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孕妇快到预产期时,妇产科会根据孕妇的体制考虑顺产还是剖腹产,顺产没有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同时没有手术创伤,产后恢复会快,但是顺产前需要进行小马步运动,小马步需要手扶着桌沿,双腿平稳站立,慢慢弯曲膝盖,盆骨下移,双腿膝盖自然分开直到完全曲屈,然后,慢慢站起,用脚力网上蹬,每天重复多次。
桌子往往是活动的,手扶桌架不牢靠,会出现桌子倾斜,导致孕妇早产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一横向移动部以及一垂直移动部;所述横向移动部设有两t型槽,所述横向移动部设有沿t型槽滑动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两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垂直于横向移动部设置,两所述导向部均设有一矩形槽,两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设有一把手两端,所述把手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块,所述支架位于定位块正下方设有一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定位块之间设有一第一弹簧;所述横向移动部设有一用于驱动支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垂直移动部设有一缓冲组件。
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t型槽内的第一螺杆、设于第一螺杆一端的从动轮、设于第一螺杆另一端的定位板、用于驱动从动轮旋转的主动轮以及设于其中一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间歇轮;所述支架设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螺纹部。
优选地,主动轮设有一偏心柱。
优选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座椅、两第二弹簧、阻位块以及第二螺杆;所述缓冲座椅设有一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第二弹簧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阻位块与缓冲座椅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螺杆与阻位块螺纹配合,所述垂直移动部设有用于阻位块移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通过盖板密封,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盖板连接有一手轮。
优选地,缓冲座椅设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缓冲座椅与垂直移动部接触面设有第二缓冲层。
优选地,定位块设有与导向部配合的定位筋。
优选地,横向移动部表面设有防滑层。
优选地,把手分小段部、中段部以及大段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架与把手配合便于皮配不同孕妇手的位置,同时第一弹簧与把手配合便于匹配孕妇在下蹲过程中手的位置。当孕妇在下蹲过程中无法起身时,缓冲组件实现柔性接触。
2、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缓冲层实现二次柔性接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3、防滑层增加孕妇与横向移动部的摩擦力,提高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孔径冲压头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数字说明
1、支撑座2、横向移动部3、垂直移动部4、t型槽5、支架6、导向部7、矩形槽8、把手9、定位块10、配合部11、第一弹簧12、第一螺杆13、从动轮14、定位板15、主动轮16、间歇轮17、螺纹部18、偏心柱19、缓冲座椅20、第二弹簧21、阻位块22、第二螺杆23、定位槽24、盖板25、手轮26、第一缓冲层27、第二缓冲层28、定位筋29、防滑层30、缓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顺产前运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设于一横向移动部2以及一垂直移动部3。横向移动部2上表面设有防滑层29,防滑层29加大孕妇脚掌与横向移动部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小马步运动的安全性。横向移动部2设有两t型槽4,横向移动部2设有沿t型槽4滑动的支架5,支架5设有两导向部6,导向部6垂直于横向移动部2设置。
如图3、图4所示,两个导向部6均设有一矩形槽7,两矩形槽7内滑动设有一把手8两端。把手8轴线平行于垂直移动部3设置。把手8设有不同孕妇抓取的小段部、中段部以及大段部,小段部的直径小于中段部,中段部直径小于大段部。
如图1、图3所示,把手8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块9,定位块9通过螺钉与把手8固定连接。定位块9设有与导向部6配合的定位筋28,定位筋28与导向部6配合。避免出现把手8转动的现象,提高把手8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支架5位于定位块9正下方设有一配合部10,配合部10与定位块9之间设有一第一弹簧11。把手8随孕妇下行过程中挤压第一弹簧11,上行时会有个向上的推力,提高运动的安全性,同时孕妇上行过程中起身会很困难,第一弹簧11给孕妇一个向上的力,减轻孕妇上行过程中的压力。
如图3、图4所示,横向移动部2设有一用于驱动支架5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t型槽4内的第一螺杆12、设于第一螺杆12一端的从动轮13、设于第一螺杆12另一端的定位板14、用于驱动从动轮13旋转的主动轮15以及设于其中一从动轮13与主动轮15之间的间歇轮16。支架5设有与第一螺杆12配合的螺纹部17,第一螺杆12与定位板14转动配合。
主动轮15与垂直移动部3转动配合,主动轮15设有一偏心柱18,偏心柱18带动主动轮15旋转。主动轮15带动其中一从动轮13以及间歇轮16配合,间歇轮16带动另一从动轮13旋转,间歇轮16起到变向的作用实现两第一螺杆12同步且同向旋转,第一螺杆12带动支架5运动至孕妇舒适位置,从而匹配不同臂展的孕妇。
垂直移动部3设有与一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座椅19、第二弹簧20、阻位块21以及第二螺杆22。
如图1所示,缓冲座椅19设有第一缓冲层26,缓冲座椅19与垂直移动部3接触面设有第二缓冲层27。第一缓冲层26减小孕妇下行过冲中的冲击力,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图3所示,缓冲座椅19设有一缓冲部30,缓冲部30设于第二弹簧20的正上方,第二螺杆22的一端穿过阻位块21与缓冲座椅19转动配合,第二螺杆22与阻位块21螺纹配合。
如图1、图2所示,垂直移动部3设有用于阻位块21移动的定位槽23,第二弹簧20以及缓冲部30均设于定位槽23内,定位槽23通过盖板24密封。第二螺杆22穿过盖板24连接有一手轮25。第二弹簧20带动缓冲部30以及第二螺杆22上行,由于阻位块21与第二螺杆22螺纹配合,当阻位块21与盖板24接触时,缓冲座椅19以及第二螺杆22停止上行。通过手轮25带动第二螺杆22旋转控制缓冲座椅19的高度,匹配不同身高的产妇。
如图1至图4所示,工作时,孕妇站至横向移动部2上,双脚站在防滑层29,家人通过偏心柱18带动主动轮15旋转。主动轮15与间歇轮16以及从动轮13配合,带动第一螺杆12旋转,第一螺杆12与螺纹部17配合。支架5沿t型槽4往复直线运动,直至把手8运动至孕妇舒适位置。
通过第二螺杆22与阻位块21螺纹配合,控制缓冲座椅19与阻位块21之间的距离。第二弹簧20带动缓冲座椅19上行,阻位块21与盖板24接触。通过调节缓冲座椅19的高度,匹配不同孕育的身高,加大对孕妇的保护。
当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孕妇双手拉住把手8,根据孕妇手掌大小,选择小段部、中段部或者大段部。把手8选择完成后,孕妇背靠垂直移动部3,双腿平稳站立,慢慢弯曲膝盖,盆骨下移,双腿膝盖自然分开直到完全曲屈,然后,慢慢站起,用脚力往上蹬,每天重复多次。
孕妇盆骨下移时,带动把手8下行压缩第一弹簧11,慢慢站起时第一弹簧11给孕妇一个向上的力,缓解上行过程中压力。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