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2021-01-11 13:01:45|295|起点商标网
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玩具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玩具车的车身与车底是连接在一起的,玩具车只具有简单的行驶功能,其趣味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趣味性的玩具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玩具车,包括:

车底;

设置在所述车底上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第一定位件;

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包括滑动本体、第一卡扣、第一推杆、第一连接轴和第一扭簧;所述滑动本体与所述车底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滑动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车底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本体连接;

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第一车身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身主体上的第二定位件和第二卡扣;所述玩具车具有一装配状态和一散开状态,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卡接配合,所述第一车身主体锁定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滑动本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车底滑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离,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并顶推所述第一车身主体,以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分离,所述玩具车从所述装配状态切换到所述散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处于初始状态;所述滑动本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车底滑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离,所述滑动本体推动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一扭簧产生弹性变形;或,

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所述滑动本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车底滑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离,所述第一扭簧复位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第三定位件,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第二车身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身主体上的第四定位件,所述顶推装置还包括第二推杆、第二连接轴和第二扭簧;

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杆连接;

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第四定位件插接配合,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车身主体抵接在所述第二车身主体上,所述第二车身主体锁定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滑动本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车底滑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与所述第二车身主体抵接的所述第一车身主体上的所述第二定位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件分离,所述第二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并顶推所述第二车身主体,以使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第四定位件分离,所述玩具车从所述装配状态切换到所述散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身主体包括第一车身配件和第一顶块,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一顶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身配件上;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并顶推所述第一顶块,以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分离;和/或,

所述第二车身主体包括第二车身配件和第二顶块,所述第四定位件和所述第二顶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身配件上;所述第二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并顶推所述第二顶块,以使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第四定位件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玩具车包括四个所述第一车身主体,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四个所述第一推杆和六个所述第一卡扣;

每个所述第一车身主体包括一个所述第一车身配件,四个所述第一车身配件分别为一个引擎盖、一个车顶和两个车门;与一个所述引擎盖、一个所述车顶和两个所述车门对应的所述第一推杆分别为一个引擎推杆、一个车顶推杆和两个车门推杆;与一个所述引擎盖、一个所述车顶和两个所述车门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扣分别为两个第一引擎卡扣、两个第一车顶卡扣和两个第一车门卡扣;

所述引擎推杆和所述车顶推杆设置在所述玩具车的纵向中心线上,两个车门推杆对称设置在所述玩具车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

两个所述第一引擎卡扣对称设置在所述引擎推杆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车顶卡扣对称设置在所述车顶推杆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车门卡扣对称设置在所述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且位于同侧的所述车门推杆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车身配件为尾箱,所述第二推杆为尾箱推杆;

所述尾箱推杆设置在所述纵向中心线上;

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所述车顶抵接在所述尾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其中之一为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其中另一为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玩具车还包括锁止件;

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所述锁止件与所述车底和所述顶推装置配合,以限制所述顶推装置相对于所述车底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为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握持部和在所述握持部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弹臂,所述滑动本体上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锁孔,所述车底上具有与两个所述第一锁孔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锁孔;

所述玩具车处于所述装配状态下,每个所述第一锁孔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锁孔连通,每个所述弹臂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锁孔和一个所述第二锁孔,并挂接在所述滑动本体上。

进一步地,一辆所述玩具车的所述车身组件能够与另一辆或多辆所述玩具车的所述车身组件相互替换,以改变每辆所述玩具车的颜色和/或外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玩具车,通过设置连接支架、顶推装置、弹性件和车身组件,可以在顶推装置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顶推装置中的第一推杆顶推车身组件中的第一车身主体,以使装配在连接支架上的第一车身主体与连接支架分离,分离后的第一车身主体需要用户自己动手重新装配到连接支架上,由此,增加了玩具车的趣味性,特别是当儿童在玩此玩具车时,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发儿童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玩具车处于散开状态;

图3为图1所示的玩具车省略了车身组件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示出了顶推装置中的第一推杆、第一连接轴、第一扭簧、第二推杆、第二连接轴和第二扭簧;

图6为图4中所示的顶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顶推装置中的第一推杆、第一连接轴、第一扭簧、第二推杆、第二连接轴和第二扭簧;

图7为图1中所示的引擎盖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示出了引擎定位柱、引擎顶块和第二引擎卡扣;

图8为图1中所示的车顶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示出了车顶定位柱、车顶顶块和第二车顶卡扣;

图9为图1中所示的车门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示出了车门定位柱、车门顶块和第二车门卡扣;

图10为图1中所示的尾箱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示出了尾箱定位柱和尾箱顶块;

图11为图3所示的玩具车省略车身组件以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弹性件和锁止件处为局部剖视;

图12为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车顶与连接支架和顶推装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的剖面为沿图11中a-a所示方向进行剖切,为了便于展示车顶与连接支架和顶推装置的配合关系,图中省略了不相关的结构,图中所示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配合处为局部剖视;

图13为图12所示的玩具车由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的过程中,车顶与连接支架和顶推装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玩具车由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之后,车顶与连接支架和顶推装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5为图11的b-b剖视图;

图16为图11中所示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底10;第二锁孔10a;第二车门定位孔10b;

连接支架20;支架本体21;第一定位件22;引擎定位孔22a;车顶定位孔22b;第一车门定位孔22c;第三定位件23;尾箱定位孔23a;

顶推装置30;滑动本体31;第一锁孔31a;第一卡扣32;第一引擎卡扣32a;第一车顶卡扣32b;第一车门卡扣32c;第一推杆33;引擎推杆33a;车顶推杆33b;车门推杆33c;第一连接轴34;引擎连接轴34a;车顶连接轴34b;车门连接轴34c;第一扭簧35;引擎扭簧35a;车顶扭簧35b;第二推杆36;尾箱推杆36a;第二连接轴37;尾箱连接轴37a;第二扭簧38;尾箱扭簧38a;推块39;

弹性件40;

车身组件50;第一车身主体51;第一车身配件511;引擎盖511a;车顶511b;车门511c;第一顶块512;引擎顶块512a;车顶顶块512b;车门顶块512c;第二定位件52;引擎定位柱52a;车顶定位柱52b;第一车门定位柱52c;第二卡扣53;第二引擎卡扣53a;第二车顶卡扣53b;第二车门卡扣53c;第二车身主体54;第二车身配件541;尾箱541a;第二顶块542;尾箱顶块542a;第四定位件55;尾箱定位柱55a;第二车门定位柱56;

锁止件60;握持部61;弹臂62;

前保险杠7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竖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纵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玩具车,请参阅1至图4,该玩具车包括:车底10、连接支架20、顶推装置30、弹性件40和车身组件50。连接支架20设置在车底10上,连接支架20包括支架本体21和设置在支架本体21上的第一定位件22。顶推装置30包括滑动本体31、第一卡扣32、第一推杆33、第一连接轴34和第一扭簧35。滑动本体31与车底10滑动连接,第一卡扣32设置在滑动本体31上,第一连接轴34设置在支架本体21上,第一推杆33与第一连接轴34转动连接,第一扭簧35套设在第一连接轴34上,第一扭簧35的一端与支架本体21连接,第一扭簧35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杆33连接。弹性件40的一端与车底10连接,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滑动本体31连接。车身组件50包括第一车身主体51、以及设置在第一车身主体51上的第二定位件52和第二卡扣53。玩具车具有一装配状态和一散开状态,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弹性件40处于初始状态,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52插接配合,第一卡扣32和第二卡扣53卡接配合,第一车身主体51锁定在连接支架20上。滑动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分离,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并顶推第一车身主体51,以使第一定位件22与第二定位件52分离,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

具体地,请参阅图7至图9本实施例的第一车身主体51包括第一车身配件511和第一顶块512,第二定位件52、第二卡扣53和第一顶块512均设置在第一车身配件511上。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并通过顶推第一顶块512来使第一定位件22与第二定位件52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顶块512,比如,第一推杆33可以通过顶推第一车身配件511来使第一定位件22与第二定位件52分离。

本实施例的第一车身主体51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第一车身主体51分别包括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四个第一车身配件511分别为一个引擎盖511a、一个车顶511b和两个车门511c,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两个车门511c是四个独立的配件,这四个配件之间互不相连,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车身配件511也可以是其它的组合方式,比如,车顶511b和引擎盖511a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两个车门511c是另外两个第一车身配件511,或者,车顶511b和两个车门511c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引擎盖511a是另外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两个车门511c还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车门511c也可能是一个或两个以上,总之,可以根据需要和不同类型的玩具车的第一车身主体51的结构不同来划分第一车身配件511,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52主要用于对安装在连接支架20上的第一车身主体51起到定位作用,而第一卡扣32和第二卡扣53主要在装配状态下起到锁定第一车身主体51的作用,防止安装在连接支架20上的第一车身主体51出现松动的情况。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22为定位孔,第二定位件52为定位柱,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定位件22为定位柱,第二定位件52为定位孔。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弹性件40处于初始状态,即弹性件40没有产生弹性变形,定位柱插接在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卡接,第一车身主体51锁定在连接支架20上,此时,顶推装置30也处于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顶推装置3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推杆33与第一顶块5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顶推装置3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推杆33也可以与第一顶块512接触。

请参阅图13和图14,当滑动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时,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分离,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并不断地向远离连接支架20的方向顶推第一顶块512,相当于推杆对第一车身主体51施加了使第一车身主体51向远离连接支架20的方向运动的顶推力,由此使得定位柱能够从定位孔中脱出,定位柱与定位孔分离,进而使得第一车身主体51与连接支架20分离,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当施加在滑动本体31上的外力消失之后,弹性件40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并带动顶推装置30回到初始位置。

也就是说,当顶推装置30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车身主体51能够从连接支架20上脱落,脱落后的第一车身主体51需要用户自己动手重新装配到连接支架20上,即,重新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将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卡接,由此,增加了玩具车的趣味性,特别是当儿童在玩此玩具车时,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发儿童智力。

本实施例主要是对滑动本体31靠近车头的一端施加外力,并使弹性件40能够产生弹性变形,所以,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0沿玩具车的纵向布置,以保证弹性件40能够带动顶推装置30回到初始位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弹性件40也可以沿玩具车的横向布置,或者,弹性件40还可以与玩具车的纵向呈一定的角度设置,在此不做限制。弹性件40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弹性硅胶。

对滑动本体31施加的外力可以是用户推动滑动本体31时所产生的外力,也可以是滑动本体31与其它物体,比如墙壁等障碍物或其它玩具车撞击时产生的外力。请参阅图4和图11,为了提高玩具车的仿真度,本实施例的玩具车还设置了前保险杠70,前保险杠70与滑动本体31靠近玩具车的车头的一端连接,对顶推装置30施加的外力实际上是直接作用在前保险杠70上,并通过前保险杠70传递给顶推装置3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前保险杠70。

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相互卡接的一端分别具有一倾斜面,当需要将与连接支架20分离的第一车身主体51重新装配到连接支架20上时,用户可以先将第一车身主体51倾斜一定的角度,将第一车身主体51上的第二卡扣53的倾斜面的一端对准滑动本体31上对应的第一卡扣32的倾斜面的一端并推动第一车身主体51,以使第二卡扣53与第一卡扣32卡接,第二定位件52与第一定位件22插接,也就是说,倾斜面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便于装配第一车身主体5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车身主体51并不限于这一种安装方式,比如,在另一种安装方式中,用户可以对顶推装置30施加一定的外力,弹性件40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使第一卡扣32滑动到能够与第二卡扣53分离,但第一推杆33还没有与第一顶块512接触或第一推杆33与第一顶块512有一定的接触,但还不会对第一顶块512施加顶推力的位置,接着将第一车身主体51上的第二定位件52与连接支架20上对应的第一定位件22插接,然后释放对顶推装置30施加的外力,弹性件40复位并带动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卡接,由此也可以将第一车身主体51装配到连接支架20上。在此种安装方式中,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相互卡接的一端可以不设置倾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一扭簧35处于初始状态,也就是说,此时第一扭簧35没有产生弹性变形或者第一扭簧35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但是该弹性变形量不足以在第一扭簧35复位的过程中对第一顶块512施加使第一定位件22与第二定位件52分离的顶推力。滑动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分离,滑动本体31推动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即滑动本体31对第一推杆33施加了一定的作用力,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第一扭簧35产生弹性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实现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的方式并不限于这一种,比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一扭簧35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滑动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第一卡扣32与第二卡扣53分离,第一扭簧35复位以带动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也就是说,第一扭簧35可以通过复位时产生的旋转力来带动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转动,而不需要依靠滑动本体31推动第一推杆33来实现第一推杆33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4的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5至图9、图11,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滑动本体31上与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相对应的第一卡扣32分别称为第一引擎卡扣32a、第一车顶卡扣32b和第一车门卡扣32c,对应地,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上的第二卡扣53分别称为第二引擎卡扣53a、第二车顶卡扣53b和第二车门卡扣53c,与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相对应的第一推杆33、第一连接轴34和第一扭簧35分别称为引擎推杆33a、车顶推杆33b、车门推杆33c、引擎连接轴34a、车顶连接轴34b、车门连接轴34c、引擎扭簧35a、车顶扭簧35b和车门扭簧(图未示出),对应地,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上的第一顶块512分别称为引擎顶块512a、车顶顶块512b和车门顶块512c。支架本体21上与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相对应的第一定位件22分别称为引擎定位孔22a、车顶定位孔22b和第一车门定位孔22c,对应地,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上的第二定位件52分别称为引擎定位柱52a、车顶定位柱52b和第一车门定位柱52c。

本实施例的玩具车上设置有一个引擎推杆33a、一个车顶推杆33b和两个车门推杆33c,一个引擎推杆33a与一个引擎连接轴34a和一个引擎扭簧35a相对应,一个车顶推杆33b与一个车顶连接轴34b和一个车顶扭簧35b相对应,每个车门推杆33c分别与一个车门连接轴34c和一个车门扭簧相对应。引擎推杆33a和车顶推杆33b设置在玩具车的纵向中心线上,两个车门推杆33c对称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其中,引擎推杆33a和车顶推杆33b设置在滑动本体31远离车底10一侧的端面上,两个车门推杆33c设置在滑动本体31的侧壁上,对应地,引擎盖511a上设置有一个引擎顶块512a、车顶511b上设置有一个车顶顶块512b,每个车门511c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车门顶块512c。

滑动本体3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引擎卡扣32a、两个第一车顶卡扣32b和两个第一车门卡扣32c。两个第一引擎卡扣32a对称设置在引擎推杆33a的两侧,两个第一车顶卡扣32b对称设置在车顶推杆33b的两侧,两个第一车门卡扣32c对称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且位于同侧的车门推杆33c的一侧。对应地,引擎盖511a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引擎卡扣53a,车顶511b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车顶卡扣53b,每个车门511c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车门卡扣53c。

支架本体21上设置有两个引擎定位孔22a、四个车顶定位孔22b和四个第一车门定位孔22c,两个引擎定位孔22a间隔设置在纵向中心线上,且位于引擎推杆33a的两侧,四个车顶定位孔22b分别对称且间隔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纵向中心线的每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车顶定位孔22b,四个第一车门定位孔22c分别对称且间隔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纵向中心线的每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车门定位孔22c,同侧的两个第一车门定位孔22c中的一个靠近车顶511b,另一个靠近车底10。对应地,引擎盖511a上设置有两个引擎定位柱52a,车顶511b上设置有四个车顶定位柱52b,每个车门511c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车门定位柱52c。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身组件50还包括第二车门定位柱56,每个车门511c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车门定位柱56,对应地,车底10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每个车门511c上的第二车门定位柱56一一对应的第二车门定位孔10b,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每个车门511c上的两个第一车门定位柱52c分别与连接支架20上对应的两个第一车门定位孔22c插接配合,每个车门511c上的第二车门定位柱56与车底10上对应的第二车门定位柱56插接配合,由此,可以将车门511c安装的更加牢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车门511c上设置第二车门定位孔10b,在车底10上设置第二车门定位柱56,或者,车门511c上也可以没有第二车门定位柱56,对应地,车底10上也可以没有第二车门定位孔10b。

请参阅图12至图14,以车顶511b为例,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弹性件40处于初始状态,四个车顶定位柱52b分别插接在对应的车顶定位孔22b中,两个第二车顶卡扣53b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车顶卡扣32b卡接配合,车顶511b锁定在连接支架20上。顶推装置3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两个第二车顶卡扣53b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车顶卡扣32b分离,滑动本体31推动车顶推杆33b相对于车顶连接轴34b转动,车顶推杆33b顶推车顶顶块512b,以使四个车顶定位柱52b分别与对应的车顶定位孔22b分离,进而使得车顶511b与支架本体21分离,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引擎盖511a和车门511c与支架本体21分离的方式与车顶511b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设置方式既便于在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将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牢固地固定在连接支架20上,又可以在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的过程中,便于引擎推杆33a、车顶推杆33b和车门推杆33c分别对引擎顶块512a、车顶顶块512b和车门顶块512c施力。可以理解是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连接轴34与支架本体21连接的第一推杆33、支架本体21上的第一定位件22、以及滑动本体31上的第一卡扣3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能够与第一车身配件511上的第一顶块512、第二定位件52和第二卡扣53相对应,且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车身配件511能够与支架本体21分离即可。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连接支架20还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21上的第三定位件23,车身组件50还包括第二车身主体54、以及设置在第二车身主体54上的第四定位件55,顶推装置30还包括第二推杆36、第二连接轴37和第二扭簧38。第二连接轴37设置在支架本体21上,第二推杆36与第二连接轴37转动连接,第二扭簧38套设在第二连接轴37上,第二扭簧38的一端与支架本体21连接,第二扭簧38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36连接。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三定位件23与第四定位件55插接配合,且至少有一个第一车身主体51抵接在第二车身主体54上,第二车身主体54锁定在连接支架20上。滑动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与第二车身主体54抵接的第一车身主体51上的第二定位件52与对应的第一定位件22分离,第二推杆36相对于第二连接轴37转动并顶推第二车身主体54,以使第三定位件23与第四定位件55分离,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

具体地,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的第二车身主体54包括第二车身配件541和第二顶块542,第四定位件55和第二顶块542均设置在第二车身配件541上。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推杆36相对于第二连接轴37转动并通过顶推第二顶块542来使第三定位件23与第四定位件55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顶块542,比如,第二推杆36可以通过顶推第二车身配件541来使第三定位件23与第四定位件55分离。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第三定位件23也为定位孔,第四定位件55为定位柱,与第一车身主体51相比,第二车身主体54上没有设置与第二卡扣53类似的卡接结构,顶推装置30上也没有设置与第二车身主体54配合的卡接结构,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二车身主体54主要依靠至少一个第一车身主体51抵接在第二车身主体54上来固定第二车身主体54,以防止第二车身主体54松动。

请参阅图2、图3、图6和图10,当顶推装置3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时,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抵接在第二车身主体54上的第一车身主体51与连接支架20分离,与第一推杆33的顶推方式类似,第二推杆36相对于第二连接轴37转动并顶推第二顶块542,相当于第二推杆36对第二车身主体54施加了使第二车身主体54向远离连接支架20的方向运动的外力,由此使得第二车身主体54上的定位柱从定位孔中脱出,定位柱与定位孔分离,进而使得第二车身主体54与连接支架20分离,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顶推装置3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推杆36与第二顶块54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顶推装置3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推杆36也可以与第二顶块542接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6、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的第二车身配件541为尾箱541a,尾箱541a设置在玩具车的尾部。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滑动本体31上与尾箱541a相对应的第二推杆36、第二连接轴37和第二扭簧38分别称为尾箱推杆36a、尾箱连接轴37a和尾箱扭簧38a,对应地,设置在尾箱541a上的第二顶块542称为在尾箱顶块542a。支架本体21上与尾箱541a对应的第三定位件23称为尾箱定位孔23a,对应地,尾箱541a上的第四定位件55称为尾箱定位柱55a。

本实施例的玩具车上设置有一个尾箱推杆36a,一个尾箱推杆36a与一个尾箱连接轴37a和一个尾箱扭簧38a相对应。尾箱推杆36a设置在纵向中心线上。另外,顶推装置30还包括设置在滑动本体31靠近玩具车的尾部的一端的两个推块39,两个推块39分别对称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且靠近车底10。

支架本体21上设置有两个尾箱定位孔23a,两个尾箱定位孔23a对称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且位于支架本体21靠近玩具车的尾部的一端,对应地,尾箱541a上设置有两个尾箱定位柱55a。

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车顶511b抵接在尾箱541a上,两个尾箱定位柱55a分别插接在对应的尾箱定位孔23a中。滑动本体3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弹性件40产生弹性变形,与尾箱541a抵接的车顶511b上的车顶定位柱52b与对应的车顶定位孔22b分离,滑动本体31推动尾箱推杆36a相对于尾箱连接轴37a转动,尾箱推杆36a顶推尾箱顶块542a,两个推块39顶推尾箱541a,以使尾箱定位孔23a与尾箱定位柱55a分离,进而使得尾箱541a与支架本体21分离,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尾箱扭簧38a处于初始状态,即尾箱推杆36a也是依靠滑动本体31的推动来实现相对于尾箱连接轴37a转动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尾箱扭簧38a也可以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即尾箱推杆36a也可以依靠尾箱扭簧38a复位时产生的旋转力来带动尾箱推杆36a相对于尾箱连接轴37a转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车身配件541上也可以不设置推块39,车身组件50也并不一定具有第二车身配件541,比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尾箱541a上可以设置第二卡扣53,滑动本体31上可以设置与尾箱541a上的第二卡扣53配合的第一卡扣32,相当于尾箱541a也是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或者,尾箱541a也可以与车顶511b和/或车门511c连成一体或尾箱、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第一车身配件5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三定位件23为定位柱,第四定位件55为定位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连接轴37与支架本体21连接的第二推杆36、支架本体21上的第三定位件23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能够与第二车身配件541上的第二顶块542和第四定位件55相对应,且玩具车从装配状态切换到散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车身配件541能够与支架本体21分离即可。

请参阅图4、图11、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的玩具车还包括锁止件60。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锁止件60与车底10和顶推装置30配合,以限制顶推装置30相对于车底10滑动。也就是说,当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时,可以通过锁止件60将顶推装置30锁定在车底10上,此时,顶推装置30处于锁定状态,即使对顶推装置30施加一定的外力,顶推装置30也无法相对于车底10滑动,只有将锁止件60解锁,即将顶推装置30由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之后,顶推装置30才能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车底10滑动,由此,用户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启用玩具车的散开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锁止件60为弹性卡扣,弹性卡扣包括握持部61和在握持部61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弹臂62,滑动本体31上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锁孔31a,车底10上具有与两个第一锁孔31a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锁孔10a。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每个第一锁孔31a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二锁孔10a连通,每个弹臂62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第一锁孔31a和一个第二锁孔10a,并挂接在滑动本体31上,以使顶推装置30锁定在车底10上。当需要解锁时,只需要捏住握持部61并施加一定的外力,以使弹臂62产生微变形并从滑动本体31上分离,就可以将弹性卡扣从第一锁孔31a和第二锁孔10a中取出,由此,可以将顶推装置30由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弹性卡扣结构简单,便于儿童进行操作,但是,可以理解的是,锁止件60与车底10和顶推装置30配合方式并不限于这一种,比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锁止件60可以是插销,车底10上可以设置第一插销孔,顶推装置30上可以设置第二插销孔,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连通,插销插入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中,以限制顶推装置30相对于车底10滑动,或者,锁止件60可以是螺栓,车底10上可以设置第一螺栓孔,顶推装置30上可以设置第二螺栓孔,玩具车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连通,螺栓拧入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中,以限制顶推装置30相对于车底10滑动,锁止件60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式,只要锁止件60能够与车底10和顶推装置30配合,以限制顶推装置30相对于车底10滑动即可。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身组件50是可以与连接支架20分离的,所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能够与另一辆或多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相互替换,以改变每辆玩具车的颜色和/或外形。比如,第一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为红色,第二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为黄色,第三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为蓝色,对应地,可以将第一辆玩具车的尾箱541a、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中的一个或多个与第二辆和/或第三辆玩具车上对应的541a、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替换,以组合成颜色多样的玩具车,或者,可以是一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与另一辆或多辆玩具车的车身组件50分别具有形状不完全相同的尾箱541a、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这些玩具车之间可以相互替换尾箱541a、引擎盖511a、车顶511b和车门511c中的一个或多个,以组合成形状多样的玩具车,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玩具车的趣味性,并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玩具车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