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颜色可调的电致发光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2:01:48|304|起点商标网
一种颜色可调的电致发光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发光及照明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颜色可调的电致发光编织物。



背景技术:

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属于冷光源,发热量小,不需要外部降温,具有功耗低、发光均匀、发光无方向性、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在平面展示、大面积装饰、logo装饰灯、信号灯以及车内饰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可穿戴器件的发展,交流电致发光器件与服装及织物的结合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市场上尚无可编织的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因此,设计可编织的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并实现其发光颜色的调控对其在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专利cn107295724a和cn109041317a提供了彩色电致发光线的构筑方法,发明专利cn107275498a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这些发明尽管提供了电致发光线的制备方法,但是没有涉及到如何形成电致发光编织物,因此,无法实际应用。实用新型专利cn208151753u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编织绳索,但是也没有涉及到电致发光编织物。更进一步地,尚无全部由发光线编织的彩色纺织物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电致发光线或存在层结构过多限制了其柔性,并且无法有效作为线体进行电致发光编织物的编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颜色可调的电致发光编织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结构合理、细度足够的发光纤维线体进行编织,形成电致发光编织物,并且发光纤维线体的光色方便调整,进而能够实现对编织物发光颜色进行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颜色可调的电致发光编织物,

所述编织物由单种或多种颜色的发光纤维线体交织而成。

作为优选,

所述发光纤维线体由内至外分别包括中心电极线、内电极层、介电层、发光层、外电极层和封装层;

所述中心电极线采用柔性材料;

所述内电极层和外电极层均采用导电材料;

所述介电层采用有机浆料固化形成;

所述发光层采用无机发光材料;

所述封装层采用高分子材料。

作为优选,

所述柔性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和尼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柔性材料同轴或螺旋设置形成中心电极线;

所述中心电极线的直径为20~300μm。

作为优选,

所述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银纳米线、导电高分子、石墨烯、金属网格和金属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内电极层厚度为0.2~20μm,方阻为0.5~200ω/sq;

所述外电极层厚度为0.3~15μm,方阻为0.5~300ω/sq。

作为优选,

所述有机浆料由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和钛酸钡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与其0.1~10倍重量份的有机溶剂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正已烷或异丙醇。

作为优选,

所述介电层厚度为5~100nm。

作为优选,

所述无机发光材料为金属离子掺杂的无机硫化物;

所述无机硫化物为硫化镉、硫化锌、硫化钙、硫化锶和锶钙镓多元硫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发光层厚度为5~50μm。

作为优选,

所述封装层采用的高分子材料为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封装层厚度为5~10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编织物全是由发光纤维绳组成,发光纤维绳中介电层的特殊处理提高了其机械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其发光均匀性,编织物的发光亮度均匀,颜色可调,编织物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平面型,也可以是立体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纤维线体的示意图;

图中:a编织物,a发光纤维线体,1中心电极线,2内电极层,3介电层,4发光层,5外电极层,6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发光纤维线体a如图2所示,其中心电极线1材质为pet,三根pet细线螺旋缠绕形成直径为300µm的中心电极线1,内电极层2为银纳米线薄膜,厚度为400nm,方阻为20ω/sq,有机浆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正己烷按照质量比1:5混合而成,喷涂在内电极层2外后固化形成厚度为50nm的介电层3,发光粉为15wt%铝离子掺杂的硫化锌,喷涂并固化形成厚度为30µm的发光层4,外电极层5为银纳米线薄膜,厚度为200nm,方阻为50ω/sq,封装层6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厚度为50µm,透过率为93%。发光纤维线体a通过编织成蓝色曲面型交流电致发光编织物a。

实施例2

发光纤维线体a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心电极线1为pet同轴包覆在线径200μm的涤纶纤维外的线体,其直径为350μm,且有机浆料中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正己烷按照质量比为1:2,发光粉为15wt%铜离子掺杂的硫化锌,封装层6透光率为90%。

编织得到如图2所示的黄色平面型交流电致发光编织物a。

实施例3

发光纤维线体a具体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心电极线1为直径350μm的尼龙线,有机浆料中的有机溶剂替换为异丙醇,封装层6厚度为80μm,透光率为92%。

编织得到绿色曲面型交流电致发光编织物a。

实施例4

发光纤维线体a具体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心电极线1为直径300μm的涤纶线,内电极层2厚度为300nm,有机浆料中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正己烷按照质量比为1:1,发光粉为15wt%铜离子掺杂的硫化镉,外电极层5厚度为300nm,封装层6厚度为80μm,透光率为92%。

编织得到彩色球型交流电致发光编织物a。

本实用新型发光纤维线体a可通过合理地调控层厚度、发光粉材质来调控发光纤维线体a的发光颜色,进而实现对电致发光编织物a的颜色进行调控,甚至可如铜离子掺杂硫化镉在通电电流不同的情况下直接具备产生多色彩的能力。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电致发光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