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2021-01-15 12:01:42|133|起点商标网
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折叠椅因其结构轻便、可以叠放,便于搬动和收纳,获得了人们的喜爱。虽然现有的折叠椅种类很多,但大都采用前后方向折叠结构,而不能实现在左右方向上折叠、进一步地缩小空间。

为了解决折叠椅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4856487b公开了一种可折合的椅架,该椅架的左右背杆之间设有由平行四杆并联机构构成的折叠结构,使用时通过平行四杆并联机构的中间联动杆的上下移动来实现椅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或展开。该椅架由于平行四杆并联机构的所有运动副均为由铰接结构形成的转动副,所以存在运动不确定的弊端,中间联动杆稍微移动就会导致椅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或展开,这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椅架在展开使用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因乘坐者的用力过猛或误触碰而引发坍塌现象,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折叠简便且展开使用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的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和折叠椅架,所述折叠椅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椅架,所述左、右椅架均包括背杆单元,所述折叠椅架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折叠机构和提拉部,所述左、右折叠机构均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分别与所述提拉部的上端两侧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分别与所述提拉部的下端两侧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提拉部的上、下移动经左、右折叠机构带动左、右椅架相对靠近呈折叠状态或相对远离呈展开状态。

进一步的,当左、右椅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呈外高内低的斜杆结构,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呈内高外低的斜杆结构,且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上端两侧的铰接轴以及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下端两侧的铰接轴均以所述提拉部的竖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上端两侧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宽于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下端两侧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部的中间设有手握孔,所述提拉部的上端设有凹向手握孔的弧形手握柄。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均包括背杆和固定连接于背杆下部后侧的滑杆,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外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杆单元的滑杆上端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外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杆单元的滑杆下部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外端均铰接有一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分别套入对应的背杆单元的滑杆下部分并与之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还均包括上、下两个滑杆固定座,并且各椅架的背杆单元中,所述滑杆通过上、下两个滑杆固定座固定连接于背杆下部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椅架还均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和座杆,所述左、右椅架的座杆后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下端铰接,所述左、右椅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上端均相互靠拢且分别通过一铰接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左、右椅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下端均相互远离设置,所述左、右椅架的前支腿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座杆前部铰接,所述左、右椅架的座杆后端还分别铰接有一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分别滑套于所述左、右椅架的后支腿上部,并且,所述左、右椅架的后支腿上部还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套上侧并与之止挡配合的限位止挡销。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椅架还均包括扶手,所述左、右椅架的扶手后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中下部铰接,所述左、右椅架的扶手前端分别设有一档位板,各档位板上均设有沿其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限位槽和连通各限位槽的滑槽,所述左、右椅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的铰接销轴分别穿入对应档位板上的滑槽内并可在该滑槽内移动而卡入任意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椅架还均包括伸缩杆,所述左、右椅架的伸缩杆下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前支腿下端铰接,所述左、右椅架的伸缩杆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座杆前端铰接;所述折叠椅架还包括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所述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伸缩杆上端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伸缩杆下端铰接;所述椅面套设在所述左、右椅架的座杆和背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折叠结构中,左右上拉杆的外端与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铰接,左右下拉杆的外端与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滑动连接,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折叠结构的所有运动副均为转动副时存在的运动不确定弊端,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时,使用者只有在施加一定力度上提提拉部后,才能使左右椅架开始收纳折叠,从而提高了折叠椅在展开使用时的稳定性,确保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左右下拉杆外端的滑动连接结构也使得折叠椅的折叠收纳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椅的左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叠椅架的左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叠椅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叠椅架的右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叠椅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1和折叠椅架2,折叠椅架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椅架3、4,左、右椅架3、4均包括背杆单元31、41,折叠椅架2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折叠机构5、6和提拉部7,左、右折叠机构5、6均包括上拉杆51、61和下拉杆52、62,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内端分别与提拉部7的上端两侧铰接,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外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背杆单元31、41铰接,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内端分别与提拉部7的下端两侧铰接,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外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背杆单元31、41滑动连接,提拉部7的上、下移动经左、右折叠机构5、6带动左、右椅架3、4相对靠近呈折叠状态或相对远离呈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左、右椅架3、4处于展开状态时,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呈外高内低的斜杆结构,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呈内高外低的斜杆结构,且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之间的夹角a大于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之间的夹角b。并且,优选的,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之间的夹角a为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之间的夹角b的1.5~1.8倍。或者具体的,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之间的夹角a为150~170度,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之间的夹角b为80~110度。

如上所述,上拉杆51、61在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时呈外高内低的斜杆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折叠椅使用时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当提拉部7向上提拉时,一方面提拉力必须大于左、右椅架3、4通过相应上拉杆51、61作用于提拉部7上的阻力,另一方面提拉部7联动左右上拉杆51、61成同一直线后,左、右椅架3、4才开始收纳折叠,从而使得折叠椅展开状态时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本实施例中,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内端与提拉部7上端两侧的铰接轴510、610以及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内端与提拉部7下端两侧的铰接轴520、620均以提拉部7的竖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且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内端与提拉部7上端两侧的铰接轴510、610之间的距离宽于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内端与提拉部7下端两侧的铰接轴520、620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操作,提拉部7的中间设有手握孔71,提拉部7的上端设有凹向手握孔71的弧形手握柄72。

本实施例中,左、右椅架3、4的背杆单元31、41均包括背杆311、411和固定连接于背杆311、411下部后侧的滑杆312、412,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上拉杆51、61外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杆单元31、41的滑杆312、412上端铰接,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外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杆单元31、41的滑杆312、412下部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左、右折叠机构5、6的下拉杆52、62外端均铰接有一第一滑套521、621,第一滑套521、621分别套入对应的背杆单元31、41的滑杆312、412下部分并与之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左、右椅架3、4的背杆单元31、41还均包括上、下两个滑杆固定座800、900,并且各椅架3、4的背杆单元31、41中,滑杆312、412通过上、下两个滑杆固定座800、900固定连接于背杆311、411下部后侧。

本实施例中,左、右椅架3、4还均包括:前支腿32、42,后支腿33、43和座杆34、44。左、右椅架3、4的座杆34、44后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背杆311、411下端铰接,左、右椅架3、4的前支腿32、42和后支腿33、43上端均相互靠拢且分别通过一铰接销轴300、400铰接在一起,左、右椅架3、4的前支腿32、42和后支腿33、43下端均相互远离设置,左、右椅架3、4的前支腿32、42上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座杆34、44前部铰接,左、右椅架3、4的座杆34、44后端还分别铰接有一第二滑套341、441,第二滑套341、441分别滑套于左、右椅架3、4的后支腿33、43上部,并且,左、右椅架3、4的后支腿33、43上部还分别设有位于第二滑套341、441上侧并与之止挡配合的限位止挡销331、431。

进一步的,左、右椅架3、4还均包括扶手35、45,左、右椅架3、4的扶手35、45后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背杆311、411中下部铰接,左、右椅架3、4的扶手35、45前端分别设有一档位板351、451,各档位板351、451上均设有沿其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限位槽3511、4511和连通各限位槽3511、4511的滑槽3512、4512,左、右椅架3、4的前支腿32、42和后支腿33、43的铰接销轴300、400分别穿入对应档位板351、451上的滑槽3512、4512内并可在该滑槽3512、4512内移动而卡入任意限位槽3511、4511内。使用时,铰接销轴300、400卡入不同的限位槽3511、4511内,可以改变左、右椅架3、4中背杆单元31、41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折叠椅靠背角度的调整。

更进一步的,左、右椅架3、4还均包括伸缩杆36、46,左、右椅架3、4的伸缩杆36、46下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前支腿32、42下端铰接,左、右椅架3、4的伸缩杆36、46上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座杆34、44前端铰接;折叠椅架还包括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杆8和第二交叉杆9,第一交叉杆8和第二交叉杆9的上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伸缩杆36、46上端铰接,第一交叉杆8和第二交叉杆9的下端分别与左、右椅架3、4的伸缩杆36、46下端铰接;椅面1套设在左、右椅架3、4的座杆34、44和背杆311、411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椅折叠时,使用者施加一定力度向上提拉提拉部7并克服左、右折叠机构5、6中上拉杆51、61和下拉杆52、62对提拉部7的阻力后,即可使上拉杆51、61的外端朝着内端下方方向转动以及使下拉杆52、62的外端沿着滑杆312、412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左、右椅架3、4相对靠近而实现折叠。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折叠机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