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术后上肢肌力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术后上肢肌力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术后或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会发生僵硬,通常都是采取人工辅助训练时,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难以保证应有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目前的辅助训练设备各式各样,占用空间大,操作麻烦,并且控制复杂,很难满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术后上肢肌力锻炼装置来针对脑卒中患者术后上肢肌力锻炼恢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椅身;扶手板,两个所述扶手板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椅身两个侧端;小臂支撑板,所述小臂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内侧端;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扶手板内侧端,靠近所述小臂支撑板远离椅背的侧端设置;推握杆,所述推握杆铰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弹力组件,所述弹力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握杆底端,所述弹力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锻炼板,所述锻炼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板内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小臂支撑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内侧端;所述小臂支撑板板面弯曲角度贴合人体手臂曲线,且所述小臂支撑板顶端设有一层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支撑斜杆,若干所述支撑斜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小臂支撑板底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扶手板内侧端;若干所述支撑斜杆与所述扶手板呈45°倾斜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槽为向外开口设置的扇形槽,槽口高度契合所述推握杆杆体宽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推握杆为金属杆体,所述推握杆自由端套接有海绵套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力组件为两根弹簧,两根所述弹簧分别设于所述推握杆底端的两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握杆底端,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槽口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锻炼板顶端并列设有三个相同球形槽,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球形槽中设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海绵球,所述海绵球尺寸契合所述球形槽尺寸;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球形槽中,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海绵球底端,所述连接绳长度为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锻炼板的两端均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板远离椅座的内侧端位置;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定轨,所述定轨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侧端;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定轨起始端上方位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侧端;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定轨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侧端,且长度小于所述定轨长度;动轨,所述动轨固定连接于所述锻炼板侧端;滑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动轨起始端下方位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锻炼板侧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臂支撑板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锻炼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结构图。
图中各构件为:
1为椅身、2为扶手板、3为小臂支撑板、4为安装槽、5为推握杆、5-1为海绵套圈、6为弹力组件、7为锻炼板、7-1为球形槽、7-2为海绵球、7-3为连接绳、8为缓冲垫、9为支撑斜杆、10-1为定轨、10-2为支撑轮、10-3为限位板、10-4为动轨、10-5为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脑卒中患者术后上肢肌力锻炼装置,包括:椅身1;扶手板2,两个所述扶手板2平行设置于所述椅身1两个侧端;小臂支撑板3,所述小臂支撑板3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内侧端;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设于所述扶手板2内侧端,靠近所述小臂支撑板3远离椅背的侧端设置;推握杆5,所述推握杆5铰接于所述安装槽4内;弹力组件6,所述弹力组件6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握杆5底端,所述弹力组件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4内;锻炼板7,所述锻炼板7活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内侧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患者坐于椅身上,可以将手臂放于小臂支撑板上,通过肩部和臂部肌肉群发力,支撑身体向上运动,带到锻炼肩部和臂部肌肉群的目的,推握杆,方便患者锻炼手部肌力,可以进行抓握-松开-抓握的反复训练,也可以在抓握住推握杆时,可以推拉转动推握杆,锻炼肘关节的弯曲灵活度,推握杆底端设置弹力组件,使得推握杆在安装槽中发生转动时,可以即时复位,也增加了患者在推拉推握杆所受的阻力大小,增加锻炼效果,锻炼板可放置一些简单物件,如弹力球或者笔,锻炼患者的拿放能力。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臂支撑板3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内侧端;所述小臂支撑板3板面弯曲角度贴合人体手臂曲线,且所述小臂支撑板3顶端设有一层缓冲垫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小臂支撑板板面弯曲角度贴合人体手臂曲线,增加接触面,避免反作用力过于集中,减小患者的手臂负担,缓冲垫可以减小患者手臂与小臂支撑板刚性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斜杆9,若干所述支撑斜杆9一端连接于所述小臂支撑板3底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内侧端;若干所述支撑斜杆9与所述扶手板2呈45°倾斜角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支撑杆可以加强小臂支撑板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4为向外开口设置的扇形槽,槽口高度契合所述推握杆5杆体宽度设置。所述推握杆5为金属杆体,所述推握杆5自由端套接有海绵套圈5-1。所述弹力组件6为两根弹簧,两根所述弹簧分别设于所述推握杆5底端的两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握杆5底端,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4槽口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扇形槽,可以方便推握杆在其中,自由转动,方便患者推拉推握杆,锻炼手臂的弯曲能力,弹簧使得推握杆在安装槽中发生转动时,可以即时复位,也增加了患者在推拉推握杆所受的阻力大小,增加锻炼效果。
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锻炼板7顶端并列设有三个相同球形槽7-1,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球形槽7-1中设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海绵球7-2,所述海绵球7-2尺寸契合所述球形槽7-1尺寸;连接绳7-3,所述连接绳7-3一端连接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球形槽7-1中,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海绵球7-2底端,所述连接绳7-3长度为30cm,所述锻炼板7的两端还设有分指板,两块所述分指板分别设于所述球形槽7-1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患者可以通过在三个球形槽来回移动放置海绵球,锻炼患者的拿放能力,连接绳可以防止海绵球到处滚落,给患者带来不便。分指板可用于患者手痉挛屈曲的姿势矫正,防止畸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锻炼板7的两端均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远离椅座的内侧端位置;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定轨10-1,所述定轨10-1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侧端;支撑轮10-2,所述支撑轮10-2设于所述定轨10-1起始端上方位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侧端;限位板10-3,所述限位板10-3设于所述定轨10-1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板2侧端,且长度小于所述定轨10-1长度;动轨10-4,所述动轨10-4固定连接于所述锻炼板7侧端;滑轮10-5,所述滑轮10-5设于所述动轨10-4起始端下方位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锻炼板7侧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将滑轮正对支撑轮和限位板之间的空间,放置于定轨之上,支撑轮支撑动轨底端,再水平方向推动锻炼板,滑轮顺着定轨滑动,支撑轮顺着滑轨滑动,最后滑轨和滑轮夹设于定轨和限位板之间,从而固定住锻炼板的位置。滑动组件的设置,方便安装或者拆卸锻炼板,需要使用锻炼板时,将其安装于扶手板,不使用时,只需要反向抽出,滑轮再从支撑轮和限位板之间的空间取出,锻炼板便可以很方便的从扶手板上拆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