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用脚部手部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产科用脚部手部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产妇在怀孕的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由于产妇的身子比较重,也不适合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从而一般通过在外散步,来进行锻炼身体,方便后续的生产。但是产妇在走动的过程中,可能路上会有障碍物,若产妇没有注意的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险,但是产妇在怀孕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锻炼,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产的现象。且产妇在怀孕后期时,身子比较笨重,一举一动可能需要旁人的帮助,从而不适合再走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对产妇手脚进行适当锻炼的产科用脚部手部锻炼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产妇在怀孕期间进行运动,可能容易跌倒,且运动较为激烈时,对身体会有一定的损伤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产妇手脚进行适当锻炼的产科用脚部手部锻炼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产科用脚部手部锻炼设备,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整个设备;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拉伸机构上;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另一侧;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对称式设置在所述拉伸机构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拉伸机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部;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式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滑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下部,所述绕线轮的数量为四个,对角的所述绕线轮上绕有拉线,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手环,所述手环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下部远离所述底板一侧,所述手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手环均与对应的拉线另一端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对称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下部靠近所述手环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手环滑动式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支撑块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对称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框之间;脚踝托,所述脚踝托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一滑块上;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部,所述楔形块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框上部;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的两侧,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四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分别成对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下部,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为八个;棘齿条,所述棘齿条分别设置在每对所述第三弹簧下部,所述棘齿条与所述楔形块配合;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棘齿条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部;丝杆,所述丝杆分别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轴承座内;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丝杆下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侧;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转轮,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背靠板,所述背靠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背靠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部;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分别上下对称式设置在第三滑轨上,所述第四弹簧的数量为四个;木琴,所述木琴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第四弹簧与所述木琴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下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
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对产妇手脚进行适当锻炼的效果;产妇可以躺在底座上,通过将双脚放置在第一滑块上,将双手放置在手环上,通过向下拉动守手环,进而带动第一滑块向上下移动,若孕妇不对手环施加力时,第一滑块向下移动,从而在手环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下,可以实现锻炼孕妇手脚的效果;通过转动转轮,从而通过移动第二滑块可以调节背靠板的角度,进而让产妇在锻炼的过程中,更加的舒适;产妇向下拉动手环时,当手环向下移动至与木琴接触时,通过木琴发出声音,可以提醒产妇锻炼的动作已经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底座,2_拉伸机构,20_底板,21_第一支撑杆,22_第一弹簧,23_第一滑块,24_固定框,25_绕线轮,26_手环,27_第一滑轨,28_第二支撑杆,29_第二弹簧,210_脚踝托,211_楔形块,3_横向调节机构,30_第二滑轨,31_连接块,32_第三弹簧,33_棘齿条,34_第一连接杆,4_角度调节机构,40_轴承座,41_丝杆,42_六角螺母,43_第二滑块,44_第二连接杆,45_第一转轴,46_第一锥齿轮,47_第二锥齿轮,48_转轮,49_背靠板,5_支撑块,6_第三滑轨,7_第四弹簧,8_木琴,9_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产科用脚部手部锻炼设备,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有底座1、拉伸机构2、横向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4和支撑块5,底座1上部设有拉伸机构2,拉伸机构2上部设有横向调节机构3,底座1上部右侧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拉伸机构2下部对称式设有支撑块5。
当产妇需要进行锻炼时,可以使用者本设备,首先,产妇可以坐在底座1上,然后将双手和双脚放置在拉伸机构2上,从而可以通过拉伸机构2进行锻炼,产妇可以根据本身的舒适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4来调节角度,根据调节好的角度来调节横向调节机构3,使得产妇更加方便的通过拉伸机构2来进行锻炼。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拉伸机构2包括有底板20、第一支撑杆21、第一弹簧22、第一滑块23、固定框24、绕线轮25、手环26、第一滑轨27、第二支撑杆28、第二弹簧29、脚踝托210和楔形块211,底座1上部左侧滑动式设有底板20,底板20上部均匀间隔设有第一支撑杆21,底板20上部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一弹簧22,中间的第一支撑杆21分别与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1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与第一弹簧22连接,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1上部设有固定框24,固定框24下部均匀设有四个绕线轮25,对角线的两个绕线轮25上绕有拉线,右侧的拉线下部均连接有手环26,拉线左端均与对应的第一滑块23连接,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1下部右侧均设有第一滑轨27,两侧的第一滑轨27下部与支撑块5连接,第一滑轨27与手环26滑动式连接,底座1上部左侧有第二支撑杆28,第二支撑杆28右部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二弹簧29,两侧的第二弹簧29与固定框24连接,两侧的第一滑块23右部均设有脚踝托210,固定框24上部均匀设有四个楔形块211。
当使用者坐在底座1上时,可以将腿部放置在脚踝托210上,并可以将脚趾放在第一滑块23上,从而可以脚部可以有着力点,使用者可以将双手放置在手环26上,然后向下拉动手环26,通过拉线和绕线轮25带动对角的第一滑块2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产妇的脚向上移动,从而第一弹簧22被拉伸,当产妇不对手环26施加力时,在第一弹簧22的复位作用下,第一滑块23向上移动复位,进而在手环26与第一滑块23的配合下,可以对产妇的手脚进行锻炼,当产妇对坐姿进行调整之后,使用者可以相应的移动固定框24的位置,并通过横向调节机构3对固定框24进行固定,此时第二弹簧29发生形变,使得两侧手环26的位置恰好方便产妇进行锻炼,当产妇不进行锻炼时,可以通过横向调节机构3不再对固定框24进行固定,在第二弹簧29的复位作用下,固定框24复位。
横向调节机构3包括有第二滑轨30、连接块31、第三弹簧32、棘齿条33和第一连接杆34,第二支撑杆28上部设有第二滑轨30,第二滑轨30与固定框24滑动式连接,第二滑轨30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式设有连接块31,连接块31上滑动式设有棘齿条33,棘齿条33与连接块31之间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32,棘齿条33与楔形块211配合,棘齿条33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4。
产妇对坐姿角度进行调节后,旁人可以通过移动固定框24的位置,使得两侧的手环26的位置恰好方便产妇进行锻炼,固定框24左右移动带动楔形块211进行移动,楔形块211移动的过程中,会向上压动棘齿条33,使得第三弹簧32被压缩,当楔形块211卡住棘齿条33时,固定框24可以被固定,此时第三弹簧32复位,若产妇不需要进行锻炼时,旁人可以将第一连接杆34向上拉起,使得楔形块211不再卡住棘齿条33,从而固定框24可以复位。
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有轴承座40、丝杆41、六角螺母42、第二滑块43、第二连接杆44、第一转轴45、第一锥齿轮46、第二锥齿轮47、转轮48和背靠板49,底座1右侧前后两部均设有轴承座40,两侧的轴承座40上均转动式设有丝杆41,丝杆41上均配合有六角螺母42,六角螺母42下部均设有第二滑块43,第二滑块43与底座1滑动式连接,第二滑块43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4,底座1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45,第一转轴45上设有背靠板49,背靠板49与第二连接杆44转动式连接,第一转轴45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锥齿轮46,前后两侧的丝杆41左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47,第一锥齿轮46与第二锥齿轮47啮合,第一转轴45前后两侧均设有转轮48。
产妇需要调节在底座1上的角度时,可以转动两侧的转轮48,产妇需要平躺时,可以顺时针转动转轮48,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5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锥齿轮46与第二锥齿轮47啮合带动丝杆4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六角螺母42带动第二滑块43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44使得背靠板49向右转动,从而产妇可以进行平躺,若产妇不想平躺时,可以逆时针转动转轮48来调节角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第三滑轨6、第四弹簧7、木琴8和第二转轴9,两侧的支撑块5上部均设有第三滑轨6,第三滑轨6内滑动式设有木琴8,木琴8与第三滑轨6之间连接有两个第四弹簧7,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1下部右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与第一滑轨27连接。
当产妇需要进行锻炼时,可以转动第二转轴9,使得第一滑轨27上的部件可以向上转动,从而方便产妇进入底座1上进行锻炼,产妇拉动手环26向下移动至与木琴8接触时,木琴8会发出声音,提醒产妇锻炼的角度已经到位,从而可以通过木琴8是否发出声音来判断产妇的锻炼的角度是否到位。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