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装置、系统、游戏系统以及装置组的制作方法

2021-01-11 13:01:11|307|起点商标网
装置、系统、游戏系统以及装置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的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系统、游戏系统或装置组。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的装置(例如,附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099430号公报)。

以往的附件只不过能够进行与对游戏控制器本身进行的操作同种的操作(例如,按下按钮的操作),而无法向用户提供基于新的操作方法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游戏控制器来进行新操作的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系统、游戏系统或装置组。

另外,以往,存在通过对主体施加力来使用户进行训练的训练器具(例如,参照国际公开wo2016/059943号公报)。

在上述训练器具中,使用应变计来对施加于主体的应变进行检测,由此检测施加于主体的荷重。在此,在使用应变计的情况下,从避免应变计破损等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将应变计设置在适当的位置。此外,存在根据主体的构造的不同而应变计的适当的位置不同的可能性,优选的是将应变计设置在与主体的构造相应的适当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课题是提供一种将应变计设置于适当的位置的输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一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1)~(36)的结构。

(1)

本发明的一例是具备环状部、检测部以及主体部的装置。环状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检测部检测环状部的变形。主体部固定于环状部。主体部具备安装部、端子以及发送部。安装部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端子用于与游戏控制器电连接。发送部用于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经由端子发送到游戏控制器。

根据上述(1)的结构,因用户的操作引起的环状部的变形作为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到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因而,用户能够使用装置及安装于该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2)

也可以是,安装部设置于主体部中的由环状部形成的环的中心轴侧。

根据上述(2)的结构,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位于主体部中的环的中心轴侧,因此能够降低游戏控制器与其它物体接触的可能性。

(3)

也可以是,安装部朝向呈辐射状地向内朝向由环状部形成的环的中心轴的方向。

(4)

也可以是,安装部设置于主体部中的朝向由环状部形成的环的中心的面,使得能够将游戏控制器朝向环状部的内侧安装。

根据上述(4)的结构,游戏控制器朝向环状部的内侧地安装于主体部,因此能够降低游戏控制器与其它物体接触的可能性。

(5)

也可以是,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形成的环时,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该环的外缘相比靠内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5)的结构,在正面观察环时,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环状部的内侧,因此能够降低游戏控制器与其它物体接触的可能性。

(6)

也可以是,主体部还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与环状部相比向与环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突出。也可以是,安装部设置于突出部。

根据上述(6)的结构,能够使得在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不易与安装部接触,能够降低因环状部与安装部接触而使游戏控制器脱离装置的可能性。

(7)

也可以是,环状部包括板状的弹性构件。也可以是,弹性构件以该弹性构件的长边方向为环状部的圆周方向的方式形成环的一部分。

(8)

也可以是,主体部具有突出部。突出部与环状部相比沿形成环的弹性构件的短边方向突出。也可以是,安装部设置于突出部。

根据上述(8)的结构,与上述(6)的结构同样地,能够使得在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不易与安装部接触。

(9)

也可以是,安装部具有导轨部。关于导轨部,能够通过使游戏控制器从该导轨部的一端侧插入并滑动至该导轨部的另一端侧,来安装该游戏控制器。也可以是,端子设置于导轨部的另一端侧。

根据上述(9)的结构,能够降低在将游戏控制器安装于导轨部时端子与游戏控制器接触的机会。

(10)

也可以是,环状部具有用于供用户直接或间接地把持的2个把持部分。也可以是,导轨部所延伸的方向是与从2个把持部分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方向实质平行的方向。

根据上述(10)的结构,用户能够通过在将2个把持部分水平地把持的状态下使游戏控制器水平地滑动,来将游戏控制器安装于装置。即,能够使得对用户而言易于进行用户在把持着装置的状态下安装游戏控制器的安装操作。

(11)

也可以是,安装部具有导轨部。关于导轨部,能够通过使游戏控制器从该导轨部的一端侧插入并滑动至另一端侧,来安装该游戏控制器。也可以是,导轨部所延伸的方向与短边方向垂直。

根据上述(11)的结构,能够将导轨部紧凑地配置。

(12)

也可以是,主体部具有突出部。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形成的环时,突出部与环状部相比向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突出。也可以是,安装部设置于突出部。

根据上述(12)的结构,能够使得在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不易与安装部接触,能够降低因环状部与安装部接触而使游戏控制器脱离装置的可能性。

(13)

也可以是,安装部构成为:在游戏控制器安装于主体部的状态下设置于该游戏控制器的方向输入部所朝向的方向为设置安装部的突出部相对于环状部突出的突出方向。

根据上述(13)的结构,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的方向输入部成为对用户而言易于操作的朝向。

(14)

也可以是,安装部被配置为:在游戏控制器安装于安装部的情况下,游戏控制器的方向输入部与环的中心轴平行地延伸。

(15)

也可以是,主体部包括形成有孔的壳体。也可以是,主体部形成为在环状部穿过该孔的状态下该壳体覆盖该环状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形成的环时,安装部设置于与壳体的孔相比靠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15)的结构,与上述(6)的结构同样地,能够使得在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不易与安装部接触。

(16)

也可以是,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形成的环时,该安装部设置于环状部以沿将安装部的中心与该环的中心连结的第一方向伸展、且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收缩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该环状部所通过的区域的外侧。

根据上述(16)的结构,与上述(6)的结构同样地,能够使得在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不易与安装部接触。

(17)

也可以是,安装部具有导轨部,该导轨部能够使游戏控制器从该导轨部的一端侧插入并滑动至该导轨部的另一端侧来进行安装。也可以是,主体部包括形成有孔的壳体。也可以是,主体部形成为在环状部穿过该孔的状态下该壳体覆盖该环状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壳体具有设置有导轨部的突出部、以及仅覆盖环状部的一部分的非突出部。也可以是,在导轨部延伸的方向上,突出部的长度比非突出部的长度长。

根据上述(17)的结构,通过使壳体中的突出部比非突出部长,能够使壳体紧凑。

(18)

也可以是,游戏控制器具备作为方向输入部的操纵杆。操纵杆具有能够倾倒的轴部。也可以是,当将在游戏控制器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为了对游戏控制器的操纵杆进行朝上的指示而使该操纵杆的轴部倾斜的方向设为上方向时,安装部设置于环状部中的与由该环状部形成的环的中心相比靠上方向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18)的结构,在用户把持着把持部分来使用扩展装置时,游戏控制器被配置在扩展装置中的上侧。因而,即使用户在使用时误将扩展装置掉落也不易对游戏控制器传递冲击,能够降低游戏控制器脱离扩展装置的可能性。

(19)

也可以是,检测部包括应变计。

根据上述(19)的结构,能够基于由应变计检测的应变来确定环状部的变形。

(20)

也可以是,环状部具备弹性构件和台座部。弹性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弹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台座部以由该台座部和弹性构件形成环的方式保持该弹性构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也可以是,应变计设置于台座部,检测因弹性构件发生了变形而在该台座部中产生的应变。

根据上述(20)的结构,能够降低因环状部的变形而应变计破损的可能性。

(21)

也可以是,台座部由具有比弹性构件中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分的刚度高的刚度的材质构成。

根据上述(21)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应变计破损的可能性。

(22)

也可以是,弹性构件在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具有直线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台座部以对弹性构件施加了应力的状态保持该弹性构件。

根据上述(22)的结构,将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弹性构件的形状设得简易,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23)

也可以是,主体部包括壳体。壳体固定于环状部并且仅覆盖该环状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应变计设置于壳体内。

根据上述(23)的结构,能够通过主体部的壳体来保护应变计。

(24)

也可以是,检测部通过从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的游戏控制器经由端子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

根据上述(24)的结构,即使在装置自身不具有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检测部进行动作。

(25)

也可以是,发送部通过从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的游戏控制器经由端子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

根据上述(25)的结构,即使在装置自身不具有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发送部进行动作。

(26)

也可以是,游戏控制器具备操作部。也可以是,装置还具备标识。标识设置于与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的游戏控制器的操作部并排的位置。

根据上述(26)的结构,能够通过标识来表示游戏控制器正确安装于装置时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得用户易于进行将游戏控制器安装于装置的动作。

(27)

也可以是,游戏控制器还具备发光部。也可以是,主体部具备导光部。导光部将从游戏控制器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的游戏控制器的发光部向在导轨部的规定面设置的入射口入射的光引导至在与导轨部的规定面不同的主体部的其它面设置的射出口。

根据上述(27)的结构,即使在游戏控制器被扩展装置支持的状态下,用户也能够通过来自射出口的光确认游戏控制器的发光部的发光状态。

(28)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是具备第一把持体、第二把持体、变形部、检测部以及主体部的装置。第一把持体由用户的一只手来把持。第二把持体由用户的另一只手来把持。变形部通过施加于第一把持体和第二把持体的力而变形。检测部检测变形部的变形。主体部设置于第一把持体与第二把持体之间。主体部具备安装部、端子以及发送部。安装部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端子用于与游戏控制器电连接。发送部用于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经由端子发送到游戏控制器。主体部具有突出部。在正面观察装置时,突出部与第一把持体和第二把持体相比向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突出。安装部设置于突出部。

根据上述(28)的结构,因用户的操作引起的环状部的变形作为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到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因而,用户能够使用装置及安装于该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29)

也可以是,主体部包括形成有孔的壳体。主体部形成为在第一把持体和第二把持体分别穿过该孔的状态下该壳体覆盖该第一把持体和第二把持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在正面观察装置时,安装部设置于与孔相比靠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29)的结构,在变形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变形部能够不易与安装部接触,能够降低变形部与安装部接触由此游戏控制器脱离装置的可能性。

(30)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是一种装置,具备:

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环状部;

检测部,其检测环状部的变形;以及

主体部,其固定于环状部,

其中,主体部具备:

电机械性的安装部,其能够使游戏控制器反复装卸;

端子,其用于与游戏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发送部,其用于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经由端子发送到游戏控制器,

主体部还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与环状部相比向与环状部的环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突出。

(31)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是一种装置,具备:

在变形面上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变形部;

检测部,其检测变形部的变形;以及

主体部,其固定于变形部,

其中,主体部具备:

电机械性的安装部,其能够使游戏控制器反复装卸;

端子,其用于与游戏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发送部,其用于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经由端子发送到游戏控制器,

安装部被配置为与变形部的变形面错开。

(32)

也可以是,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能够使该安装部安装于游戏控制器的安装面。也可以是,关于安装面与变形面,一方与另一方错开。

(33)

也可以是,主体部具有基板,该基板保持与端子及检测部连接的电路。

(34)

也可以是,基板设置于突出部内。

(35)

也可以是,基板包含信号变换部和/或电力变换部。

(36)

也可以是,基板具有处理器,也可以是,处理器包含发送部。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既可以是具备上述(1)~(36)所示的装置和游戏控制器的系统,也可以是具备上述(1)~(36)所示的装置、游戏控制器以及主体装置的游戏系统。主体装置具备显示部以及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的主体装置侧安装部。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也可以是能够安装能够在主体装置上安装的第一游戏控制器和第二游戏控制器的扩展装置的装置组。装置组具备能够安装第一游戏控制器的第一扩展装置以及能够安装第二游戏控制器的第二扩展装置。第一扩展装置是上述(1)~(36)所示的装置。第二扩展装置具备能够安装第二游戏控制器的安装部以及用于将第二扩展装置固着于用户的身体的带。

根据上述装置、系统、游戏系统以及装置组,能够向用户提供使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二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37)~(56)的结构。

(37)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是具备弹性部、台座部以及应变计的输入装置。弹性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弹性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台座部以由该台座部和弹性部形成环的方式保持该弹性部的两端部。应变计设置于台座部,检测因弹性部根据用户的输入发生变形而在该台座部中产生的应变。

根据上述(37)的结构,应变计设置在与通过用户的输入而发生变形的弹性部不同的台座部。据此,能够降低因弹性部的变形而应变计破损的可能性,能够将应变计设置在适当的位置。

(38)

也可以是,台座部具有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内侧部分设置在与由台座部和弹性部形成的环的中心接近的一侧。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相向设置,且设置在远离环的中心的一侧。弹性部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夹在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的状态保持于台座部。

(39)

也可以是,弹性部的第一端部被夹在台座部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也可以是,弹性部的第二端部被夹在台座部的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

(40)

也可以是,台座部以如下方式保持弹性部:第一端部中的顶端部分和第二端部中的顶端部分对外侧部分中的与内侧部分相向的面分别施加推压的力,同时,第一端部中的与该顶端部分不同的部分和第二端部中的与该顶端部分不同的部分对内侧部分中的与外侧部分相向的面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施加推压的力。

根据上述(38)至(40)中的任一个的结构,在弹性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能够分散台座部从该弹性部受到的力,能够降低弹性部破损的可能性。

(41)

也可以是,输入装置还具备第一保护构件和第二保护构件。第一保护构件被内侧部分的一侧的端部与弹性部夹着。第二保护构件被内侧部分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弹性部夹着。也可以是,第一保护构件具有比与该第一保护构件接触的内侧部分的角圆的角,该角与稳定状态和/或发生了变形的状态下的弹性部接触。第二保护构件具有比与该第二保护构件接触的内侧部分的角圆的角,该角与稳定状态和/或发生了变形的状态下的弹性部接触。

(42)

也可以是,输入装置还具备第一保护构件和第二保护构件。第一保护构件被内侧部分的一侧的端部与弹性部夹着。第二保护构件被内侧部分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弹性部夹着。也可以是,第一保护构件和第二保护构件由比台座部软的材质构成。

根据上述(41)或(42)的结构,通过各保护构件,能够使得弹性部与台座部的开口的内缘不直接接触,因此能够保护弹性部。

(43)

也可以是,台座部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这两侧还具有将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分别相连的2个侧面部分。也可以是,台座部通过内侧部分、外侧部分以及2个侧面部分来包围弹性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根据上述(43)的结构,通过由台座部包围弹性部的各端部,能够降低弹性部相对于台座部错位或脱离的可能性。

(44)

也可以是,台座部是形成有将外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内侧部分的该一侧的端部作为缘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以及将外侧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内侧部分的该另一侧的端部作为缘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的筒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弹性部以第一端部插入于第一开口、第二端部插入于第二开口的状态被台座部保持。

根据上述(44)的结构,通过将台座部设为筒状,能够容易地制作台座部。

(45)

也可以是,应变计检测第一方向上的台座部的应变和第二方向上的台座部的应变。也可以是,在台座部的相对于应变计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处形成切口或孔。

根据上述(45)的结构,能够准确地检测因弹性部的变形而产生的台座部的应变。

(46)

也可以是,切口或孔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应变计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长。也可以是,切口或孔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与应变计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相比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外侧。

(47)

也可以是,切口或孔形成在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中的设置有应变计的一方的部分以及侧面部分中的至少任一个中的、应变计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

根据上述(46)或(47)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台座部中的设置有应变计的部分的第二方向的应变,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因弹性部的变形而产生的台座部的第一方向的应变。

(48)

也可以是,应变计设置于外侧部分或内侧部分。也可以是,输入装置还具备壳体。壳体固定于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中的未设置应变计的一方的部分,并至少覆盖应变计。

根据上述(48)的结构,应变计不易检测因台座部与壳体的固定而可能在台座部中产生的应变,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因弹性部的变形而产生的台座部的应变。

(49)

也可以是,台座部是在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分别具有开口的筒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弹性部以第一端部插入于一侧的开口、第二端部插入于另一侧的开口的状态被台座部保持。

根据上述(49)的结构,与上述(44)的结构同样地,通过将台座部设为筒状,能够容易地制作台座部。

(50)

也可以是,应变计设置于台座部的外周面中的远离环的中心的一侧的面。

(51)

也可以是,弹性部具有芯部和罩部。罩部覆盖芯部,比该芯部软。芯部的一部分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露出。台座部保持芯部中的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露出的部分。

根据上述(51)的结构,通过罩部能够使弹性部与用户接触时的触感良好。另外,能够降低比芯部柔软的罩部与台座部接触而损伤的可能性。

(52)

也可以是,弹性部在第一端部的一侧以至少2个部位固定于台座部,在第二端部的一侧以至少2个部位固定于台座部。

根据上述(52)的结构,能够降低弹性部因相对于台座部旋转而与台座部的开口接触的可能性,能够降低弹性部与台座部接触而受损的可能性。

(53)

也可以是,弹性部通过铆钉、螺钉和/或螺栓来固定于台座部。

根据上述(53)的结构,能够将弹性部与台座部牢固地连接。

(54)

也可以是,弹性部在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具有直线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台座部对弹性部以施加了应力的状态进行保持。

根据上述(54)的结构,通过将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弹性部的形状设得简易,能够易于制造弹性部。

(55)

本发明的其它一例是具备应变计、台座部、第一弹性部以及第二弹性部的输入装置。在台座部安装有应变计。第一弹性部能够由用户的一只手来把持。第二弹性部与第一弹性部相独立,能够由用户的另一只手来把持。台座部具有第一部分以及与该第一部分相向设置的第二部分。台座部以使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和第二弹性部的一端分别夹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状态来保持该第一弹性部和该第二弹性部。

根据上述(55)的结构,与上述(37)的结构同样地,能够降低因弹性部的变形而使应变计破损的可能性,能够将应变计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56)

也可以是,在第一弹性部中,该第一弹性部中的被第一部分的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端部夹着的部分能够向接近该第一部分的方向和接近该第二部分的方向弹性变形。也可以是,在第二弹性部中,该第二弹性部中的被第一部分的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端部夹着的部分能够向接近该第一部分的方向和接近该第二部分的方向弹性变形。

根据上述(56)的结构,与上述(38)~(40)的结构同样地,在弹性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能够分散台座部从该弹性部受到的力。

此外,在上述(55)的结构中,也可以进一步采用与上述(39)~(53)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根据上述输入装置,能够将应变计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关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效果,应当能够与附图相对照地根据以下的详细的说明而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游戏系统中包括的各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在主体装置上安装有左控制器及右控制器的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从主体装置分别卸下左控制器及右控制器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主体装置的一例的六面视图。

图5是表示左控制器的一例的六面视图。

图6是表示右控制器的一例的六面视图。

图7是表示主体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主体装置和左控制器及右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圈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圈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六面视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圈型扩展装置中的主体部的附近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圈型扩展装置安装有右控制器的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1所示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用户使用扩展装置的情形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左把持罩的一例的图。

图17是将左把持罩安装于环状部的其它部分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环状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19是表示环状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20是切除了图18所示的环状部的一部分得到的局部截面图。

图21是表示弹性构件的变形与因该变形而施加于台座部的力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台座部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台座部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台座部的一例的图。

图25是切除了圈型扩展装置中的环状部及主体部的一部分得到的局部截面图。

图26是表示圈型扩展装置所具备的结构要素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7是表示带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固着于用户的腿的带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9是表示在主体装置的游戏处理中显示的游戏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3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游戏系统的结构]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游戏系统。图1是表示游戏系统中包括的各装置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游戏系统1包括主体装置2、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圈型扩展装置5以及带型扩展装置6。

主体装置2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游戏机主体发挥功能。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分别能够相对于主体装置2进行装卸(参照图1和图3)。也就是说,用户能够将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分别安装于主体装置2来作为一体化的装置进行使用(参照图2)。另外,用户也能够独立地使用主体装置2和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参照图3)。此外,在下面,有时将主体装置2和各控制器3及4统称为“游戏装置”。

圈型扩展装置5是用于右控制器4的扩展装置的一例。圈型扩展装置5以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来使用。另外,带型扩展装置6是用于左控制器3的扩展装置的一例。带型扩展装置6以将左控制器3安装于带型扩展装置6的状态来使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也能够以将各控制器3及4安装于各扩展装置的状态来使用各控制器3及4(参照图15)。此外,圈型扩展装置5不限于能够安装右控制器4,也可以是能够将左控制器3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带型扩展装置6不限于能够安装左控制器3,也可以是能够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带型扩展装置6。

[1-1.游戏装置的结构]

图2是表示在主体装置2上安装有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的状态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分别安装于主体装置2从而一体化。主体装置2是执行游戏系统1中的各种处理(例如,游戏处理)的装置。主体装置2具备显示器12。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是具备用于供用户进行输入的操作部的装置。

图3是表示从主体装置2分别卸下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如图2和图3所示,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能够相对于主体装置2进行装卸。此外,在下面,有时作为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的统称,记载为“控制器”。

图4是表示主体装置2的一例的六面视图。如图4所示,主体装置2具备大致板状的外壳(housing)11。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1的主面(换言之,正面侧的面,即设置有显示器12的面)大致上为矩形形状。

此外,外壳11的形状和大小是任意的。作为一例,外壳11可以是能够携带的大小。另外,也可以是,主体装置2单体或在主体装置2上安装有左控制器3及右控制器4的一体型装置为便携型装置。另外,主体装置2或一体型装置也可以是手持型的装置。另外,主体装置2或一体型装置还可以是可移动型装置。

如图4所示,主体装置2具备设置于外壳11的主面的显示器12。显示器12用于显示主体装置2所生成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显示器12是液晶显示装置(lcd)。但是,显示器12可以是任意种类的显示装置。

主体装置2具备导轨部来作为用于将控制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本机的滑动部的一例。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主体装置2在外壳11的左侧面具备左导轨部15,在外壳11的右侧面具备右导轨部19。各导轨部15及19能够与控制器所具备的滑块(图5所示的滑块40或6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

另外,主体装置2具备作为用于供主体装置2与左控制器3进行有线通信的端子的左侧端子17以及用于供主体装置2与右控制器4进行有线通信的右侧端子21。左侧端子17设置于左导轨部15(更具体地说,左导轨部15的下端附近)。右侧端子21设置于右导轨部19(更具体地说,右导轨部19的下端附近)。

如图4所示,主体装置2具备槽23。槽23设置于外壳11的上侧面。槽23具有能够安装规定种类的存储介质的形状。规定种类的存储介质例如是游戏系统1以及与其相同种类的信息处理装置所专用的存储介质(例如,专用存储卡)。规定种类的存储介质例如用于存储在主体装置2中利用的数据(例如,应用的保存数据等)和/或在主体装置2中执行的程序(例如,应用的程序等)。另外,主体装置2具备电源按钮28。

图5是表示左控制器3的一例的六面视图。如图5所示,左控制器3具备外壳31。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31为纵长的形状,即在上下方向(即,图2和图5所示的y轴方向)上长的形状。左控制器3在脱离于主体装置2的状态下也能够纵向把持。外壳31设为在纵向把持的情况下能够以单手、特别是以左手把持的形状和大小。另外,左控制器3也能够横向把持。在横向把持左控制器3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双手来把持。

左控制器3具备类比摇杆(analogstick)(也称为操纵杆)32。如图5所示,类比摇杆32设置于外壳31的主面。类比摇杆32能够用作能够输入方向的方向输入部。用户能够通过使类比摇杆32所具有的轴部倾倒来输入与倾倒方向相应的方向(以及输入与倾倒的角度相应的大小)。此外,左控制器3也可以具备十字键或能够进行滑动输入的滑动摇杆等来取代类比摇杆作为方向输入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按下类比摇杆32的输入。

左控制器3具备各种操作按钮。左控制器3在外壳31的主面上具备4个操作按钮33~36(具体地说,右方向按钮33、下方向按钮34、上方向按钮35以及左方向按钮36)。并且,左控制器3具备录像按钮37和-(负)按钮47。左控制器3在外壳31的侧面的左上部具备第一l按钮38和zl按钮39。另外,左控制器3在外壳31的侧面的、安装于主体装置2时被安装的一侧的面上具备第二l按钮43和第二r按钮44。这些操作按钮用于进行与由主体装置2执行的各种程序(例如,os程序、应用程序)相应的指示。

左控制器3具备滑块40来作为用于将本机安装于其它装置(例如,主体装置2)的滑动部的一例。如图5所示,滑块40设置于外壳31的右侧面。滑块40能够与主体装置2所具备的左导轨部15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

另外,左控制器3具备用于供左控制器3与主体装置2进行有线通信的端子42。端子42设置于上述滑块40,更具体地说,设置于滑块40的下端附近(参照图5)。端子42设置于滑块40中的与外壳31相向的面。

图6是表示右控制器4的一例的六面视图。如图6所示,右控制器4具备外壳51。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51为纵长的形状、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形状。右控制器4在脱离于主体装置2的状态下也能够纵向把持。外壳51设为在纵向把持的情况下能够以单手、特别是以右手把持的形状和大小。另外,右控制器4也能够被横向把持。在横向把持右控制器4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双手来把持。

右控制器4与左控制器3同样地具备类比摇杆52来作为方向输入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类比摇杆52是与左控制器3的类比摇杆32相同的结构。另外,右控制器4也可以具备十字键或能够进行滑动输入的滑动摇杆等来取代类比摇杆。另外,右控制器4与左控制器3同样地,在外壳51的主面上具备4个操作按钮53~56(具体地说,a按钮53、b按钮54、x按钮55以及y按钮56)。并且,右控制器4具备+(正)按钮57和home按钮58。另外,右控制器4在外壳51的侧面的右上部具备第一r按钮60和zr按钮61。另外,右控制器4与左控制器3同样地,具备第二l按钮65和第二r按钮66。

右控制器4具备滑块62来作为用于将本机安装于其它装置(例如,主体装置2或圈型扩展装置5)的滑动部的一例。如图6所示,滑块62设置于外壳51的左侧面。滑块62能够与主体装置2所具备的右导轨部19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另外,滑块62能够与圈型扩展装置5所具备的导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

如图6所示,右控制器4具备通知用led67。通知用led67是用于向用户通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部。通知用led67设置于上述滑块62,具体地说,设置于滑块62的安装面(即,朝向图6所示的x轴正方向侧的面)。此外,滑块62的安装面是指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装置2的情况下与右导轨部19的底面相向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控制器4具备4个led来作为通知用led67。上述规定的信息例如是由主体装置2对右控制器4赋予的编号、与右控制器4的电池余量有关的信息。此外,左控制器3也与右控制器4同样具备4个通知用led45(参照图5)。

另外,右控制器4具备用于供右控制器4与主体装置2进行有线通信的端子64。端子64设置于上述滑块62,更具体地说,设置于滑块62的下端附近(参照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64设置于滑块62中的与外壳51(更具体地说,外壳51的左侧面)相向的面。

在将控制器安装于主体装置2时,用户首先将控制器的滑块插入到主体装置2的导轨部,由此使该滑块与导轨部卡合。然后,使滑块滑动移动至导轨部的尽头,由此用户能够将控制器安装于主体装置2。

另外,在外壳51的下侧面设置有窗部68。右控制器4具备配置在外壳51的内部的红外摄像部123和红外发光部124,其详细内容后述。红外摄像部123将右控制器4的下方向(图6所示的y轴负方向)作为拍摄方向,经由窗部68来拍摄右控制器4的周围。红外发光部124将以右控制器4的下方向(图6所示的y轴负方向)为中心的规定范围作为照射范围,经由窗部68向红外摄像部123要拍摄的摄像目标照射红外光。窗部68用于保护红外摄像部123的照相机的镜头、红外发光部124的发光体等,由使该照相机所探测的波长的光、该发光体所照射的光透过的材质(例如,透明的材质)来构成。此外,窗部68也可以是外壳51上形成的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摄像部123自身具有抑制照相机所探测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红外光)以外的波长的光的透过的滤光构件。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窗部68具有滤光的功能。

图7是表示游戏系统1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如图7所示,主体装置2具备处理器70、槽接口(i/f)73、槽23、快闪存储器75以及dram76。处理器70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71和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单元)72。cpu71能够执行游戏程序,处理来自控制器的操作数据,或者基于操作数据来进行游戏处理,或者发送用于使gpu72生成图像的命令。gpu72是用于进行图像处理的处理器。此外,cpu71和gpu72既可以分别安装于相独立的芯片上,它们也可以作为so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安装于1个芯片上。

处理器70与槽i/f73、快闪存储器75、dram76、显示器12连接。另外,处理器70经由具有上述的左侧端子17的左接口(i/f)来与左控制器3连接,且经由具有上述的右侧端子21的右接口(i/f)来与右控制器4连接。在槽23中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插入上述的规定种类的存储介质。此外,上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和/或数据也可以预先存储于快闪存储器75,还可以从网络(例如因特网)下载来存储到快闪存储器75。

存储介质(或快闪存储器75)中存储的程序(例如,游戏程序)和/或数据在游戏处理开始前被读入到dram76。通过由cpu71执行该程序,来进行游戏处理。另外,cpu71向gpu72发送用于在显示器12中显示图像的命令,gpu72根据该命令来绘制图像,并在显示器12中显示图像。此外,也可以是,主体装置2与不同于显示器12的外部的显示装置连接,由gpu72生成的图像在该外部的显示装置中进行显示。

图8是表示主体装置2、左控制器3以及右控制器4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此外,关于与主体装置2有关的内部结构的详细内容,在图7中已示出,因此在图8中省略。

左控制器3具备与主体装置2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部101。如图8所示,通信控制部101与包括端子42在内的各结构要素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部101能够通过经由端子42的有线通信和不经由端子42的无线通信这两方来与主体装置2进行通信。通信控制部101控制左控制器3对主体装置2进行的通信方法。即,在左控制器3安装于主体装置2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01经由端子42来与主体装置2进行通信。另外,在左控制器3脱离于主体装置2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01与主体装置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例如遵循bluetooth(注册商标)的标准来进行主体装置2与通信控制部101之间的无线通信。

另外,左控制器3例如具备快快闪存储器储器等存储器102。通信控制部101例如由微型计算机(也称为微处理器)构成,通过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固件来执行各种处理。

左控制器3具备各按钮103(具体地说,按钮33~39、43、44以及47)。另外,左控制器3具备类比摇杆(在图8中记载为“摇杆”)32。各按钮103和类比摇杆32将与对自身进行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在适当的时机反复输出到通信控制部101。

左控制器3具备惯性传感器。具体地说,左控制器3具备加速度传感器104。另外,左控制器3具备角速度传感器105。在本实施方式中,加速度传感器104检测沿着规定的3个轴(例如,图5所示的xy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04也可以检测1个轴方向或2个轴方向的加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速度传感器105检测绕规定的3个轴(例如,图5所示的xyz轴)的角速度。此外,角速度传感器105也可以检测绕1个轴或绕2个轴的角速度。加速度传感器104和角速度传感器105分别与通信控制部101连接。而且,加速度传感器104和角速度传感器105的检测结果在适当的时机反复被输出到通信控制部101。

通信控制部101从各输入部(具体地说,各按钮103、类比摇杆32、各传感器104及105)获取与输入有关的信息(具体地说,与操作有关的信息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通信控制部101将包括所获取到的信息(或对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规定的加工后得到的信息)的操作数据发送到主体装置2。此外,以每规定时间发送1次的比例来反复发送操作数据。此外,向主体装置2发送与输入有关的信息的间隔在各输入部中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过向主体装置2发送上述操作数据,主体装置2能够获知对左控制器3进行的输入。即,主体装置2能够基于操作数据来判别对各按钮103和类比摇杆32的操作。另外,主体装置2能够基于操作数据(具体地说,加速度传感器104和角速度传感器105的检测结果)来计算与左控制器3的活动和/或姿势有关的信息。

左控制器3具备用于通过振动来向用户进行通知的振子107。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来对振子107进行控制。即,通信控制部101当接收到来自主体装置2的上述指令时,按照该指令来驱动振子107。在此,左控制器3具备编解码部106。通信控制部101当接收到上述指令时,将与指令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编解码部106。编解码部106根据来自通信控制部101的控制信号来生成用于驱动振子107的驱动信号并将该驱动信号提供给振子107。由此振子107进行动作。

更具体地说,振子107是直线振动电机。直线振动电机与进行旋转运动的通常的电机不同,是根据所输入的电压来沿规定方向驱动,因此能够以与所输入的电压的波形相应的振幅和频率来进行振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主体装置2向左控制器3发送的振动控制信号可以是按单位时间表示频率和振幅的数字信号。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主体装置2发送表示波形本身的信息,但是通过仅发送振幅和频率能够削减通信数据量。另外,为了进一步削减数据量,也可以替代当时的振幅和频率的数值而仅发送与前次的值的差。在该情况下,编解码部106将从通信控制部101获取的表示振幅和频率的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的电压的波形,并根据该波形输入电压,由此驱动振子107。因而,主体装置2通过改变每单位时间发送的振幅和频率,能够控制当时使振子107振动的振幅和频率。此外,从主体装置2向左控制器3发送的振幅和频率不限于1个,也可以发送2个以上。在该情况下,编解码部106能够通过将所接收到的多个振幅和频率所分别表示的波形进行合成,来生成用于控制振子107的电压的波形。

上述的通知用led45与通信控制部10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来控制通知用led45。即,通信控制部101当接收到来自主体装置2的上述指令时,按照该指令来向通知用led45输出对通知用led45的点亮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左控制器3具备电力供给部108。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供给部108具有电池和电力控制电路。虽未进行图示,但是电力控制电路与电池连接,并且与左控制器3的各部(具体地说,接受电池的电力的供给的各部)连接。

如图8所示,右控制器4具备与主体装置2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部111。另外,右控制器4具备与通信控制部111连接的存储器112。通信控制部111与包括端子64在内的各结构要素连接。通信控制部111和存储器112具有与左控制器3的通信控制部101和存储器102相同的功能。因而,通信控制部111能够通过经由端子64的有线通信和不经由端子64的无线通信(具体地说,为遵循bluetooth(注册商标)的标准的通信)这两方来与主体装置2进行通信,控制右控制器4对主体装置2进行的通信方法。

右控制器4具备与左控制器3的各输入部相同的各输入部。具体地说,具备各按钮113、类比摇杆52、惯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114及角速度传感器115)。关于这些各输入部,具有与左控制器3的各输入部相同的功能,同样地进行动作。

另外,右控制器4具备振子117和编解码部116。振子117和编解码部116与左控制器3的振子107和编解码部106同样地进行动作。即,通信控制部111按照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使用编解码部116来使振子117进行动作。

右控制器4的通知用led67与左控制器3的通知用led45同样地进行动作。即,通信控制部111当接收到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时,按照该指令来向通知用led67输出对通知用led67的点亮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另外,右控制器4具备红外摄像部123。红外摄像部123具有用于拍摄右控制器4的周围的红外线照相机。作为一例,主体装置2和/或右控制器4对所拍摄到的信息(例如,与将所拍摄到的摄像图像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整体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块的亮度相关联的信息等)进行计算,基于该信息来判别右控制器4周围的变化。另外,红外摄像部123也可以利用环境光进行拍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用于照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光部124。红外发光部124例如与红外线照相机拍摄图像的定时同步地照射红外线。然后,由红外发光部124照射的红外线被摄像目标反射,该反射后的红外线被红外线照相机接收,由此获取红外线的图像。由此,红外摄像部123能够获得更清晰的红外线图像。此外,红外摄像部123和红外发光部124既可以分别作为相独立的设备设置于右控制器4内,也可以作为设置于同一封装(package)内的单一设备来设置于右控制器4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红外线照相机的红外摄像部123,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像单元,也可以使用可见光照相机(使用可见光图像传感器的照相机)来代替红外线照相机。

右控制器4具备处理部121。处理部121与通信控制部111连接。另外,处理部121与红外摄像部123及红外发光部124连接。

另外,处理部121包括cpu、存储器等,基于右控制器4中具备的未图示的存储装置(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中存储的规定的程序(例如,用于进行图像处理、各种运算的应用程序),根据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来执行对红外摄像部123的管理处理。例如,处理部121使红外摄像部123进行摄像动作,或者获取和/或计算基于摄像结果的信息(摄像图像的信息、或根据该信息计算出的信息等),并将该信息经由通信控制部111发送到主体装置2。另外,处理部121根据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来执行对红外发光部124的管理处理。例如,处理部121根据来自主体装置2的指令来控制红外发光部124的发光。此外,处理部121进行处理时所使用的存储器既可以设置于处理部121内,也可以是存储器112。

右控制器4具备电力供给部118。电力供给部118具有与左控制器3的电力供给部108相同的功能,同样地进行动作。

[1-2.圈型扩展装置的结构]

接着,说明圈型扩展装置5的结构。图9是表示圈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圈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六面视图。在图10中,(a)是主视图,(b)是右侧视图,(c)是左侧视图,(d)是俯视图,(e)是仰视图,(f)是后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是能够安装右控制器4的扩展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进行向圈型扩展装置5施加力来使其变形这样的新操作(参照图15),其详细内容后述。用户例如能够以进行锻炼的感觉来进行利用圈型扩展装置5的健身动作,由此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操作。即,圈型扩展装置5用于对以往的操作方法进行扩展来向用户提供新操作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是对右控制器4的功能进行扩展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对右控制器4的操作功能进行扩展的装置。也就是说,用户通过使用安装有右控制器4的圈型扩展装置5,能够进行仅通过右控制器4则无法进行的操作。

如图9和图10所示,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环状部201和主体部202。环状部201具有环状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01通过后述的弹性构件241及台座部242(参照图18)来形成为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01是圆环状。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01的形状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椭圆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直径为30[cm]。环状部201只要为以下程度的大小即可:用户能够用左手把持一侧的部分,并用右手把持相对于该部分以上述环的中心为基准呈对称的另一侧的部分。环状部201的大小可以根据设想的进行使用的用户的身材、年龄层来进行设定,上述直径例如也可以为20[cm]~50[c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01是由具有规定长度(例如,3[cm]~10[cm])的宽度的带状的构件形成为环状而得到的形状。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环状部201的内侧的大致圆柱形状的空间(大致地说,以图9中的2个圆形区域r1及r2为底面的圆柱形状的空间)称为“由环状部201包围的空间”。此外,圆形区域r1是以弹性构件241的前侧(即,图9所示的z轴负方向侧。)的缘为周的圆形区域,圆形区域r2是以弹性构件241的后侧(即,图9所示的z轴正方向侧)的缘为周的圆形区域。通过带状的弹性构件241被弯曲为圆形,环状部201通过弹性构件241及台座部242来形成为环状,其详细内容后述。通过弹性构件241被弯曲为圆形,作为弹性构件241的带的两侧的边成为上述区域r1及r2的圆周。即,区域r1及r2的圆周如上述那样是由被弯曲的弹性构件241的带的两侧的边来规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包含圆形区域r1的平面和包含圆形区域r2的平面分别与xy平面平行,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2个区域r1与r2看起来一致。上述圆柱形状的空间是被包含圆形区域r1的平面与包含圆形区域r2的平面夹着的空间,是在从与该平面垂直的朝向(即,z轴方向)观察时为圆形区域r1及r2的内侧的空间。另外,环状部201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弹性构件)能够弹性变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某构件“能够弹性变形”是指该构件以人类能够感知的程度的变形量进行弹性变形。

主体部202能够安装右控制器4。此外,“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是指右控制器4装配于主体部202的状态。作为一例,能够说是右控制器4一体地固定于主体部202的状态。或者,作为一例,能够说是右控制器4与主体部202为若没有特别的操作或一定以上的荷重则不会分离的状态。此外,固定是指右控制器4与主体部202基本上不会相对地移动,但是也可以产生略微的移动。

主体部202设置于环状部201。此外,“主体部202设置于环状部201”是指主体部202固定于环状部201。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圈型扩展装置5中的主体部202的附近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主体部202具有导轨部211。导轨部211是能够安装右控制器4的安装部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与右控制器4的滑块6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导轨部211是与游戏控制器侧卡合部(具体地说,滑块62)卡合的扩展装置侧卡合部的一例。另外,导轨部211也能够是与游戏控制器侧滑动部卡合的扩展装置侧滑动部的一例。

导轨部211能够与控制器的滑块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这一点与主体装置2所具有的导轨部相同。因此,导轨部211也可以是与主体装置2所具有的导轨部相同的结构。通过导轨部211来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此外,关于导轨部211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后述,但是导轨部211被设置为沿一个方向(具体地说,后述的左右方向)延伸。

图12是表示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的一例的图。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那样定义圈型扩展装置5中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方向。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正面观察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方向(称为“正面观察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前后方向(即,图12所示的z轴方向)。“(环的)正面观察方向”例如是环的外缘所呈现的形状的面积看起来最大的方向。在环为圆环的情况下,“正面观察方向”也能够说是环看起来为圆形的方向。

另外,如图11所示,导轨部211设置于以环状部201为基准比环状部201靠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那样,导轨部211设置于比环状部201靠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一侧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前侧(换言之,正面跟前侧),将其相反侧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后侧(换言之,里侧)。

主体部202的上述导轨部211设置为沿与上述的前后方向实质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与导轨部211所延伸的方向实质平行的方向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左右方向(即,图12所示的x轴方向)。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实质(为某个状态)”是指包括严格地为该状态的情况以及大致为该状态的情况这两方。例如,“(左右方向与导轨部211)实质平行”是指既可以为左右方向与导轨部211严格地平行的方式,也可以为虽然并不严格地平行但设置为大致平行的方式。

另外,如图11所示,导轨部211具有左右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开口的上述一端的一侧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侧,将上述另一端的一侧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左侧。也就是说,在从前侧观察圈型扩展装置5时,向主体部202的导轨部211插入右控制器4的方向(即,图12所示的x轴正方向)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左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方向(参照图1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上述前后方向及上述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上下方向(即,图12所示的y轴方向)。另外,将在从前侧观察圈型扩展装置5时的、从主体部202向环状部201的中心的方向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下方向(即,图12所示的y轴负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圈型扩展装置5的上方向。

在如以上那样地定义圈型扩展装置5的方向的情况下,能够说主体部202设置于环状部201的上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定义圈型扩展装置5的方向的情况下的上方向与为了对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的类比摇杆52进行朝上的指示而使该类比摇杆52的轴部倾斜的方向(即,图6中的x轴正方向)相同。

[1-2-1.主体部]

如图11所示,主体部202具备壳体212。壳体212例如通过螺钉来固定于环状部201(详细内容后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2以覆盖环状部201的一部分(具体地说,环状部201的上端附近的一部分)的方式固定于环状部201。如图11所示,壳体212具有相对于环状部201向前侧突出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2具有相对于环状部201还向后侧突出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2相对于环状部201向前侧突出的量大于壳体212相对于环状部201向后侧突出的量。

如图11所示,导轨部211设置于壳体212。在导轨部211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换言之,滑动方向)延伸的槽。如图11所示,导轨部211的槽的右端(即,x轴负方向侧的一端)开口。

导轨部211的槽是能够与右控制器4的滑块6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的形状。具体地说,右控制器4的滑块62的与滑动方向(即,图6所示的y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形状大致上为t字形状。滑块62在远离右控制器4的侧面的一侧具有顶面(即,图6所示的x轴正方向侧的面),从滑动方向观察,具有向与该顶面平行的方向(即,图6所示的z轴方向)的两侧突出的突出部。另一方面,导轨部211在从与滑动方向(即,图11所示的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具有与槽的底面214相向、且从槽的侧面向内侧突出的2个相向部215。以使滑块62的突出部进入到导轨部211的底面214与相向部215之间的方式将滑块62插入到导轨部211,由此滑块62与导轨部211卡合。通过以上,滑块62沿规定的直线方向(即,滑动方向)插入到导轨部211,由此导轨部211与滑块62以滑块62能够沿该直线方向相对于导轨部211进行滑动移动的状态卡合。与导轨部211卡合后的滑块62的在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或者与滑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相对于导轨部211的运动被限制从而不会脱离。

另外,在导轨部211的左端设置有用于使从导轨部211的右端插入的滑块62的滑动移动停止的停止部213(参照图11)。停止部213是上述相向部215的一部分。停止部213设置于导轨部211的槽的左端。在此,相向部215在上述槽的左端以外的部分从该槽的侧面突出规定长度,在上述槽的左端的部分突出得比该规定长度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相向部215中的突出得比上述规定长度长的部分称为停止部213(参照图11)。此外,图11所示的虚线是为了易于理解停止部213的位置而记载的,并非在导轨部211中实际地设置有虚线。通过以上,滑块62当从导轨部211的右端插入并朝向导轨部211的左端滑动移动时会与停止部213抵接。此外,关于滑块62的下端部分(即,图6所示的y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在从与上述顶面平行且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图6所示的z轴方向)观察时,远离右控制器4的侧面的一侧的突出部分是比与该侧面接近的一侧(即,与该侧面接触的一侧)的基座部分突出的形状(参照图6)。在滑块62向插入方向(即,从导轨部211的右端向左端的方向)滑动移动的情况下,停止部213与上述基座部分抵接。此外,在停止部213与基座部分抵接的状态下,上述突出部分既可以与导轨部211的槽的左侧(即,滑块62从槽的右端插入的情况下的尽头侧)的壁面抵接,也可以不抵接。通过如上述那样滑块62与停止部213抵接,滑块62的滑动移动停止。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滑块62向插入方向滑动移动的情况下,在停止部213与基座部分抵接之前,突出部分与导轨部211的槽的左侧的壁面抵接,由此滑块62的滑动移动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控制器4具有卡定部63(参照图6)。卡定部63设置为从滑块62向侧方(即,图6所示的z轴正方向)突出。卡定部63能够向滑块62的内部的方向移动,并且(例如通过弹簧)被向成为朝上述侧方突出的状态的方向施力。另外,如图11所示,在导轨部211的上述相向部215处设置有切口219。切口219被设置于在滑块62被插入至导轨部211的尽头的状态(具体地说,滑块62与停止部213抵接的状态。此外,滑块62无需与停止部213严格地接触,也可以是滑块62与停止部213之间存在稍许间隙的状态)下与卡定部63相向的位置。因而,在滑块62被插入至导轨部211的尽头的状态下,卡定部63进入到切口219。即,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通过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滑块62向滑块62从导轨部211脱离的方向(即,滑块62远离停止部213的方向)的滑动移动被限制。因而,在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的状态下,即使施加一定程度的力,滑块62也不会脱离导轨部211。如以上那样,通过在滑块62与导轨部211卡合的状态下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右控制器4被安装于主体部202。

此外,在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的状态下,滑块62相对于导轨部211的滑动移动不管是在插入方向上还是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上都被卡定部63限制。因而,在上述的状态下,向插入方向的滑动移动既可以说是被上述停止部213限制,也可以说是被上述卡定部63限制。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向插入方向的滑动移动也可以由停止部213和卡定部63中的任一方限制。

此外,虽未进行图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部63的上侧(即,图6所示的y轴正方向侧)的面设置为与滑动方向实质垂直,与此相对地,卡定部63的下侧的面是相对于滑动方向倾斜地设置的斜面。此外,将下侧的面设为斜面是为了在滑块62被插入到导轨部211且向插入方向移动时使得卡定部63不易与相向部215相剐卡,来使得滑动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由于卡定部63的上下的面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在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的状态下,上述上侧的面与相向部215的切口219的部分抵接,因此滑块62向插入方向的反方向的移动被比较大的力限制。另一方面,上述斜面与相向部215的切口219的部分抵接,因此滑块62向插入方向的移动被比较小的力限制。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卡定部63对向插入方向的滑动移动进行限制的力设得大,也可以是,关于卡定部63的下侧的面,也与上侧的面同样地设置为与滑动方向实质垂直。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是指各个卡合部(即,导轨部211和滑块62)相互卡合的状态且滑动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这样,成为右控制器4装配于主体部202的状态。相反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卡定部63(通过后述的解除按钮69的操作)向滑块62的内部的方向缩进,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的状态被解除。由此,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即装配于主体部202的状态被解除。然后,滑块6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移动,滑块62与导轨部211的卡合也被解除,由此成为右控制器4从主体部202取下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卡定部63和切口219来限制滑动移动,但是限制滑动移动的方法是任意的。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也可以具有在滑块62插入至导轨部211的尽头的状态下以用包括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力来按压滑块62的方式来与滑块62抵接的部分,也可以通过该部分与滑块6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限制滑动移动。

通过以上,在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情况下,用户首先将右控制器4的滑块62从导轨部211的右端插入到该导轨部211。然后,通过使插入的滑块62向导轨部211的左端滑动移动至尽头,卡定部63与切口219卡定,成为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通过以上,用户能够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

此外,右控制器4具备能够按下的解除按钮69(参照图6)。根据解除按钮69被按下,上述卡定部63向滑块62的内部的方向移动,成为相对于滑块62不突出(或者,几乎不突出)的状态。因而,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主体部202的状态下,当按下解除按钮69时,如上所述,卡定部63不再与切口219卡定(或者,几乎不再卡定)。通过以上,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主体部202的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按下解除按钮69来从圈型扩展装置5容易地取下右控制器4。

如上述那样,壳体212设置为相对于环状部201向前侧突出。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壳体212的内侧面216(即,朝向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轴的面)具有相对于环状部201而言与后侧相比向前侧突出的部分。导轨部211设置于内侧面216的上述部分。这样,导轨部211设置于由环状部201包围的空间的外侧。此外,“由环状部201包围的空间的外侧”的区域至少包括在正面观察方向上与环状部201的前端相比靠前侧的区域以及在正面观察方向上与环状部201的后端相比靠后侧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设置于这样的区域。更具体地说,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时,导轨部211设置于与壳体212的孔(即,供环状部201穿过的孔)相比靠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的位置。此外,也能够说,导轨部211设置为滑动方向与正面观察方向实质垂直的朝向,且设置于相对于环状部201向正面观察方向错开的位置。这样,导轨部211在正面观察方向上设置于离开环状部201的位置(具体地说,从正面观察方向观察时与环状部201相比靠跟前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能够使得因用户的操作而发生了变形的环状部201不易与导轨部211接触。由此,能够降低由于环状部201与导轨部211接触因此右控制器4脱离圈型扩展装置5的可能性。另外,也能够考虑将环状部201的直径设得大以使得环状部201发生变形时不易与导轨部211接触,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通过将导轨部211设置于在正面观察方向上与环状部201错开的位置来使得难以与环状部201接触)将环状部201设得大的必要性降低。另外,在用户将右控制器4的滑块62插入到导轨部211由此将该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时,右控制器4不易与环状部201接触。由此,用户易于进行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设置在环状部201以沿上下方向(即,与将导轨部211的中心同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连结的直线平行的方向)伸展且沿左右方向收缩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201所通过的区域的外侧。由此,能够设为导轨部211不易与环状部201接触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中的滑动方向与上述正面观察方向垂直。因而,能够将导轨部211以在正面观察方向上不突出的方式紧凑地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轨部211设置为: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时,将导轨部211在滑动方向上的中央部与该环的中心连结的直线垂直于该滑动方向。由此,能够设为导轨部211不易与环状部201接触的状态,并且能够将导轨部211与环状部201靠近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从正面观察方向观察时导轨部211配置在环状部201的内周附近)。因此,作为整体能够将圈型扩展装置5设得紧凑。

另外,如图11所示,导轨部211设置于主体部202中的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轴侧(即,相对于主体部202的中心位于环的中心轴侧的位置)。具体地说,导轨部211设置于主体部202中的朝向上述环的中心的面(具体地说,内侧面216),使得右控制器4能够朝向环状部201的内侧地安装。导轨部211(具体地说,导轨部211的底面214)朝向被环状部201包围的空间内的位置且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轴。此外,“环的中心轴”是指穿过正面观察环时环的中心、且与环的正面观察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轴。另外,“导轨部211朝向环的中心轴”不限于导轨部211的底面的法线严格地与环的中心轴相交的方式。

另外,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时,导轨部211被设置于与该环的外缘(参照图12所示的点划线。但是,在图12中,出于易于观察附图的目的,在与环的外缘相比稍靠外侧的位置记载了点划线。)相比靠内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控制器4以使导轨部211的底面朝向上述环的中心、右控制器4的左侧面与导轨部211的底面平行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202,由于右控制器4的主面与左侧面垂直,因此上述正面观察方向是与该主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形成的环时”能够说是从与安装于主体部202的右控制器4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该环时。如以上那样,以在正面观察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时右控制器4位于比该环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此外,也能能够说,以使右控制器4相对于主体部202而言位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侧的方式,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此外,“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缘相比靠内侧的位置”是指在从上述正面观察方向观察时与环的外缘相比看起来靠内侧的区域。因而,导轨部211也可以位于在正面观察方向上与环状部201不同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导轨部211朝向上述环的中心轴的结构或导轨部211位于与环的外缘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结构,在用户使用安装有右控制器4的圈型扩展装置5时能够降低右控制器4与其它物体接触的可能。因此,能够降低因右控制器4与其它物体接触而导致右控制器4脱离圈型扩展装置5或受损的可能性。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导轨部21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缘相比靠内侧的位置。也就是说,也可以是,以使右控制器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缘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由此也能够降低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控制器4与其它物体接触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主体部202的右控制器4的主面朝向正面观察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时的正面侧(参照图12)。另外,类比摇杆52所朝向的方向是主体部202中的设置有导轨部211的部分(即,向前侧突出的部分)相对于环状部201的突出方向。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以正对圈型扩展装置5的朝向来把持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控制器4的主面正对用户。据此,用户针对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也易于操作设置于主面的操作部(即,类比摇杆52和按钮53~56)。

如图12所示,在壳体212的与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的正按钮57并排的位置设置有标识218。具体地说,标识218的位置是在右控制器4与导轨部211卡合的状态下随着向上述插入方向逐渐滑动移动而渐渐地与正按钮57靠近的位置。另外,标识218的位置是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下相对于正按钮57而言位于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置。另外,标识218的位置是以右控制器4的主面与壳体212之间的边界(在此,为右控制器4的主面与壳体212之间的间隙)为基准而与正按钮57对称的位置。也就是说,从上述边界向标识218的位置延伸的垂线的长度与从该边界向正按钮57的位置延伸的垂线的长度大致相同。另外,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下,标识218与正按钮57的距离短于右控制器4的位于最接近正按钮57的位置的操作部(在此为x按钮55)与该正按钮57的距离。另外,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主体部202的状态下,右控制器4的操作部中的设置于最接近标识218的位置的操作部是正按钮57。

如图12所示,标识218用于表示正按钮57。此外,标识218既可以是壳体212上设置的(立体的)构件,也可以是在壳体212上绘制的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识218是与正按钮57相同的形状,但是标识218可以是表示正按钮57的任意的形状。此外,“标识的形状”意味着既可以是由构件的外形呈现的立体的形状,也可以是由图案呈现的平面的形状。另外,标识218可以不直接地表示正按钮57,而是使人想起正按钮57那样的形状、与正按钮57相关联那样的形状(但是,表示负的形状除外)。通过标识218,用户能够认识到在圈型扩展装置5上不应该装配具有负按钮47的左控制器3,而是应该装配具有正按钮57的右控制器4。另外,通过设置标识218的位置,用户能够认识到在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时应该将右控制器4向导轨部211插入至正按钮57与标识218并排的位置。此外,此时,标识218也可以不是与正按钮57有关的形状、而是例如箭头那样的形状。这样,通过标识218,能够使得用户向圈型扩展装置5装配右控制器4的动作易于进行。此外,标识218的形状及位置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形状及位置,只要是用户能够认识到向圈型扩展装置5不装配左控制器3而是装配右控制器4和/或在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时应该将右控制器4向导轨部211插入至哪里即可,可以适当变更。

另外,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用于与右控制器4电连接的端子(图26所示的端子294)。端子294设置在导轨部211中的与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的端子64对应的位置。在此,右控制器4的端子64设置于滑块62的下端(即,插入方向侧端部)附近的与外壳51相向的面(参照图6)。因此,端子294设置于上述停止部213中的里侧的面(即,与导轨部211的底面214相向的面)。因而,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情况(即,右控制器4的滑块62与导轨部211卡合的状态下右控制器4的卡定部63与导轨部211的切口219卡定的情况)下,圈型扩展装置5的端子294与右控制器4的端子64相互接触。由此,圈型扩展装置5的端子294与右控制器4的端子64电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294设置在导轨部211中的与插入右控制器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左侧)。由此,能够降低在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导轨部211时端子294与右控制器4接触的机会,能够降低端子294受损的可能性。

图13和图14是图11所示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内侧(具体地说,y轴负方向侧)观察主体部202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具体地说,y轴正方向侧)观察主体部20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2由内侧壳体221和外侧壳体222构成。内侧壳体221大致地说配置在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内侧。外侧壳体222大致地说配置在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内侧壳体221与外侧壳体222例如通过螺钉来相互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2个构件固定(即,使一方的构件不脱离另一方的构件)的方法是任意的,既可以是通过螺钉等的紧固来将2个构件连接的方法,也可以是通过粘接剂来将2个构件粘接的方法,还可以是将一方的构件嵌合于另一方的构件的方法。

如图13和图14所示,环状部201以被内侧壳体221与外侧壳体222夹着的状态固定于壳体21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螺钉将内侧壳体221与环状部201的台座部紧固,来将环状部201固定于内侧壳体221。环状部201以穿过将内侧壳体221与外侧壳体222固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孔的状态固定于壳体212。这样,环状部201的一部分(具体地说,包括后述的台座部的部分)被壳体212覆盖。

如图13所示,导轨部211例如通过螺钉来固定于内侧壳体221。内侧壳体221具有从上述内侧面216凹陷的凹陷部217,导轨部211固定于该凹陷部217。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凹陷部217的深度比导轨部211的厚度长一些。因而,在导轨部211固定于内侧壳体221的凹陷部217的状态下,导轨部211的停止部213及相向部215配置在相对于内侧面216稍微凹陷的位置。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配置在与壳体212的面(即,内侧面216)相比凹陷的位置。据此,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壳体212的内侧面216与右控制器4抵接,并对右控制器4施加推压的力。由此,能够降低圈型扩展装置5与右控制器4的松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11以如下状态设置于壳体212:使该导轨部211的一部分露出到该壳体212的外部,使得滑块62能够插入到该导轨部211。在此,如图13和图14所示,关于导轨部211的滑动方向(即,x轴方向)的长度,壳体212中的覆盖环状部201的非突出部分的长度(图11所示的l1)短于在壳体212中设置导轨部211的突出部分的长度(图11所示的l2)。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壳体212来可靠地保护导轨部211,并且通过将壳体212覆盖环状部201的部分设得相对小,能够将壳体212设得紧凑。在此,在设计壳体212的形状时,首先根据右控制器4的滑块62的长度来决定上述突出部分的长度。在决定了突出部分的长度的基础上,考虑到使壳体212的外形形状简单,能够考虑将滑动方向上的壳体212的长度设为固定为上述突出部分中的壳体212的长度,将壳体212的滑动方向上的两侧的面设为平面。但是,当壳体212覆盖环状部201的第一部分在上述方向上变长时,存在以下担忧:在环状部201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环状部201变得易于与壳体212接触,或者因环状部201与壳体212接触而导致施加于壳体212的负荷变大。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上述非突出部分设得紧凑,与将滑动方向上的壳体212的长度设为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环状部201不易与壳体212接触,另外,能够降低因环状部201接触壳体212而引起的壳体212的负荷。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基板223。在基板223设置有作为后述的处理部293、信号变换部292以及电力变换部295(参照图26)发挥功能的电路。基板223设置于壳体212的内部,例如通过螺钉来紧固于壳体2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突出部分具有基板223。具体地说,基板223设置于上述突出部分的内部。此外,虽未进行图示,但是基板223上的电路与上述的端子294电连接,并与后述的应变计电连接。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主体部202具备导光部224和保持体225。保持体225在壳体212的内部保持导光部22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导光部224的保持体225固定于壳体212。

在此,如上述那样,右控制器4在滑块62的安装面上具备通知用led67(参照图6)。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滑块62的安装面与导轨部211的底面相向从而不再露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即使在上述的状态下用户也能够从壳体212的外部视觉识别通知用led67的发光,而设置有导光部224。

导光部224具有与上述通知用led67的数量(在此为4个)相同数量的导光路。各导光路的一端为入射面,另一端为射出面。导光路是例如由树脂等构成的透明构件。此外,导光路可以是具有将光从入射面引导至射出面的功能的任意的部件。导光路的形状可以是入射面位于后述的入射口的附近、射出面位于后述的射出口的附近的任意的形状。

如图13所示,在内侧壳体221的上述凹陷部217设置有入射口h1,在导轨部211的底面214设置有入射口h2。各入射口h1及h2的位置是与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控制器4的通知用led67的位置实质相向的位置。具体地说,各入射口h1及h2的位置是在圈型扩展装置5中的左右方向(即,x轴方向)及前后方向(即,z轴方向)上与通知用led67的位置重叠的位置。保持体225将导光部224保持在导光部224的各入射面从这些入射口h1及h2露出的位置。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外侧壳体222上设置有射出口h3。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通知用led67的数量相同数量的4个射出口h3。保持体225将导光部224保持在导光部224的各射出面从各射出口h3分别露出的位置。因而,在来自右控制器4的通知用led67的光入射到入射口h2的情况下,光被导光部224引导后从射出口h3射出。

根据以上,导光部224将从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的通知用led67向在导轨部211的规定面(具体地说,底面214)设置的入射口h2入射的光引导至在与导轨部211的该规定面不同的主体部202的其它面设置的射出口h3。据此,即使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用户也能够通过来自射出口h3的光来确认通知用led67的发光状态。另外,能够通过使用了导光部224的简易的结构来向用户呈现由右控制器4的通知用led67通知的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射出口h3设置于能够从圈型扩展装置5的前侧和上侧视觉识别的位置(参照图10)。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不仅在使圈型扩展装置5的前侧朝向正面且以比较高的高度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参照图15)能够视觉识别来自射出口h3的光,在以比较低的高度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的情况下或者不把持而是放置圈型扩展装置5且用户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观察圈型扩展装置5的情况下也能够视觉识别来自射出口h3的光。也就是说,能够将射出口h3配置在对用户而言易于视觉识别来自射出口h3的光的位置。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射出口h3的位置是任意的,射出口h3也可以设置在能够从壳体212的外部视觉识别的任意的位置。例如,射出口h3也可以设置在外侧壳体222的任意的位置。

[1-2-2.把持罩]

如图10和图12所示,圈型扩展装置5具有把持罩206及207。把持罩206及207是用于供用户进行把持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把持罩206及207,用户易于把持圈型扩展装置5。下面说明把持罩206及207的详细内容。

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状部201上设置有2个把持罩206及207。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罩206及207能够从环状部201拆下。把持罩206及207安装于环状部201中的把持部分。在此,把持部分是指环状部201中的用于供用户进行把持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01的右端附近的部分和环状部201的左端附近的部分为把持部分。即,也可以说,在设为主体部202相对于环状部201的中心位于中心角为0度的位置的情况下,把持部分设置在相对于环状部201的中心为+90度的位置和-90度的位置。在下面,将环状部201的右端附近的把持部分称为右把持部分,将环状部201的左端附近的把持部分称为左把持部分。在把持部分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持罩206或207的结构(后述的第四面连接件(日语:面ファスナー)233),其详细内容后述。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把持罩206或207能够从环状部201拆下的情况下,能够说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持罩206或207的结构的部分为把持部分。

此外,把持部分也可以是能够与环状部201中的除把持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相区别地识别的任意的结构。例如,在环状部201的一部分(具体地说,环状部201的左端附近和右端附近的部分)为与其它部分不同的颜色和/或花纹的情况下,该一部分(由于具有使用户认识到要把持该一部分来进行操作的功能)能够说是把持部分。另外,在环状部201的一部分(具体地说,环状部201的左端附近和右端附近的部分)形成得比其它部分粗的情况下,该一部分(由于具有使用户认识到要把持该一部分来进行操作的功能)能够说是把持部分。例如,在与上述把持罩相同的构件以不可拆下的方式固定于环状部201的情况下,该构件能够说是把持部分。如以上那样,圈型扩展装置5通过把持部分而能够使用户以把持着适当的部位的状态进行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把持安装于环状部201的把持部分的把持罩206及207来间接地对把持部分进行把持。与此相对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也可以是不具备把持罩的结构,此时,用户也可以直接把持环状部201的把持部分。也就是说,把持部分既可以是用户直接把持的部分,也可以是间接把持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状部201的左端附近的左把持部分设置左把持罩206,在环状部201的右端附近的右把持部分设置右把持罩207。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用户用两手分别把持2个把持部分的情况,从而在环状部201中的左右2个部位设置有把持部分。此外,把持部分的数量是任意的,根据设想的操作方法,既可以在3个部位以上设置把持部分,也可以仅在1个部位设置把持部分。另外,根据游戏的内容(或者,在游戏中用户所进行的健身动作的内容),也可以有时用单手或两手仅把持多个把持部分中的特定的把持部分。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能够与环状部201中的其它部分相区别地识别的把持部分。

图15是表示用户使用扩展装置的情形的一例的图。如图15所示,用户在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时,能够用左手把持安装于左把持部分的左把持罩206,用右手把持安装于右把持部分的右把持罩207。此外,用户还能够以与图15所示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其详细内容后述。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把持部分设置在相对于环状部201中的圆环(或者也可以是椭圆环)的中心对称的位置(参照图12)。据此,能够使用户把持易于向环状部201施加力的位置,因此能够提供易于操作的输入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把持部分与左右方向平行地设置。因此,主体部202的导轨部211设置为以下朝向:从2个把持部分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方向与(该导轨部211的)滑动方向实质平行。在此,设想为用户在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时水平地把持2个把持部分(参照图15)。因而,用户在如上述那样把持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使右控制器4水平地运动并插入到导轨部211来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易于在把持着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将右控制器4装配于圈型扩展装置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为了对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的类比摇杆52进行朝上的指示而使该类比摇杆52的轴部倾斜的方向设为上方向时,主体部202设置于环状部201中的与由该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相比靠上侧的位置(参照图12)。此时,设想为用户以主体部202位于上侧的朝向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参照图15)。因而,如果设为用户以这样的朝向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则即使用户在使用时误将圈型扩展装置5掉落,冲击也不易传递到右控制器4,能够降低右控制器4脱离圈型扩展装置5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01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在用户在使用时误将圈型扩展装置5掉落的情况下,也会由环状部201吸收冲击。因此,即使在上述的情况下,右控制器4脱离圈型扩展装置5的可能性也低。

另外,还能够考虑到以下情况:用户在圈型扩展装置5的使用中,用户从把持2个把持部分的状态更换为使一只手离开把持部分来操作右控制器4。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202设置于与把持部分相比靠上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右控制器4配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

图16是表示左把持罩206的一例的图。图17是将左把持罩206安装到环状部201的左把持部分的情况的说明图。此外,在下面,以左把持罩206为例来进行把持罩的说明,由于右把持罩207为与左把持罩206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关于右把持罩207的详细的说明。

左把持罩206为平面状,且为布制。另外,如图16所示,左把持罩206大致上为四边形的形状。如图17所示,左把持罩206以设为筒状的状态(换言之,以使左把持罩206绕环状部201一周的状态)安装于环状部201。左把持罩206也可以由能够通过将一端固定于另一端来卷成筒状的任意的材质构成。另外,左把持罩206也可以在其内部具有海绵等缓冲材,以使用户易于把持。

在图16中,示出了左把持罩206的内侧面。此外,左把持罩206的内侧面是指在将左把持罩206卷到环状部201来进行安装时成为内侧的面。如图16所示,在左把持罩206的内侧面上,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面连接件231,在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面连接件232。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端部”是指严格意义的顶端以及包括顶端附近的部分的部分。另外,虽未进行图示,但是在左把持罩206的外侧面中的、上述第一面连接件231的背面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三面连接件。第二面连接件232与第三面连接件能够相互装卸。例如,第二面连接件232是钩面的面连接件,第三面连接件是圈面的面连接件。

如图17所示,环状部201在上述把持部分具有第四面连接件233。第四面连接件233例如通过粘接剂被粘接于环状部201的把持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面连接件233设置于带状的环状部201中的内侧的面。由此,第四面连接件233不易与其它物体接触。此外,虽未进行图示,但是在环状部201的右端附近的上述右把持部分中的、环状部201的内侧的面设置有第五面连接件。第四面连接件233用于将左把持罩206安装于环状部201,第五面连接件用于将右把持罩207安装于环状部201。

第一面连接件231与第四面连接件233能够相互装卸。例如,第一面连接件231是圈面的面连接件,第四面连接件233是钩面的面连接件。此外,第五面连接件是与第四面连接件233同样的面连接件(在此为钩面的面连接件)。

在将左把持罩206安装到环状部201时,首先,左把持罩206的第一面连接件231粘接到环状部201的第四面连接件233。然后,以使左把持罩206绕环状部201一周的状态来将左把持罩206的第二面连接件232与第三面连接件粘接。通过以上,能够将左把持罩206安装于环状部2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把持罩206为绕环状部201一周的状态,因此不易脱离环状部201。另外,第一面连接件231与第四面连接件233粘接,因此左把持罩206不易相对于环状部201错位。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在用户把持各把持罩206及207的状态下各把持罩206及207从环状部201脱离或错位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圈型扩展装置5的操作性。

此外,能够通过与将左把持罩206安装到环状部201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将右把持罩207安装到环状部201。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罩206及207能够从环状部201拆下。据此,在由于长期的使用而把持罩206及207脏污或受损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清洗把持罩206及207或更换为新的把持罩。

[1-2-3.环状部]

图18和图19是表示环状部的一部分的图。图18和图19示出未安装主体部202的状态下的环状部201的一部分,具体地说,示出了环状部201中的台座部242附近的部分。此外,图18是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观察环状部201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9是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内侧观察环状部201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18和图19所示,环状部201具有弹性构件241和台座部242。弹性构件241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构成。弹性构件241的芯部243由树脂(具体地说,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构成,其详细内容后述。弹性构件241是环状部201中的、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弹性变形的部分。

台座部242以由台座部242和弹性构件241形成环的方式保持该弹性构件241的两端部。在此,“台座部242保持弹性构件241”是指将弹性构件241以维持为某个形状(在此,为与台座部242一体地形成环的形状)的状态固定使得不脱离。但是,如后述那样,在由台座部242保持着弹性构件241的状态下对弹性构件241施加其它力的情况下弹性构件241也可以发生变形,这样的情况也包括于“台座部242保持弹性构件241”这一含义中。台座部242由与弹性构件241相比刚度高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由金属构成。因而,在向台座部242和弹性构件241施加相同大小的力的情况下,台座部242的应变量比弹性构件241的应变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如图9和图18所示那样,具有具备2个面的板状(也能够说是带状)的形状,台座部242以使弹性构件241的一个面朝向环的外侧、另一个面朝向环的内侧的状态保持该弹性构件241。弹性构件241以该弹性构件241的长边方向成为环状部201的圆周方向的方式形成上述环的一部分。此外,弹性构件241的长边方向是指使弹性构件241的上述面成为平面时的长边方向,弹性构件241的短边方向是指使弹性构件241的上述面成为平面时的短边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的上述面成为平面时为矩形,因此也能够说,弹性构件241的长边方向是指沿着该面的长的边的方向,弹性构件241的短边方向是指沿着该面的短的边的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在未被台座部242保持的状态下为直线状。台座部242将在未施加力的状态下为直线状的弹性构件241以弯曲为形成环的状态保持。这样,通过使用直线状的弹性构件241,能够易于制造圈型扩展装置5。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的形状是任意的,也可以是在未被台座部242保持的状态下为弯曲的形状。例如,弹性构件241也可以是在未被台座部242保持的状态下成为环(即,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环状部201的圆环一致的圆环)的一部分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以被弯曲成环状由此被施加了应力的状态被台座部242保持,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具有在未施加力的状态下为环状的一部分的形状,以未被施加因弯曲而引起的应力的状态被台座部242保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为带状,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柱状(例如,与周向垂直的截面为圆形的形状)。

图20是切除了图18所示的环状部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局部截面图。在图20中,示出了利用穿过图18中的半直线ab且与z轴垂直的截面以及穿过半直线bc且与x轴垂直的截面进行切除后的环状部201。

如图18和图20所示,弹性构件241具有芯部243和罩部244。芯部243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芯部243为树脂,具体地说,为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芯部243具有能够通过人类的力来变形的程度的刚度。例如,芯部243的弯曲刚度为0.33[pa·m4]~0.50[pa·m4]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芯部243为带状的形状,以一个面朝向环的外侧、另一个面朝向环的内侧的状态被台座部242保持。

罩部244为筒状,设置为覆盖芯部243(参照图20)。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44由比芯部243软的材质(即,压入硬度低的材质)构成。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44为硅树脂。通过罩部244,能够使弹性构件241与用户接触时的触感良好。另外,通过罩部244,能够缓和弹性构件241撞到其它物体时的冲击。

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44的周向的长度(换言之,未被台座部242保持的状态下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芯部243短。因而,如图20所示,棒状的芯部243的两端附近的部分未被罩部244覆盖而是露出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芯部243以穿过筒状的罩部244的内侧的状态在芯部243的两端固定于台座部242。由此,罩部244不会从芯部243退出而脱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44未固着于芯部24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构件241因用户的操作而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不会对罩部244施加因芯部243固着于罩部244而产生的不需要的力,因此能够提高罩部244的耐久性。

如图18~图20所示,台座部242为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外观上为平坦的形状,具有平板状(但是,严格地说,以成为环状部201的圆周的一部分的方式弯曲)的外板部251和内板部252(参照图18和图19)。外板部251是台座部242的平板状的部分中的、配置于远离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的一侧的部分。内板部252是台座部242的平板状的部分中的、配置于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接近的一侧的部分。另外,台座部242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的一侧与另一侧这两侧将外板部251与内板部252相连的2个侧板部253。如以上那样,台座部242由外板部251、内板部252以及侧板部253形成为筒状。这样,在本说明书中,“筒状”是指具有在周向上连续1周的侧面,且该侧面的内侧为空洞的形状。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台座部242,如图18所示那样形成有狭缝258,但是由于在一部分中具有在周向上连续1周的面(由后述的外板部、侧板部以及内板部构成的面),因此能够说是筒状。另外,“某个物体为筒状”并不是限定为沿着该物体的周向的截面是圆环的形状的意思,而是不限制截面的形状的意思。

此外,图18和图19所示的虚线是为了使得台座部242中的外板部251、内板部252以及侧板部253的位置易于理解而记载的,并非在台座部242实际地设置有虚线。

如图18~图20所示,筒状的台座部242具有左开口254和右开口255。各开口254及255为能够插入芯部243的形状及大小。弹性构件241以第一端部(具体地说,芯部243的一侧的端部)插入于左开口254、第二端部(具体地说,芯部243的另一侧的端部)插入于右开口255的状态被台座部242保持。此时,弹性构件241的顶端位于台座部24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与外板部251的筒内侧面接触(参照图20)。通过使筒状的台座部242以上述那样的状态保持弹性构件241,能够分散台座部242从弹性构件241受到的力,其详细内容后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44不插入到台座部242的各开口254及255。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芯部243的一部分在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从罩部244露出,台座部242保持芯部243中的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露出的部分(参照图20)。据此,能够降低比芯部243软的罩部244与台座部242接触而损伤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更具体地说,芯部243)通过铆钉来紧固于台座部242。具体地说,如图20所示,芯部243的插入于左开口254的一侧的端部附近通过铆钉261及262来紧固于台座部242。更具体地说,在芯部243的一侧的端部附近的2个部位设置有孔,在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的左开口254附近的2个部位设置有孔,在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的左开口254附近的2个部位设置有孔。而且,以使铆钉261及262穿过外板部251的孔、芯部243的孔以及内板部252的孔的方式紧固铆钉261及262(参照图20)。另外,芯部243的插入于右开口255的另一侧的端部附近通过铆钉263及264来紧固于台座部242。芯部243在右开口255处也与左开口254处同样地通过铆钉来紧固于台座部242。通过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座部242保持弹性构件241的状态下,由弹性构件241和台座部242形成的环状的形状被维持,弹性构件241不会脱离台座部242。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具有在与由台座部242和弹性构件241形成的环的中心接近的一侧设置的内侧部分(具体地说,内板部252)、以及与内侧部分相向设置且在远离环的中心的一侧设置的外侧部分(具体地说,外板部251)。另外,弹性构件241以弹性构件241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夹在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的状态被台座部242保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的一端部在台座部242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被夹在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弹性构件241的另一端部在台座部242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被夹在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

在此,考虑以下结构:台座部242(不具有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地)为1张板状的形状,通过铆钉将弹性构件241紧固于该台座部242。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弹性构件241的应力施加于铆钉,因此向铆钉施加了大的负荷,存在铆钉破损的担忧。另外,力集中于弹性构件241中的、由铆钉进行固定的1个点的部分,因此弹性构件241也存在破损的担忧。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具有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台座部242以将弹性构件241插入于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的状态保持弹性构件241。据此,弹性构件241的应力主要施加于台座部242的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参照图21),因此能够减轻施加于铆钉的负荷。因此,能够降低铆钉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与台座部242的外侧部分及内侧部分接触,因此弹性构件241和台座部242从彼此受到的力被分散。具体地说,弹性构件241的顶端部分对外侧部分中的与内侧部分相向的面分别施加推压的力,与此同时,弹性构件241的各端部中的与该顶端部分不同的部分对内侧部分中的与外侧部分相向的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即,后述的台座部242的开口的内缘)分别施加推压的力(参照图21)。由此,能够减轻对弹性构件241的1个部位施加的负荷,能够降低弹性构件241破损的可能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与台座部242的外侧部分及内侧部分以线的方式接触,因此能够降低负荷集中于弹性构件241的1点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弹性构件241破损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是形成有以上述外侧部分的端部和内侧部分的端部为缘的一部分的开口254及255的筒状的形状。而且,弹性构件241的2个端部分别插入于上述开口254及255。在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也可以为不形成上述开口的结构(参照图23和图24)。具体地说,台座部242也可以是通过对1张板以使其成为筒那样的形状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而得到的形状(但是,该形状并不是具有在周向上连续1周的侧面的形状,因此不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筒状”)。即使是这样的结构,通过台座部具有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弹性构件241插入于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之间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上述的效果(即,降低铆钉和弹性构件破损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通过将台座部242设为筒状,(例如,与图23所示的形状相比)台座部242的制作变得容易。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的形状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上述那样的1张板状。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在上述第一端部(具体地说,芯部243的一侧的端部)的一侧至少以2个部位固定于台座部242,在上述第二端部(具体地说,芯部243的另一侧的端部)的一侧至少以2个部位固定于台座部242。据此,弹性构件241以无法进行以上下方向(即,图中所示的y轴方向)为轴的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台座部242。因而,例如在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时,能够降低弹性构件241因向上述的方向旋转而与台座部242的开口接触的可能性,能够降低弹性构件241与台座部242接触而受损的可能性。

此外,将弹性构件241与台座部242固定的方法是任意的。例如,弹性构件241也可以通过铆钉、螺钉和/或螺栓等贯通部件来紧固于台座部242。由此,能够将弹性构件241牢固地紧固(或固定)于台座部242。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左保护构件256及右保护构件257来作为保护构件的一例。设置保护构件是为了在用户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时降低弹性构件241因与比自身硬的台座部242接触而受损的可能性。下面,说明保护构件的详细内容。

如图19和图20所示,左保护构件256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左开口254的内缘。另外,右保护构件257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右开口255的内缘。另外,如图19所示,各保护构件256及257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开口的内缘中的、与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接近的一侧的部分。也就是说,各保护构件256及257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的筒内侧面。此外,左保护构件256及右保护构件257大致上为板状的形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各保护构件256及257来使得内板部252与弹性构件241不直接接触。此外,各保护构件256及257的形状是任意的,也可以是能够配置在内板部252与弹性构件241之间的任意的形状。

各保护构件256及257由比台座部242软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保护构件256及257由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构成。此外,各保护构件256及257也可以由与上述芯部243相同的材质(即,frp)构成。另外,各保护构件256及257既可以是比芯部243硬的材质,也可以是比芯部243软的材质。

另外,各保护构件256及257的与弹性构件241(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具体地说是芯部243)接触的部分的角比台座部242的各开口254及255的内缘的角圆(参照图20)。如图20所示,左保护构件256设置为从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的筒内侧面的上方的空间延伸至内板部252的左端的左方的空间。即,左保护构件256设置为从台座部242的筒内穿过左开口254后伸出。而且,左保护构件256中的、从该左开口254伸出的部分为沿着左开口254的缘垂下的形状。通过像这样成为垂下的形状,左保护构件256在左上部分形成角。该角比左开口254的内缘的角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左保护构件256接触,因此与弹性构件241接触台座部242的内缘的角的情况相比,弹性构件241受损的可能性变低。另外,虽在图20中未示出,但是右保护构件257也具有与左保护构件256同样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保护构件256及257设置为从内板部252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伸出。与此相对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保护构件也可以不设置为从内板部252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伸出,也可以仅设置于内板部252的上方的空间。此时,通过使保护构件的与弹性构件241接触的部分(例如,如果自身为板状则为其角)比开口254及255的内缘的角圆,能够降低损伤弹性构件241的可能性。

将保护构件256及257固定于台座部242的方法是任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保护构件256及257通过上述铆钉261~264紧固于台座部242。即,各保护构件256及257分别在2个部位设置有孔。而且,铆钉261及262以穿过左保护构件256的孔的方式紧固于台座部242。另外,铆钉263及264以穿过右保护构件257的孔的方式紧固于台座部24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保护构件256及257与弹性构件241一起通过铆钉261~264紧固于台座部24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设置有2个孔283(参照图19)。左保护构件256以自身的突起285插入于一方的孔283的状态紧固于台座部(参照后述的图25)。另外,右保护构件257以自身的突起(未图示)插入于另一方的孔283的状态紧固于台座部242。因而,各保护构件256及257通过上述突起和孔283而以被定位的状态紧固于台座部242。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被内板部252的一侧(具体地说,左侧)的端部与弹性构件241夹着的左保护构件256以及被内板部252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弹性构件241夹着的右保护构件257。左保护构件256具有比与该左保护构件256接触的内板部252的角圆的角(参照图20)。另外,右保护构件257具有比与该右保护构件257接触的内板部252的角圆的角。在此,内板部252的上述角的部分是在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时用户进行使弹性构件241变形的操作时被施加大的力的部分(参照图21),其详细内容后述。因而,通过在上述的部分设置保护构件来使弹性构件241(更具体地说,芯部243)与台座部242不直接接触,能够高效地保护弹性构件241。此外,弹性构件241既可以仅在稳定状态下与各保护构件256及257的角接触,也可以仅在发生了变形的状态下与该角接触,还可以在两方的状态下均与该角接触。

此外,与没有保护构件256及257的情况或者保护构件256及257为比台座部242硬的材质的情况相比,在保护构件256及257为比台座部242软的材质的情况下,弹性构件241受损的可能性低。因而,在上述的情况下,保护构件256及257的与弹性构件241接触的部分也可以不是比台座部242的开口的内缘的角圆的形状。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2个保护构件256及257也可以为一体(即,也可以是单一的部件)。

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保护构件也可以除了设置在台座部242的开口的内缘中的、内板部252的筒内侧面以外(或取而代之地)设置在外板部251的筒内侧面。由此,能够降低弹性构件241与台座部242直接接触的可能性。

如图18所示,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应变计245。应变计245设置于台座部242,检测台座部242的应变。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作为应变发生体发挥功能。当因圈型扩展装置5被用户操作而弹性构件241发生变形时,通过来自弹性构件241的力而台座部242中产生应变,其详细内容后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应变计245检测台座部242中产生的应变,基于检测结果来计算弹性构件241的变形的方向及变形程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台座部242设置在主体部202的壳体212内(参照图14)。也就是说,应变计245设置在壳体212内。由此,能够通过壳体212来保护应变计24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设置于环状部201中的把持部分以外的部分。由此,能够降低由于用户把持应变计245的位置而应变计245检测到不需要的应变的可能性,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引起的应变。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更具体地说,应变计245设置于外板部251的外侧面(即,朝向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的面)。另外,应变计245在左右方向(即,图中所示的x轴方向)上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实质中央。另外,应变计245在前后方向(即,图中所示的z轴方向)上设置在台座部242的实质中央。

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检测左右方向(即,图中所示的x轴方向)上的台座部242的应变以及前后方向(即,图中所示的z轴方向)上的台座部242的应变。即,应变计245包括检测左右方向的应变的传感器以及检测前后方向的应变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通过检测上述的2个方向的应变来进行温度补偿,其详细内容后述。

图21是表示弹性构件241的变形与因该变形而施加于台座部242的力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21的(a)表示未进行对圈型扩展装置5的操作(即,使弹性构件241变形的操作)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图21的(b)表示进行了将圈型扩展装置5的各把持部分向内侧(即向环的中心侧)压入的操作的状态(称为“压入状态”)。图21的(c)表示进行了将圈型扩展装置5的各把持部分向外侧拉伸的操作的状态(称为“拉伸状态”)。

在图21的(a)所示的稳定状态下,在弹性构件241中不产生因用户的操作导致的变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由于台座部242保持弹性构件241而变形为环状,因此在弹性构件241中产生因该变形引起的应力。因此,台座部242从弹性构件241受到因该应力引起的力(即,弹性构件241推压台座部242的力)。具体地说,如图21所示,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在左开口254附近从弹性构件241(经由保护构件)受到朝向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中心的力f1。另外,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从弹性构件241受到朝向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的力f2。此外,在图21中,仅在比台座部242的中央靠左侧的位置示出了从弹性构件241施加的力,但是实际上,在比台座部242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也被施加与左侧同样的力。通过这些力f1及f2等,在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上在左右方向上产生拉伸应变(即,外板部251在左右方向上伸展的朝向的应变)。

在图21的(b)所示的压入状态下,弹性构件241中的、台座部242的各开口254及255的附近的部分从稳定状态向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内侧变形(参照黑色箭头)。因此,台座部242从弹性构件241受到的力f1及f2等比稳定状态时大(参照图21的(b))。因而,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在左右方向上形变的量比稳定状态时大。此外,在压入状态下,弹性构件241向压入方向变形的量越大,则外板部251的拉伸应变的量越大。

在图21的(c)所示的拉伸状态下,弹性构件241中的、台座部242的各开口254及255的附近的部分从稳定状态向由环状部201形成的环的外侧变形(参照黑色箭头)。因此,台座部242从弹性构件241受到的力f1及f2等比稳定状态时小(参照图21的(c))。因而,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在左右方向上形变的量比稳定状态时小。此外,在拉伸状态下,弹性构件241向拉伸方向变形的量越大,则外板部251的拉伸应变的量越小。

此外,在拉伸状态下,在弹性构件241变形的量变大固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与图21所示的状态不同地,成为以下状态:弹性构件241在开口附近将外板部251向上压,在台座部242的中央附近(经由保护构件)将内板部252向下压。弹性构件241也可以能够变形至这种状态。上述的情况下,在外板部251中在左右方向上产生压缩应变(即,外板部251在左右方向上收缩的方向的应变)。换言之,在上述的情况下,外板部251的拉伸应变的大小为负。

通过以上,通过检测台座部242中的左右方向的应变(具体地说,拉伸应变),能够计算弹性构件241变形的方向以及变形量,从而能够得知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的操作内容。也就是说,基于设置于台座部242的应变计245的检测结果,能够确定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的操作内容(具体地说,对把持部分进行压入或拉伸的操作的方向和操作的大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的操作内容的处理是由主体装置2执行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稳定状态下,在弹性构件241中产生应力,因此在台座部242中产生拉伸应变,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1也可以是在上述稳定状态下不产生应力的形状(即,在不被施加力的状态下形成圆环的一部分的形状)。即使在弹性构件241为上述那样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检测从稳定状态起台座部242的应变发生变化的方向(即,是拉伸应变还是压缩应变)以及变化量,也能够计算弹性构件241变形的方向以及变形量,从而能够得知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的操作内容。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将应变计245安装于台座部242,来检测作为应变发生体发挥功能的台座部242的应变。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将应变计245设置在变形比台座部242的变形更大的弹性构件241,而是设置在变形比弹性构件241的变形更小的台座部242,由此能够降低因变形而导致应变计245破损的可能性。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除了检测左右方向的应变以外,还检测前后方向的应变。这是为了进行温度补偿。即,应变计245基于检测左右方向的应变的传感器的输出与检测前后方向的应变的传感器的输出之差,来输出抑制了因温度导致的传感器特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影响的检测结果(即,表示左右方向的应变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补偿由与应变计245一起设置的桥电路进行。此外,基于2个方向的应变来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法是任意的,也可以采用与以往同样的方法。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温度补偿而检测前后方向的应变。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座部242上在应变计245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狭缝258(参照图18)。狭缝258是孔的一例,概要地说是具有短边和长边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狭缝258的孔与上述的用于穿过铆钉的孔不同。下面,说明设置狭缝258的理由。

首先,考虑假设未在台座部设置狭缝的情况。可知在该情况下,当由弹性构件对台座部施加图21所示的力时,在台座部的外板部不仅在左右方向上产生拉伸应变,还在前后方向上产生拉伸应变。能够想到这是因为,台座部242是外板部和内板部经由侧板部而连续的形状,因此当外板部的左右的两端被施加向下降的方向弯曲的力时,由于与外板部的变形同时产生的内板部及侧板部的变形而导致外板部从侧板部受到拉伸的方向的力。在此,在左右方向上产生应变时在前后方向不产生应变的情况下,通过取这2个方向上的应变计的检测结果的差,能够利用前后方向上的输出值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动来抵消左右方向上的输出值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动,因此能够得到考虑了温度补偿的应变值。另一方面,在如上述那样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均产生拉伸应变的情况下,存在以下可能性:左右方向上的检测结果与前后方向上的检测结果之差变小(或者,几乎消失),因此无法得到准确的值来作为考虑了温度补偿的左右方向的应变值。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台座部242设置上述狭缝258,能够减少在设置应变计245的位置产生前后方向的拉伸应变的情况。具体地说,通过狭缝258来将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与侧板部253分开。因此,在向外板部251施加了外板部251的左右的两端向下降的方向弯曲的力的情况下,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不易从处于其外侧的侧板部253受到拉伸的力,其结果,前后方向的拉伸应变被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狭缝258来使前后方向的拉伸应变几乎为0,因此产生左右方向上的检测结果与前后方向上的检测结果之差,能够得到准确的值来作为考虑了温度补偿的左右方向的应变值。此外,即使通过狭缝258来使前后方向的拉伸应变几乎变为0,依然会产生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前后方向的应变值的变化,因此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基于差的温度补偿。当然,温度补偿的方法是任意的,也可以除了单纯地取差的方法以外,还进行适当的校正。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检测从左开口254向右开口255的左右方向上的台座部242的应变以及与该左右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上的台座部242的应变。在台座部242的处于应变计245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形成有狭缝258(参照图18)。由此,能够进行基于2个方向的应变之差的温度补偿,能够准确地检测应变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258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应变计245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参照图18)。另外,狭缝258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与应变计245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相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靠外侧的位置。即,在左右方向上,从应变计245的中央到狭缝258的左端的长度比从该中央到应变计245的左端的长度长,从应变计245的中央到狭缝258的右端的长度比从该中央到应变计245的右端的长度长。据此,能够充分地降低从其它部分将台座部242中的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沿前后方向拉伸的影响,因此能够测量基于温度补偿的准确的应变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258形成于设置应变计245的外板部251的前后方向上的应变计245的两侧。因而,在向外板部251施加了使外板部251向翘曲的方向弯曲的力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从侧板部253拉伸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的力。由此,能够降低前后方向的应变所引起的影响,能够准确地检测应变量。此外,狭缝258也可以除了形成在外板部251上以外(或取而代之地)形成在侧板部253上的前后方向上的应变计245的两侧。由此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降低前后方向的应变所引起的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座部242设置作为孔的一例的狭缝258,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台座部242设置切口来取代孔。此外,在此,在板状的构件(例如,外板部)中,将在整周上被该构件包围的空间称为孔,将未在整周上被该构件包围的(即,一个方向开放的)空间称为切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从外板部的左右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处于应变计245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切口。此时,即使在外板部251被弯曲的情况下,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也不易受到从处于其外侧的侧板部253拉伸的力。由此,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降低前后方向的应变所引起的影响,能够准确地检测应变量。

此外,应变计245的前后方向上设置的切口和/或孔的位置及大小是任意的。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切口和/或孔也可以设置在台座部242的侧板部253,还可以是设置于内板部252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降低在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产生的前后方向的拉伸应变。能够想到这是由于,在外板部251的左右的两端被施加了向下降的方向弯曲的力的情况下,与外板部251的变形同时产生的内板部252及侧板部253的变形对外板部251造成的影响变小。

图22和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台座部的一例的图。图22是从上侧观察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台座部271的立体图,图23是从下侧观察台座部271的立体图。此外,图22所示的斜线区域表示用于设置应变计245的位置。另外,图22和图23(后述的图24也同样)所示的虚线是为了易于理解台座部271中的外板部273、侧板部274以及内板部275的位置而记载的,并非在台座部271上实际地设置有虚线。另外,在图22和图23(后述的图24也同样)中省略了用于穿过铆钉的孔以及用于将台座部271与壳体紧固的螺纹孔的记载。此外,第一变形例中的台座部271也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台座部242同样地,具有沿周方向连续1周的侧面,该侧面的内侧为空洞,因此能够说是筒状。第一变形例中的台座部271也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台座部242同样地,台座部271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具有将内板部275与外板部273分别相连的2个侧板部274,由内板部275、外板部273以及侧板部274将弹性构件241的2个端部包围。因而,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起到降低铆钉和弹性构件破损的可能性的效果。另外,通过由台座部271包围弹性构件241的各端部,能够降低弹性构件241相对于台座部271错位或脱离的可能性。

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筒状的台座部271中,设置有切口272,来取代本实施方式中的狭缝258。切口272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狭缝258同样地设置于处于设置应变计245的位置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即,切口272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与应变计245相同的位置。换言之,切口272在台座部27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跨侧板部274和内板部275地设置。在本变形例中,在施加了使外板部273的左右的两端向下降的方向弯曲的力的情况下,在台座部271的上述中央部分,由于没有侧板部274和内板部275(被切除),因此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不易受到内板部275和侧板部274的变形的影响。因此,在第一变形例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降低在设置应变计245的位置处在前后方向上产生的拉伸应变,能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台座部的一例的图。图24是从下侧观察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台座部276的立体图。如图24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的台座部276中,在内板部275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间隙277,这一点与第一变形例中的台座部271不同。这样,台座部276为能够通过对1张金属板实施弯曲加工来制作的形状(但是,台座部276并不限定于通过弯曲加工来制作)。此外,即使不设置间隙277,通过设置上述切口272,也能够降低在设置应变计245的部分产生的前后方向的拉伸应变。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台座部设置孔或切口。例如,能够想到,在台座部为1张板状的情况下,即使被施加使该台座部的左右的两端向下方向弯曲的力,在前后方向也不产生拉伸应变,因此也可以不在台座部设置孔或切口。另外,例如,在不进行基于检测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应变的温度补偿的情况(也就是说,应变计仅检测左右方向上的应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台座部设置孔或切口。

图25是切除了圈型扩展装置5中的环状部201和主体部202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图。在图25中示出了卸下主体部202中的外侧壳体222的状态下的圈型扩展装置5。另外,在图25中示出了取代图18中的穿过半直线ab且与z轴垂直的截面、而是利用与该截面平行且在z轴方向上穿过台座部242的中央的截面进行切除后的环状部201和主体部202。

如图25所示,通过将环状部201的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的内侧壳体221紧固而将环状部201与主体部202相互固定。具体地说,通过将螺钉284以穿过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上设置的孔282(参照图19)的状态来与内侧壳体221的螺纹孔螺合,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紧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内板部252的中心相比靠前侧和后侧的2个部位设置有孔282(参照图19),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在该2个部位通过螺钉来紧固。

另外,如图25所示,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以内侧壳体221的突起286插入于内板部252上设置的孔281(参照图19)的状态紧固。这样,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通过突起286和孔281来以被定位的状态紧固。

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242的内板部252上设置的上述孔282被设置在与台座部242的外板部251上设置的狭缝258相向的位置。另外,上述狭缝258中的与上述孔282相向的部分的狭缝间隙被扩大了一些,成为上述螺钉284能够通过的大小。因而,在通过螺钉284来将台座部242与内侧壳体221紧固时,能够使螺钉284从狭缝258穿过来进行螺纹固定。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内侧壳体221安装于台座部242。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计245设置于外板部251。另外,壳体212固定于内板部252,至少覆盖应变计24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座部242中,设置应变计245的位置与被固定于壳体的位置被分开配置(即,配置于筒状的台座部242中彼此相向的面)。在此,存在以下担忧:由于台座部242与其它构件相固定(例如,通过螺钉紧固),在台座部242上产生应力,应变计245将因该应力而产生的应变检测为噪声。因此,如果假设台座部242与其它构件在应变计245的附近的位置固定,则存在以下担忧:应变计245所检测的噪声变大,检测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引起的应变的精度下降。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应变计245不易检测到由于台座部242与壳体的固定而在台座部242上产生的应变(噪声),因此能够提高应变计245检测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引起的应变的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固定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是台座部242的实质中央。在此,例如,在台座部242与主体部202的固定位置是在左右方向上有偏颇的位置的情况下,因固定而产生的应变也在左右方向上不对称,因此存在以下担忧:若该应变被应变计245检测到,则检测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引起的应变的精度下降。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产生在左右方向上不对称的应变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提高应变计245检测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引起的应变的精度。

[1-2-4.电气结构]

图26是表示圈型扩展装置5所具备的结构要素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如图26所示,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应变检测部291。应变检测部291是检测环状部201发生了变形的情况的检测部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检测部291包括上述的应变计245和桥电路。应变检测部291输出表示与弹性构件241的变形相应的台座部242的应变的信号(换言之,表示弹性构件241的变形的大小及变形的方向的信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变检测部291的输出信号表示由桥电路进行了温度补偿后的应变值。

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信号变换部292。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变换部292包括放大器和ad转换器。信号变换部292与应变检测部291电连接,通过放大器将应变检测部291的输出信号放大,并通过ad转换器进行ad转换。信号变换部292输出表示上述应变值的数字信号。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信号变换部292不包括ad转换器,而是后述的处理部293包括ad转换器。

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处理部293。处理部293是具备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处理电路,例如是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器单元)。处理部293与信号变换部292电连接,信号变换部292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处理部293。另外,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端子294。端子294与处理部293电连接。在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情况下,处理部293将表示信号变换部292的输出信号所示的应变值的信息(换言之,圈操作数据)经由端子294发送到右控制器4。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端子”是指包括具有1个引脚的端子(即,单一端子)和具有多个引脚的端子(即,多端子)。

处理部293也可以执行与对圈型扩展装置5的操作相应的处理。例如,处理部293也可以将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操作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另外,处理部293也可以执行与从外部装置(即,主体装置2或右控制器4)经由端子294发送来的指示相应的处理。

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电力变换部295。电力变换部295与上述各部291~294电连接。电力变换部295将从外部(即,右控制器4)经由端子294供给的电力供给到上述各部291~294。电力变换部295也可以对所供给的电力进行电压等的调整后供给到上述各部291~294。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通过从右控制器4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即,应变检测部291通过从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经由端子294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另外,将与应变检测部291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即,圈操作数据)发送到右控制器4的发送部(即,处理部293)通过从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下的右控制器4经由端子294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据此,圈型扩展装置5无需自身具备电源,因此能够实现圈型扩展装置5的轻量化。

此外,圈型扩展装置5向其它装置发送的“与应变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既可以是表示该检测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台座部242的应变的、应变检测部291的输出信号)本身的数据,也可以是通过对该检测结果进行某种处理(例如,数据形式的变换和/或对应变值的计算处理等)来得到的数据。例如,处理部293也可以进行基于作为上述检测结果的应变值来计算弹性构件241的变形量的处理,此时,“与应变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也可以是表示该变形量的数据。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也可以具备电池,并通过该电池的电力来进行动作。另外,圈型扩展装置5所具备的电池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从右控制器4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池。

[1-3.带型扩展装置]

接着,说明带型扩展装置6的结构。图27是表示带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图。带型扩展装置6以将左控制器3收容于带型扩展装置6的状态固着于用户的腿来进行使用(参照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带型扩展装置6为布制,为平面状的形状。

如图27所示,带型扩展装置6具备收容部301和带部302。收容部301是平面状的形状,能够收容左控制器3。具体地说,收容部301具有袋部303。袋部303形成为能够收容左控制器3的大小的袋状。此外,袋部303无需能够收容左控制器3的整体,只要能够收容左控制器3的一部分即可(也可以能够收容左控制器3的整体)。袋部303的上侧开口,能够通过从上侧插入左控制器3来将左控制器3收容于袋部303的内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收容部301收容左控制器,左控制器3被安装于带型扩展装置6。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用于将左控制器3安装于带型扩展装置6的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带型扩展装置6具备与圈型扩展装置5同样的导轨部,通过该导轨部来将左控制器3安装于带型扩展装置6。

如图27所示,在收容部301中的袋部303的侧方(具体地说,图27中的左侧)设置有贯穿孔304。贯穿孔304是用于在将带型扩展装置6固着于用户的腿时供带部302穿过的孔,其详细内容后述。

带部302设置于收容部301的、袋部303的侧方且以袋部303为基准的与贯穿孔304相反的一侧(具体地说,右侧)。带部302为带状的形状,其一端固定于收容部301。在本实施方式中,带部302由具有伸缩性的材质(例如,编织橡胶(日语:織ゴム))构成。

如图27所示,在带部302中的、与在收容部301中设置有袋部303的一侧的面相同侧的面,设置有第一面连接件305和第二面连接件306。第一面连接件305设置于与固定于收容部30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附近。另外,第二面连接件306设置于与第一面连接件305相同的面上的、与第一面连接件305相比靠近收容部301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面连接件305与固定于收容部301的端部之间的区域设置第二面连接件306。

第一面连接件305与第二面连接件306能够相互装卸。例如,第一面连接件305是钩面的面连接件,第二面连接件306是圈面的面连接件。

图28是表示固着于用户的腿的带型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图。在固着带型扩展装置6时,用户在将带部302绕腿一周的状态下使带部302穿过贯穿孔304,并使第一面连接件305与第二面连接件306粘接。此外,用户既可以在将左控制器3收容到带型扩展装置6之后将收容有左控制器3的带型扩展装置6固着到腿上,也可以在将带型扩展装置6固着到腿上之后将左控制器3收容到带型扩展装置6。通过以上,用户能够如图28所示那样将收容有左控制器3的带型扩展装置6固着于腿。

[2.动作和使用例]

接着,说明使用了2个扩展装置5及6的游戏系统的动作和使用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除了能够使用游戏装置(即,主体装置2以及各控制器3及4)以外、还能够使用2个扩展装置5及6来进行游戏。例如,用户能够将圈型扩展装置5和带型扩展装置6以组(set)的方式进行使用。

例如图15所示,用户用两手把持安装有右控制器4的圈型扩展装置5,并在腿上固着收容有左控制器3的带型扩展装置6。此时,用户能够通过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的操作(例如,使圈型扩展装置5弯曲的操作以及使圈型扩展装置5运动的操作)以及使固着有带型扩展装置6的腿运动的操作,来进行游戏。

在主体装置2中执行游戏处理的情况下,右控制器4从圈型扩展装置5接收圈操作数据。圈操作数据包括上述表示应变值的信息。具体地说,圈型扩展装置5的处理部293经由端子294将圈操作数据发送到右控制器4。例如,处理部293以每规定时间发送1次的比例来反复发送圈操作数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圈型扩展装置5未变形的情况下,也从右控制器4向主体装置2发送圈操作数据。也就是说,在圈型扩展装置5未变形的情况下,从右控制器4向主体装置2发送包括以下信息的圈操作数据:该信息表示应变值,该应变值表示未变形。

在上述的情况下,右控制器4的通信控制部111将从圈型扩展装置5经由端子64接收到的圈操作数据发送到主体装置2。另外,通信控制部111将包括从右控制器4中包括的各输入部(具体地说,各按钮113、类比摇杆52、各传感器114及115)获取到的信息的右控制器操作数据发送到主体装置2。此外,在上述的情况下,从右控制器4向主体装置2的通信是通过无线通信来进行的。通信控制部111既可以将右控制器操作数据和圈操作数据一并发送到主体装置2,也可以相独立地发送到主体装置2。另外,通信控制部111既可以将接收到的圈操作数据直接发送到主体装置2,也可以对接收到的圈操作数据进行某种加工(例如,数据形式的变换和/或对应变值的计算处理等)后发送到主体装置2。

如以上那样,主体装置2能够获取表示对圈型扩展装置5进行的操作的数据,并能够执行基于该数据的游戏处理。即,主体装置2能够基于圈操作数据中包括的表示应变值的信息,来确定使圈型扩展装置5弯曲的操作(具体地说,将圈型扩展装置5的各把持部分向内侧压入的操作以及将各把持部分向外侧拉伸的操作)。

另外,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因此右控制器4的加速度传感器114能够检测圈型扩展装置5的加速度,右控制器4的角速度传感器115能够检测圈型扩展装置5的角速度。因而,主体装置2能够基于包括表示各传感器114及115的检测结果的信息的右控制器操作数据,来确定使圈型扩展装置5运动的操作。此外,“使圈型扩展装置5运动的操作”是指包括使圈型扩展装置5成为特定的位置和/或姿势的操作以及使圈型扩展装置5的位置和/或姿势变化的操作。

另外,主体装置2也可以基于对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控制器4的各按钮113和/或类比摇杆52进行的输入来执行游戏处理。在此,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用右手把持右把持部分207、用左手把持左把持部分206的状态下,右控制器4配置在各把持部分的上方(参照图15)。因而,用户在从用两手把持各把持部分的状态起、使单手离开把持部分后进行对右控制器4的操作时,易于对右控制器4进行操作。

另外,右控制器4也可以在右控制器操作数据中包括红外摄像部123的摄像图像。例如,在用户用手指触碰窗部68的状态下,能够基于红外摄像部123的摄像图像来计算用户的心率。例如,主体装置2在使用户进行健身动作来作为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以及带型扩展装置6)的游戏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右控制器操作数据来计算健身动作的前后的心率。

另一方面,在主体装置2中执行游戏处理的情况下,左控制器3的通信控制部101也将包括从左控制器3所包括的各输入部(具体地说,各按钮103、类比摇杆32、各传感器104及105)获取的信息的左控制器操作数据发送到主体装置2。在上述的情况下,从左控制器3向主体装置2的通信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的。

在此,左控制器3通过带型扩展装置6固着于用户的腿,因此左控制器3的加速度传感器104能够检测用户的腿的加速度,左控制器3的角速度传感器105能够检测用户的腿的角速度。因而,主体装置2能够基于包括表示各传感器104及105的检测结果的信息的左控制器操作数据,来确定使用户的腿运动的操作。此外,“使用户的腿运动的操作”是指包括使用户的腿成为特定的位置和/或姿势的操作(例如,使用户摆特定的姿态(pose)的操作)以及使用户的腿的位置和/或姿势变化的操作(例如,用户原地踏步的操作)。

在执行游戏处理的情况下,主体装置2将使圈型扩展装置5运动的操作、对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右控制器4的操作以及使用户的腿运动的操作受理为游戏操作,基于这些操作来执行游戏处理。具体地说,主体装置2基于从各控制器3及4接收的各操作数据(即,圈操作数据、右控制器操作数据以及左控制器操作数据)来执行游戏处理。此外,游戏处理的内容是任意的。例如,主体装置2生成表现游戏处理的结果的游戏图像来在显示装置中显示。

图29是表示在主体装置2的游戏处理中显示的游戏图像的一例的图。在图29中,在显示装置中显示表现配置有由用户操作的玩家角色311的虚拟空间的游戏图像。玩家角色311把持着模仿圈型扩展装置5的圈对象(object)312。此外,显示游戏图像的显示装置既可以是上述的显示器12,也可以是与主体装置2连接的外部的显示装置。

在游戏处理中,主体装置2根据进行了使圈型扩展装置5变形的操作,来对玩家角色311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主体装置2基于圈操作数据中包括的表示应变值的信息,来计算圈型扩展装置5的变形的方向及变形量。然后,主体装置2对玩家角色311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玩家角色311使圈对象312根据圈型扩展装置5的变形来进行变形。

另外,主体装置2根据进行了使圈型扩展装置5运动的操作,来对玩家角色311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主体装置2基于右控制器操作数据中包括的表示各传感器114及115的检测结果的信息,来计算圈型扩展装置5的姿势。然后,主体装置2对玩家角色311使圈对象312运动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虚拟空间中的圈对象312成为与现实空间中的圈型扩展装置5的姿势对应的姿势。

另外,主体装置2根据进行了使用户的腿运动的操作,来对玩家角色311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主体装置2基于左控制器操作数据中包括的表示各传感器104及105的检测结果的信息,来计算用户的腿的倾斜。然后,主体装置2对玩家角色311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玩家角色311的腿与计算出的用户的腿的倾斜一致。

根据以上的游戏处理,主体装置2能够根据用户进行使圈型扩展装置5弯曲或者进行深蹲之类的健身动作,来对玩家角色311进行控制使得玩家角色311进行与用户相同的健身动作。

在上述中,以用户用两手把持圈型扩展装置5来进行使用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圈型扩展装置5也能够以其它方式来使用。例如,用户也能够进行以下操作:以使2个把持罩206及207中的一方与腹部接触的状态用两手把持另一方,并使圈型扩展装置5向使2个把持罩206及207靠近的方向弯曲。通过这样的操作,用户能够进行锻炼手臂的肌肉和腹肌的健身动作来作为游戏操作。另外,例如,用户也能够以将2个把持罩206及207分别置于左右腿的内侧来夹着圈型扩展装置5的状态使用圈型扩展装置5。此时,用户通过以使两腿闭合的方式运动,来进行使圈型扩展装置5向使2个把持罩206及207靠近的方向弯曲的操作。通过这样的操作,用户能够进行锻炼腿的肌肉的健身动作来作为游戏操作。这样,圈型扩展装置5能够用于进行锻炼用户的全身的各种部位的肌肉的健身动作。

另外,通过主体装置2的游戏处理而执行的游戏内容是任意的。所执行的游戏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游戏:使用户进行健身动作,并显示健身动作的评价结果(例如,进行健身动作的次数或时间、是否进行了与基准接近的动作和/或消耗卡路里等)。另外,例如,所执行的游戏也可以是根据健身动作的评价结果来对敌方角色给与伤害或者能够获得道具的游戏。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游戏系统1,通过在游戏中使用户进行健身动作,能够进行将健身动作用作游戏操作的游戏。

此外,2个扩展装置5及6既可以仅其一方用于游戏操作,也可以两方均用于游戏操作。例如,也可以是,在某个游戏中,圈型扩展装置5和带型扩展装置6这两方同时用于游戏操作。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某个游戏中圈型扩展装置5用于游戏操作,在另外的游戏中带型扩展装置6用于游戏操作。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游戏中的某个场景(例如,战斗场景)中圈型扩展装置5用于游戏操作,在该游戏中的另外的场景(例如,在地图上移动的场景)中带型扩展装置6用于游戏操作。

在游戏处理中,主体装置2也可以进行对各控制器3及4的输出指示。即,也可以是,主体装置2使控制器的振子107或117振动,或者通过振子107或117的振动来从控制器输出声音。

另外,扩展装置5及6也可以能够在并非基于主体装置2的游戏处理执行中的期间利用。例如,也可以是,在上述期间内右控制器4安装于圈型扩展装置5的情况下,圈型扩展装置5基于上述表示应变值的信息来检测使圈型扩展装置5变形的操作,并存储表示操作内容(例如,进行了使圈型扩展装置5变形的操作的次数或进行了操作的时间等)的信息。此外,上述信息既可以存储于圈型扩展装置5,也可以存储于右控制器4。另外,右控制器4也可以根据进行了使圈型扩展装置5变形的操作,来使用振子117产生振动或者输出声音。

在如上述那样地存储了表示操作内容的信息的情况下,主体装置2也可以在之后执行的游戏处理中获取该信息,并执行基于该信息的游戏处理。例如,主体装置2既可以基于该信息来使游戏进展(例如,使得用户能够玩下一游戏阶段或者玩家角色成长),也可以向用户赋予游戏上的特典。

[3.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以及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具备下述的结构。

·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环状部201

·检测部(即,应变计245),其检测环状部201的变形

·主体部202,其固定于环状部201

另外,主体部202具备下述的结构。

·安装部(即,导轨部211),其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即,右控制器4)

·端子(即,端子294),其用于与游戏控制器电连接

·发送部(即,处理部293),其用于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经由端子发送到游戏控制器

根据上述的结构,因用户的操作引起的环状部的变形作为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被发送到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由此,游戏系统1能够将使圈型扩展装置5的环状部201变形的操作用作游戏操作,因此用户能够使用安装于扩展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该扩展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说圈型扩展装置5是具备下述的结构的输入装置。

·为环状且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环状部201

·检测部(即,应变计245),其用于检测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

·把持部分,其设置于环状部,用于供用户进行把持

·发送部,其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装置(例如,右控制器4)

通过上述的结构也是,游戏系统1能够将使圈型扩展装置5的环状部201变形的操作用作游戏操作,因此用户能够使用安装于扩展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该扩展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此外,上述输入装置的发送部既可以向右控制器4发送数据,也可以向主体装置2发送数据。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圈型扩展装置5也可以不经由右控制器4而是与主体装置2进行直接通信。另外,上述输入装置的发送部既可以以有线方式向其它装置发送数据,也可以以无线方式发送。

另外,上述输入装置也可以不具备用于安装游戏控制器的安装部(例如,导轨部2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圈型扩展装置5和右控制器4,而使用不具备安装部的输入装置。此时,上述发送部也可以将上述数据发送到主体装置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说圈型扩展装置5是具备下述的结构的输入装置。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构件241

·台座部242,以由台座部242和弹性构件241形成环的方式保持该弹性构件241的两端部

·应变计245,其设置于台座部242,检测因弹性构件241根据用户的输入发生了变形而在该台座部242中产生的应变

根据上述的结构,根据用户使输入装置的弹性构件241发生变形,检测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而在台座部242中产生的应变。由此,游戏系统1能够将使输入装置的弹性构件241变形的操作用作游戏操作,因此用户能够进行使输入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应变计245设置于台座部242,因此能够降低因弹性构件241的变形而应变计245破损的可能性。

(与环状部的形状有关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户的操作而弯曲的部分为环状部201。在此,通过用户的操作而弯曲的部分的形状不限于环状,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用于供用户进行弯曲操作的扩展装置也可以是如下结构。

图3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扩展装置的一例的图。如图30所示,变形例所涉及的扩展装置321作为整体不具有环状的形状。扩展装置321具备主体部322以及第一弹性构件323和第二弹性构件324。

本变形例中的主体部322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主体部202的结构相同。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主体部322的内部设置有台座部。台座部保持各弹性构件323及324。本变形例中的台座部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台座部242的结构相同。

各弹性构件323及324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板状(也能够说是棒状)的形状。各弹性构件323及324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例如,上述的frp)构成。第一弹性构件323以插入于台座部的左开口的状态被台座部保持。第二弹性构件324以插入于台座部的右开口的状态被台座部保持。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台座部保持各弹性构件323及324的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相同。

如上述那样,本变形例中的扩展装置32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弹性构件的形状不同。在本变形例中的扩展装置321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用户能够进行使弹性构件弯曲的操作。扩展装置321能够通过设置于台座部的应变计来检测因弯曲操作而在台座部中产生的应变。因而,主体装置2能够经由安装于扩展装置321的右控制器4来接收表示由扩展装置321检测到的应变值的信息,并基于应变值来确定上述的弯曲操作。

此外,扩展装置321也可以还具备设置于各弹性构件323及324的把持罩。即,也可以在各弹性构件323及324中的与被台座部保持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把持罩。在本变形例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把持罩既可以相对于弹性构件能够装卸,也可以用不可装卸的方法粘接于弹性构件。

通过以上,能够说上述变形例中的扩展装置321是具备下述的结构的输入装置。

·应变计

·用于安装应变计的台座部

·以用户的一只手来把持的第一弹性构件323

·与第一弹性构件323相独立的以用户的另一只手来把持的第二弹性构件324

另外,台座部具有第一部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外板部251)以及与该第一部分相向设置的第二部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内板部252)。台座部以第一弹性构件的一端及第二弹性构件的一端分别被夹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状态来保持该第一弹性构件和该第二弹性构件。

通过上述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用户能够使用安装于扩展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该扩展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中,关于第一弹性构件323,该第一弹性构件323中的被第一部分的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端部夹着的部分能够向靠近该第一部分的方向(即,朝上)和靠近该第二部分的方向(即,朝下)弹性变形。关于第二弹性构件324,该第二弹性构件324中的被第一部分的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端部夹着的部分能够向靠近该第一部分的方向和靠近该第二部分的方向弹性变形。因而,在上述变形例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各弹性构件323及324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能够将台座部从弹性构件受到的力分散到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

此外,在上述变形例中,2个弹性构件323及324为棒状,设置为从台座部向与水平方向(即,x轴方向)相比稍微向下方延伸。在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2个弹性构件设置为沿一直线状延伸,还可以是2个弹性构件及主体部成为u字状的形状。并且,也可以是,2个弹性构件323及324在与被主体部322保持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相连,扩展装置作为整体构成为弓型。此时,用户也能够进行将把2个弹性构件323及324相连的构件(既可以是与弹性构件323及324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像弓的弦那样拉伸的操作。另外,在其它变形例中,也可以是,构成为弹性构件从主体部322的左端向上方及下方这2个方向延伸,并且弹性构件从主体部322的右端向上方及下方这2个方向延伸,扩展装置作为整体构成为h型。此时,用户能够进行把持着向4个方向延伸的弹性构件中的任一个来使其变形的操作。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变形例中的2个弹性构件323及324也可以作为一体来构成。即,扩展装置321也可以是具备下述的结构的输入装置。

·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构件

·台座部,其以从自身的一端延伸出弹性构件、从自身的另一端延伸该出弹性构件的方式保持该弹性构件

·应变计,其设置于台座部,检测因弹性构件根据用户的输入发生变形而在该台座部中产生的应变

通过上述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用户能够使用安装于扩展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该扩展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

另外,能够说上述变形例中的扩展装置321是具备下述的结构的装置。

·由用户的一只手来把持的第一把持体(例如,弹性构件323中的由用户用左手把持的部分)

·由用户的另一只手来把持的第二把持体(例如,弹性构件324中的由用户用右手把持的部分)

·通过施加于第一把持体和第二把持体的力而变形的变形部(例如,弹性构件323及324中的、上述第一把持体及第二把持体以外的部分)

·检测部(例如,应变计),其检测变形部的变形

·主体部322,其设置于第一把持体与所述第二把持体之间

在此,上述主体部322具备下述的结构。

·安装部(即,导轨部211),其能够安装游戏控制器(即,右控制器4)

·端子(即,端子294),其用于与游戏控制器电连接

·发送部(即,处理部293),其用于将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经由端子发送到游戏控制器

并且,主体部322具有在正面观察扩展装置时与第一把持体及第二把持体相比向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安装部设置于突出部。

通过上述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用户能够使用安装于装置的游戏控制器来进行使该装置变形这样的新操作。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在变形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使变形部难以与安装部接触,能够降低因变形部与安装部接触而导致游戏控制器脱离装置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的结构中的“正面观察方向”是指与包括变形部发生变形的方向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例如,图30所示的z轴方向)。此外,在变形部不限于向特定的一个方向及其反方向变形而是能够向任意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变形部发生变形的方向”是指例如变形部能够变形的方向中的、对变形部施加了固定的力的情况下变形量最大的方向。或者,也可以说,“变形部发生变形的方向”是指在用户在把持着该扩展装置的状态下向该扩展装置施加力来使其变形时最自然的变形方向。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主体部包括形成有孔的壳体,形成为在第一把持体和第二把持体分别穿过该孔的状态下该壳体覆盖该第一把持体和所述第二把持体的一部分。另外,在正面观察装置时安装部设置于与孔相比靠正面观察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的位置。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变形部与安装部接触的可能性。

(与将游戏控制器安装于扩展装置的方法有关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关于扩展装置与右控制器4,通过使各自所具备的滑动部(即,导轨部或滑块)之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来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扩展装置。在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用于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扩展装置的结构(换言之,方法)是任意的。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扩展装置具备爪部,通过使该爪部卡住右控制器4,来将该右控制器4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安装于扩展装置。此时,能够说卡住右控制器4的上述爪部是上述的安装部。另外,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主体部也可以具备夹持右控制器4的主面和背面的夹持部。此时,能够说夹持右控制器4的上述夹持部是上述的安装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基于嵌入机构的连接、基于磁力的连接、基于插入机构的连接、枢轴(pivot)/扭转(twist)等来将右控制器4安装于扩展装置。

(与游戏控制器同扩展装置的通信有关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扩展装置经由端子(即,以有线方式)向右控制器4发送信息。在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扩展装置也可以具备与右控制器4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部来向右控制器4发送上述信息。

(与弯曲操作的检测方法有关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游戏系统1使用应变传感器来作为用于检测环状部(换言之,弹性构件)发生了变形的情况的检测部。在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检测部的结构是任意的,也可以使用其它种类的传感器。例如,扩展装置也可以具备压感传感器和/或弯曲传感器来作为上述检测部。压感传感器例如检测台座部从弹性构件受到的压力。此时,能够基于所检测的压力值来计算弹性构件被弯曲的量。另外,弯曲传感器设置于弹性构件,检测弹性构件被弯曲的量。如以上那样,用于检测环状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的检测部既可以检测变形量,也可以检测因变形而产生的其它物理量(例如,应变量或压力)。

上述实施方式以进行新操作等为目的,例如能够作为用于游戏控制器的扩展装置来进行利用。

说明了几个系统例、方法例、设备例以及装置例,但是应当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限定于所公开的系统、方法、设备以及装置,能够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地进行各种改良、变形,这是不言而喻的。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