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闲暇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羽毛球作为一种大众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羽毛球馆的场地较少,不足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急需一种携带方便、组装固定灵活、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198622u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球网,还包括转动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转动结构交叉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为可伸缩式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由三段套管活动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四套管、第五套管和第六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四套管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套管内设有用于收纳球网的收纳装置,通过设置的收纳装置,可将球网绕设在收纳装置中,携带方便,组装固定灵活,但是该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过程中球网裸露在外侧较易于被损坏,且装置体积较大,携带的便利性仍具有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解决了羽毛球网架在携带过程中球网裸露在外侧较易于被损坏,且装置体积较大,携带的便利性仍具有一定缺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两组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卡接,所述卡槽包括圆形槽和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左侧与圆形槽的右侧连通,所述卡块包括椭圆柱和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左侧与椭圆柱右后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条的右侧分别与球网左侧的顶部和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球网右侧的顶部和右侧的底部分别与两组吸附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块的右侧伸入至吸附槽内,两组所述吸附槽分别开设于外框架左侧的顶部和左侧的底部,所述外框架右侧的中部与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外卡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连接轴的底端卡接,所述连接轴的顶端与固定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部开始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吸附块为碳钢块,且吸附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防锈涂层,所述吸附槽内卡接有强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外框架和外卡座的水平截面形状均为弧形,且外框架的内径大于支撑柱的之间,所述外卡座的内径等于底座的直径,且外卡座的外径等于固定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且螺纹孔内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圆形槽的直径大于矩形槽的宽度,所述椭圆柱的大径与圆形槽的直径相适配,且椭圆柱的小径和连接条的宽度均小于矩形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提取槽,且提取槽的内壁粘接有一层防滑橡胶垫,所述外框架和支撑柱均为工程塑料,且底座和外卡座均为碳钢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通过外框架、支撑柱和球网的配合,以及外卡座与底座的配合,使得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移动过程中的球网的防护性较高,减少了球网的损坏,且减少了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占用空间,通过卡槽与卡块的配合,使得球网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提高了球网更换的便利性。
2、该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通过连接孔、螺纹孔和螺纹柱的配合,使得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较为稳定,避免了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移动过程中产生散落,通过外框架和支撑柱均为工程塑料,且底座和外卡座均为碳钢座,使得羽毛球网架使用时的放置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卡槽;301、圆形槽;302、矩形槽;4、卡块;401、椭圆柱;402、连接条;5、球网;6、吸附块;7、吸附槽;8、外框架;9、连接板;10、外卡座;11、连接轴;12、固定板;13、连接孔;1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2的外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两组卡槽3,卡槽3与卡块4卡接,卡槽3包括圆形槽301和矩形槽302,矩形槽302的左侧与圆形槽301的右侧连通,卡块4包括椭圆柱401和连接条402,连接条402的左侧与椭圆柱401右后侧固定连接,两组连接条402的右侧分别与球网5左侧的顶部和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球网5右侧的顶部和右侧的底部分别与两组吸附块6的左侧固定连接,吸附块6的右侧伸入至吸附槽7内,两组吸附槽7分别开设于外框架8左侧的顶部和左侧的底部,外框架8右侧的中部与连接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连接板9的底部与外卡座10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外框架8、支撑柱2和球网5的配合,以及外卡座10与底座1的配合,使得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移动过程中的球网5的防护性较高,减少了球网5的损坏,且减少了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占用空间,支撑柱2的顶端与连接轴11的底端卡接,连接轴11的顶端与固定板12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2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贯穿固定板12的连接孔13,连接板9上表面的中部开始有螺纹孔14。
具体的,为了方便对球网5进行支撑固定,吸附块6为碳钢块,且吸附块6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防锈涂层,吸附槽7内卡接有强磁铁块。
具体的,为了方便底座1与外卡座10扣合,外框架8和外卡座10的水平截面形状均为弧形,且外框架8的内径大于支撑柱2的之间,外卡座10的内径等于底座1的直径,且外卡座10的外径等于固定板12的直径。
具体的,为了使得固定板12与连接板9之间的固定较为稳定,连接孔13的直径大于螺纹孔14的直径,且螺纹孔14内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需要携带装置移动时,将吸附块6与吸附槽7分离,然后将球网5查绕在支撑柱2上,接着将外卡座10与底座1卡紧,并使用螺纹柱穿过连接孔13与螺纹孔14旋紧,进而将装置形成圆柱状结构,避免了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移动过程中产生散落。
具体的,为了使得球网5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提高球网5更换的便利性,圆形槽301的直径大于矩形槽302的宽度,椭圆柱401的大径与圆形槽301的直径相适配,且椭圆柱401的小径和连接条402的宽度均小于矩形槽302的宽度,球网5在第一次安装时,将椭圆柱401的小径朝向矩形槽302伸入,然后将连接条402旋转90°,进而使得椭圆柱401的大径朝向矩形槽302,进而阻隔了椭圆柱401的左右移动,进而将球网5方便的固定在支撑柱2上。
具体的,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羽毛球网架,连接板9的中部开设有提取槽,且提取槽的内壁粘接有一层防滑橡胶垫,进而方便使用者拎取装置,外框架8和支撑柱2均为工程塑料,且底座1和外卡座10均为碳钢座,使得装置的重心较低,放置较为稳定。
工作原理:球网5在第一次安装时,将椭圆柱401的小径朝向矩形槽302伸入,然后将连接条402旋转90°,进而使得椭圆柱401的大径朝向矩形槽302,进而阻隔了椭圆柱401的左右移动,进而将球网5方便的固定在支撑柱2上,当需要使用球网5时,将球网5伸直后使得吸附块6与吸附槽7吸合,进而完成羽毛球球网架的组装,当需要携带装置移动时,将吸附块6与吸附槽7分离,然后将球网5查绕在支撑柱2上,接着将外卡座10与底座1卡紧,并使用螺纹柱穿过连接孔13与螺纹孔14旋紧,进而将装置形成圆柱状结构,并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握住提取槽携带装置移动。
综上所述,该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通过外框架8、支撑柱2和球网5的配合,以及外卡座10与底座1的配合,使得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移动过程中的球网5的防护性较高,减少了球网5的损坏,且减少了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占用空间,通过卡槽3与卡块4的配合,使得球网5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提高了球网5更换的便利性,通过连接孔13、螺纹孔14和螺纹柱的配合,使得固定板12与连接板9之间的固定较为稳定,避免了室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在携带移动过程中产生散落,通过外框架8和支撑柱2均为工程塑料,且底座1和外卡座10均为碳钢座,使得羽毛球网架使用时的放置较为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