2一边在下部圆筒部21a的内部回旋一边向z1方向前进。含尘空气a2在上部风路部21b中向z1方向前进而从第一排气口21d向第二分离部24的通气风路部24a内排气。
当含尘空气a2到达各开口部24f时,通过各开口部24f而被分流至各第二分离部主体24e。
被各第二分离部主体24e吸引的含尘空气a2在排出筒部26b的外周回旋之后,一边沿着锥形部24d回旋一边向z2方向前进。此时,含尘空气a2所含的细尘d2被离心分离。如上述那样,细尘d2经由尘埃排出口24g以及开口部23b被回收至第二尘埃回收室s2内。
去除了细尘d2后的低尘空气a3通过锥形部24d的中心部向z1方向移动。低尘空气a3通过排出筒部26b的内部而从开口部26e向z1方向排气。此时,低尘空气a3一边向与含尘空气a1、a2相同的回旋方向回旋一边从开口部26e排气。
如图8a所示,在开口部26e的正上方配置有整流部件27。
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通过整流部件27中的、特别是位于开口部26e的正上方的压花部27b,向压花部27b的延伸方向弯曲(参照箭头a3a)。此时,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沿着槽闭端部27a以及凹槽27b的弯曲面平滑地弯曲。由此,能够减少低尘空气a3的风损。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俯视时的各凹槽27b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中心轴线o向一定方向偏离,因此如图7a所示,各低尘空气a3在形成与各个回旋方向相同方向的回旋流这一点上,也能够降低风损。
在流动方向被改变时,低尘空气a3与槽闭端部27a以及凹槽27b碰撞。此时,如图8a所示,低尘空气a3中的微细尘d3的至少一部分被捕获在槽闭端部27a以及凹槽27b的表面,并在表面堆积。
由于集尘装置2被主体部1从排气口29a吸引,因此上罩26与盖体29之间的空间成为负压。因此,如图8a所示,从槽开口部27d出来的低尘空气a3在开口部27c的范围、z1方向上被大致均等地吸引。其结果,低尘空气a3如箭头a3b所示那样通过开口部27c的内侧的整体而被向z1方向吸引。
通过了开口部27c的低尘空气a3以面向开口部27c的部位为中心透过过滤器主体28a。低尘空气a3在透过过滤器主体28a之后,作为清洁空气ac从省略图示的排气口29a向主体部1的排气连通口1d排气。
这样,在集尘装置2中,通过整流部件27的作用,使得低尘空气a3通过开口部27c,在比开口部26e的大小大的范围内扩散的状态下透过过滤器主体28a。其结果,低尘空气a3所含的微细尘d3也在过滤器主体28a的大范围内分散而被捕集。
由此,过滤器主体28a如图8b示意地表示的那样被污染。过滤器主体28a的经时的污垢呈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的大致同心圆状分布。过滤器主体28a的外缘部f1(主要是比开口部26e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几乎不透过低尘空气a3,因此由微细尘d3造成的污垢较少。
与此相对,在与开口部27c重叠的中心部f3中,整体上透过低尘空气a3,因此最容易被污染。在比开口部27c靠径向外侧、且与开口部26e重叠的范围的中间部f2中,由于低尘空气a3绕过槽开口部27d而进入,因此产生外缘部f1与中心部f3中间的污垢。
这样,通过整流部件27的作用,使低尘空气a3的透过区域遍及大范围,其结果,过滤器主体28a的污垢遍及中间部f2与中心部f3。其结果,可知在过滤器主体28a中,除了外缘部f1以外的区域被用于微细尘d3的去除。
接下来,与比较例对比而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a是对比较例的电动吸尘器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剖面示意图。图9b是表示比较例的电动吸尘器中的过滤器的污染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9a所示,比较例的集尘装置102除了从集尘装置2去除了整流部件27以外,具有与集尘装置2相同的构成。集尘装置102与集尘装置2同样地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0。
根据集尘装置102,由于不具有整流部件27,因此低尘空气a3在不改变排出筒部26b内的流动方向的情况下从开口部26e向z1方向前进(参照箭头a3c)。低尘空气a3在透过开口部26e的正上方的过滤器主体28a之后,作为清洁空气ac从省略图示的排气口29a向主体部1的排气连通口1d排气。
其结果,过滤器主体28a的污垢如图9b所示那样,集中在与开口部26e重叠的正上方部f12。在除了正上方部f12以外的非正上方部f11中,由于低尘空气a3几乎不透过,因此在非正上方部f11中微细尘d3几乎不被捕集。
这样,在比较例的集尘装置102中,主要用于微细尘d3的捕集的过滤器主体28a为正上方部f12,因此与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2相比,过滤器主体28a的利用效率低。因此,若正上方部f12堵塞,则过滤器主体28a的寿命已尽。
在比较例的集尘装置102中,为了缩窄非正上方部f11的面积,也考虑使第二分离部主体24e向径向内侧移动、或者使第二分离部主体24e的内径增大。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通气风路部24a变窄、或者引起第二分离部24内的空气的回旋风速的降低,因此第二分离部24中的离心分离性能降低。
与此相对,在集尘装置2所使用的过滤器主体28a中,即使第二分离部主体24e配置于集尘装置2的外周部的附近,通过整流部件27的作用,污垢也会在大范围分散。因此,不易引起过滤器主体28a的堵塞。其结果,过滤器主体28a的寿命与比较例的集尘装置102中的寿命相比变长。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由于具有整流部件27,因此能够提高配置在将尘埃离心分离的第二分离部的下游的过滤器的寿命。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a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的集尘装置2而具有集尘装置2a。
如图10中主要部分所示,集尘装置2a代替整流部件27而具有整流部件37(整流部)。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整流部件37代替整流部件27的压花部27b而具有压花部37b。压花部37b代替压花部27b的各凹槽27b而分别具有凹槽37b(凹陷部、倾斜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平板部27a与压花部37b形成了“罩部”的一个例子。
凹槽37b在延伸方向上随着从槽闭端部27a朝向槽开口部27d而朝向z1方向的过滤器主体28a倾斜。凹槽37b与槽闭端部27a平滑地连接。
凹槽37b的槽深度随着从槽闭端部27a朝向槽开口部27d而逐渐增大。槽深度的变化量能够考虑低尘空气a3的风损而适当地设定。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凹槽37b的槽底面相对于顶板部26a以及过滤器主体28a倾斜了一定角度θ。但是,凹槽37b的槽底面也可以为,随着从槽闭端部27a朝向槽开口部27d而倾斜角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
与凹槽37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与凹槽27b相同的u字状。但是,凹槽37b的槽宽可以随着从槽闭端部27a朝向槽开口部27d而逐渐变宽,也可以是一定宽度。
这样,由于压花部37b的凹槽37b随着从槽闭端部27a朝向槽开口部27d而朝向过滤器主体28a倾斜,因此从开口部26e排气的低尘空气a3沿着凹槽37b的倾斜而倾斜地流过并入射到过滤器主体28a(参照箭头a3d)。
即,与如凹槽27b那样不具有倾斜的情况相比,可减少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的变化,因此能够减少低尘空气a3的风损。同样,在低尘空气a3从槽开口部27d排气并朝向省略图示的排气口29a而被向z1方向改变流动方向时,与不具有倾斜的情况相比,流动方向的变化也变少。
由于低尘空气a3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开口部27c而透过过滤器主体28a,因此过滤器主体28a的寿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a,由于具有整流部件37,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提高配置在将尘埃离心分离的第二分离部的下游的过滤器的寿命。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少低尘空气a3的风损,因此能够减小电动鼓风机11的负载。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c-c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b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的集尘装置2而具有集尘装置2b。
集尘装置2b代替整流部件27而具有图11所示的整流部件47(整流部)。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整流部件47代替整流部件27的压花部27b而具有压花部47b。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平板部27a与压花部47b形成了“罩部”的一个例子。
相对于压花部27b的延伸方向是从中心轴线o偏离的方向,压花部47b的延伸方向是朝向中心轴线o的方向。
如图12所示,压花部47b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压花部37b的截面相同。即,压花部47b的z2方向的表面由槽闭端部27a与凹槽37b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整流部件47除了压花部47b向与压花部37b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整流部件37同样地构成。
因此,除了不通过压花部47b促进由从槽开口部27d朝向过滤器主体28a的低尘空气a3形成回旋流以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低尘空气a3从开口部27c向倾斜方向排气并入射到过滤器主体28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促进回旋流的形成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风损变大,但对于过滤器主体28a的寿命而言,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b,由于具有整流部件47,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提高配置在将尘埃离心分离的第二分离部的下游的过滤器的寿命。
(第四实施方式)
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整流部的构成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d-d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c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的集尘装置2而具有集尘装置2c。
集尘装置2c代替整流部件27而具有图13所示的整流部件57(整流部)。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整流部件57代替整流部件27的压花部27b而具有压花部57b。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平板部27a与压花部57b形成了“罩部”的一个例子。
压花部57b形成为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向z1方向突出的俯视圆形的圆顶状。在压花部27b的中心部,代替开口部27c而形成有由圆状的贯通孔形成的开口部57c。开口部57c的内径的大小与开口部27c的内径相同。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开口部57c形成于比开口部26e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图14所示,在包含中心轴线o的截面中,压花部57b的内表面57a(倾斜部)具有随着从径向外侧朝向中心轴线o,距平板部27a的z1方向的高度逐渐增大的形状。由此,内表面57a从平板部27a的z2方向的表面朝向中心轴线o向斜上方向倾斜。但是,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倾斜的变化率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而逐渐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整流部件57中,压花部57b覆盖开口部26e所排列的圆环状的区域的整体。在包含各开口部26e的中心o26e与中心轴线o的截面中,内表面57a弯曲成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压花部37b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大致相同的形状。该截面形状在绕中心轴线o的整周上是共同的。因此,内表面57a在周向彼此相邻的开口部26e之间的顶板部26a上也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
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开口部26e的低尘空气a3沿着内表面57a的弯曲,流动方向如箭头a3e那样被变更。此时,低尘空气a3能够在周向上自由地移动。其结果,由于低尘空气a3能够根据其回旋成分在内表面57a上沿周向前进,因此与向周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情况相比,降低了风损。
由此,通过开口部57c的低尘空气a3(参照箭头a3f)在含有回旋成分的状态下向倾斜方向排气,并入射到过滤器主体28a。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低尘空气a3在从开口部57c排气时不受周向的限制。由此,在低尘空气a3容易向开口部57c的周向扩散这一点上,低尘空气a3也容易入射到与开口部57c对置的过滤器主体28a的大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降低了风损的状态下,低尘空气a3向过滤器主体28a的大范围排气,因此能够延长过滤器主体28a的寿命。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c,由于具有整流部件57,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提高配置在将尘埃离心分离的第二分离部的下游的过滤器的寿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电动吸尘器为在吸尘器主体10上直接连接延长管4的杆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电动吸尘器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电动吸尘器也可以是经由软管体等将延长管与能够在被吸尘面上行驶的吸尘器主体连接的所谓的卧式的电动吸尘器、或自主行驶的自行式的电动吸尘器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从集尘装置排气的清洁空气ac从集尘装置的排气口29a向集尘装置的轴向排气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集尘装置的将清洁空气ac排气的排气口也可以不在轴向上开口。例如,排气口也可以在径向上开口。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整流部形成为在周向上连续的板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整流部也可以在周向上不连续地设置在至少与第二分离部等分离部的排气口对置的位置上设置的片状的平板、l字状的屈曲板、弯曲板、凹槽等。
例如,整流部也可以使用具有从平板部27a呈直角立起的侧面部、以及从侧面部的前端以水平或朝向过滤器倾斜的方式延伸的方向变更部的屈曲板、弯曲板。在该情况下,由于空气在周向上泄漏,因此能够不限制空气的回旋地改变流动方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整流部由压花部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整流部只要在与第二分离部的第二排气口对置的部位形成有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的部位即可。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各压花部的z1方向的表面形状不具有改变低尘空气a3的流动方向的功能,因此并不限定于凸弯曲面。例如,各压花部的z1方向的表面形状也可以是平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电动吸尘器具有第一分离部与第二分离部,并通过整流部变更从第二分离部的第二排气口排气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而朝向过滤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整流部对空气进行离心分离的分离部并不限定于第二级的第二分离部。例如,整流部也可以变更从第一分离部排气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或者,在电动吸尘器仅具有一个或一级的分离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整流部变更从一个或一级的分离部排气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而朝向过滤器。
以上,根据所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具有改变从分离部的排气口排气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整流部,因此能够提供可以实现清扫效率的提高的电动吸尘器。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8中,vc为电动吸尘器。使用者把持电动吸尘器vc而使其动作,对被吸尘面上的尘埃进行吸尘。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吸尘器vc,以杆式的无绳电动吸尘器为例进行说明。以下,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在使用者把持着电动吸尘器vc的状态下,将距使用者较远的一侧的端部设为一端部,将靠近使用者的一侧的端部设为另一端部。杆式的电动吸尘器vc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形成为长条状。以下,将两端方向或长度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另外,将与第一方向正交的两侧方向或宽度方向设为第二方向。而且,将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在图18等中,用箭头d1a表示第一方向的一方或一端侧,用箭头d1b表示第一方向的另一方或另一端侧。另外,用箭头d2a表示第二方向的一方,用箭头d2b表示第二方向的另一方。另外,用箭头d3a表示第三方向的一方,用箭头d3b表示第三方向的另一方。
电动吸尘器vc具备吸尘器主体501。吸尘器主体501具备吸入部510。吸入部510是能够供作为直管部的延长管502连接的部分。吸入部510位于吸尘器主体501的一端部。吸入部510的内部形成为筒状。另外,在吸入部510的一端部或前端部形成有主体吸入口101。主体吸入口101位于吸尘器主体501的最前端。延长管502的下游侧能够装卸地连接于主体吸入口101。吸入口体503能够装卸地连接于延长管502。吸入口体503与延长管502的上游侧连接。吸入口体503具备吸入口。
另外,如图17所示,在吸入部510形成有连接开口部103。连接开口部103与主体吸入口101连通。连接开口部103与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的集尘部50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开口部103配置于吸入部510的第三方向的另一侧。
另外,吸尘器主体501具备壳体512。在壳体512中配置有电动鼓风机505。而且,在壳体512中配置电池b以及控制单元c。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512配置于吸尘器主体501中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且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在壳体512形成有连接口121。连接口121与电动鼓风机505的吸入侧连通。连接口121与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的集尘部50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口121配置于壳体512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口121经由风路部122与电动鼓风机505的吸入侧连通。风路部122是从连接口121向电动鼓风机505的吸入侧对空气进行整流的导引(inducer)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风路部122形成为,截面面积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窄。另外,在壳体512形成有主体排气口。
而且,吸尘器主体501具备把持部514。把持部514为电动吸尘器vc的吸尘操作用或携带用。把持部514配置于吸尘器主体501中的第三方向的一侧。把持部514从吸入部510遍及壳体512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514的一端侧与吸入部510连接。另外,把持部514的另一端侧与壳体512连接。另外,把持部514沿着第一方向呈长条状延伸。在把持部514中,配置有设定电动鼓风机505等的动作的设定单元s。设定单元s向控制单元c发送与设定相应的信号。
集尘部504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集尘部504从通过电动鼓风机505的动作而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分离捕集尘埃。集尘部504将吸入部510与壳体512连接。集尘部504将连接开口部103与连接口12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部504为重量物。
集尘部504形成为圆筒状。集尘部504使轴向沿着第一方向而配置。集尘部504在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的状态下,轴向的一端侧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轴向的另一端侧位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另外,集尘部504在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的状态下,相对于吸尘器主体501的吸入部510位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壳体512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
另外,集尘部504具备将含尘空气向集尘部504的内部吸入的导入口541。导入口541向与集尘部504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吸入含尘空气。导入口541与连接开口部103连接。即,主体吸入口101与集尘部504的上游侧连通。导入口541在集尘部504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的状态下相对于连接开口部103沿第三方向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部504具备积存尘埃的容器即杯部544。另外,集尘部504具备安装于杯部544的安装部545。杯部544与安装部545在集尘部504的轴向上相互装卸。杯部544构成集尘部504的一端部。安装部545构成集尘部504的另一端部。在杯部544的侧面形成有导入口541。
另外,集尘部504具备将尘埃分离的分离部547。分离部547是利用惯性将尘埃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的惯性分离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部547是利用圆周方向的惯性将尘埃从含尘空气中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分离部547具有单个或多个离心分离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部547具有第一分离部471与第二分离部472。
第一分离部471主要将粗尘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第一分离部471是使从导入口541导入到杯部544的内部的含尘空气沿着杯部544的内表面回旋而形成回旋流,并通过该回旋流将尘埃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即,第一分离部471以杯部544的中心轴为中心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离部471的回旋流形成于排气筒部451与杯部544的内表面之间,该排气筒部451是形成于安装部545的圆筒状的通气部。排气筒部451被插入杯部544内,与杯部544同轴或大致同轴地配置。在排气筒部451形成有通气口4511。通气口4511是供含尘空气从第一分离部471向第二分离部472通过的开口。通气口4511可以被过滤器覆盖,也可以形成得较小以使通气口4511本身作为过滤器而发挥作用。由第一分离部471分离出的尘埃被积存在杯部544的内部。
第二分离部472将未由第一分离部471分离的尘埃即细尘从通过了第一分离部471的含尘空气中分离。第二分离部472是使通过了第一分离部471的含尘空气沿着形成于安装部545的圆筒状的锥形部452的内周面回旋而形成回旋流,并通过该回旋流将尘埃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离部472以及锥形部452形成有多个。第二分离部472或锥形部452配置为以第一分离部471的中心轴、即杯部544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由第二分离部472分离出的尘埃被积存在杯部544的内部。如图15所示,在锥形部452的轴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尘埃排出口4521,该尘埃排出口4521将由第二分离部472分离出的尘埃排出至杯部544。在锥形部452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与锥形部452同轴状地形成有将空气从第二分离部472排出的圆筒状的排出部453。排出部453具有比锥形部452的另一端部小的直径尺寸。排出部453的一端部位于锥形部452的内部,另一端部相对于锥形部452的另一端部沿轴向突出。排出部453的另一端部成为集尘部504的排气口548。排气口548形成为圆形状。排气口548配置于集尘部504的另一端侧。排气口548形成于安装部545的与杯部54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排气口548沿着集尘部504的轴向将空气排出。排气口548与连接口121连接。
在分离部547的下游侧配置有过滤器506。即,过滤器506配置于分离部547与电动鼓风机505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506配置于排气口548或排出部453与连接口121之间。过滤器506将从分离部547向电动鼓风机505吸入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捕集。过滤器506将未由分离部547分离的尘埃捕集。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506是将未由第二分离部472分离的少量的细尘捕集的细尘过滤器。过滤器506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厚度。过滤器506形成为覆盖排气口548以及连接口121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506比排气口548大,具有与连接口121同等的面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排气口548形成有多个,因此过滤器506形成为具有比排气口548的总面积大的面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506形成为圆形状。过滤器506的中心位置位于分离部547的中心轴l上或大致中心轴l上。分离部547的中心轴l是指,分离部547本身的中心轴、或分离部547的配置的中心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分离部472相对于第一分离部471的中心轴对称或大致对称地配置,因此分离部547的中心轴l与第一分离部471的中心轴或杯部544的中心轴一致或大致一致。过滤器506在周缘部形成有被保持部561。被保持部561被密封部件p1保持。而且,密封部件p1被安装于罩507。因而,过滤器506经由被保持部561安装于罩507。
罩507覆盖过滤器506的上游侧。罩507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在罩507的下游侧,经由密封部件p1安装有过滤器506。罩507具备保持过滤器506的周缘部的过滤器保持部571。在过滤器保持部571安装密封部件p1。另外,罩507具备与过滤器506的上游侧面对置的分隔壁即对置部572。即,对置部572配置于过滤器506与分离部547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部572沿着第三方向而配置。对置部572位于相对于过滤器506向上游侧离开的位置。即,在罩507与过滤器506之间形成有空间部508。
而且,在罩507形成有连通孔573。连通孔573是供通过了分离部547的空气向过滤器506通过的开口。连通孔573贯通对置部572而形成。如图16所示,连通孔573相对于分离部547整体形成有一个。即,从各排气口548排气的空气通过共用的一个连通孔573。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573具有孔主体部731和孔延伸突出部732。如图15所示,孔主体部731形成在包含分离部547的中心轴l的区域。孔主体部731位于连通孔573的中央部。孔主体部731是不与分离部547的排气口548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孔主体部731形成为圆形状等。另外,如图16所示,孔延伸突出部732是从孔主体部731的周围向孔主体部731的外侧延伸突出的部分。孔延伸突出部732形成为长孔状。另外,孔延伸突出部732呈直线状地沿着相对于孔主体部731的径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方向。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孔延伸突出部732的前端侧形成于分别与分离部547的排气口548对置的位置。即,孔延伸突出部732与第二分离部472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孔延伸突出部732的两侧缘部7321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两侧缘部7321间在孔延伸突出部732的前端的位置连结成圆弧状。
另外,在罩507中,在连通孔573形成有引导件575。即,引导件575配置于分离部547与过滤器506之间。引导件575改变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的风向。引导件575与分离部547的排气口548对应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排气口548形成有多个,因此引导件575只要与排气口548的至少某个对应地形成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排气口548分别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引导件575。引导件575形成于连通孔573的孔延伸突出部732的前端侧的位置。引导件575优选形成于与排气口548对置的位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位于从排气口548稍微偏离的位置。另外,可以分别形成多个引导件575,也可以将多个引导件575彼此相连而作为整体来形成一个引导件。构成排气口548的排出部453的端部可以与形成有引导件575的罩507的对置部572抵接,也可以不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在连通孔573的孔延伸突出部732的前端侧的内缘部向过滤器506侧或下游侧凹陷地形成于对置部572。引导件575形成为球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形成为具有与排气口548的直径尺寸同等、或比排气口548的直径尺寸稍大的直径尺寸的球面状。即,如图15所示,引导件575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另外,如图16所示,在沿从排气口548的排气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方向观察时,引导件575覆盖排气口548的一半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引导件575至少覆盖排气口548的外侧的一半以上。排气口548的外侧的一半是指,在从分离部547的中心轴l观察时,排气口548的较远的一方的一半。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形成为大致1/4球面状。因此,在沿从排气口548的排气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方向观察时,引导件575不覆盖排气口548的一部分。
引导件575的端缘与孔延伸突出部732的两侧缘部7321相连。而且,引导件575以沿着孔延伸突出部732的方向改变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的风向的方式进行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引导件575向沿着孔延伸突出部732的方向引导排气,因此作为引导件575整体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回旋。引导件575中的回旋方向可以任意地设定,但优选沿着分离部547中的惯性分离时赋予给尘埃的惯性的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中的回旋方向成为与第二分离部472中的回旋流的回旋方向相同的方向。
另外,如图15所示,在罩507配置有密封部件p2,该密封部件p2用于将排气口548与连通孔573气密地连接。密封部件p2配置于对置部572的上游侧、即与过滤器506相反的一侧。密封部件p2配置为包围连通孔573的配置。作为形成于安装部545的压接部的肋部454压接于密封部件p2。肋部454形成为包围排出部453或排气口548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排出部453或排气口548形成有多个,因此肋部454形成为包围排出部453或排气口548整体的外侧。
罩507以及过滤器506能够相对于吸尘器主体501以及集尘部504装卸。罩507以及过滤器506可以配置于吸尘器主体501,也可以配置于集尘部504。另外,也可以是,罩507配置于集尘部504,过滤器506配置于吸尘器主体501。在本实施方式中,罩507以及过滤器506配吸尘器主体501置于,并覆盖连接口121。因此,在将集尘部504从吸尘器主体501卸下的状态下,罩507在吸尘器主体501的外部露出。
另外,如图17所示,在吸尘器主体501中收容有电动鼓风机505。电动鼓风机505是重量物。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鼓风机505比集尘部504轻量。电动鼓风机505的吸入侧与连接口121连通,排气侧与主体排气口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鼓风机505相对于把持部514配置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电动鼓风机505具备电动部551。而且,电动鼓风机505具备通过电动部551旋转的风扇552。电动鼓风机505使所吸入的空气通过电动部551从主体排气口排出。风扇552相对于电动部551可以位于上游侧,也可以位于下游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鼓风机505使轴向沿着第一方向而配置。第一方向是图17的左右方向。电动鼓风机505的中心轴554是电动部551或风扇552的旋转轴的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鼓风机505的轴向与集尘部504的轴向平行或大致平行。
在吸尘器主体501中收容有电池b。电池b可以配置于任意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把持部514配置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另外,电池b相对于电动鼓风机505配置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电池b是比集尘部504以及电动鼓风机505的重量大的重量物。电池b优选使用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
在吸尘器主体501中收容有控制单元c。控制单元c配置在由从电动鼓风机505向主体排气口的排气风冷却的位置。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7所示,当将集尘部504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时,主体吸入口101与集尘部504的吸入侧连通,电动鼓风机505的吸入侧与集尘部504的排气侧连通,从而形成从主体吸入口101到集尘部504、电动鼓风机505、主体排气口的风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集尘部504安装于吸尘器主体501时,集尘部504的导入口541与吸尘器主体501的连接开口部103连接,集尘部504的排气口548与吸尘器主体501的连接口121连接而集尘部504的排气侧与风路部122连通。
当使用者把持把持部514而对设定单元s进行操作时,控制单元c根据设定单元s的操作使电动鼓风机505动作。由电动鼓风机505的动作产生的负压经由主体吸入口101而发挥作用,从而将含尘空气从被吸尘面吸入集尘部504。
如图18所示,在对下方的被吸尘面进行吸尘的情况下,当从把持着把持部514的使用者观察时,第一方向的一侧成为前侧下方,另一侧成为后侧上方,第二方向的一侧成为左侧,另一侧成为右侧,第三方向的一侧成为前侧上方,另一侧成为后侧下方。使用者一边通过把持部514使电动吸尘器vc向前后移动,一边通过吸入口体503或延长管502使被吸尘面的尘埃向集尘部504吸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在集尘部504的分离部547的第一分离部471中,通过使从导入口541导入到杯部544内的含尘空气在杯部544与排气筒部451之间回旋,从而对尘埃赋予惯性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离心力,主要将粗尘分离并积存在杯部544内。而且,被分离了粗尘的含尘空气在通过排气筒部451的通气口4511之后,向成为第二分离部472的锥形部452导入,沿着锥形部452的内周面回旋,从而对尘埃赋予惯性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离心力,将残留在含尘空气中的细尘分离而从尘埃排出口4521排出,积存在杯部544内。
被分离了尘埃的空气从排气口548排出,通过引导件575而改变风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以及图16的粗箭头所示,从各排气口548排出的空气通过各引导件575而沿着各孔延伸突出部732分别改变风向,从而作为整体回旋,经由空间部508通过过滤器506。在通过过滤器506时,空气中少量残留的细尘被过滤器506捕集。通过了过滤器506的空气被吸入电动鼓风机505,作为排气风从主体排气口排出。随着电动鼓风机505的排气,电池b的热量与排气风一起从主体排气口向吸尘器主体501的外部排出,冷却电池b。
在结束吸尘时,通过使用者操作设定单元s,控制单元c使电动鼓风机505停止。
在尘埃积存于集尘部504的杯部544内的情况下,将集尘部504从吸尘器主体501卸下,进而从杯部544卸下安装部545,将杯部544内的尘埃废弃。
另外,在过滤器506随时间堵塞的情况下,能够卸下罩507以及过滤器506,去除附着于过滤器506的细尘。但是,在每次吸尘时附着在过滤器506的细尘极少,与集聚在集尘部504的尘埃相比相当少,相比于集尘部504的维护频率,过滤器506的维护频率可以相当小。
如上述那样,根据第五实施方式,通过利用配置于分离部547与过滤器506之间的引导件575,改变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的风向,能够抑制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口548的排气直接直线地朝向过滤器506流动,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向过滤器506整体分散。
由于在引导件575的下游侧隔着空间部508配置有过滤器506,因此被引导件575改变了风向的排气通过空间部508更容易向过滤器506整体扩散。
另外,引导件575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回旋,能够缓和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向过滤器506直行,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有效地向过滤器506整体扩散
特别是,由于分离部547是利用惯性对尘埃进行分离的惯性分离部,因此引导件575通过沿着分离部547对尘埃的惯性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圆周方向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回旋,能够容易获得由引导件575产生的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的回旋效果,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风向的急剧变更的压力损失,抑制吸入效率的降低。
另外,由于分离部547的排气口548与引导件575对置地配置,因此能够通过引导件575高效地改变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的风向,能够抑制压力损失而抑制吸入效率的降低。
通过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向过滤器506整体扩散,能够有效地利用过滤器506整体的面积,因此不易产生过滤器506的堵塞,能够使过滤器506的维护的频率降低。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9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及作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形成为椭圆球面状,截面弯曲成二次曲线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引导件575形成为以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的排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三方向作为旋转轴的扁椭圆体状。即,引导件575形成为,凹陷尺寸即第三方向的尺寸相对于直径尺寸即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尺寸变小。
而且,从分离部547经由排气口548排出的空气,通过引导件575沿着孔延伸突出部732而改变风向,经由空间部508向过滤器506整体扩散而通过过滤器506,被向电动鼓风机505吸入。
这样,即使使引导件575的截面形状弯曲成二次曲线状,也能够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向过滤器506整体分散。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0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及作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由截面弯曲成圆弧状或二次曲线状的弯曲部751、以及与该弯曲部751相连且截面形成为直线状的非弯曲部752构成。
而且,从分离部547经由排气口548排出的空气,一边通过引导件575的弯曲部751弯曲一边通过非弯曲部752沿孔延伸突出部732而改变风向,经由空间部508向过滤器506整体扩散而通过过滤器506,被向电动鼓风机505吸入。
这样,即使通过截面弯曲成圆弧状或二次曲线状的弯曲部751、以及与该弯曲部751相连且截面形成为直线状的非弯曲部752构成引导件575,也能能够与各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向过滤器506整体分散。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引导件575并不限于使来自分离部547的排气口548的排气回旋的部件,也可以是向连通孔573的周缘方向扩散的引导件、以朝向连通孔573的中央部侧的方式进行改变的部件等。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