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线自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纱线自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缝纫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纱线运行速度极快,但是纱线在进入一些缝纫部件时由于上油不及时,纱线被卡住,就需要对纱线进行上油润滑,可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润滑油对纱线进行润滑,容易产生油质转移到被缝纫的布料上产生油渍脏污现象,影响着缝纫的质量,且现有的纺纱线润滑装置结构复杂,具有使用不方便,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纱线自动润滑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纺纱线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弧形的穿线管,穿线管由平行段和斜置段构成,在平行段底部设置有支架,在平行段顶部开设有连通至穿线管管体内的插入口,并在该插入口处设置有涂蜡机构,涂蜡机构包括位于平行段顶部插入口两侧对称设置的立柱,且在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装载蜡棒用的装蜡转筒,立柱均包括侧部设置有凸形移动滑槽,在移动滑槽中配合设置有滑动块以及拉簧,拉簧顶端与滑动块底部连接,拉簧底端与平行段顶部连接,在滑动块侧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外端与装蜡转筒侧部固接,装蜡转筒受拉簧的拉力刚好可从插入口插设至穿线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的一种优化方案,在上述穿线管侧部开设有与穿线管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条口,弧形条口处设置有切入通道,切入通道包括入口处上、下位置对称设有的平勾状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的一种改进,所述斜置段采用金属软管制成,在斜置段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倾角调节机构,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外螺杆以及转筒,转筒包括筒体内设有的与外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外螺杆一端与斜置段侧部铰接,转筒一端插设并限位在立柱侧部中,转筒与立柱呈垂直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立柱侧部固定嵌设有回转支承,所述转筒的封闭端与回转支承的内圈转动中心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纺纱线自动润滑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轻巧,安装操作及使用均较为方便,采用涂蜡机构对纺纱线进行接触涂抹,能够达到对纺纱线自动润滑,且该装置在润滑时不会对缝纫物及缝纫机造成污渍,润滑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除线毛的作用,且涂蜡机构中的蜡棒装入更换简便,较好地提高了服饰加工缝纫的效率,可靠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穿线管的截面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润滑装置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穿线管;2、平行段;201、插入口;3、斜置段;4、支架;5、涂蜡机构;501、立柱;502、装蜡转筒;503、移动滑槽;504、滑动块;505、拉簧;506、转轴;507、蜡棒;6、弧形条口;7、切入通道;8、平勾状开口;9、倾角调节机构;901、外螺杆;902、转筒;903、回转支承;10、拉手;11、缝纫机;12、线架;13、纺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纺纱线自动润滑装置,参照图1-图4所示,大体结构如下:
包括弧形的穿线管1,穿线管1包括平行段2和斜置段3,在平行段2底部设置有支架4,支架4通过螺钉与缝纫机11顶部固定连接,在平行段2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连通至穿线管1管体内的插入口201,并在该插入口201处设置有涂蜡机构5,涂蜡机构5包括位于平行段2顶部插入口201两侧对称设置的立柱501,且在两个立柱501之间设置有用于装载蜡棒507用的装蜡转筒502,进一步地,两个立柱501包括相对立的侧部设置有凸形移动滑槽503,在移动滑槽503中配合设置有滑动块504以及拉簧505,其中,拉簧505竖直设置在滑动块504与平行段2之间,具体的,拉簧505的顶端与滑动块504底部连接,拉簧505的底端与平行段2顶部连接,在滑动块504侧部(装蜡转筒502方向)转动式连接有转轴506,图示的两个转轴506外端均与装蜡转筒502侧部固定连接,正常无外力的情况下,滑动块504受拉簧505的拉力处于移动滑槽503靠近底部位置,此时,装蜡转筒502受拉簧505的拉力刚好可以从插入口201插设至穿线管1内,当需要对穿设在穿线管1内的纺纱线13进行润滑时,手动上拉出装蜡转筒502至插入口201上方位置,随后根据蜡棒507的实际长度情况对装蜡转筒502进行转动,并随即将蜡棒507插设至装蜡转筒502的筒腔中,接着将蜡棒507外端垂直朝向插入口201,并逐渐释放装蜡转筒502使得蜡棒507能够从插入口201插设至穿线管1内底壁与纺纱线13抵触,进而达到蜡棒507对纺纱线13润滑的目的。
基于前述,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将纺纱线13放置到穿线管1内,在穿线管1侧部开设有与穿线管1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条口6,弧形条口6处设置有切入通道7,切入通道7包括入口处上、下位置对称设有的平勾状开口8,而纺纱线13则是通过该平勾状开口8以及切入通道7放入至穿线管1内的。
基于前述,为了便于上拉滑动块504,提出装蜡转筒502,在装蜡转筒502的顶部设置有半环状的拉手10。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对纺纱线13的切断,穿线管1的入线口及出线口均设有弧形的切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6-图7所示,上述斜置段3采用金属软管制成,在斜置段3侧部与其对应的立柱501之间设有倾角调节机构9,其包括外螺杆901以及转筒902,转筒902包括筒体内设有的与外螺杆90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未示出),外螺杆901一端与斜置段3侧部铰接,转筒902一端插设并限位在立柱501侧部中,转筒902与立柱501呈垂直连接状态,具体的,转筒902是通过如下结构限位在立柱501上的:在立柱501侧部固定嵌设有回转支承903,上述转筒902的封闭端与回转支承903的内圈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以此即可达到垂直固定转筒902并能够使其转动的目的,由此,旋转转筒902,加上斜置段3金属软管的挠性,可使得外螺杆901进一步旋入或旋出至转筒902,进而能够实现调节斜置段3倾角及固定的目的,便于纺纱线13的穿设及润滑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设于缝纫机11顶部,经润滑的纺纱线13从穿线管1出线口连接至缝纫机11上,输入端是将纺纱线13从线架12上连接至穿线管1入线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