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预制构件及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14 15:01:19|300|起点商标网
一种预制构件及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构件及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中通过模具预先加工制成。在施工时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以预制混凝土墙体为例,墙体的底部为现浇混凝土区域,顶部为现浇圈梁区域,在上下层墙体的装配时,需要在现浇混凝土区域和现浇圈梁区域的侧面分别支设模板,然后向预制墙体内的现浇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填充到上层墙体底部的现浇混凝土区域和下层墙体顶部的现浇圈梁区域。

但是,这种施工方式和结构需要在上层预制墙体的底部和下层预制墙体的顶部分别支设模板,造成施工时间和流程加长,影响施工效率。

因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及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和方法,在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装配中免去圈梁区域的支模,减少了支模的工作量,提升了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内部构造有现浇空腔,所述预制构件靠近外侧的顶部设有上反沿,靠近外侧的底部设有下反沿,使得两个预制构件上下层装配时,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上反沿和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的下反沿之间的空隙能够被遮挡部件封闭,从而形成上层预制构件下方的现浇区域和下层预制构件上方的圈梁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件包括挡板和连接件,所述预制构件中的纵向钢筋从预制构件的顶部伸出,使得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纵向钢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的一端通过螺纹螺母与所述挡板连接,另一端勾住所述纵向钢筋。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层预制构件和下层预制构件,所述上层预制构件和所述下层预制构件均为上述的预制构件;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通过遮挡部件封闭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上反沿和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的下反沿之间的空隙,形成上层预制构件下方的现浇区域和下层预制构件上方的圈梁区域;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纵向钢筋伸入到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的现浇空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件包括挡板和连接件,所述预制构件中的纵向钢筋从预制构件的顶部伸出,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纵向钢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的一端通过螺纹螺母与所述挡板连接,另一端勾住所述纵向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下反沿的设计后,上反沿内侧可以形成圈梁区域,不再需要单独支模,上下反沿之间的空隙用遮挡部件封闭后,可以形成现浇混凝土区域,整体上只需要支一次模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体在上下层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透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3在预制墙体上下层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在预制墙体上下层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标识了圈梁区域和现浇混凝土区域);

图6为预制墙体上下层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卡钩和纵向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预制墙体上下层连接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预制墙体;1-现浇空腔;2-混凝土灌注通道;3-扩大浇筑区;4-横向钢筋;5-环形筋;6-纵向钢筋;7-下反沿;8-上反沿;9-现浇圈梁区域;10-现浇混凝土区域;11-挡板;12-卡钩;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以一种预制墙体100为例,包括构造在预制墙体100内的现浇区域。现浇区域的大小、形状等可以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现浇区域包括位于预制墙体100底部的现浇空腔1,现浇空腔1的上部连接混凝土灌注通道2和扩大浇筑区3。本实施例中,沿着预制墙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现浇空腔1,每个现浇空腔1对应在上部连接混凝土灌注通道2和扩大浇筑区3。

预制墙体内具有横纵交错的钢筋,横向钢筋4从预制墙体100的两侧伸出,用于墙体的横向连接。纵向钢筋6的顶部从预制墙体100的顶部伸出,用于伸入到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现浇空腔1内。纵向钢筋6的底部在现浇空腔1裸露,用于和下层预制墙体延伸上来的纵向钢筋6搭接,实现锚固。纵向钢筋6可以很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纵向钢筋6包括沿着预制墙体100厚度方向设置的两条,两条纵向钢筋6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封闭结构,即通过环形筋5封闭,这样在上下层墙体连接时,下层预制墙体顶部的纵向钢筋6和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纵向钢筋6就形成了环形锚固结构,因为增设了环形筋5,和后浇混凝土接触面积增大,且在横向上形成了抗剪力,所以的这种结构的锚固强度更高。

本实施例中,预制墙体100靠近外侧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下反沿7,外侧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上反沿8。上反沿8的内侧可以形成现浇圈梁区域9,借助于上反沿8的阻挡,不再需要单独支设圈梁模板。下反沿7的内侧至少形成部分的现浇混凝土区域10。在上层预制墙体和下层预制墙体对接时,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下反沿7和下层预制墙体顶部的上反沿8位置对应且留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可以通过遮挡部件(相当于模板)封闭,这样在上反沿8和下反沿7的内侧,上部分空间形成的是现浇混凝土区域10,下部分形成的是前述的现浇圈梁区域9,从而一次性地完成了模板的支设。

接着,从上层预制墙体的顶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经过扩大浇筑区3、混凝土灌注通道2进入到底部的现浇空腔1,然后进一步进入上层预制墙体下方的现浇混凝土区域10和圈梁区域9。

根据本实施例,遮挡部件包括一挡板11和卡钩12,挡板11遮挡住上层预制墙体的下反沿7与下层预制墙体顶部的上反沿8之间的空隙,卡钩12的一端具有外螺纹,穿过挡板后用螺母13固定,卡钩12的另一端为钩状结构,勾住预制墙体顶部的纵向钢筋6,这种连接方式可靠且快速,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施例中,挡板11呈长条状,沿着预制墙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上设置有多个前述的卡钩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层预制墙体和下层预制墙体的连接结构,如前所述,包括上层预制墙体和下层预制墙体,下层预制墙体顶部的纵向钢筋6为环形钢筋,伸入到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现浇空腔1中,底部现浇空腔的纵向钢筋6也为环形钢筋,实现双环形锚固。挡板11遮挡住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下反沿7与下层预制墙体顶部的上反沿8的空隙,通过卡钩12固定。

实现上述连接结构的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上层预制构件和下层预制构件对接,上层预制构件的下反沿的位置与下层预制构件的上反沿的位置对应并留有空隙,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纵向钢筋6伸入到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的现浇空腔中;

s2:用挡板封闭上层预制构件的下反沿和下层预制构件上反沿之间的空隙,通过卡钩固定,从而完成模板支设,形成上层预制构件下方的现浇区域和下层预制构件上方的圈梁区域;

s3:向现浇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填充到所述上层预制构件下方的现浇区域和下层预制构件上方的圈梁区域,从而实现上层预制构件和下层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待混凝土凝固或半凝固后,拆除挡板,完成现浇浇筑。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