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
背景技术:
新茶园的发展多是以茶籽直播和无性系裸根扦插苗移植为主,茶籽直播建园,主要会带来种子性状变异大,成龄茶树性状不整齐,采制的茶叶形状、质量层次不齐,影响产品的商品性,逐步被淘汰。近年来,无性系茶苗以其性状整齐、优质高产等巨大优势,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推广。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9299852u)公布了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避免茶苗种植后由于编织布包裹过于严密导致的茶苗根部缺氧,提高茶苗生长的舒适性,同时编织布,增加茶苗根部的温度,提高茶苗移栽后对环境的抵抗力,高茶苗的一次性栽植的成活率,编织布同时具有便于定植整齐、保温、保湿、控草的作用。但是该专利实际作业存在一定的缺陷,单一的对茶苗进行培养存在一定缺陷,对茶苗生长的支撑或者定位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包括外置框架、内置框架和栽培架,包括内置框架整体设置在外置框架的内侧,所述栽培架整体架设在内置框架上,所述内置框架包括横向架板和竖向架板,所述横向架板和竖向架板,呈框型设计安装,所述竖向架板的两端分别超过横向架板的水平位置,所述竖向架板的内侧设置有内沿条,所述内沿条与横向架板交接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侧沿搭板,所述栽培架的四角位置分别架设在侧沿搭板的位置上,所述栽培架的主体为底框,所述底框的内壁设置有内容腔,所述内容腔的左右区域内分别设置有若干道栽培腔,所述栽培腔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板,所述底框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轴承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上安装有外接架板,所述外接架板的两侧再分别设置有合页栓,所述合页栓外接安装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上设置有衔接栓扣,所述底框的中线位置分别设置有中线架,所述中线架分别架设于中线的两侧,所述中线架上安装有定位轴套,所述栽培架通过定位轴套外接灌溉管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溉管道的喷淋端面向栽培腔区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置框架的四角位置设置有侧沿板,所述侧沿板夹持在竖向架板的两端位置上,所述侧沿板的内板壁与竖向架板的两端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置框架和内置框架之间还设置内支机构,所述内支机构包括内固座,所述内固座安装在侧沿板的内侧,所述内固座上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杆端安装有内支套杆,所述内支套杆的杆端通过轴承端安装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与竖向架板的内侧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安装有旋拧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置框架、内置框架和栽培架三者的中线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栓,所述安装栓上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条型轨道,所述竖向架板上设置有内嵌滚珠,所述内嵌滚珠嵌入安装在条型轨道内,所述连接条的前端安装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用于锁合底框与连接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框与活动轴之间存在间隙空间,所述连接条设置于间隙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申请设计建园栽培机构为相互搭架的组合式结构,外置框架用于与栽培区域的外接固定装置相对接,内置框架作为外置框架的内支撑结构,用于对栽培架进行快速安装,栽培架也达到茶苗定位的效果。同时相邻的栽培架可以进行相互对接,从而连接形成一体化的作业结构,相互制衡,整体对土壤进行定位,避免土壤流失的问题。
二.为了保证内置框架的稳定性,外置框架的四角位置通过侧沿板对内置框架进行定位,并且还设置有内支机构,通过旋拧调节螺杆,推动支撑垫板对内侧的内置框架形成挤压力,而两侧的支撑垫板呈相对作用力,从而达到夹持化内支撑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还设计外置框架、内置框架和栽培架三者的中线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外置框架、内置框架和栽培架呈相互组装结构,能够便于人员拆卸安装,方便种植区域的搭架;同时设计有锁合机构,保证整体的稳定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外置框架和内置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栽培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置框架、10-内支机构、11-侧沿板、12-内固座、13-旋拧套、14-调节螺杆、15-内支套杆、16-轴承端、17-支撑垫板、2-内置框架、21-横向架板、22-竖向架板、23-内沿条、24-侧沿搭板、3-栽培架、31-底框、32-内容腔、33-栽培腔、34-网格板、35-定位轴承、36-活动轴、37-外接架板、41-合页栓、42-衔接板、43-衔接栓扣、44-中线架、45-定位轴套、5-连接机构、51-安装栓、52-连接条、53-条型轨道、54-内嵌滚珠、55-连接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包括外置框架1、内置框架2和栽培架3,包括内置框架2整体设置在外置框架1的内侧,所述栽培架3整体架设在内置框架2上,所述内置框架2包括横向架板21和竖向架板22,所述横向架板21和竖向架板22,呈框型设计安装,所述竖向架板22的两端分别超过横向架板21的水平位置,所述竖向架板22的内侧设置有内沿条23,所述内沿条23与横向架板21交接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侧沿搭板24,所述栽培架3的四角位置分别架设在侧沿搭板24的位置上,所述栽培架3的主体为底框31,所述底框31的内壁设置有内容腔32,所述内容腔32的左右区域内分别设置有若干道栽培腔33,所述栽培腔33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板34,所述底框31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轴承35安装有活动轴36,所述活动轴36上安装有外接架板37,所述外接架板37的两侧再分别设置有合页栓41,所述合页栓41外接安装有衔接板42,所述衔接板42上设置有衔接栓扣43。所述底框31的中线位置分别设置有中线架44,所述中线架44分别架设于中线的两侧,所述中线架44上安装有定位轴套45,所述栽培架3通过定位轴套45外接灌溉管道,所述灌溉管道的喷淋端面向栽培腔33区域。
本申请设计建园栽培机构为相互搭架的组合式结构,外置框架1用于与栽培区域的外接固定装置相对接,内置框架2作为外置框架1的内支撑结构,用于对栽培架3进行快速安装,栽培架3的四角位置分别架设在侧沿搭板24的位置上,组合方便;栽培架3内置栽培腔33,用于对茶苗进行种植,栽培腔33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板34,便于伸入至土壤中,并且人员沿着网格板34的内口位置逐个栽培茶苗,达到茶苗定位的效果。底框31的两侧再呈活动式安装有外接架板37,外接架板37通过侧沿的衔接板42,将相邻的栽培架3进行相互对接,从而连接形成一体化的作业结构,相互制衡,整体对土壤进行定位,避免土壤流失的问题。
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外置框架1的四角位置设置有侧沿板11,所述侧沿板11夹持在竖向架板22的两端位置上,所述侧沿板11的内板壁与竖向架板22的两端紧密贴合,所述外置框架1和内置框架2之间还设置内支机构10,所述内支机构10包括内固座12,所述内固座12安装在侧沿板11的内侧,所述内固座12上安装有调节螺杆14,所述调节螺杆14的底端安装有旋拧套13,所述调节螺杆14的杆端安装有内支套杆15,所述内支套杆15的杆端通过轴承端16安装有支撑垫板17,所述支撑垫板17与竖向架板22的内侧相贴合。
为了保证内置框架2的稳定性,外置框架1的四角位置通过侧沿板11对内置框架2进行定位,并且还设置有内支机构10,通过旋拧调节螺杆14,推动支撑垫板17对内侧的内置框架2形成挤压力,而两侧的支撑垫板17呈相对作用力,从而达到夹持化内支撑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和图5,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在其基础上,所述外置框架1、内置框架2和栽培架3三者的中线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安装栓51,所述安装栓51上安装有连接条52,所述连接条52上设置有条型轨道53,所述竖向架板22上设置有内嵌滚珠54,所述内嵌滚珠54嵌入安装在条型轨道53内,所述连接条52的前端安装有连接栓55,所述连接栓55用于锁合底框31与连接条52。所述底框31与活动轴36之间存在间隙空间,所述连接条52设置于间隙空间内。
本申请还设计外置框架1、内置框架2和栽培架3三者的中线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5,从而连接条52通过轨道限位机构将内置框架2进行限位处理,从而避免内置框架2于左右进行偏移,从而从前后向对栽培架3的承载位置进行适当调节,而后续连接条52与栽培架3再直接呈锁合连接,从而整体锁定位置;本申请设计外置框架1、内置框架2和栽培架3呈相互组装结构,能够便于人员拆卸安装,方便种植区域的搭架;同时设计有锁合机构,保证整体的稳定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