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钢管束结构中的穿线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14 15:01:31|285|起点商标网
钢管束结构中的穿线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束墙体线管安装结构,具体是一种钢管束结构中穿线管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作为绿色建材在建筑结构中使用越来越广,机电、水暖等各种管道在建筑中的走线必然存在。部分位置为了得房率较高,对建筑墙体的厚度控制比较严格,特别是对于住宅。管道的走线一般为贴墙体外侧,对于混凝土墙体,可以在墙上开槽进行埋管。但是对于钢结构来讲,管线必须预先考虑。

钢管束住宅体系结构中,因钢管束构成的剪力墙体较薄,与钢管束连接的钢梁的截面宽度与钢管束厚度相同,因钢梁为受力结构,不能在钢梁上翼缘上开槽口,如果线管从梁外侧绕过,正常的墙外抹灰或贴板厚度无法将管线包裹在内,如果加大墙外抹灰或贴板厚度,将会影响房间的使用面积以及增加造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管布置结构的缺陷导致需要加大墙表抹灰或贴板厚度,增加不必要的施工造价的问题。

一种钢管束结构中穿线管装置,钢管束结构中设置h型钢梁,该h型钢梁位于上下线管布设的区域,两端与钢管束结构固接,h型钢梁分为左钢梁、右钢梁,左钢梁和右钢梁之间固接方钢管,该方钢管端口宽度等于h型钢梁翼缘板宽度;方钢管上端设上封板,下端设下封板,上封板、下封板上开制线管穿孔。

进一步的,上封板、下封板的线管穿孔通过圆钢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钢管束中线管在h型钢梁内部穿过,而不是从h型钢梁外侧绕过,施工时不需要加厚钢管整外抹灰墙体的厚度,从而保证了墙体的厚度不受线管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穿线管传统做法立面结构图;

图2为穿线管传统做法俯角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线管结构立面图;

图5为下封板或下封板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穿线管结构焊接件;

图7本实用新型侧面图。

图中:钢管束结构1、混凝土面层2、h型钢梁3、左钢梁31、右钢梁32、线管4、方钢管5、线管穿孔6、圆钢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束结构中穿线管装置,如图3至图7所示,钢管束结构1中设置h型钢梁3,该h型钢梁3位于上下线管布设的区域,h型钢梁3两端与钢管束结构1固接;h型钢梁3分为左钢梁31、右钢梁32,左钢梁31和右钢梁32之间固接方钢管5,该方钢管5端口宽度等于h型钢梁翼缘板宽度;方钢管5上端设上封板,下端设下封板,上封板、下封板上开制线管穿孔6。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每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钢管束为多个方钢管或c型钢并列焊接为一体的钢结构,它作业建筑墙体或墙体的主支支撑结构。钢管束墙体两面施工混凝土墙面层。

在钢管束建筑中,需要布置线管的区域,侧面安装h型钢梁作业桥接,h型钢梁部分以砌砖补足厚度。h型钢梁3翼板宽度与钢管束结构1厚度相同,h型钢梁3端面与钢管束侧面固接。现有技术中线管4与h型钢梁3侧面固接,具体是分别与上、下翼缘焊接。若线管4较粗时,钢管束结构1的混凝土面层2正常厚度无法包裹线管4,造成线管4外露,不美观。因此只能加厚墙面抹灰层2厚度。这就造成为了美观会损失掉部分建筑面积。本实用新型将穿线管装置设计在h型钢梁3内,线管4直接穿过h型钢梁3,完全不影响混凝土面层2施工。具体的穿线管结构是:将h型设计为左钢梁31、右钢梁32两部分分体结构,左钢梁31和右钢梁32之间固接方钢管5,方钢管5中用于穿设线管4。

该方钢管5端口宽度等于h型钢梁3翼缘板宽度,方钢管5与h型钢梁3结合为一体。方钢管5也可以是长宽不等的矩形钢管。方钢管采用钢板组焊成箱形,

本实用新型方钢管上端设上封板,下端设下封板,上封板、下封板上开制用于穿设线管的线管穿孔6。上封板、下封板厚度可按h型钢梁截面的梁翼缘厚度等效代换计算而得,也可以是其两倍厚。

进一步的,上封板、下封板的线管穿孔6通过圆钢管7连接。

上封板、下封板保证了h型钢左钢梁与右钢梁翼缘板的传力连续,方钢管的壁板能够保证h型钢左钢梁与右钢梁腹板之间的有效传力转换,因此本结构保证了原整体h型钢梁结构的承载与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h型钢梁内设计线管穿设结构,使线管不必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从钢结构外侧绕过,而是从结构内里穿过,使线管的布置不影响墙体厚度的施工,满足穿管要求的同时,无需因此增加大墙体抹灰厚度。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