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双回线路连续穿跨越的穿越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越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实现双回线路连续穿跨越的穿越塔。
背景技术:
当新建线路遇到连续跨越(钻越)的情况,如新建110kv线路先跨35kv线路,紧接着钻220kv线路(正在运行的35kv线路与220kv平行走线,距离较近)时,目前常规杆塔难以实现先跨越,马上又钻越的情况。尤其是在新建线路为双回路的情况下,先穿越再跨越更为困难。
如新建110kv线路先需要跨越正在运行的110kv线路,紧接着钻越正在运行的220kv线路,如:正在运行的110kv线路与220kv平行走线,距离40米,具体见附图1《交叉跨越平面图》;根据平面图绘制的断面图见图2《交叉跨越断面图》,从断面图中可以看出,新建110kv线路19能跨越正在运行的110kv线路20,但是无法穿越正在运行的220kv线路21。
目前的措施是将220kv线路升高改造,增加穿越的空间,以保证新建线路能顺利穿越:现有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线路投资;需要将220kv线路停电施工图,停电时间较长;增加了施工难度、安全风险和协调难度。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实现双回线路连续穿跨越的穿越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双回线路连续穿跨越的穿越塔,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可实现双回线路连续穿跨越的穿越塔,包括穿越塔本体,所述穿越塔本体的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横担、第二横担、第三横担、第四横担和第五横担,所述第一横担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避雷线,所述第二横担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a相导线,所述第二横担的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避雷线,所述第三横担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b相导线,所述第三横担的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a相导线,所述第四横担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c相导线,所述第四横担的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b相导线,所述第五横担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c相导线。
优选地,所述小号侧避雷线与大号侧避雷线之间通过第一跳线连接,所述小号侧a相导线与大号侧a相导线之间通过第二跳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小号侧b相导线与大号侧b相导线之间通过第三跳线连接,所述小号侧c相导线与大号侧c相导线之间通过第四跳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担、第二横担、第三横担、第四横担和第五横担相邻两个横担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m。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得各类导线之间间距在安全距离上。
优选地,所述穿越塔本体整体形状为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担的长度均小于第二横担、第三横担、第四横担和第五横担的长度。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得穿越塔本体重心下移,更为稳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前后侧挂点高度一样的常规杆塔设计为后侧低挂点,前侧高挂点的塔型,便于即同时穿越又跨越的情况;避免升高无法穿越的高一等级的电力线路,方便了施工,节约了线路投资;避免了一次高压线路的停电次数,间接减少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交叉跨越平面图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交叉跨越断面图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跨越断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穿越塔本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穿越塔本体侧边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1、穿越塔本体;2、第一横担;3、第二横担;4、第三横担;5、第四横担;6、第五横担;7、小号侧避雷线;8、大号侧避雷线;9、小号侧a相导线;10、大号侧a相导线;11、小号侧b相导线;12、大号侧b相导线;13、小号侧c相导线;14、大号侧c相导线;15、第一跳线;16、第二跳线;17、第三跳线;18、第四跳线;19、新建110kv线路;20、正在运行的110kv线路;21、正在运行的220kv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5所示,一种可实现双回线路连续穿跨越的穿越塔,包括穿越塔本体1,所述穿越塔本体1的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横担2、第二横担3、第三横担4、第四横担5和第五横担6,所述第一横担2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避雷线7,所述第二横担3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a相导线9,所述第二横担3的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避雷线8,所述第三横担4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b相导线11,所述第三横担的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a相导线10,所述第四横担5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小号侧c相导线13,所述第四横担5的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b相导线12,所述第五横担6的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大号侧c相导线14。
进一步的,所述小号侧避雷线7与大号侧避雷线8之间通过第一跳线15连接,所述小号侧a相导线9与大号侧a相导线10之间通过第二跳线1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号侧b相导线11与大号侧b相导线12之间通过第三跳线17连接,所述小号侧c相导线13与大号侧c相导线14之间通过第四跳线1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担2、第二横担3、第三横担4、第四横担5和第五横担6相邻两个横担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m。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得各类导线之间间距在安全距离上。
进一步的,所述穿越塔本体1整体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担2的长度均小于第二横担3、第三横担4、第四横担5和第五横担6的长度。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得穿越塔本体1重心下移,更为稳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前后侧挂点高度一样的常规杆塔设计为后侧低挂点,前侧高挂点的塔型,便于即同时穿越又跨越的情况;避免升高无法穿越的高一等级的电力线路,方便了施工,节约了线路投资;避免了一次高压线路的停电次数,间接减少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使线路在小号侧跨越110kv线路时,利用高呼高跨越;大号侧采用低呼高的挂线方式穿越220kv线路。具体挂线方式见图4,更换后穿越图见图3所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五层横担(第一横担2、第二横担3、第三横担4、第四横担5和第五横担6),使大号侧和小号侧有不同的呼高和全高。用高呼高即全高侧跨越正在运行的110kv线路20,用低呼高及全高侧穿越正在运行的220kv线路21,实现连续穿(跨)越的目的。
本次设计特殊塔型,不需新增升高220kv线路的杆塔,较常规节约投资约80万元,减少220kv线路停电1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