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1-01-14 14:01:30|439|起点商标网
一种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装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



背景技术:

既有多层住宅大都没有安装电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出行要求,对其改造势在必行。当前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加装电梯在楼梯间双跑楼梯休息平台处与原有住宅连接,通过向上或向下行走一个梯段入户,这种方案对原有住宅改造影响较小,但是通过加装电梯入户仍需要行走一个楼梯段,这对于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和需要依靠轮椅出行的人群,仍没有彻底解决上下楼梯带来的不便。另一种方案是,为实现不爬行楼梯直接平层入户,加装电梯选择在厨房或阳台等位置入户,该种方案对原有住宅特别是室内布局影响较大,难以被居民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改变居民从原有大门入户方式,同时可选择电梯平层入户和楼梯入户两种入户模式的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包括既有住宅和加装电梯,还包括加装上楼梯段和水平连廊,既有住宅的休息平台和二层及以上入户平台对应挡墙上分别开设有下通行口和上通行口,既有住宅的双跑楼梯中上楼梯段及上楼梯段下端相接的半侧休息平台切除,加装上楼梯段由下通行口转向设置在对应层休息平台所在处挡墙外侧,加装上楼梯段下端与该层休息平台相连接,相邻楼层之间加装上楼梯段、剩余半侧休息平台与下楼梯段改装成单跑楼梯,加装上楼梯段上端固定在水平连廊侧面,水平连廊一端穿过上通行口连接入户平台,水平连廊另一端连接加装电梯,且加装电梯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所在高度处,乘梯人员通过水平连廊平层入户。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竖直固定于地面,支撑件两侧分别连接休息平台和水平连廊的相对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采用钢结构牛腿柱,所述水平连廊和休息平台的相对侧面分别打孔植入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安装钢板,通过钢板与钢结构牛腿柱进行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支撑件固定支撑休息平台和水平连廊。

进一步地,所述加装上楼梯段和水平连廊均为预制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加装上楼梯段和水平连廊均采用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所述细石混凝土厚度为3-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连廊为“¬”型连廊,所述“¬”型连廊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加装电梯和入户平台,所述“¬”型连廊的弯折部与加装上楼梯段上端相连接,作候梯厅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连廊和加装上楼梯段两侧安装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连廊前后端分别铰接入户平台和加装电梯,所述加装上楼梯段上下端分别铰接休息平台和水平连廊。

进一步地,所述入户平台外端面、休息平台外端面及水平连廊前、后、右端面分别通过打孔植入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所述水平连廊前后端分别螺栓连接加装电梯和入户平台,所述加装上楼梯段上下端分别螺栓连接水平连廊右端面和休息平台外端面,所述水平连廊与入户平台和加装电梯连接处、加装上楼梯段与水平连廊和休息平台连接处均增设橡胶减震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切除既有住宅楼梯间上楼梯段部分,并在既有住宅与加装电梯之间增设水平连廊和加装上楼梯段,使加装电梯能够实现在原有入户门平层入户,真正解决了老年人以及依靠轮椅出行人群的出行难题;

2)增设的加装上楼梯段替代原有住宅的上楼梯段,水平连廊、加装上楼梯段与原有楼梯切除后剩余的下楼梯段组成新的消防通道,有效保证“生命通道”畅通无阻,住户可选择电梯平层入户或楼梯入户,满足不同人群生活所需;

3)增设的水平连廊和加装上楼梯段采用预制构件,大幅降低住宅现场的工作量,缩短工期,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既有住宅楼梯间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上楼梯段和休息平台切除部示意图;

图3是加装电梯与既有住宅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水平连廊、楼梯及加装电梯连接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既有住宅1、休息平台1-1、上楼梯段1-2、下楼梯段1-3、加装电梯2、加装上楼梯段3、水平连廊4、支撑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包括既有住宅1和加装电梯2,还包括加装上楼梯段3、水平连廊4和支撑件5,加装上楼梯段3和水平连廊4均采用钢结构的预制构件,同时为减少钢结构的噪音影响,钢结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厚度为3-5厘米,既有住宅1的休息平台1-1和二层及以上入户平台对应挡墙上分别开设有下通行口和上通行口,既有住宅1的双跑楼梯中上楼梯段1-2及上楼梯段1-2下端相接的半侧休息平台1-1切除(切除部分为图2中方框所示部分),加装上楼梯段3由下通行口转向设置在对应层休息平台1-1所在处挡墙外侧,加装上楼梯段3下端与该层休息平台1-1相连接,相邻楼层之间加装上楼梯段3、剩余半侧休息平台1-1与下楼梯段1-3改装成单跑楼梯,加装上楼梯段3上端固定在水平连廊4侧面,水平连廊4一端穿过上通行口连接入户平台,水平连廊4另一端连接加装电梯2,且加装电梯2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所在高度处,乘梯人员通过水平连廊4穿过上通行口平层入户,支撑件5竖直固定于地面,支撑件5两侧分别连接休息平台1-1和水平连廊4的相对侧面,以进一步稳定支撑各层水平连廊4和休息平台1-1。

其中,支撑件5采用钢结构牛腿柱,水平连廊4和休息平台1-1的相对侧面分别打孔植入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安装钢板,通过钢板与钢结构牛腿柱进行螺栓连接或焊接,支撑件5固定支撑休息平台1-1和水平连廊4。

如图4所示,水平连廊4为“¬”型连廊,“¬”型连廊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加装电梯2和入户平台,“¬”型连廊的弯折部与加装上楼梯段3上端相连接,作候梯厅用,用户可在此等候电梯,同时可由此处上下楼梯,为提高水平连廊4和加装上楼梯段3使用安全性,水平连廊4和加装上楼梯段3两侧可安装防护栏。

其中,水平连廊4前后端分别铰接入户平台和加装电梯2,所述加装上楼梯段3上下端分别铰接休息平台1-1和水平连廊4。

具体地,入户平台外端面、休息平台1-1外端面及水平连廊4前、后、右端面分别通过打孔植入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水平连廊4前后端分别螺栓连接加装电梯2和入户平台,加装上楼梯段3上下端分别螺栓连接水平连廊4右端面和休息平台1-1外端面,为减少噪音的影响,水平连廊4与入户平台和加装电梯2连接处、加装上楼梯段3与水平连廊4和休息平台1-1连接处均增设橡胶减震条。

上述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厂内预制成型满足受力和所需尺寸的加装上楼梯段3和水平连廊4;

s2、在各层休息平台1-1和二层及以上入户平台对应挡墙上分别开设有下通行口和上通行口;

s3、根据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包括加装上楼梯段3和水平连廊4尺寸,如图3所示,在既有住宅1外侧合适位置修建常规的加装电梯2;

s4、水平连廊4前后端分别铰接入户平台和加装电梯2,加装上楼梯段3上下端分别铰接休息平台1-1和水平连廊4,具体地,入户平台外端面、休息平台1-1外端面及水平连廊4前、后、右端面分别通过打孔植入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水平连廊4前后端分别螺栓连接加装电梯2和入户平台,加装上楼梯段3上下端分别螺栓连接水平连廊4右端面和下楼梯段1-3直接连接的半侧休息平台1-1外端面,为减少噪音的影响,水平连廊4与入户平台和加装电梯2连接处、加装上楼梯段3与水平连廊4和休息平台1-1连接处均增设橡胶减震条,从而相邻楼层间下楼梯段1-3、下楼梯段1-3直接连接的半侧休息平台1-1和加装上楼梯段3改装成单跑楼梯,加装电梯2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所在高度处,乘梯人员通过水平连廊4穿过上通行口平层入户;

如图4所示,水平连廊4为“¬”型连廊,“¬”型连廊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加装电梯2和入户平台,“¬”型连廊的弯折部与加装上楼梯段3上端相连接,作候梯厅用,为提高水平连廊4和加装上楼梯段3使用安全性,水平连廊4和加装上楼梯段3两侧可安装防护栏。

s5、拆除既有住宅1中原双跑楼梯中的上楼梯段1-2和上楼梯段1-2下端直接连接的半侧休息平台1-1(切除部分为图2中方框所示部分);

s6、如图3和图4所示,吊装支撑件5至剩余半侧休息平台1-1(下楼梯段1-3直接连接的半侧休息平台1-1)与水平连廊4间隔中,支撑件5竖直固定于地面,水平连廊4和休息平台1-1的相对侧面分别打孔植入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安装钢板,通过钢板与钢结构牛腿柱进行螺栓连接或焊接,支撑件5固定支撑休息平台1-1和水平连廊4,以进一步稳定支撑各层水平连廊4和休息平台1-1。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如既有住宅1的各层休息平台1-1所在处挡墙上原是设置的护栏,则直接拆除护栏,无需再开设下通行口。

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安装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增设的水平连廊和加装上楼梯段采用预制构件,大幅降低住宅现场的工作量,缩短工期,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既有住宅与加装电梯之间增设水平连廊和加装上楼梯段,加装上楼梯段替代原有的上楼梯段,水平连廊、加装上楼梯段与原有楼梯切除后剩余的下楼梯段组成新的消防通道,加装电梯通过水平连廊能够实现在原有入户门平层入户,住户可选择电梯平层入户或楼梯入户,满足不同人群生活所需。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