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编织物下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6:01:52|235|起点商标网
编织物下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由横编机的针床编织的编织物向齿口的下方下拉的编织物下拉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横编机具备夹着齿口地相向的前后一对针床,一边向设置在从各针床相对于齿口进退的编织针的前端的钩供给编织纱线一边编织编织物。编织物下拉装置,使向下方的张力作用在被编织的编织物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具备一对辊、驱动机构、开闭机构和开闭轴。一对辊可将外周的相互之间向打开的方向和关闭的方向开闭。各辊的外周是圆筒面由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环绕驱动。各辊的环绕驱动在以将编织物夹在外周之间的方式关闭的状态下翔将编织物下拉的方向进行。驱动机构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上,对旋转轴进行驱动。开闭机构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对两辊之间进行开闭。开闭轴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以使两侧的开闭机构联动的方式进行转动。开闭机构具有的弹簧向将辊之间关闭方向的加载,以便夹着编织物的辊对编织物施加面压。

具备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和中间具有可对辊赋予面压的弹簧的开闭机构并在中间也可赋予面压的编织物下拉装置也已被公开(参照专利文献2的第1图)。此编织物下拉装置的开闭机构具备摆动臂,该摆动臂绕连结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支承轴进行摆动。摆动臂由支承轴摆动自由地支承,在以支承轴为中心的径向的一侧对辊进行支承,在另一侧接受驱动。摆动臂的摆动使辊之间开闭。摆动臂的驱动由与支承轴分开地经设置在连结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驱动轴上的切口法兰进行。用于赋予面压的弹簧设置在切口法兰和摆动臂之间,向将辊之间关闭的方向加载。向将辊之间打开的方向的摆动臂的摆动是切口法兰的切口端面与设置在摆动臂上的卡定构件抵接来驱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1/01889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6-657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在横编机中编织宽度变大,则编织物下拉装置的辊等成为长尺寸。专利文献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由设置在编织宽度的两侧的开闭机构进行由弹簧加载产生的面压赋予。但是,在长尺寸的辊等中间容易挠曲,即使与弹簧接近的两端侧的面压有效,但因为越接近中央,面压越无效,所以面压也变得不均匀。编织物的下拉,影响由编织针新形成线圈并且先形成的线圈脱圈的过程。如果效力因编织物下拉的面压的不均匀而变弱,则编织物的下拉力下降,脱圈不良。另外面压的不均匀,导致编织物的下拉力的不均匀,影响被编织的线圈的大小、编织物的外形尺寸等。

如果像专利文献2的那样做成在中间也赋予面压的结构,则可期待不会产生中间面压在编织宽度方向的变得不均匀的危险。但是,连结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轴需要成为由各开闭机构使摆动臂摆动的支点的支承轴和驱动摆动臂的切口法兰的驱动轴,与专利文献1的结构比较多1根轴。如果为了增大由开闭机构赋予的面压使弹簧伸长,则切口法兰的切口端面和摆动臂的卡定构件的间隔打开了。在以将辊之间打开的方式进行驱动时,由于需要使切口端面与卡定构件抵接,所以存在将辊之间打开的动作与面压相应地延迟的危险。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物下拉装置,该编织物下拉装置可防止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的面压不均匀,并且在中间的面压赋予不影响将下拉构件之间打开的动作。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编织物下拉装置,该编织物下拉装置具备下拉构件;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旋转轴的驱动机构;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下拉构件的开闭机构;和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以使两侧的开闭机构联动的方式转动的开闭轴,该下拉构件是可夹着由横编机编织而向齿口下方垂下的编织物的一对下拉构件,两下拉构件可向将相互之间打开的方向和关闭的方向开闭,各下拉构件具有由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进行环绕驱动的外周,环绕驱动在可将编织物夹在外周之间的关闭的状态下向将编织物下拉的方向进行,该编织物下拉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推压杆和面压弹簧,

该推压杆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相对于开闭轴自由地进行角位移,以开闭轴为支点摆动,由从支点向径向的一方延伸的推压臂与下拉构件连接,

该面压弹簧经推压杆向将下拉构件关闭的方向加载,

还包括联动切换部,该联动切换部在开闭轴和推压杆之间一边伴随间隙一边切换联动状态,当开闭轴将下拉构件之间打开时,开闭轴使推压杆向下拉构件之间离开的方向摆动;当开闭轴将下拉构件之间关闭时,直到下拉构件之间关闭为止,由面压弹簧的加载使推压杆以追随开闭轴的方式摆动,在下拉构件之间关闭后,在间隙的范围内切换成仅开闭轴成为转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拉构件是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筒面成为上述外周的下拉辊。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切换构件,

该切换构件包括支承部和固定部,在与上述推压杆之间形成上述联动切换部,

该支承部由上述开闭轴支承,可调整被支承的角度,

该固定部将支承部固定在开闭轴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推压杆和上述切换构件的一方具有与上述开闭轴平行的销,在另一方具有孔,该孔具有比销的外径大的内径,可插入销,

上述联动切换部在将销插入孔中的状态下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受构件,该接受构件设置在上述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接受上述开闭轴,限制开闭轴的变形。

发明的效果

根据发明,由于面压弹簧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以赋予将编织物夹在下拉构件之间时的面压的方式对推压杆进行加载,所以能防止面压的效力变弱导致面压变得不均匀。将下拉构件之间打开的动作是在使联动切换部的间隙没有之后使推压杆与开闭轴联动。由于间隙小,所以打开的动作即使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也能以不比两侧延迟的方式进行。由于联动切换部的间隙即使使赋予的面压增减也不受影响,所以中间的面压赋予不影响将下拉构件之间打开的动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下拉构件的辊成为长尺寸,也能防止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的面压变得不均匀。

另外,根据本发明,开闭轴的旋转从切换构件经联动切换部传递给推压杆。切换构件可调整由开闭轴支承的角度,能容易地进行在关闭了下拉构件时使联动切换部产生间隙的调整。

另外,根据本发明,联动切换部的间隙能在将销插入孔中的状态下形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接受构件能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防止开闭轴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为实施例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的概要的结构的简化了的右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中将主辊3、4之间关闭了的状态的简化了的右侧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中将主辊3、4之间打开了的状态的简化了的右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推压杆5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切换构件7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联动切换部12的动作的局部的右侧面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为实施例2的编织物下拉装置21的概要的结构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接受机构22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图1至图7涉及本发明的作为实施例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的结构。图8及图9涉及本发明的作为实施例2的编织物下拉装置21的结构。在各图中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来表示,存在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在说明对象的图中没有记载的部分,存在赋予在其它的图中记载的参照符号言及的情况。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作为实施例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的概要的的结构。编织物下拉装置1设置在横编机2的齿口2a的下方,在前后具备作为一对下拉构件的主辊3、4。主辊3、4,其前侧的主辊3被固定,后侧的主辊4进行移动,可向将相互之间打开的方向和关闭的方向开闭。在后侧的主辊4被固定、前侧的主辊3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只要将推压杆5设置在主辊3的下方即可。各主辊3、4具有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a、4a;芯材3b、4b;和外周材料3c、4c。旋转轴3a、4a及芯材3b、4b例如是金属制的。外周材料3c、4c例如是橡胶等弹性材料,在外周表面上形成凹凸。如果除去这样的凹凸,则外周材料3c、4c的外周面是以旋转轴3a、4a为中心的圆筒面。在主辊3、4和齿口2a之间也存在设置辅助辊的情况。主辊3、4、辅助辊在将外周之间关闭的状态下产生下拉力。旋转轴3a、4a的驱动机构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主辊3、4的开闭机构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了与专利文献1的公开同样的结构,具备用于向主辊3、4之间赋予面压的弹簧。本实施例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具备由面压弹簧8加载的推压杆5,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也向主辊3、4之间赋予面压。

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开闭机构通过摆动使一方的旋转轴4a相对于另一方的旋转轴3a开闭。两侧的开闭机构的摆动由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开闭轴6联动。推压杆5被穿插在开闭轴6上,以开闭轴6为支点进行摆动。推压杆5具有从支点向径向的一方延伸的推压臂5a和向另一方延伸的驱动臂5b。推压臂5a与后方的主辊4的旋转轴4a连接。推压杆5由于在开闭轴6的周围具有轴承5c,所以相对于开闭轴6自由地进行角位移。推压臂5a在与旋转轴4a连接的部分中具有轴承5d。开闭轴6经切换构件7以推压杆5进行摆动的方式驱动。切换构件7包括由开闭轴6支承并可调整被支承的角度的支承部7a和将切换构件7固定在开闭轴6上的固定部7b。支承部7a具有孔7c,孔7c可插入推压杆5的设置在推压臂5a侧的销5e。孔7c的内径比销5e的外径大。固定部7b由螺钉7d相对于开闭轴6紧固。推压杆5的驱动臂5b接受面压弹簧8的张力。此张力以如下的方式加载:以开闭轴6为支点的推压臂5a将主辊4压附在主辊3上,向主辊3、4之间赋予面压。面压弹簧8,其一端挂在驱动臂5b上,另一端挂在如图3、图4所示的那样的后方的框架2c上。推压杆5、切换构件7及面压弹簧8也能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相互空开间隔地配置多组。

横编机2使编织针从在前后相向的针床9、10相对于齿口2a进退地编织编织物11。针床9、10由横编机2的框架2b支承。主辊3、4通过关闭可将被编织而向齿口2a的下方垂下的编织物11夹着地下拉。需要将主辊3、4之间打开是为了在编织物11的起口时使起口装置通过。起口是省略了图示的起口装置从下方到齿口2a升降地进行。

设置在推压杆5上的销5e与开闭轴6平行,在与切换构件7的孔7c之间形成联动切换部12。联动切换部12在开闭轴6和推压杆5之间一边伴随间隙一边切换联动状态。当开闭轴6向将主辊3、4之间打开的方向转时,推压杆5由来自开闭轴6的驱动向主辊3、4之间离开的方向摆动。另外当开闭轴6向将主辊3、4之间关闭的方向转时,推压杆5由弹簧8进行的加载追随开闭轴6地摆动,以便直到主辊3、4之间关闭为止保持销5e与孔7c抵接的状态。如果主辊3、4之间关闭,则推压杆5停止摆动。即使推压杆5不追随地摆动,仅开闭轴6也在可在孔7c和销5e之间形成的间隙的范围内成为转的状态。在此状态下,面压弹簧8向主辊3、4之间赋予有效的面压。面压弹簧8能使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增减地改变挂跨的长度或者替换成张力不同的弹簧,改变赋予的面压。如果变更将面压弹簧8的一端挂在驱动臂5b上的位置来使从支点的长度成为可变,则由其长度的变化也可改变面压。

如图2所示,推压杆5和切换构件7以沿开闭轴6并列的方式配置。主辊4,其芯材4b和外周材料4c是块状,沿旋转轴4a并列。在块之间设置隔片4d。这样的结构,对于主辊3也是同样的。推压杆5的推压臂5a代替隔片4d,经轴承5d与旋转轴4a连接。由于使用轴承5d,所以推压臂5a能顺利地在可旋转的状态下支承旋转轴4a。

另外,作为下拉构件不限于主辊3、4,作为辅助辊也能适用本发明。另外,下拉构件不仅能使用辊状的构件,而且也能使用由旋转轴环绕驱动的皮带状的构件。如果使用皮带,则也可实现在由平面夹着编织物11的路径中环绕的下拉构件。在将皮带作为下拉构件的情况下,如果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在皮带上有裂缝,则只要在那一部分中使推压杆5的推压臂5a作用在旋转轴上即可。长尺寸的皮带,如果在编织宽度方向分割成多段,则产生裂缝。

如图3所示,将主辊3、4之间关闭的方向能由面压弹簧8的张力赋予面压。面压弹簧8挂跨在推压杆5的驱动臂5b和横编机2的后方部分的框架2c之间。只要在联动切换部12的销5e和孔7c之间产生了间隙,就可由面压弹簧8的张力变更等调整主辊4的面压。如图4所示,将主辊3、4之间打开的方向,推压杆5由开闭轴6经切换构件7迅速地驱动。

图5分别由左侧的主视图及右侧的右侧视图表示推压杆5的结构。在推压杆5中成为摆动的支点的开闭轴6的穿插部分成为轴承5c的内周侧。轴承5c被压入设置在推压杆5上的安装孔中固定。推压臂5a具有将销5e压入的销压入孔5f和安装轴承5d的轴承安装孔5g。推压杆5的一侧面作为基准面5h,通过预先高精度形成与销压入孔5f的位置关系,与压入的销5e的位置关系也成为高精度。

图6分别由左侧的主视图及右侧的右侧视图表示切换构件7的结构。在支承部7a上设置成为开闭轴6的穿插部分的开闭轴孔7e。固定部7b具有插入孔7f、螺纹孔7g和中间的狭缝,能从插入孔7f侧向螺纹孔7g侧插入螺钉7d来紧固。如果开闭轴6被插入开闭轴孔7e内,则通过紧固,切换构件7被固定在开闭轴6上。切换构件7的一侧面作为基准面7h,预先高精度形成与孔7c的位置关系。切换构件7的向开闭轴6的固定也可以由其他的机构进行,例如也可以由将开闭轴孔7e分割为两部分的构件夹着开闭轴6地由螺钉紧入。

图7表示联动切换部12的动作状态。图7的左侧表示销5e位于孔7c的中央的状态。图7的右侧表示销5e与孔7c接触的状态。图3的闭状态与图7的左侧对应,图4的开状态与图7的右侧对应。在主辊3、4之间关闭的状态下,希望预先做成图7的左侧的那样。左侧的状态,可以通过将主辊3、4之间关闭,使推压杆5和切换构件7的基准面5h、7h彼此合在一起,由螺钉7d固定得到。由于销5e和孔7c没有接触,所以由面压弹簧8赋予的面压有效。如图7的右侧的那样,如果销5e和孔7c接触,则与面压弹簧8对应的面压失效。主辊3、4之间的从闭向开的过渡由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开闭机构驱动,由开闭轴6传递驱动力。在联动切换部12中,从如图7的左侧的那样销5e和孔7c有间隙的状态成为如图7的右侧的那样销5e和孔7c接触的状态,由孔7c推销5e,即使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主辊3、4之间也打开。由于间隙小,所以从闭向开的过渡几乎不延迟,能迅速地进行。如果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具备推压杆5和面压弹簧8,则虽然能赋予面压,但如果没有联动切换部12,则不能进行开闭驱动,不能迅速地将主辊3、4之间打开。

从成为推压杆5的摆动的支点的开闭轴6到主辊4的旋转轴4a的距离,比从开闭轴6到联动切换部12的位置的距离大。在图7的左侧的状态下,被销5e容许的间隙的移动在主辊3、4之间的开闭中被扩大的更大,能吸收由编织物11的厚度的变动等引起的变化。与联动切换部12相当的部分也能设置在推压杆5的驱动臂5b等其它的位置。但是在本实施例1的驱动臂5b中,需要设置考虑了切换构件7的固定部7b侧的配置的位置、形状的联动切换部12。

如果不使用本实施例1的那样的切换构件7,在开闭轴6上设置键,使设置在推压杆5上的键槽的宽度比键宽,则能进行伴随间隙的联动切换。在使用切换构件7的情况下,即使在切换构件7上设置销,在推压杆5上设置孔,也能得到与本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另外,销的那样的凸部、孔的那样的凹部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方柱状等其它的形状。凹部也可以不像孔的那样贯通而是带底的孔。设置在联动切换部的间隙的调整,不仅可以如在基准面5h、7h中的对位的那样间接地进行,而且也可以一边直接观察间隙一边进行。

实施例2

图8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编织物下拉装置21的概要的结构。编织物下拉装置21在实施例1的编织物下拉装置1的结构上追加了接受机构22。接受机构22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设置1组或者多组,但配置在不与推压杆5及切换构件7干涉的位置。接受机构22包括接受开闭轴6来限制开闭轴6的变形的接受构件23。接受构件23设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能从下方接受开闭轴6。接受构件23的支承经调整构件24及支承构件25从后方的框架2d进行。接受构件23接受开闭轴6的位置可由调整螺钉26调整,在调整后,由固定螺钉27固定。支承构件25由安装螺钉28安装在框架2d上。

如图8所示,由于接受构件23以其大致半圆形的内周面从下方接受开闭轴6,所以能矫正在前后方向翘曲的那样的变形,防止开闭轴6因自重向下方挠曲。也可以在接受构件23上设置圆筒状的穿插孔,接受开闭轴6的全周。接受构件23的支承只要从后方的框架2d对相对于后侧的主辊4的开闭轴6进行即可。这是因为主辊3、4的下方的空间被用于编织物11的起口、取出等。

符号的说明:

1、21:编织物下拉装置

2:横编机

2a:齿口

2b、2c、2d:框架

3、4:主辊

3a、4a:旋转轴

3c、4c:外周材料

5:推压杆

5e:销

5h、7h:基准面

6:开闭轴

7:切换构件

7a:支承部

7b:固定部

7c:孔

8:面压弹簧

9、10:针床

11:编织物

12:联动切换部

22:接受机构

23:接受构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