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胶合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
背景技术:
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是一种由多层板材复合而成的一种胶合板,具有密度高、强度好、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作地板、屋顶衬板、壁板、室外用胶合板、水泥模板和其他工业用板材。
现有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在制造时,会将顶板、底板和芯板通过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在一起,但三者之间只依靠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存在粘结不牢固的问题,且三者在胶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滑移,给胶水的胶合的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现有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耐弯折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在制造时,会将顶板、底板和芯板通过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在一起,但三者之间只依靠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存在粘结不牢固的问题,且三者在胶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滑移,给胶水的胶合的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现有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耐弯折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弊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包括胶合板主体,所述胶合板主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芯板,所述芯板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楔块,且顶板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两个与楔块相对应的楔槽,所述芯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两个与楔块相对应的贯穿孔,所述顶板和底板均由第一板件、弧形耐弯折板和第二板件组成,所述弧形耐弯折板设置在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胶合板主体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均设置有表封层,所述胶合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侧封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件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与弧形耐弯折板相匹配的弧形面,所述第二板件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弧形耐弯折板相匹配的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芯板由第一松木板、第一杨木板、第二松木板和第二杨木板组成,且第一松木板、第一杨木板、第二松木板和第二杨木板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杨木板的顶部表面、第二松木板的顶部表面和第二杨木板顶部表面的定位块,所述第一松木板的底部表面、第一杨木板的底部表面和第二松木板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与定位块相对应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松木板和第一杨木板均为松木材质构件,所述第一杨木板和第二杨木板均为杨木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均为竹木材质构件,所述弧形耐弯折板为pp聚丙烯材质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楔块、楔槽和贯穿孔,可有效增加顶板、底板、芯板胶合固定后的牢固性,并且可以防止顶板、底板、芯板在胶合过程中出现滑移的问题,提高胶合效率,而通过设置的第一板件、弧形耐弯折板和第二板件,可以一定程度的增加顶板和底板的抗弯折性能,从而使得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可以具有一定的耐弯折特性。
2、通过在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均设置表封层,并在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两侧表面设置侧封层,可有效增加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防水特性,延长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与底板的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顶板;11、第一板件;12、弧形耐弯折板;13、第二板件;2、底板;3、芯板;31、第一松木板;32、第一杨木板;33、第二松木板;34、第二杨木板;35、定位块;36、定位槽;4、侧封层;5、表封层;6、楔块;7、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包括胶合板主体,胶合板主体包括通过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在一起的顶板1、底板2和芯板3,芯板3设置在顶板1与底板2之间,底板2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体式的楔块6,且顶板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两个与楔块6相对应的楔槽7,芯板3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两个与楔块6相对应的贯穿孔,可有效增加顶板1、底板2、芯板3胶合固定后的牢固性,并且可以防止顶板1、底板2、芯板3在胶合过程中出现滑移,顶板1和底板2均由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组成,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之间通过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弧形耐弯折板12设置在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3之间,可以一定程度的增加顶板1和底板2的抗弯折性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板件1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与弧形耐弯折板12相匹配的弧形面,第二板件1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弧形耐弯折板12相匹配的弧形面,使得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可以胶合的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芯板3由胶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松木板31、第一杨木板32、第二松木板33和第二杨木板34组成,且第一松木板31、第一杨木板32、第二松木板33和第二杨木板34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杨木板32的顶部表面、第二松木板33的顶部表面和第二杨木板34顶部表面的定位块35,第一松木板31的底部表面、第一杨木板32的底部表面和第二松木板33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与定位块35相对应的定位槽36,使得第一松木板31、第一杨木板32、第二松木板33和第二杨木板34在胶合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定位,确保每层板之间的贯穿孔对齐。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松木板31和第一杨木板32均为松木材质构件,第一杨木板32和第二杨木板34均为杨木材质构件。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3均为竹木材质构件,弧形耐弯折板12为pp聚丙烯材质构件。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弯折的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包括胶合板主体,胶合板主体包括通过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在一起的顶板1、底板2和芯板3,芯板3设置在顶板1与底板2之间,底板2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体式的楔块6,且顶板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两个与楔块6相对应的楔槽7,芯板3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两个与楔块6相对应的贯穿孔,可有效增加顶板1、底板2、芯板3胶合固定后的牢固性,并且可以防止顶板1、底板2、芯板3在胶合过程中出现滑移,顶板1和底板2均由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组成,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之间通过复合胶水胶合固定,弧形耐弯折板12设置在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3之间,可以一定程度的增加顶板1和底板2的抗弯折性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胶合板主体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均设置有表封层5,表封层5为水性环保漆涂抹而成,胶合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侧封层4,侧封层4为聚氨酯漆涂抹而成,可有效增加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的防水特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板件1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与弧形耐弯折板12相匹配的弧形面,第二板件1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弧形耐弯折板12相匹配的弧形面,使得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可以胶合的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芯板3由胶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松木板31、第一杨木板32、第二松木板33和第二杨木板34组成,且第一松木板31、第一杨木板32、第二松木板33和第二杨木板34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杨木板32的顶部表面、第二松木板33的顶部表面和第二杨木板34顶部表面的定位块35,第一松木板31的底部表面、第一杨木板32的底部表面和第二松木板33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与定位块35相对应的定位槽36,使得第一松木板31、第一杨木板32、第二松木板33和第二杨木板34在胶合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定位,确保每层板之间的贯穿孔对齐。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松木板31和第一杨木板32均为松木材质构件,第一杨木板32和第二杨木板34均为杨木材质构件。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3均为竹木材质构件,弧形耐弯折板12为pp聚丙烯材质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顶板1和底板2需要胶合固定在芯板3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时,可先在底板2的顶部表面涂上复合胶水,然后将芯板3移动至底板2的顶部,且将芯板3下压,并使得楔块6可以通过贯穿孔贯穿过芯板3的内部,使得芯板3可以在底板2的顶部得到限位,然后再在芯板3的顶部表面涂抹复合胶水,并将顶板1移动至芯板3的顶部,然后下压,致使楔块6的顶端可以插入楔槽7的内部,即可使得顶板1、底板2和芯板3在胶水未凝固时可以先楔合在一起,从而避免顶板1、底板2和芯板3出现滑移,提高胶合效率,同时在楔块6和楔槽7的作用下也可以提高顶板1、底板2和芯板3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在第一板件11、弧形耐弯折板12和第二板件13的作用下可以提高顶板1和底板2的抗弯曲性能,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从而使得高密度型复合胶合板可以具有一定的耐弯折特性;
由于胶合板主体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均设置有表封层5,且胶合板主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侧封层4,使得胶合板主体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水特性,避免出现吸水后腐朽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