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爬架副板的制作方法

2021-01-14 14:01:39|281|起点商标网
一种爬架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架副板。



背景技术:

爬架,又称为提升架,依照动力来源主要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系统,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外防护,使工人能够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者下降。当爬架的架体安装完毕后,与建筑物临边都存在一定距离,为了防止物体从架体和建筑物临边之间的缝隙掉落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架体和建筑物临边需要做到无缝对接。

爬架在正常的状态下,是通过脚手板、副板、翻板和立杆组装成一整体与建筑物临边无缝,对接以防止物体从架体和建筑物临边之间的缝隙掉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

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的副板均是特定的尺寸进行模块化生产,包括200副板、400副板、600副板、1000副板以及1800副板。然而,目前在立杆这一位置的副板设计一直是重点难点有待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立杆位置处副板的处理方法通常是:现场切割副板给副板打孔或是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现场给副板打孔即在正常的副板布置过程中,一旦遇到有立杆的位置,即在该位置处的副板上打孔,预留出一个可供立杆穿过的孔,保证工人的正常施工以及爬架的正常升降;而直接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省去了在立杆位置处副板上打孔的程序,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由于打孔造成的不必要麻烦。

现有技术对于立杆位置处副板的处理,通常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现场给副板打孔极大的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不便于施工操作,并且打孔时没办法精确定位,孔洞的大小也没办法保证,不仅无法保证架体的稳定性还影响架体的整体美观;二是倘若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的话,必须增加多种新型小规格副板才能保证立杆位置处留下的缝隙最小,但即使是这样,由于立杆为50mm×50mm×3mm的方管,而最小规格的副板的宽度是200mm,因此依然会有150mm的缝隙留下,无法做到无缝对接,从而无法避免施工现场高空小件材料从缝隙掉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尤其在高层、超高层工程中问题更为突出。因此,现有技术对于立杆位置处的副板处理方法增加了架体高空下作业危险系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有必要提供一种特殊的爬架副板用于立杆位置处,以解决立杆位置处副板打孔或者不布置副板给施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架副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立杆位置处副板打孔或者不布置副板给施工带来的破坏架体结构稳定性或高空掉物等一系列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架副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爬架副板,其特征在于,用于爬架的立杆位置处与建筑物临边的无缝对接,包括:立杆孔、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常规副板;其中:

所述常规副板其中一侧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立杆孔,所述立杆孔用于提供立杆穿过的途径;所述第一钢管位于所述常规副板中心方向偏移55mm处;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分别位于所述立杆孔纵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钢管位于与所述立杆孔横向平行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第二钢管的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用于连接翻板;所述第二钢管的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二钢管通过螺栓与脚手板连接;所述第三钢管和所述第四钢管分别位于与所述立杆孔纵向平行的两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钢管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四钢管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三钢管与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所述第三通孔用于所述第四钢管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常规副板的尺寸为200mm×200mm。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孔的开口为55mm×5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的尺寸为50mm×50mm×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焊接于所述第一钢管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二钢管上面,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位置平行并相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为50mm×50mm×3mm的方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管、所述第二钢管、所述第三钢管以及所述第四钢管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穿过所述立杆孔之后,还留下5mm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孔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爬架副板,用于爬架的立杆位置处与建筑物临边的无缝对接,包括立杆孔、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常规副板;常规副板其中一侧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立杆孔,立杆孔用于提供立杆穿过的途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用于连接翻板;第一通孔用于第二钢管通过螺栓与脚手板连接;第二通孔用于第三钢管与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第三通孔用于第四钢管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立杆位置处副板打孔或者不布置副板给施工带来的破坏架体结构稳定性或高空掉物等一系列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架副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架副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架副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架副板的另一方向侧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为1、爬架副板;100、立杆孔;101、第一角钢;102、第二角钢;1031、第一钢管;1032、第二钢管;1033、第三钢管;1034、第四钢管;1041、第一螺母;1042、第二螺母;1051、第一通孔;1052、第二通孔;1053、第三通孔;106、常规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爬架副板,用于爬架的立杆位置处与建筑物临边的无缝对接,包括:立杆孔100、第一角钢101、第二角钢102、第一钢管1031、第二钢管1032、第三钢管1033、第四钢管1034、第一螺母1041、第二螺母1042、第一通孔1051、第二通孔1052、第三通孔1053以及常规副板106;其中:

常规副板106其中一侧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立杆孔100,立杆孔100用于提供立杆穿过的途径;第一钢管1031位于常规副板106中心方向偏移55mm处;第一角钢101和第二角钢102分别位于立杆孔100纵向的两侧;第二钢管1032位于与立杆孔100横向平行的另一侧,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位于第二钢管1032的表面中心位置,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用于连接翻板;第二钢管1032的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1051,第一通孔1051用于第二钢管1032通过螺栓与脚手板连接;第三钢管1033和第四钢管1034分别位于与立杆孔100纵向平行的两侧,第二通孔1052位于第三钢管1033的中心位置,第三通孔1053位于第四钢管1034的中心位置,第二通孔1052用于第三钢管1033与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第三通孔1053用于第四钢管1034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

上述提供的一种爬架副板,通过在常规副板106其中一侧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立杆孔100,立杆孔100用于提供立杆穿过的途径;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用于连接翻板;第一通孔1051用于第二钢管1032通过螺栓与脚手板连接;第二通孔1052用于第三钢管1033与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第三通孔1053用于第四钢管1034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立杆位置处副板打孔或者不布置副板给施工带来的破坏架体结构稳定性或高空掉物等一系列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力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常规副板106的尺寸为200mm×2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立杆孔100的开口为55mm×5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角钢101和第二角钢102的尺寸为50mm×50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角钢101和第二角钢102焊接于第一钢管1031上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焊接于第二钢管1032上面,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位置平行并相隔一定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立杆为50mm×50mm×3mm的方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钢管1031、第二钢管1032、第三钢管1033以及第四钢管1034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立杆穿过立杆孔100之后,还留下5mm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立杆孔100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爬架副板1功能是这样实现的:爬架在正常的状态下,是通过脚手板、立杆、副板和翻板组装成一整体与建筑物无缝对接,以防止物体从架体和建筑物临边之间的缝隙掉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而在立杆位置处,常规的副板没有给出供立杆穿过的途径,只能在现场利用切割打孔的方式进行继续组装;而本实用新型的爬架副板1给立杆预留出了供立杆顺利穿过的立杆孔100,即在常规副板106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在常规副板106中心位置提供一个开口55mm×55mm的矩形的立杆孔100,也就是说,使常规副板106一侧的中心位置向内凹进去55mm便于50mm立杆的顺利穿过,留下5mm缝隙防止立杆卡死,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所留下的较大缝隙这一问题,有效预防高空作业时小件材料从缝隙掉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并且避免了增加多种新型小规格副板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爬架架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升降及维护更加方便,克服了以往立杆位置处副板处理中的许多不足;接着,将第一钢管1031位于常规副板106中心方向偏移55mm处;然后,在第一钢管1031上面、55mm×55mm矩形的立杆孔100两侧分别焊接尺寸为50mm×50mm×5mm的第一角钢101和第二角钢102,第一角钢101和第二角钢102为50角钢,由于立杆为50mm×50mm×3mm的方钢管,因此预留55mm×55mm的矩形的立杆孔100可供立杆顺利穿过该爬架副板1;在与开有矩形的立杆孔100平行的另一侧第二钢管1032上表面中心位置处焊接有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位置平行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一螺母1041和第二螺母1042用于与翻板的连接,第二钢管1032的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1051,第一通孔1051用于第二钢管1032通过螺栓与脚手板连接;第三钢管1033和第四钢管1034分别位于与立杆孔100纵向平行的两侧,第二通孔1052位于第三钢管1033的中心位置,第三通孔1053位于第四钢管1034的中心位置,第二通孔1052用于第三钢管1033与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第三通孔1053用于第四钢管1034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立杆位置处副板的处理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预留孔的方式,架体组装时不需要将立杆位置处的任意规格的副板进行切割打孔,只需在有立杆的位置装上爬架副板1,即可完成架体的正常组装,使用便捷、安全、高效;

(2)利用常规副板106的尺寸作为爬架副板1的尺寸规格,满足包括转角位置的所有位置立杆处副板的需求,便于组装,且可以定量定尺寸的批量生产,适用性广,由于传统的立杆位置副板是在每一处有立杆的位置处对各种型号的副板进行切割打孔,因此严重影响架体的整体性和美观,并且极大的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不便于施工操作;

(3)爬架副板1,在常规副板106的基础上向内凹进去55mm便于50mm立杆的顺利穿过,仅留下5mm缝隙防止立杆卡死,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所留下的较大缝隙这一问题,有效预防高空作业时小件材料从缝隙掉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并且避免了增加多种新型小规格副板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爬架架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升降及维护更加方便,克服了以往立杆位置处副板处理中的许多不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