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机构及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行业内的波轮、搅拌式等顶部投放式洗衣机,均带有新水流洗涤程序,一般是由两种马达牵引器控制。一种为一体式排水阀牵引器,其主要作用是单独控制排水阀的开启和关闭;一种是离合器的牵引器,其主要是单独控制洗衣机离合器的分离和闭合。在运行洗衣机的洗涤程序过程中,排水阀的牵引器和离合器的牵引器需单独控制,增加了牵引器整体动作的复杂程度,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传动机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第二执行单元和动力单元;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件,用于与动力单元相连接,并在动力单元的推拉下移动;第二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用于在第一活动件的带动下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第三活动件,第一活动件通过第三活动件与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活动连接,第三活动件用于在第一活动件的带动下驱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其中,在第一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先后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和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
本发明提出的传动组件,能够对一个动力单元的动作进行分配,实现了一个动力单元牵引过程中,先后分别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和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使得动力单元动作简单,且减少了动力单元的数量,节约成本,能够将动力单元的推拉力分配成在特定位置和时间分别或同时作用于多个执行单元,驱动对应执行单元工作。具体地,传动机构包括三个活动件,分别为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和第三活动件,第一活动件用于与动力单元相连接,在动力单元的推拉下直接移动,第二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用于与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相连接,第三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相连接,可直接连接也可活动连接,第三活动件还用于与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相连接,以使的第一活动件能够与第二执行单元之间间距可调。进而,在动力单元推拉第一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相抵接的情况下,能够带动第二活动件随其同步移动,从而有利于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以将第一执行单元分离开;而在第一活动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可解除相互抵接的状态,使得第一活动件能够相对于第二活动件移动,此时,由于第二活动件缺少了第一活动件的推动,可停止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从而使第一执行单元保持在分离状态。而后动力单元拉动第一活动件再次沿原方向移动,在与第三活动件相抵接的情况下,或在拉紧第三活动件的情况下,第一活动件能够通过第三活动件驱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从而打开第二执行单元进行排水,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已解除抵接状态而相对移动,可保证第二活动件不会继续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或者不会使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的移动至最大行程,有效避免驱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的过程中,因同步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使得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被过度带动,而导致第一执行单元损坏等。
其中,在动力单元的牵引过程中,在第一段时序运动时,第二执行单元不被牵引或者牵引不至于打开,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摆动至第一执行单元处于分离状态,尤其在第一执行单元为离合器,第二执行单元为排水阀,动力单元为牵引器的情况下,有利于衣物处理装置的脱水桶旋转或波轮旋转,以进行脱水桶的洗涤或衣物的洗涤;在第二段时序运动时,离合器的制动件不动或者动而不至于拉到最大行程,排水阀可以完全打开,有利于排水。
可选地,动力单元与第一活动件之间可通过一牵引绳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属于第一执行单元的一部分,该操控件移动能够将第一执行单元调节呈分离状态,可选地,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为拨杆。同样地,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属于第二执行单元的一部分,该操控件移动能够将第二执行单元调节呈开启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传动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件上;第二传动部,设置在第一活动件上,用于与第一传动部相抵接,以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第三传动部,设置在第二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解除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的抵接状态,以使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相对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件上,并通过第一传动部与设置在第一活动件上的第二传动部相抵接,可实现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同步移动。而通过在第二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设置第三传动部,在第一传动件移动至经过第三传动部的过程中,第三传动件能够引发第一传动部相对于第二活动件移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分离,有利于实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相对移动。
可选地,第二传动件与第一活动件一体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动机构还包括:支架,支架设有通道;第一传动部为活动销,第二活动件上设有通孔,活动销部分伸入通孔,并部分伸出通孔;第二传动部为限位槽,设置在第一活动件的外表面上;第三传动部为避让槽,设置在通道的内壁面上,第二活动件能够在通道内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还包括支架,传动机构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内。支架上设有通道,可由支架的局部围成通道,通过将第二活动件设置在通道内部,使其沿通道移动,提高了第二活动件的移动稳定度。另外,通过在第一活动件的外表面设置限位槽,并在第二活动件的通孔中设置活动销,在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伸入限位槽内时,随着第一活动件的移动,活动销能够与限位槽背离其前进方向的槽侧壁相抵接,由于活动销部分设置在通孔内,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在此过程中,活动销受限位槽的底壁及通道的内壁的限制并不会过度上下移动。而在活动销移动到避让槽所在位置时,由于第一活动件继续前进,限位槽的槽侧壁能够推动活动销移动,直至移出限位槽,此时,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伸入避让槽内,有利于实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相对移动。另外,通过在通孔内设定活动销,由活动销传递牵引力,可避免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发生卡死,确保两者顺畅地相对移动。
可选地,限位槽可由贯穿第一活动件的朝向动力单元的端面的凹槽构造而成,还可由第一活动件的外周面和设置在第一活动件的外周面上的限位凸起构造而成。
当然,支架也可不围成通道,而是仅设有供第二活动件移动的导轨,在导轨上开设避让槽,以使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脱离限位槽,并使活动销部分落入避让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传动部也可为滚珠。滚动效果好,产生的摩擦力小,噪音小,有利于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顺畅地相对移动。
另外,第一传动部也可不为活动销或滚珠,而是包括支撑杆、摆杆和弹簧,摆杆通过支撑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件上,弹簧支撑在摆杆的一端,在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摆杆顺时针摆动到与第二传动部相抵接的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三传动部为限位凸起,在摆杆移动到与限位凸起相抵接后,弹簧进一步压缩,摆杆逆时针摆动与第二活动件相分离,从而实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的相对移动。其中,摆杆可在逆时针摆动过程中越过限位凸起,而使其一端远离第二活动件,在摆杆越过限位凸起后,即便在弹簧的支撑下复位,由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发生相对移动,摆杆也不会再与第二传动部相抵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脱离限位槽且活动销部分伸入避让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能够脱离限位槽且部分伸入避让槽内,可解除通过活动销部分伸入限位槽而使得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相互抵接的状态,可使第一活动件能够相对于第二活动件发生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的移动过程中,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与限位槽的槽侧壁由相抵接变为分离,第一活动件继续移动,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与避让槽的槽侧壁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能够与限位槽的槽侧壁由相抵接变为分离,可稳步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有利于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同步移动;而在第一活动件继续移动后,活动销伸出通孔的部分能够与避让槽的槽侧壁相抵接,有利于第一活动件相对第二活动件稳定地相对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过程中,活动销由抵接在限位槽的槽侧壁和支架的内壁面之间变为抵接在避让槽的槽侧壁与第一活动件的外壁面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一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能够由抵接在限位槽的槽侧壁和支架的内壁面之间变为抵接在避让槽的槽侧壁与第一活动件的外壁面之间,有利于保证第一活动件相对于第二活动件移动平稳,避免第一活动件继续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而且,由于活动销与避让槽的槽侧壁相抵接,可限制活动销的位置,便于第一活动件反向移动后,活动销能够再次伸入限位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活动件伸出通道的部分上设有限位部,第一活动件在动力单元的推拉下移动,直至限位部与支架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在第一活动件远离通道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限位部,并通过限位部与通道的入口处的壁面相抵接,可有效限定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距离,避免第一活动件过度移动,而过度拉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导致第二执行单元损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件上;第五传动部,设置在第二活动件上,用于与第四传动部相抵接;第六传动部,设置在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解除第四传动部与第五传动部的抵接状态,以使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相对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四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件上,并通过第四传动部与设置在第二活动件上的第五传动部相抵接,可实现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同步移动。而通过在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路径上设置第六传动部,在第四传动件移动至经过第六传动部的过程中,第六传动件能够引发第四传动部相对于第一活动件移动,从而使得第四传动部与第五传动部相分离,有利于实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相对移动。
具体地,第四传动部可包括支撑杆、摆杆和弹簧,摆杆通过支撑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件上,弹簧支撑在摆杆的一端,在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摆杆逆时针摆动到与第五传动部相抵接的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六传动部为限位凸起,在摆杆移动到与限位凸起相抵接后,弹簧进一步压缩,摆杆顺时针摆动与第二活动件相分离,从而实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的相对移动。其中,摆杆可在顺时针摆动过程中越过限位凸起,而使其一端远离第二活动件,在摆杆越过限位凸起后,即便在弹簧的支撑下复位,由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发生相对移动,摆杆也不会再与第五传动部相抵接。
其中,在第二活动件为框架结构,而第一活动件穿过框架结构的情况下,摆杆的一端可伸出第一活动件而与框架结构的支杆相抵接。在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发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摆杆即便伸入第二活动件,也仅是在相邻两个支杆之间的空腔内移动,不会与第二活动件发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活动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支撑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多个支杆;第一活动件伸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空间,并贯穿第二活动件,第二活动件通过多个支杆与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定第二活动件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多个支杆构造而成,多个支杆支撑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第二活动件呈框架结构,方便第一活动件伸入到框架结构内部,提高了第一活动件相对于第二活动件移动的稳定度。另外,通过多个支杆中远离第一活动件前进方向的支杆与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相接触,驱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确保伸入框架内的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能够被第二活动件驱动。其中,在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随之移动,其端部逐渐向第二活动件的外部移动,进而有利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远离第一活动件,使得第一活动件不会带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
可选地,设定动力单元牵引第一活动件前进的方向为前方,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从相对于前方的左右侧中的任一侧,插入到第二活动件中。
可选地,第一活动件上设有供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伸入的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沿第一活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一避让孔的设置,为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的移动提供了空间,可有效避免第一活动件相对于第二活动件移动,而带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导致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过度受力,造成第一执行单元损坏。
可选地,第一活动件也可由两个板体及多个支杆构造成框架结构,即便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伸入到第一活动件内部,在第一活动件相对于第二活动件移动的过程中,也不会带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第三活动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活动件相抵接的抵接部;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动件与抵接部相分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三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使得第一活动件移动至与抵接部相抵接后,能够带动第三活动件同步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打开第二执行单元,如排水阀,进行排水。而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活动件与抵接部相分离,可避免第一执行单元开启的同时,如离合器分离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第二执行单元的开启,有利于实现衣物处理装置单独的洗涤功能。可选地,第三活动件通过牵引绳与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相连接。当然,第三活动件也可直接与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活动件远离第二活动件的一端与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连接;第三活动件为牵引绳,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三活动件呈松弛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活动件为牵引绳,第三活动件远离第二活动件的一端与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连接,使得第一活动件移动拉动第三活动件绷紧后,能够驱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而打开第二执行单元,如排水阀,进行排水。而在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的过程中,确保第三活动件处于松弛状态,即非绷紧状态,可避免开启第一执行单元的同时,如使离合器分离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第二执行单元的开启,如排水阀的开启,有利于实现衣物处理装置单独的洗涤功能。另外,通过将第三活动件设置为牵引绳,有利于适用于衣物处理装置内各种复杂的环境,可多次拐弯后连接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减小占用空间,有利于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空间的合理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活动件的一端设有容纳腔,第三活动件插设在容纳腔内,并在容纳腔内移动;抵接部为限位凸起,设置在第三活动件外周面上,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与限位凸起相抵接,以使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三活动件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活动件的一端设置容纳腔,并使得第三活动件插设在容纳腔内,在容纳腔内移动,提高了第三活动件的移动平稳度。通过在第三活动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抵接部,具体可为限位凸起,并在容纳腔的腔壁上开设第二避让孔,在第一活动件的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与限位凸起相抵接时,可带动第三活动件同步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移动。
可选地,第二避让孔与上述第一避让孔为同一个避让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包括弹性复位件,第三活动件与弹性复位件直接或间接连接;在动力单元停止推拉后,第三活动件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在动力单元推拉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而在动力单元停止推拉后,第三活动件能够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可为后续再次牵引提供方便。
其中,在第一活动件复位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活动件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有利于第二活动件随之复位。在第三活动件也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的情况下,第三活动件也可随之复位。
可选地,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包括拉环和弹性拉杆,弹性限位件为弹性拉杆,拉环与第二执行单元相连接,弹性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拉环和第三活动件。当然,也可将拉环设置为弹性拉环,弹性拉环作为弹性复位件,而拉杆连接弹性拉环和第三活动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动力单元为双行程动力单元。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单元设定为双行程动力单元,当然,也可为其他多行程动力单元,不限于双行程动力单元。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动力单元;第一执行单元;第二执行单元;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只需为第一执行单元和第二执行单元配置一个动力单元即可,节约成本,减少占用空间,且简化动力单元的动作复杂度。而且,通过为动力单元配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动机构,有利于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传动机构可设置在动力单元上,与动力单元设置成一体结构,传动机构也可设置在第二执行单元上,与第二执行单元设置成一体结构,当然传动机构也可独立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内。
可选地,动力单元为牵引器,第一执行单元为离合器,第二执行单元为排水阀。当然,第一执行单元或第二执行单元,也可为进水阀或进料阀等,不限于离合器或排水阀。动力单元也可包括步进电机或电磁驱动装置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动机构设置在动力单元和第二执行单元之间,第一执行单元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单元、传动机构和第二执行单元可排列呈一排,也可三者连线后呈折线排布。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在第一段时序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在第一段时序向第二段时序过渡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在第二段时序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活动销在第一段时序下的受力分析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活动销在第一段时序向第二段时序过渡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活动销在第二段时序下的受力分析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传动机构,12第一活动件,122限位槽,122a限位槽的槽侧壁,124限位部,126容纳腔,128第二避让孔,14第二活动件,142活动销,144通孔,146支杆,148第一板体,150第二板体,16第三活动件,162抵接部,18支架,182避让槽,182a避让槽的槽侧壁,2动力单元,22牵引绳,3第二执行单元,32第二执行单元的操控件,4第一执行单元,42第一执行单元的操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传动机构1及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图9至图11中的箭头方向代表活动销142的受力方向。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传动机构1,用于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执行单元4、第二执行单元3和动力单元2;传动机构1包括:第一活动件12,用于与动力单元2相连接,并在动力单元2的推拉下移动;第二活动件14,与第一活动件12活动连接,用于在第一活动件12的带动下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第三活动件16,第一活动件12通过第三活动件16与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活动连接,第三活动件16用于在第一活动件12的带动下驱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其中,在第一活动件12移动的过程中,先后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和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
本发明提出的传动组件,能够对一个动力单元2的动作进行分配,实现了一个动力单元2牵引过程中,先后分别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和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使得动力单元2动作简单,且减少了动力单元2的数量,节约成本,能够将动力单元2的推拉力分配成在特定位置和时间分别或同时作用于多个执行单元,驱动对应执行单元工作。具体地,传动机构1包括三个活动件,分别为第一活动件12、第二活动件14和第三活动件16,第一活动件12用于与动力单元2相连接,在动力单元2的推拉下直接移动,第二活动件14与第一活动件12活动连接,用于与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相连接,第三活动件16与第一活动件12相连接,可直接连接也可活动连接,第三活动件16还用于与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相连接,以使的第一活动件12能够与第二执行单元3之间间距可调。进而,在动力单元2推拉第一活动件12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相抵接的情况下,能够带动第二活动件14随其同步移动,从而有利于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以将第一执行单元4分离开;而在第一活动件1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第一活动件12和第二活动件14可解除相互抵接的状态,使得第一活动件12能够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移动,此时,由于第二活动件14缺少了第一活动件12的推动,可停止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从而使第一执行单元4保持在分离状态。而后动力单元拉动第一活动件12再次沿原方向移动,在与第三活动件16相抵接的情况下,或在拉紧第三活动件16的情况下,第一活动件12能够通过第三活动件16驱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从而打开第二执行单元3进行排水,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已解除抵接状态而相对移动,可保证第二活动件14不会继续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或者不会使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的移动至最大行程,有效避免驱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的过程中,因同步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使得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被过度带动,而导致第一执行单元4损坏等。
其中,在动力单元2的牵引过程中,在第一段时序运动时,第二执行单元3不被牵引或者牵引不至于打开,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摆动至第一执行单元4处于分离状态,尤其在第一执行单元4为离合器,第二执行单元3为排水阀,动力单元2为牵引器的情况下,有利于衣物处理装置的脱水桶旋转或波轮旋转,以进行脱水桶的洗涤或衣物的洗涤;在第二段时序运动时,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不动或者动而不至于拉到最大行程,第二执行单元3可以完全打开,有利于排水。衣物处理装置,如洗衣机的排水、及第一执行单元4打开以进行脱水的动作可以通过一个动力单元2来控制达到。
可选地,动力单元2与第一活动件12之间可通过一牵引绳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属于第一执行单元4的一部分,该操控件移动能够将第一执行单元4调节呈分离状态,可选地,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为拨杆。同样地,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属于第二执行单元3的一部分,该操控件移动能够将第二执行单元3调节呈开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传动机构1还包括:第一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上;第二传动部,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上,用于与第一传动部相抵接,以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第三传动部,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的移动路径上,用于解除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的抵接状态,以使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相对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上,并通过第一传动部与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上的第二传动部相抵接,可实现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同步移动。而通过在第二活动件14的移动路径上设置第三传动部,在第一传动件移动至经过第三传动部的过程中,第三传动件能够引发第一传动部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移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分离,有利于实现第一活动件12和第二活动件14相对移动。
可选地,第二传动件与第一活动件12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传动机构1还包括:支架18,支架18设有通道;第一传动部为活动销142,第二活动件14上设有通孔144,活动销142部分伸入通孔144,并部分伸出通孔144;第二传动部为限位槽122,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的外表面上;第三传动部为避让槽182,设置在通道的内壁面上,第二活动件14能够在通道内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还包括支架18,传动机构1通过支架18固定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内,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螺钉连接。支架18上设有通道,可由支架18的局部围成通道,通过将第二活动件14设置在通道内部,使其沿通道移动,提高了第二活动件14的移动稳定度。另外,通过在第一活动件12的外表面设置限位槽122,并在第二活动件14的通孔144中设置活动销142,在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伸入限位槽122内时,随着第一活动件12的移动,活动销142能够与限位槽122背离其前进方向的槽侧壁相抵接,由于活动销142部分设置在通孔144内,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在此过程中,活动销142受限位槽122的底壁及通道的内壁的限制并不会过度上下移动。而在活动销142移动到避让槽182所在位置时,由于第一活动件12继续前进,限位槽122的槽侧壁能够推动活动销142移动,直至移出限位槽122,此时,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伸入避让槽182内,有利于实现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相对移动。另外,通过在通孔144内设定活动销142,由活动销142传递牵引力,可避免第一活动件12和第二活动件14发生卡死,确保两者顺畅地相对移动。
可选地,限位槽122可由贯穿第一活动件12的朝向动力单元2的端面的凹槽构造而成,还可由第一活动件12的外周面和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的外周面上的限位凸起构造而成。
当然,支架18也可不围成通道,而是仅设有供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导轨,在导轨上开设避让槽182,以使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脱离限位槽122,并使活动销142部分落入避让槽18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也可为滚珠。滚动效果好,产生的摩擦力小,噪音小,有利于第一活动件12和第二活动件14顺畅地相对移动。
另外,第一传动部也可不为活动销142或滚珠,而是包括支撑杆、摆杆和弹簧,摆杆通过支撑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上,弹簧支撑在摆杆的一端,在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摆杆顺时针摆动到与第二传动部相抵接的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三传动部为限位凸起,在摆杆移动到与限位凸起相抵接后,弹簧进一步压缩,摆杆逆时针摆动与第二活动件14相分离,从而实现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的相对移动。其中,摆杆可在逆时针摆动过程中越过限位凸起,而使其一端远离第二活动件14,在摆杆越过限位凸起后,即便在弹簧的支撑下复位,由于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发生相对移动,摆杆也不会再与第二传动部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在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脱离限位槽122且活动销142部分伸入避让槽182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能够脱离限位槽122且部分伸入避让槽182内,可解除通过活动销142部分伸入限位槽122而使得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相互抵接的状态,可使第一活动件12能够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发生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在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的移动过程中,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与限位槽122的槽侧壁122a由相抵接变为分离,第一活动件12继续移动,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与避让槽182的槽侧壁182a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能够与限位槽122的槽侧壁122a由相抵接变为分离,可稳步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有利于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同步移动;而在第一活动件12继续移动后,活动销142伸出通孔144的部分能够与避让槽182的槽侧壁182a相抵接,有利于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稳定地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在第一活动件12的移动过程中,活动销142由抵接在限位槽122的槽侧壁122a和支架18的内壁面之间变为抵接在避让槽182的槽侧壁182a与第一活动件12的外壁面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第一活动件12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销142能够由抵接在限位槽122的槽侧壁122a和支架18的内壁面之间变为抵接在避让槽182的槽侧壁182a与第一活动件12的外壁面之间,有利于保证第一活动件12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移动平稳,避免第一活动件12继续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而且,由于活动销142与避让槽182的槽侧壁182a相抵接,可限制活动销142的位置,便于第一活动件12反向移动后,活动销142能够再次伸入限位槽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第一活动件12伸出通道的部分上设有限位部124,第一活动件12在动力单元2的推拉下移动,直至限位部124与支架18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活动件12远离通道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限位部124,并通过限位部124与通道的入口处的壁面相抵接,可有效限定第一活动件12的移动距离,避免第一活动件12过度移动,而过度拉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导致第二执行单元3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还包括:第四传动部(图中未示出),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上;第五传动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上,用于与第四传动部相抵接;第六传动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的移动路径上,用于解除第四传动部与第五传动部的抵接状态,以使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相对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四传动部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上,并通过第四传动部与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上的第五传动部相抵接,可实现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同步移动。而通过在第一活动件12的移动路径上设置第六传动部,在第四传动件移动至经过第六传动部的过程中,第六传动件能够引发第四传动部相对于第一活动件12移动,从而使得第四传动部与第五传动部相分离,有利于实现第一活动件12和第二活动件14相对移动。
具体地,第四传动部可包括支撑杆、摆杆和弹簧,摆杆通过支撑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件12上,弹簧支撑在摆杆的一端,在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摆杆逆时针摆动到与第五传动部相抵接的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六传动部为限位凸起,在摆杆移动到与限位凸起相抵接后,弹簧进一步压缩,摆杆顺时针摆动与第二活动件14相分离,从而实现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的相对移动。其中,摆杆可在顺时针摆动过程中越过限位凸起,而使其一端远离第二活动件14,在摆杆越过限位凸起后,即便在弹簧的支撑下复位,由于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发生相对移动,摆杆也不会再与第五传动部相抵接。
其中,在第二活动件14为框架结构,而第一活动件12穿过框架结构的情况下,摆杆的一端可伸出第一活动件12而与框架结构的支杆146相抵接。在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发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摆杆即便伸入第二活动件14,也仅是在相邻两个支杆146之间的空腔内移动,不会与第二活动件14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活动件14包括第一板体148、第二板体150及支撑在第一板体148和第二板体150之间的多个支杆146;第一活动件12伸入第一板体148和第二板体150之间的空间,并贯穿第二活动件14,第二活动件14通过多个支杆146与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设定第二活动件14由第一板体148、第二板体150及多个支杆146构造而成,多个支杆146支撑在第一板体148和第二板体150之间,第二活动件14呈框架结构,方便第一活动件12伸入到框架结构内部,提高了第一活动件12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稳定度。另外,通过多个支杆146中远离第一活动件12前进方向的支杆146与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相接触,驱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确保伸入框架内的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能够被第二活动件14驱动。其中,在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随之移动,其端部逐渐向第二活动件14的外部移动,进而有利于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远离第一活动件12,使得第一活动件12不会带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
可选地,设定动力单元2牵引第一活动件12前进的方向为前方,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从相对于前方的左右侧中的任一侧,插入到第二活动件14中。
可选地,第一活动件12上设有供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伸入的第一避让孔(图中未示出),第一避让孔沿第一活动件12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一避让孔的设置,为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的移动提供了空间,可有效避免第一活动件12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移动,而带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导致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过度受力,造成第一执行单元4损坏。
可选地,第一活动件12也可由两个板体及多个支杆构造成框架结构,即便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伸入到第一活动件12内部,在第一活动件12相对于第二活动件14移动的过程中,也不会带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三活动件16与第一活动件12活动连接,第三活动件16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活动件12相抵接的抵接部162;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动件12与抵接部162相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第三活动件16与第一活动件12活动连接,使得第一活动件12移动至与抵接部162相抵接后,能够带动第三活动件16同步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打开第二执行单元3,如排水阀,进行排水。而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活动件12与抵接部162相分离,可避免第一执行单元4开启的同时,如离合器分离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第二执行单元3的开启,有利于实现衣物处理装置单独的洗涤功能。可选地,第三活动件16通过牵引绳与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相连接。当然,第三活动件16也可直接与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活动件16远离第二活动件14的一端与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连接,第三活动件16为牵引绳,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的过程中,第三活动件16呈松弛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活动件16为牵引绳,第三活动件16远离第二活动件14的一端与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连接,使得第一活动件12移动拉动第三活动件16绷紧后,能够驱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而打开第二执行单元3,如打开排水阀,进行排水。而在第一执行单元4的操控件42移动的过程中,确保第三活动件16处于松弛状态,即非绷紧状态,可避免开启第一执行单元4的同时,如使离合器分离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第二执行单元3的开启,如排水阀的开启,有利于实现衣物处理装置单独的洗涤功能。另外,通过将第三活动件16设置为牵引绳,有利于适用于衣物处理装置内各种复杂的环境,可多次拐弯后连接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减小占用空间,有利于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空间的合理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活动件12的一端设有容纳腔126,第三活动件16插设在容纳腔126内,并在容纳腔126内移动;抵接部162为限位凸起,设置在第三活动件16外周面上,容纳腔126的腔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128,第二避让孔128的孔壁与限位凸起相抵接,以使第一活动件12带动第三活动件16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活动件12的一端设置容纳腔126,并使得第三活动件16插设在容纳腔126内,在容纳腔126内移动,提高了第三活动件16的移动平稳度。通过在第三活动件16的外周面上设置抵接部162,具体可为限位凸起,并在容纳腔126的腔壁上开设第二避让孔128,在第一活动件12的第二避让孔128的孔壁与限位凸起相抵接时,可带动第三活动件16同步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移动。
可选地,第二避让孔128与上述第一避让孔为同一个避让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包括弹性复位件,第三活动件16与弹性复位件直接或间接连接;在动力单元2停止推拉后,第三活动件16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包括弹性复位件,在动力单元2推拉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而在动力单元2停止推拉后,第三活动件16能够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可为后续再次牵引提供方便。
其中,在第一活动件12复位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活动件14与第一活动件12活动连接,有利于第二活动件14随之复位。在第三活动件16也与第一活动件12活动连接的情况下,第三活动件16也可随之复位。
可选地,第二执行单元3的操控件32包括拉环和弹性拉杆,弹性限位件为弹性拉杆,拉环与第二执行单元3相连接,弹性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拉环和第三活动件16。当然,也可将拉环设置为弹性拉环,弹性拉环作为弹性复位件,而拉杆连接弹性拉环和第三活动件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为双行程动力单元。
在该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设定为双行程动力单元,当然,也可为其他多行程动力单元,不限于双行程动力单元。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动力单元2;第一执行单元4;第二执行单元3;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传动机构1。
本发明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只需为第一执行单元4和第二执行单元3配置一个动力单元2即可,节约成本,减少占用空间,且简化动力单元2的动作复杂度。而且,通过为动力单元2配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1,有利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传动机构1可设置在动力单元2上,与动力单元2设置成一体结构,传动机构1也可设置在第二执行单元3上,与第二执行单元3设置成一体结构,当然传动机构1也可独立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内。
可选地,动力单元2为牵引器,第一执行单元4为离合器,第二执行单元3为排水阀。当然,第一执行单元4或第二执行单元3,也可为进水阀或进料阀等,不限于离合器或排水阀。动力单元2也可包括步进电机或电磁驱动装置等。
可选地,动力单元2通过螺钉固定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第一执行单元4和第二执行单元3在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的位置不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设置在动力单元2和第二执行单元3之间,第一执行单元4设置在传动机构1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传动机构1和第二执行单元3可排列呈一排,也可三者连线后呈折线排布。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传动机构1,可以分时序分别控制第一执行单元4以及第二执行单元3,以实现具有新水流洗涤程序的一体化控制设计。
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1的传动过程:
如图4所示,第一段时序动作为:控制离合器(作为第一执行单元4)打开,而排水阀(作为第二执行单元3)不开启。牵引器(作为动力单元2)的第一段行程会向左拉动一段距离后,并且停止,保持受力且不动,拉动第一活动件12向左运动,此时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通过活动销142连成一体,活动销142只能控制在此空间内移动,其受力方式如图9所示,活动销142并不能上下大幅度移动,则第二活动件14受到活动销142向左的力的反作用力,也向左移动,进而控制离合器的操控件42向左运动。第三活动件16此刻不受力,不移动,不会拉动排水阀的操控件32。
如图5所示,第一段时序动作向第二段时序动作转换时:第一活动件12继续向左运动,此刻,由于支架18的通道纵向空间变大,活动销142受到纵向的向上的力,如图10所示,向上滑动,滑向上轨道,并且不会再随第一活动件12运动,则第二活动件14会和第一活动件12分离,不再是一体的。此刻第二活动件14不再运动,只受活动销142向左的反作用力,以及离合器操控件向右的力,达到受力平衡,离合器操控件也不再移动。并且此刻第一活动件12与第三活动件16开始抵接,产生相互作用力,开始第三活动件16向左运动,第三活动件16开始向左拉动排水阀的操控件32,进而开始拉开排水阀。
如图6所示,第二段时序动作为:延续转换时刻的运动状态,离合器的操控件42不再运动,并且第一活动件12继续拉动第三活动件16移动,直到排水阀完全打开,则此刻牵引器存在拉力并且第二段行程结束时保持不动。参考图11的第二段时序的活动销142受力图,活动销142受力平衡,整个过程第二活动件14保持不动,则离合器的操控件42不动,第一活动件12拉动第三活动件16向左运动,直至完全拉开排水阀后停止移动。
弹性复位件的复位动作:双行程牵引器断电,则其不再产生拉力。首先,弹性复位件的拉环为弹性拉环,其拉力拉动第三活动件16和第一活动件12向右移动,拉到第一段时序动作向第二段动作转换时刻的状态,此刻活动销142由于第一活动件12位置的改变,向中心方向滚动,复原到初始状态,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通过活动销142呈一体结构,离合器操控件的复位力的行程使得第一活动件12与第二活动件14复原到初始位置。弹性复位件的力的行程使得第三活动件16复原到初始位置。
至此,传动机构1以及各个部件都复原到初始位置。
可选地,牵引器第一段时序的行程为15mm至25mm,第二段时序的行程为25mm至45mm。第一段时序拉开离合器,第二段时序拉开排水阀。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