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箱子玩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箱子玩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俗称《推箱子》的电子游戏风靡全世界,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公开的《推箱子》游戏关卡题中,地界在15*15范围内的小型或偏小型关卡题超过10000个。但三十多年来,没有与该游戏电子形式相对应的能推解许多关卡题的游戏实物;另外,专利公开号为cn2044472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对应于俗称《推箱子》电子游戏的实物推棋;包括带有由小方格组成方形格子阵列的底盘、表示箱子的棋子、推棋子的小人,还有分别表示空格、箱子目的地、墙的棋块,棋块可放置在底盘的小方格里,小方格对棋块有水平方向移动的限制;解决了风靡全世界的《推箱子》电子游戏三十多年来没有适用实物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将空格和墙设计在同一棋块上,并设置棋子移动的导向凹槽,使游戏实物更简明实用。实物推棋,不必依靠电能;所有不超过底盘所示范围的《推箱子》关卡题,都能在实物推棋上摆出并推解;同一道关卡题,用实物方式比用电子方式更容易推解,效果明显;有利于《推箱子》游戏活动的深入普及与发展;但该方案的缺陷也较为明显,即推箱子的过程中,均在小方格的顶面完成,障碍物也仅贴纸贴于顶面,那么在实际玩耍的时候真实感有所缺失,而且游戏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物版、更具有游戏体验感的推箱子玩具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推箱子玩具,包括盘座、多个块体以及仿生组件;多个块体能够相对独立地布置于盘座的棋盘上,增加或移除部分块体后能使所述棋盘上构成具有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的棋局;所述仿生组件包括表征推箱人的第一棋子,以及若干个表征箱子的第二棋子;第一棋子和若干第二棋子活动设置于棋局的凹陷区域中;增加的部分块体的方案具体可以实施为往棋盘上放置块体,进而形成凸起区域,而没放置块体的就形成凹陷区域;放置的方式可以为普通放置,即将块体的底部放置在棋盘的表面,也可以采用磁吸方式,将块体的底部磁吸连接于棋盘的表面;移除部分块体应当包括将块体完全与棋盘脱离或块体未完全脱离棋盘而仅为被移除于棋盘的表面,所述块体完全与棋盘脱离的前提是在棋盘上先阵列摆满所有的块体,再从中移除部分块体,进而形成凹陷区域,未移除的块体形成凸起区域;按压的方式实现块体未完全脱离棋盘而仅为被移除于棋盘的表面。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块体能够上下移动于盘座上,按压部分块体使其下沉后,所述棋盘上构成具有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的棋局;该技术方案下,即明确本方案是采用按压式,采用按压的方式相比于上述其他方式的优势在于方便收纳,块体和棋盘相当于一整体,块体不容易散乱或丢失,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快捷,提升游戏体验感。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盘座内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能够作用于块体的底部;当一个或多个块体因外力作用而下沉时,通过复位装置使得所述块体上行复位;在该技术方案下,包括每个块体能够独立实现复位的效果;也包括下沉的块体同步实现复位的效果。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复位装置位于棋盘的下方,下沉后,所述块体均落入在复位装置上,所述复位装置能够同时让多个因外力作用而下沉的块体同步上行复位;同步上行复位的好处在于快速进入下局关卡,以及方便收纳管理。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板、翘板以及复位开关;所述复位板位于所述棋盘的下方,所述块体均下沉至复位板上;所述翘板铰接于盘座内,所述翘板的一端作用于复位板上,另一端作用于复位开关的底部;当按压复位按键时,翘板作用于复位开关的一端下移,另一端上移并抬升复位板。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推箱子玩具还包括纸卡,所述纸卡形状表征是不同关卡下的棋局,所述块体能够通过纸卡所绘制的图示进行逐个按压或将纸卡覆盖在块体表面进行同时按压,进而形成与纸卡形状适配的凹陷区域。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纸卡上至少标识有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的初始位置以及第二棋子的目标位置,所述纸卡能够放置在凹陷区域上,所述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摆放于初始位置上。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块体的顶面还设有用于限定第一棋子和/或第二棋子移动方向的凸起块,所述第一棋子和/或第二棋子的底部设有便于凸起块滑行的十字滑槽,所述第一棋子和/或第二棋子的底部设置在凸起块上;当块体下沉至其顶面与棋盘表面齐平时,所述凸起块高于棋盘表面;所述纸卡上设有多个便于凸起块穿出的通孔,当纸卡能够平整放置于凹陷区域内时,所述凸起块能够穿过通孔;在该技术方案下,能限定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的滑行方向,更为规范游戏运行。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棋盘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相邻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无外力作用时块体相对棋盘维持锁定状态,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维持锁定状态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块体的底部侧壁设有多个阻止块体上行的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共同作用下使得块体定位在安装孔内。
还提供了一种推箱子玩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的步骤如下:
s1:基于纸卡的形状,增加或移除棋盘上的块体,使得棋盘上形成所需关卡的地形;所述地形至少包括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凹陷区域表征能够在该区域内活动,凸起区域表征固定不动的阻碍物;
s2:其中凹陷区域所形成的形状与纸卡的形状相适配,将纸卡平铺覆盖于凹陷区域上,纸卡上标识有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的初始位置标识以及第二棋子的目标位置标识;第一棋子表征推箱人,第二棋子表征箱子;
s3:将第一棋子和第二棋子放置于初始位置上;
s4:通过移动第一棋子,推动第二棋子,将每个第二棋子从初始位置标识上移动至目标位置标识上即算通过关卡;
s5:将棋盘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行收纳整理或进入下个关卡。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推箱子》电子游戏以实物的方式模拟出来,让游戏者更能真实地体会到推箱的乐趣,并且容易开发游戏者的大脑,即可以按照玩具提示过关卡和形成地形,更能以游戏者自身的想法来创造关卡,进一步提升了游戏体验感和参与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独立块体设置在盘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纸卡覆盖上盘座的凹陷区域上,
图4是图1实施例的棋盘上形成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块体设置在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的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的复位装置与块体的结构和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1实施例的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推箱子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的纸卡和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实施例的块体设置在棋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实施例的棋盘上形成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9实施例的纸卡覆盖在棋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9实施例的块体以及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9实施例的第二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9实施例的第一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盘座1、棋盘11、安装孔12、第一限位块121、块体2、第二限位块21、凸起块22、纸卡3、复位装置4、复位开关41、翘板42、复位板43、第一棋子5、第二棋子6、十字滑槽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考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的一种推箱子玩具,包括盘座1、多个块体2以及仿生组件;多个块体2能够相对独立地布置于盘座1的棋盘11上,增加或移除部分块体2后能使所述棋盘11上构成具有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的棋局;凹陷区域表征为可以在该区域内活动,凸起区域表征为固定不动的障碍物;所述仿生组件包括表征推箱人的第一棋子5,以及若干个表征箱子的第二棋子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棋子5模拟成熊形;第一棋子5和若干第二棋子6活动设置于棋局的凹陷区域中,使用者可通过移动第一棋子5而推动第二棋子6移动;其中,增加的部分块体2的方案具体可以实施为往棋盘11上放置块体2,进而形成凸起区域,而没放置块体2的就形成凹陷区域;放置的方式可以为普通放置,即将块体2的底部放置在棋盘11的表面,也可以采用磁吸方式,将块体2的底部磁吸连接于棋盘11的表面;移除部分块体2应当包括将块体2完全与棋盘11脱离或块体2未完全脱离棋盘11而仅为被移除于棋盘11的表面,所述块体2完全与棋盘11脱离的前提是在棋盘11上先阵列摆满所有的块体2,再从中移除部分块体2,进而形成凹陷区域,未移除的块体2形成凸起区域;值得一提地是,在本实施例中,后者的方案采用按压的方式实现块体2未完全脱离棋盘11而仅为被移除于棋盘11的表面,采用按压的方式相比于上述其他方式的优势在于方便收纳,块体2和棋盘11相当于一整体,块体2不容易散乱或丢失,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快捷,提升游戏体验感。
具体而言,所述块体2能够上下移动于盘座1上,按压部分块体2使其下沉后,所述棋盘11上构成上述提到的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的棋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棋盘11上阵列设有多个与块体2适配的安装孔12,所述块体2的底部侧壁活动连接于安装孔12内;通过按压块体2,块体2沿着安装孔12轴向下移,下移至块体2顶面与棋盘11表面齐平时,此时就相对于上述提到的移除块体2;本实施例中,而实现块体2上移的方案为所述盘座1内设有复位装置4,所述复位装置4能够作用于块体2的底部;当一个或多个块体2因外力作用而下沉时,通过复位装置4使得所述块体2上行复位,其中,具体包括两种方案,一种是每个独立的块体2能够实现单独的上行,不影响其他下沉的块体2是否上行;另一种是能实现下沉的块体2同步进行上行;若采用前者方案,所述每个块体2的底部可以设置一个复位装置4,该复位装置4可采用甲虫吸等装置,实现块体2的上下移动,换言之按压块体2使其下沉后,块体2底部被复位装置4锁定,块体2此时维持下沉状态;再次按压下沉的块体2,块体2底部被复位装置4解锁,打破块体2的下沉状态,进而上行复位,该技术手段仅为实现前者方案的其中一个例子,并不仅限于该技术手段;值得一提地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者方案,即能够将下沉的块体2同步上行,实现同时复位,具体而言,所述复位装置4位于所述棋盘11的下方,所述复位装置4能够同时让多个因外力作用而下沉的块体2同步上行复位,所述复位装置4包括复位板43、翘板42以及复位开关41,所述棋盘11两端的盘座1上各设有一复位开关41,所述复位板43设置于盘座1内并位于棋盘11的下方,设置于所述棋盘11上的每个独立块体2的投影(从上至下)均落入与复位板43上,所述翘板42的一端作用于复位板43上,另一端作用于复位开关41的底部;当按压复位开关41时,翘板42作用复位开关41的一端下移,另一端则上移并抬升复位板43,而此时复位块则承托多个下沉的块体2一起做同步上行运动,进而将块体2上行至块体2底部定位于安装孔12内时即可,而此时可以通过复位板43的自身重力下沉,导致翘板42作用复位板43的一端下移,另一端则上移抬升复位开关41,使得复位开关41上行复位;同步上行复位的优势在于节省制造棋局的时间,通过一次性的复位即可立马投入下一个关卡的棋局布置中,更能提高游戏的竞技乐趣。
此外,为了使得复位板43在受力均匀的情况下上行,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翘板42,每个翘板42对应一个复位开关41,当需要将下沉块体2进行同步复位时,需同时按下两个复位开关41,使得复位板43的两侧在受力均匀的情况下上行。
在本实施例中,推箱子玩具还包括多张不同形状的纸卡3,所述纸卡3形状表征是不同关卡下的棋局,使用者可以基于纸卡3上绘制的图示以及纸卡3的形状,进行逐个按压块体2或将纸卡3覆盖在块体2的顶面进行同步按压,进而形成与纸卡3形状适配的凹陷区域;其中,若纸卡3采用较为薄的纸片制成,则需要逐个按压块体2,以防止纸卡3被戳破;若纸卡3采用较为厚实的纸板制成,则可将纸卡3先覆盖在块体2的顶面进行同步按压,所述纸卡3可以平铺覆盖在凹陷区域上,所述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放置在凹陷区域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纸卡3上标识有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的初始位置标识以及第二棋子6的目标位置标识,将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摆放于纸卡3标识好的初始位置标识上;当然在不设置纸卡3的情况下,使用者也可以diy出想要的棋局,然后破解创造出的棋局也是玩法之一,进而不仅能作为游戏玩家更能成为创造关卡者,都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块体2的结构,以限定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滑动方向,具体而言,所述块体2的顶面还设有一凸起块22,所述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的底部设有便于凸起块22滑行的十字滑槽61,所述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的底部设置在凸起块22上;当块体2下沉至其顶面与棋盘11表面齐平时,所述凸起块22高于棋盘11表面;凸起块22与十字滑槽61的配合使用则限定了第一棋子5或第二棋子6只能进行正向的前后左右进行滑行,无法进行斜角滑行,则也更符合推箱子的常规玩法,此时,配合使用的纸卡3上设有多个便于独立凸起块22穿过的通孔,当纸卡3能够平整放置于凹陷区域内时,所述凸起块22能穿过通孔,该配套使用的纸卡3则没有相应的标识,需要配合使用说明书等使用;而相对于块体2顶面不设置凸起块22的情况而言,规范了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滑行方向,但在滑行顺畅度较前一方案而言弱,不设置凸起块22的话则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滑行移动过程中更为顺畅,游戏体验感也更优,两种方式均存在其优势之处。
所述块体2相对盘座1可上下移动,在只有块体2自身重力而无其他力的施压下,所述块体2相对定位在棋盘11上,此时块体2维持锁定状态,当使用者按压该块体2,即块体2受到了除重力之外的力施压时,则打破锁定状态,块体2相对棋盘11下沉;当使用者按压复位装置4时,复位板43能够承托块体2上行,并将块体2重新锁定于棋盘11上,即便复位板43回位,块体2在无承托的情况下也相对棋盘11静止,而实现以上方案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2的内壁上设有使块体2维持锁定状态的阻止块体2下移的限位条,所述块体2的底部侧壁设有多个阻止块体2上行的第二限位块21,在块体2维持锁定状态下时,所述块体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121相抵,所述第二限位块21与安装孔12的底面相抵。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一阐述的推箱子玩具,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的步骤具体如下:
s1:使用者基于纸卡3的形状,增加或移除棋盘11上的块体2,使得棋盘11上形成所需关卡的地形;所述地形包括凹陷区域和凸起区域;凹陷区域表征能够在该区域内活动,凸起区域表征固定不动的阻碍物;
其中,s1中的地形形成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方式:
玩法一:如采用块体2可脱离棋盘11而增加块体2的技术方案,基于纸卡3的形状,纸卡3可向平铺于棋盘11的表面上,对未被纸卡3铺设的棋盘11表面上进行放置块体2,进而形成凸起区域;
玩法二:如采用块体2可脱离棋盘11而减少块体2的技术方案,先对棋盘11的表面放置满块体2,然后基于纸卡3的形状,将其覆盖到的块体2从棋盘11表面上拿走,进而形成凹陷区域;
玩法三:如采用块体2不可脱离棋盘11而按压移除块体2的技术方案,使用者基于纸卡3的形状,对棋盘11的块体2进行逐个按压或若纸卡3具有一定硬度的情况下也可同时按压块体2,形成凹陷区域;
s2:其中凹陷区域所形成的形状与纸卡3的形状相适配,将纸卡3平铺覆盖于凹陷区域上,纸卡3上标识有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的初始位置标识以及第二棋子6的目标位置标识;第一棋子5表征推箱人,第二棋子6表征箱子;
s3:将第一棋子5和第二棋子6放置于初始位置上;
s4:通过移动第一棋子5,推动第二棋子6,将每个第二棋子6从初始位置标识上移动至目标位置标识上即算通过关卡;
s5:将棋盘11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行收纳整理或进入下个关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