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11 13:01:53|239|起点商标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腿部肌肉受伤患者通过伸蜷腿来进行训练,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肌肉再次损伤的情况,现有进行该训练的医疗康复器械均没有比较好的防护措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陪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患者训练过程容易再次出现肌肉拉伤,使得患者的恢复期再次延长,同时使得患者对再次康复训练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倒u形架,倒u形架的外壁顶面一侧固定安装座椅,其特征在于:倒u形架的外壁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面,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一端,倒u形架的上方设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开设移动透槽,导向杆穿过移动透槽并与之接触配合,倒u形架上设有能够带动移动板向左移动的阻力装置,导向杆为方形杆并且其前面纵向开设条形透槽,条形透槽内设有两根横向的且齿面向背的楔形齿条,两根楔形齿条与条形透槽之间设有使得两个两根楔形齿条只能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一限位装置,移动透槽的前后两面分别固定连接弹簧伸缩杆的一端,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楔形块,楔形块的楔形面均朝右,楔形块分别能够与对应的楔形齿条啮合,楔形齿条的相对面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数根第一拉簧连接,楔形齿条之间设有椭圆形的凸轮,凸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条形透槽的内壁一侧,凸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蜗杆一端,蜗杆另一端穿过导向杆并与之通过轴承连接,倒u形架的外壁设有u形板,u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蜗杆的另一端位于u形板内,u形架内转动安装与蜗杆啮合配合的蜗轮,u形架内转动安装与蜗轮同轴的第一链轮,u形架的上方设有纵向的调节转轴,u形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承连接调节转轴的外周,调节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连接轴承的外周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单车手刹,单车手刹分别连接单车手刹线一端,移动板的一侧前部和后部分别开设按摩槽,按摩槽的相近侧分别设有竖向的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按摩槽之间设有使得活动板只能左右移动的第二限位装置,两个按摩槽的相近一侧分别开设活动透槽并分别与移动透槽互通,活动透槽内分别设有一根活动转轴,活动转轴的相对端分别固定安装齿轮,齿轮均位于移动透槽内,导向杆底面开设与齿轮啮合的齿槽,活动转轴分别贯穿对应的活动板并与之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转轴的相背端分别固定连接按摩轮的一端,活动板一侧分别连接对应的单车手刹线另一端,活动板另一侧分别通过数根第二拉簧连接对应的按摩槽内壁。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阻力装置由动滑轮,索链、竖向的通孔、挂钩和配重块组成,索链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一侧底端,通孔开设于倒u形架的外壁顶面,索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倒u形架的内壁顶面一侧,索链上设有动滑轮,动滑轮位于倒u形架内部,动滑轮下方设有挂钩,挂钩上设有配重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通孔的内壁一侧顶部设有导向轮,索链绕过导向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移动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把手,把手的外周开设有防滑纹。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移动板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一侧,弧形板的凹面分别朝上并设有软垫。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挂钩上设有拉力传感器,固定板与移动板相对面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分别电路连接pc机。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装置用于腿部肌肉受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患者坐在座椅上,患者将双脚贴紧移动板的一侧,患者转动调节转轴,调节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转动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和第一拉簧的拉力能够使得两个楔形齿条相对或相背运动,当两个楔形齿条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分离时,此时凸轮的短径与两个楔形齿条的相对面接触,患者转动调节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能够使得两个楔形齿条相背运动时,两个楔形齿条相背运动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啮合,进而使得凸轮的长径与两个楔形齿条的相对面接触,楔形块分别与对应的楔形齿条啮合使得移动板只能向右移动,阻力装置给予移动板一个向左的力,患者进行伸腿并克服阻力装置所提供的力进而带动移动板向右移动,若患者在伸腿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患者进行蜷腿便可将双脚与移动板进行分离,进而停止训练,患者完成伸腿训练后,患者继续转动调节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能够使得两个楔形齿条在第一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相对运动,两个楔形齿条相对运动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分离,进而使得移动板能够向左移动,患者进行蜷腿运动,并在阻力装置所提供的力的作用下,移动板向左移动,患者若在蜷腿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患者转动调节转轴能够使得两个形齿条相背运动并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啮合,进而使得移动板无法向左移动,患者使得双脚与移动板分离便可,患者在伸蜷腿的过程中,患者双手分别握紧对应的单车手刹,单车手刹分别使得对应的单车手刹线内线移动,进而分别带动活动板向左移动,活动板向左移动分别带动对应的按摩轮向左移动并分别与患者双脚接触,患者进行伸蜷腿训练能够使得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能够带动齿轮移动,齿轮分别与导向杆上的齿槽啮合,齿轮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自转,齿轮自转分别通过活动转轴带动对应的按摩轮转动,按摩轮转动分别对患者的双脚进行按摩,单车手刹握得越紧,单车手刹线的内线移动距离越大,进而使得按摩轮相对移动板分别向左移动的距离越大,按摩轮对患者双脚的按摩力越大,患者通过单车手刹的握紧程度对按摩轮的按摩力进行控制,使用者松开单车手刹,活动板分别在第二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相对移动板向右移动并与患者双脚分离,进而停止按摩,与现有技术相比,患者使用者能够通过转动调节转柄对本装置的停止进行控制,防止患者在肌肉拉伤后继续进行训练,进而避免使受伤加重,将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患者能够通过握紧单车刹车使得按摩轮与患者双脚接触,患者进行伸蜷腿训练能够带动按摩轮转动进而对患者双脚进行按摩,进而刺激患者脚部穴位,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自行使用本装置,不需要医护陪同,进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2的c向视图的放大图;图5是图2的d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养康复训练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倒u形架1,倒u形架1的外壁顶面一侧固定安装座椅2,其特征在于:倒u形架1的外壁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3的底面,固定板3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杆4的一端,倒u形架1的上方设有移动板5,移动板5的一侧开设移动透槽6,导向杆4穿过移动透槽6并与之接触配合,倒u形架1上设有能够带动移动板5向左移动的阻力装置,导向杆4为方形杆并且其前面纵向开设条形透槽7,条形透槽7内设有两根横向的且齿面向背的楔形齿条8,两根楔形齿条8与条形透槽7之间设有使得两个两根楔形齿条8只能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由数个纵向的第一限位槽和数个第一限位滑块组成,条形透槽7的内壁顶面和内壁底面分别开设数个第一限位槽,楔形齿条8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个第一限位滑块,第一限位滑块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内并能能够沿之移动,移动透槽6的前后两面分别固定连接弹簧伸缩杆9的一端,弹簧伸缩杆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楔形块10,楔形块10的楔形面均朝右,楔形块10分别与对应的楔形齿条8啮合后,楔形块10只能够向右移动,楔形块10分别能够与对应的楔形齿条8啮合,楔形齿条8的相对面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数根第一拉簧连接,楔形齿条8之间设有椭圆形的凸轮11,凸轮11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条形透槽7的内壁一侧,凸轮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蜗杆12一端,蜗杆12另一端穿过导向杆4并与之通过轴承连接,倒u形架1的外壁设有u形板13,u形板13的左视图为u形,u形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上端,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倒u形架1的外壁顶面,固定杆对患者腿部移动的限制小,能够防止u形板13影响到患者的腿部的移动,u形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杆4的另一端,蜗杆12的另一端位于u形板13内,u形架13内转动安装与蜗杆12啮合配合的蜗轮14,u形架13内转动安装与蜗轮14同轴的第一链轮15,u形板13内设有纵向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u形板13的内壁,蜗轮14和第一链轮15均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上,u形架13的上方设有纵向的调节转轴16,u形架13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承17连接调节转轴16的外周,调节转轴16上固定安装第二链轮18,第一链轮15与第二链轮18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连接轴承17的外周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单车手刹19,单车手刹19分别连接单车手刹线20一端,单车手刹19和单车手刹线20的结构与具体安装方式均已为现有公知常识,单车手刹线20分为内线和外线,本申请不做过多赘述,移动板5的一侧前部和后部分别开设按摩槽21,按摩槽21的相近侧分别设有竖向的活动板22,活动板2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按摩槽21之间设有使得活动板22只能左右移动的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由两个横向的第二限位槽和两个第二限位块组成,按摩槽21的内壁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第二限位槽,活动板2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安装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内并能够沿之移动,两个按摩槽21的相近一侧分别开设活动透槽23并分别与移动透槽6互通,活动透槽23内分别设有一根活动转轴24,活动转轴24的相对端分别固定安装齿轮25,齿轮25均位于移动透槽6内,导向杆4底面开设与齿轮25啮合的齿槽,活动转轴24分别贯穿对应的活动板22并与之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转轴24的相背端分别固定连接按摩轮26的一端,活动板22一侧分别连接对应的单车手刹线20另一端,单车手刹线20另一端的外线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板5一侧,单车手刹线20另一端的内线固定连接对应的活动板22的一侧,移动板5的一侧前部与后部分别开设与对应的按摩槽21互通的线槽,单车手刹线20的另一端内线分别穿过对应的线槽后并与对应活动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板22另一侧分别通过数根第二拉簧连接对应的按摩槽21内壁。本装置用于腿部肌肉受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患者坐在座椅2上,患者将双脚贴紧移动板5的一侧,患者转动调节转轴16,调节转轴16转动带动第二链轮18转动,第二链轮18转动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一链轮15转动,第一链轮15转动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转动带动蜗杆12转动,蜗杆12转动带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转动和第一拉簧的拉力能够使得两个楔形齿条8相对或相背运动,当两个楔形齿条8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10分离时,此时凸轮11的短径与两个楔形齿条8的相对面接触,患者转动调节转轴16带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转动能够使得两个楔形齿条8相背运动时,两个楔形齿条8相背运动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10啮合,进而使得凸轮11的长径与两个楔形齿条8的相对面接触,楔形块10分别与对应的楔形齿条8啮合使得移动板5只能向右移动,阻力装置给予移动板5一个向左的力,患者进行伸腿并克服阻力装置所提供的力进而带动移动板5向右移动,若患者在伸腿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患者进行蜷腿便可将双脚与移动板5进行分离,进而停止训练,患者完成伸腿训练后,患者继续转动调节转轴16带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转动能够使得两个楔形齿条8在第一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相对运动,两个楔形齿条8相对运动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10分离,进而使得移动板5能够向左移动,患者进行蜷腿运动,并在阻力装置所提供的力的作用下,移动板5向左移动,患者若在蜷腿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患者转动调节转轴6能够使得两个形齿条8相背运动并分别与对应的楔形块10啮合,进而使得移动板5无法向左移动,患者使得双脚与移动板5分离便可,患者在伸蜷腿的过程中,患者双手分别握紧对应的单车手刹19,单车手刹19分别使得对应的单车手刹线20内线移动,进而分别带动活动板22向左移动,活动板22向左移动分别带动对应的按摩轮26向左移动并分别与患者双脚接触,患者进行伸蜷腿训练能够使得移动板5移动,移动板5移动能够带动齿轮25移动,齿轮15分别与导向杆4上的齿槽啮合,齿轮15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自转,齿轮15自转分别通过活动转轴24带动对应的按摩轮26转动,按摩轮26转动分别对患者的双脚进行按摩,单车手刹19握得越紧,单车手刹线20的内线移动距离越大,进而使得按摩轮26相对移动板5分别向左移动的距离越大,按摩轮26对患者双脚的按摩力越大,患者通过单车手刹20的握紧程度对按摩轮26的按摩力进行控制,使用者松开单车手刹20,活动板22分别在第二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相对移动板5向右移动并与患者双脚分离,进而停止按摩,与现有技术相比,患者使用者能够通过转动调节转柄16对本装置的停止进行控制,防止患者在肌肉拉伤后继续进行训练,进而避免使受伤加重,将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患者能够通过握紧单车刹车20使得按摩轮26与患者双脚接触,患者进行伸蜷腿训练能够带动按摩轮26转动进而对患者双脚进行按摩,进而刺激患者脚部穴位,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自行使用本装置,不需要医护陪同,进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阻力装置由动滑轮27,索链28、竖向的通孔29、挂钩30和配重块31组成,索链28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5一侧底端,通孔29开设于倒u形架1的外壁顶面,通孔29位于导向杆4的左侧,使得索链28能够将移动板5拉到导向杆4的左端,索链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倒u形架1的内壁顶面一侧,索链28上设有动滑轮27,动滑轮27位于倒u形架1内部,动滑轮27下方设有挂钩30,动滑轮27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为u形结构,动滑轮27的前后两面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安装板内壁,安装板的外壁底面固定安装挂钩30,挂钩30上设有配重块31,倒u形架1的高度使得配重块31底面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大于导向杆4长度的二分之一,从而使得配重块31挂在挂钩30上后始终不会与地面接触,进而始终给移动板5一个向左移动的力。受配重块31的重力作用,配重块31向下移动能够带动动滑轮27向下移动,动滑轮27向下移动能够通过索链28带动移动板5向左移动,从而该装置给予移动板5一个向左移动的力,且该力始终大小不变,从而为患者提供训练所需的阻力,患者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块31能够实现对训练所需的阻力进行调节。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孔29的内壁一侧顶部设有导向轮32,通孔29的内壁一侧顶部开设安装槽,导向轮32位于安装槽内并且其前后两面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安装槽内壁,索链28绕过导向轮32。导向轮32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能够减少索链28与通孔29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该摩擦力影响到本装置的运行,另外能够减少磨损,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1或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块5的上方固定安装把手33,把手33的外周开设有防滑纹。患者能够将身体前倾靠在调节转轴16,并将双脚与移动板5分离,患者能够通过手抓紧把手33来带动移动板5移动,患者能够通过本装置对手部肌肉进行锻炼,同时护理人员能通过把手33对本装置进行移动,进而对本装置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如1或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板5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34一侧,弧形板34的凹面分别朝上并设有软垫。患者将双脚分别搭在弧形板34上,弧形板34能够对患者的双脚起到支撑作用,患者不需自己用力保持双脚的稳定,另外软垫能够避免患者双脚与弧形板34硬性接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挂钩30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挂钩30与安装板之间通过拉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固定板3与移动板5相对面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分别电路连接pc机。拉力传感器能够对配重块31的重力进行检测,患者训练过程中,位移传感器能够对移动板5每次往复移动的距离和往复移动的次数进行检测,拉力传感器和位于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pc机,pc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保存记录,便于医生根据每次训练的训练强度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判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