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织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现有技术中的喷水织机,采用悬臂消极式弹簧松经的后梁结构或悬臂式积极松经后梁结构。悬臂式后梁结构织造厚重织物时强度较低对设备整体的刚性要求较高,后梁支撑强度不足,经纱张力不稳定,织造质量难以保证,织造效率较低。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消极式弹簧松经或积极松经后梁结构中悬臂支撑存在强度较低难以适应像充羽布或气囊需要较高张力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该控制机构采用新型支撑结构,两点支撑可以使摆动后梁承受更大的经纱张力,并且易拆装不易变形。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后梁支座和第二后梁支座,第一后梁支座和第二后梁支座之间设置有摆动后梁和固定梁,所述摆动后梁的两端分别连有第一张力摆臂和第二张力摆臂,第一张力摆臂的上部通过第一张力支架组件、第一张力连杆组件与第一后梁支座转动定位连接,第一张力摆臂的下部连有第一驱动连杆组件;
第二张力摆臂的上部通过第二张力支架组件、第二张力传感组件与第二后梁支座定位连接,第二张力摆臂的下部连有第二驱动连杆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后梁支座与喷水织机内的第一墙板连接,并通过第一辅助支座与第一墙板定位连接,第一辅助支座作为第一后梁支座的辅助支撑;
第二后梁支座与喷水织机内的第二墙板连接,并通过第二辅助支座与第二墙板定位连接,第二辅助支座作为第二后梁支座的辅助支撑;
所述摆动后梁和固定梁均呈圆筒状,摆动后梁位于固定梁的斜上方,固定梁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梁轴承座与第一后梁支座的后部定位连接,固定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梁轴承座与第二后梁支座的后部定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张力摆臂呈弧形板状,摆动后梁的一端通过第一后梁轴承组件与第一张力摆臂的中部连接;第一张力摆臂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摆臂定位通孔;
第一张力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张力支架和第一支架支撑轴,第一支架支撑轴的一端与第一后梁支座的前上部连接,第一后梁支座前上部两侧设有安装孔支撑第一支架支撑轴两端,形成桥式支撑;第一张力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支撑轴连接并且第一张力支架可绕第一支架支撑轴旋转;第一张力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摆臂支撑轴与第一张力摆臂的上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张力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张力支杆,第一张力支杆的一端与第一张力支架的上端连接;第一张力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后梁支座的前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张力摆臂呈弧形板状,摆动后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梁轴承组件与第二张力摆臂的中部连接;第二张力摆臂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摆臂定位通孔;
第二张力支架组件包括第二张力支架和第二支架支撑轴,第二支架支撑轴的一端与第二后梁支座的前上部连接,第二后梁支座前上部两侧设有安装孔支撑第二支架支撑轴两端,形成桥式支撑;第二张力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支撑轴连接并且第二张力支架可绕第二支架支撑轴旋转;第二张力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摆臂支撑轴与第二张力摆臂的上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张力传感组件包括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张力支架的上端连接;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后梁支座的前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一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第一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包括第一积极式连接头;第一积极式连接头通过第一偏心套与喷水织机内的驱动轴连接;
第一积极式连接头通过第一积极式连接杆连接有第一积极式连接尾杆,第一积极式连接尾杆通过第一尾杆轴承组件与第一摆臂定位通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二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第二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包括第二积极式连接头;第二积极式连接头通过第二偏心套与喷水织机内的驱动轴连接;
第二积极式连接头通过第二积极式连接杆连接有第二积极式连接尾杆,第二积极式连接尾杆通过第二尾杆轴承组件与第二摆臂定位通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一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第一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包括第一消极连接支杆和第一消极连接支座,第一消极连接支座连接在第一后梁支座上;
第一消极连接支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消极连接轴承组件与第一摆臂定位通孔连接,第一消极连接支杆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一消极连接支座后连接有第一弹簧限位组件,第一消极连接支座和第一弹簧限位组件之间的第一消极连接支杆外套有第一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二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第二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包括第二消极连接支杆和第二消极连接支座,第二消极连接支座连接在第二后梁支座上;
第二消极连接支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消极连接轴承组件与第二摆臂定位通孔连接,第二消极连接支杆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二消极连接支座后连接有第二弹簧限位组件,第二消极连接支座和第二弹簧限位组件之间的第二消极连接支杆外套有第二缓冲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消极式弹簧松经或积极松经后梁结构中悬臂支撑存在强度较低难以适应像充羽布或气囊需要较高张力的技术缺陷。本发明中,采用加强型桥式后梁结构满足厚重织物高张力要求。同时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即可以实现消极式松经压簧形式后梁控制机构也可以实现通过大箱输出轴提供动力的积极式松经机构,并且固定后梁可以方便的拆卸提升,方便上织轴操作,适用各种筘幅织机。
上述后梁控制结构,采用新型支撑结构,包括可以两点支撑的桥式后梁支座及左右辅助支座。本发明中,采用新型张力传感器支撑结构,包括后梁支座、张力支架和上置的张力支杆杆。采用新型张力摆动支撑结构,包括摆臂支撑旋转中心和积极松经驱动连杆(或消极松经连杆)的铰接中心分别位于活动后梁旋转中心的上下两侧的摆动梁张力支臂,并且三点尽可能在一个平面内。本发明中的后梁控制结构,其为拆卸方便的压盖式固定梁结构,固定梁及后梁支撑可以方便的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的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的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的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和图5,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之间设置有摆动后梁11和固定梁12。
摆动后梁11的两端分别连有第一张力摆臂21和第二张力摆臂22,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上部通过第一张力支架组件3、第一张力连杆组件4与第一后梁支座1转动定位连接,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下部连有第一驱动连杆组件。
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上部通过第二张力支架组件7、第二张力传感组件8与第二后梁支座1定位连接,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下部连有第二驱动连杆组件。
第一后梁支座1与喷水织机内的第一墙板13连接,并通过第一辅助支座14与第一墙板13定位连接,第一辅助支座14作为第一后梁支座1的辅助支撑。
第二后梁支座2与喷水织机内的第二墙板15连接,并通过第二辅助支座16与第二墙板15定位连接,第二辅助支座16作为第二后梁支座2的辅助支撑。
摆动后梁11和固定梁12均呈圆筒状,摆动后梁11位于固定梁12的斜上方,固定梁1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梁轴承座121与第一后梁支座1的后部定位连接,固定梁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梁轴承座122与第二后梁支座2的后部定位连接。
第一张力摆臂21呈弧形板状,摆动后梁11的一端通过第一后梁轴承组件111与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中部连接;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摆臂定位通孔211。
第一张力支架组件3包括第一张力支架31和第一支架支撑轴32,第一支架支撑轴32的一端与第一后梁支座1的前上部连接,第一后梁支座1前上部两侧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支撑第一支架支撑轴32两端,形成桥式支撑。第一张力支架3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支撑轴32连接并且第一张力支架31可绕第一支架支撑轴32旋转;第一张力支架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摆臂支撑轴33与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上部转动连接。
第一张力连杆组件4包括第一张力支杆5,第一张力支杆5的一端与第一张力支架31的上端连接;第一张力支杆5的另一端与第一后梁支座1的前上端连接。
第二张力摆臂22呈弧形板状,摆动后梁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梁轴承组件112与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中部连接;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摆臂定位通孔。
第二张力支架组件7包括第二张力支架71和第二支架支撑轴72,第二支架支撑轴72的一端与第二后梁支座2的前上部连接,第二后梁支座2前上部两侧也设置有安装孔,此安装孔支撑第二支架支撑轴72两端,形成桥式支撑。第二张力支架71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支撑轴72连接并且第二张力支架71可绕第二支架支撑轴72旋转。第二张力支架7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摆臂支撑轴73与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上部转动连接。
第二张力传感组件8包括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81,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81的一端与第二张力支架71的上端连接;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81的另一端与第二后梁支座2的前上端连接。
第一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一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61,第一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61包括第一积极式连接头611;第一积极式连接头611通过第一偏心套612与喷水织机内的驱动轴连接。
第一积极式连接头611通过第一积极式连接杆613连接有第一积极式连接尾杆614,第一积极式连接尾杆614通过第一尾杆轴承组件615与第一摆臂定位通孔211连接。
第二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二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91,第二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91包括第二积极式连接头911;第二积极式连接头911通过第二偏心套912与喷水织机内的驱动轴连接。
第二积极式连接头911通过第二积极式连接杆连接有第二积极式连接尾杆,第二积极式连接尾杆通过第二尾杆轴承组件与第二摆臂定位通孔连接。
实施例2
结合图3、图4和图5,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之间设置有摆动后梁11和固定梁12。
摆动后梁11的两端分别连有第一张力摆臂21和第二张力摆臂22,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上部通过第一张力支架组件3、第一张力连杆组件4与第一后梁支座1转动定位连接,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下部连有第一驱动连杆组件。
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上部通过第二张力支架组件7、第二张力传感组件8与第二后梁支座1定位连接,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下部连有第二驱动连杆组件。
第一后梁支座1与喷水织机内的第一墙板13连接,并通过第一辅助支座14与第一墙板13定位连接,第一辅助支座13作为第一后梁支座1的辅助支撑。
第二后梁支座2与喷水织机内的第二墙板15连接,并通过第二辅助支座16与第二墙板15定位连接,第二辅助支座16作为第二后梁支座2的辅助支撑。
摆动后梁11和固定梁12均呈圆筒状,摆动后梁11位于固定梁12的斜上方,固定梁1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梁轴承座121与第一后梁支座1的后部定位连接,固定梁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梁轴承座122与第二后梁支座2的后部定位连接。
第一张力摆臂21呈弧形板状,摆动后梁11的一端通过第一后梁轴承组件111与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中部连接;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摆臂定位通孔211。
第一张力支架组件3包括第一张力支架31和第一支架支撑轴32,第一支架支撑轴32的一端与第一后梁支座1的前上部连接,第一张力支架3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支撑轴32连接并且第一张力支架31可绕第一支架支撑轴32旋转;第一张力支架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摆臂支撑轴33与第一张力摆臂21的上部转动连接。
第一张力连杆组件4包括第一张力支杆5,第一张力支杆5的一端与第一张力支架31的上端连接;第一张力支杆5的另一端与第一后梁支座1的前上端连接。
第二张力摆臂22呈弧形板状,摆动后梁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梁轴承组件112与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中部连接;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摆臂定位通孔。
第二张力支架组件7包括第二张力支架71和第二支架支撑轴72,第二支架支撑轴72的一端与第二后梁支座2的前上部连接,第二张力支架71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支撑轴72连接并且第二张力支架71可绕第二支架支撑轴72旋转。第二张力支架7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摆臂支撑轴73与第二张力摆臂22的上部转动连接。
第二张力传感组件8包括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81,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81的一端与第二张力支架71的上端连接;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81的另一端与第二后梁支座2的前上端连接。
第一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一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62,第一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62包括第一消极连接支杆621和第一消极连接支座622,第一消极连接支座622连接在第一后梁支座1上。
第一消极连接支杆621的一端通过第一消极连接轴承组件623与第一摆臂定位通孔211连接,第一消极连接支杆621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一消极连接支座622后连接有第一弹簧限位组件624,第一消极连接支座622和第一弹簧限位组件624之间的第一消极连接支杆621外套有第一缓冲弹簧625。
第二驱动连杆组件为第二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92,第二消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92包括第二消极连接支杆921和第二消极连接支座922,第二消极连接支座922连接在第二后梁支座2上。
第二消极连接支杆921的一端通过第二消极连接轴承组件923与第二摆臂定位通孔连接,第二消极连接支杆921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二消极连接支座922后连接有第二弹簧限位组件924,第二消极连接支座922和第二弹簧限位组件921之间的第二消极连接支杆921外套有第二缓冲弹簧925。
实施例3
上述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及设置在第一后梁支座1、第二后梁支座2之间且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摆动后梁和固定梁。
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摆臂支撑轴旋转的驱动连杆结合件,驱动连杆结合件分为积极式和消极式。后梁支座上设置有桥式的安装孔,形成对支架支撑轴的两端支撑。后梁支座与墙板连接,可以上下调节以适应织物织造工艺调整需求。辅助支座分别连接在墙板上作为后梁支座的辅助支撑,以提高后梁支座的支撑强度。
上述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中,设置有张力摆臂,张力摆臂通过摆臂支撑轴作铰链支撑。张力支架可以绕支架支撑轴旋转。张力支架的一端通过串联的第一张力支杆或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固定在后梁支座上。张力支架的两端装有轴衬,支撑在支架支撑轴上。
这样摆动张力摆臂后,摆动后梁的压力通过摆臂支撑轴施加到张力支架上,可由张力传感器感应到。摆动的张力摆臂上设有至少一个孔,不同的孔连接不同形式(本实施例中连接积极式)的驱动连杆结合件。
上述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中安装到织机上后,织机的前方有与织机主轴同步运转的驱动轴,驱动轴上装配可锁紧调整转动角度(与主轴转动角度配合)的偏心套外圆装有轴承,同时该轴承装在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
这样织机运转时,锁紧在驱动轴的偏心套带动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张力摆臂、摆动后梁实现积极松经运动。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左右两侧的张力摆臂旋转中心(摆臂支撑轴)与积极式驱动连杆结合件的铰接中心分别位于摆动后梁的上下两侧,同时上下两个中心的轴向距离较小。这种加强型后梁控制机构两侧的固定梁与摆动后梁的支撑点都在墙板范围之内。
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中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均设有支撑点,用于支撑可绕轴向转动的固定梁,可实现织造过程中经纱摆动后梁包角不变,张力感应不会因织轴经纱的多少发生变化,张力感应准确,经纱张力控制稳定。注:织机在运转时,综框带动经纱开口闭口,摆动后梁需要配合摆动,实现经纱张力的稳定,后梁的这种主动摆动,称之为积极松经。
实施例4
上述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后梁支座1和第二后梁支座2及设置在第一后梁支座1、第二后梁支座2之间且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摆动后梁和固定梁。
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摆臂支撑轴旋转的驱动连杆结合件,驱动连杆结合件分为积极式和消极式。后梁支座上设置有桥式的安装孔,形成对支架支撑轴的两端支撑。后梁支座与墙板连接,可以上下调节以适应织物织造工艺调整需求。辅助支座分别连接在墙板上作为后梁支座的辅助支撑,以提高后梁支座的支撑强度。
上述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中,设置有张力摆臂,张力摆臂通过摆臂支撑轴作铰链支撑。张力支架可以绕支架支撑轴旋转。张力支架的一端通过串联的第一张力支杆或第二张力传感器连杆固定在后梁支座上。张力支架的两端装有轴衬,支撑在支架支撑轴上。
这样摆动张力摆臂后,摆动后梁的压力通过摆臂支撑轴施加到张力支架上,可由张力传感器感应到。摆动的张力摆臂上设有至少一个孔,不同的孔连接不同形式(本实施例中连接消极式)的驱动连杆结合件。
实施例5
上述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消极式弹簧松经或积极松经后梁结构中悬臂支撑存在强度较低难以适应像充羽布或气囊需要较高张力的技术缺陷。本发明中,采用加强型桥式后梁结构满足厚重织物高张力要求。同时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即可以实现消极式松经压簧形式后梁控制机构也可以实现通过大箱输出轴提供动力的积极式松经机构,并且固定后梁可以方便的拆卸提升,方便上织轴操作。适用各种筘幅织机。
上述后梁控制结构,采用新型支撑结构,包括可以两点支撑的桥式后梁支座及左右辅助支座。本发明中,采用新型张力传感器支撑结构,包括后梁支座、张力支架和上置的张力支杆杆。采用新型张力摆动支撑结构,包括摆臂支撑旋转中心和积极松经驱动连杆(或消极松经连杆)的铰接中心分别位于活动后梁旋转中心的上下两侧的摆动梁张力支臂,并且三点尽可能在一个平面内。本发明中的后梁控制结构,其为拆卸方便的压盖式固定梁结构,固定梁及后梁支撑可以方便的拆卸。
本发明中,支撑张力支架的支架支撑轴为左右两侧都有支撑的桥式结构,增加了刚性,提高了支撑强度。连接摆动梁的张力摆臂的旋转中心与驱动连杆连接的铰接点分别位于摆动后梁旋转中心的上下两侧,两点支撑可以使摆动后梁承受更大的经纱张力。在摆动梁摆动时,张力摆臂的旋转中心与驱动连杆连接的铰接点他们的轴向距离较小,可以使后梁在接受较大的经纱张力时施加在摆动梁张力摆臂的作用力较小,不易变形。
这种加强型后梁控制机构两侧的固定梁与摆动后梁的支撑点都在墙板范围之内,可以使后梁在接受较大的经纱张力时避免后梁支架与墙板变形。辅助支座将墙板及后梁支座连接对后梁支座进行辅助支撑,可以使后梁在接受较大的经纱张力时避免后梁支架变形。张力传感器在摆动后梁的上侧,易于安装。并且,本发明中的这种结构可以分别实现积极式松经与消极式松经松经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