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臀肌挛缩症是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对该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松解,臀肌挛缩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需要进行屈髋屈膝体位训练,以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
目前,在对患者进行屈髋屈膝体位训练时,让患者的双腿并拢,大腿向腹部弯曲,小腿向大腿弯曲,然后通过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压住患者的小腿,以使患者保持较标准的屈髋屈膝体位。为了让患者较长时间地保持较标准的屈髋屈膝体位,这种屈髋屈膝锻炼方式需要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长时间压住患者的双腿,增加了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护理和陪护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底板、第一立板、第一平板、气缸、第二平板、第二立板、转动板、第三立板和复位机构,所述底板的上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所述第一立板固定在底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平板水平固定在第一立板的上端,所述第一平板的上侧面的后端固设有两条固定带,所述气缸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气缸的下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所述气缸的推杆朝上,所述第二平板水平固定在推杆的上端,所述第二平板的上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所述第二平板上还设有头垫,所述头垫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所述头垫的后端固设有挡板,所述头垫的后端设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与第二平板相抵触,所述第二平板的后方沿左右方向设有轴杆,所述轴杆上设有转筒,所述轴杆内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与其适配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左端固设有铅笔,所述轴杆、中心杆和铅笔同轴心线设置,所述第二立板设于底板的后部,所述第二立板的下端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向前固设有横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铰接在横板的前端,所述第二立板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与转动板的后侧面相抵触,所述第二立板的后侧面固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下端抵触在底板上,所述第三立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立板固定在底板的左端,第三立板的右侧面与转动板的左端相抵触,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与铅笔的轴心线正对的标记点,所述复位机构位于第一立板和气缸之间,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对气缸复位。
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块移动板和多根弹簧段,多块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均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第一立板和最靠前的移动板之间、相邻两块移动板之间以及最靠后的移动板和气缸之间均设有弹簧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为两条,所述第一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均为两条,两个第一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两个第三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两个第四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
进一步,其中一条固定带上设有粘扣毛面,另一条固定带上设有与粘扣毛面对应的粘扣勾面。
进一步,所述第三立板包括位于其右侧面的白纸层,所述标记点位于白纸层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滑槽为两条,所述第二滑轨为两个,两个第二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二滑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固设有第一旋钮。
进一步,所述第二螺杆的后端固设有转动盘。
进一步,所述第三螺杆的上端固设有第二旋钮。
进一步,所述头垫包括垫板和粘设于垫板上的硅胶软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之前,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屈髋屈膝训练装置进行调整。调整时,使患者的头枕在头垫上,患者的头顶抵触在挡板上,使患者臀部及以上的身体部位躺在第二平板上,使患者的小腿放置在第一平板上。然后使患者的双腿并拢,双脚向后收,同时患者的膝盖向上弯起,使患者的脚踝移动至靠近两条固定带,然后使用带子捆绑患者的两小腿,以使患者的腿部保持并拢。然后驱动气缸的推杆收缩,在推杆收缩的同时用手向前逐渐推动气缸,以使第二平板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也向前移动,进而使患者的臀部及上半身向前下方移动。第二平板向前下方移动的过程中,调整患者的身体以及头垫在第二平板上的前后位置,在调整时保持患者的头顶抵触在挡板上,并通过两根固定带捆绑患者的脚踝,即能将患者的身体调整至较标准的屈髋屈膝体位,调整好头垫位置后,旋紧第一螺杆,使第一螺杆抵紧在第二平板上,以对头垫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向左推动中心杆,中心杆左端的铅笔能随中心杆向左移动,并在第三立板上打出一个新的铅笔点。然后使患者从第二平板离开,继续向前推动气缸,第二平板继续随气缸向前移动,然后前后移动调整第二立板的前后位置,并转动第二螺杆,调整第二螺杆的相对于第二螺孔的前后位置,第二螺杆的前端抵触在转动板上,第二螺杆在第二螺孔内前后移动过程中便能调整转动板的倾斜角度,直到将转动板的前侧面的左边缘调整至与标记点和铅笔点均对齐即可。然后向后移动第二立板,松开气缸,气缸在复位机构的复位作用下向后移动复位,然后驱动气缸的推杆向上伸长,直到将第二平板上升至与第一平板大概相平,然后向前移动第二立板,直到第二立板上的转动板的前侧面抵触在转筒上,然后转动第三螺杆,使第三螺杆的下端抵紧在底板上,此时便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适应于该患者的调整。
在患者需要做屈髋屈膝体位训练时,使患者的臀部及以上的身体部位躺在第二平板上,使患者的头部放置在调整好的头垫上,使患者的头顶抵触在挡板上,使患者的小腿放置在第一平板上。然后使患者的双腿并拢,双脚向后收,同时患者的膝盖向上弯起,使患者的脚踝移动至靠近两条固定带,然后使用带子捆绑患者的两小腿,以使患者的腿部保持并拢。然后驱动气缸的推杆收缩,第二平板随推杆一起下降,由于转筒与转动板的前侧面相接触,在第二平板下降过程中,第二平板和气缸还会在转动板的导向作用下向前移动,此时第二平板的移动轨迹便为沿转动板的前侧面向前下方移动,在第二平板移动过程中,向左移动中心杆,使铅笔的笔尖靠近第三立板,当铅笔的笔尖随第二平板移动至第三立板上的铅笔点位置时,使气缸的推杆停止收缩,并将患者的脚踝通过两个条固定带进行捆绑固定,此时患者即能达到并长时间保持较为标准的屈髋屈膝体位,不用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压住患者的小腿,能减轻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护理和陪护负担;在患者保持屈髋屈膝体位一定时间后,松开捆绑患者脚踝的两条固定带,驱动气缸的推杆伸长,气缸的推杆向上推动第二平板,同时在复位机构的复位作用下,气缸和第二平板向后移动,直到第二平板的高度接近第一平板的高度时,患者即能平躺休息;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一定范围内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整,以符合一定范围内不同身高的患者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
2、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块移动板和多根弹簧段,多块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均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第一立板和最靠前的移动板之间、相邻两块移动板之间以及最靠后的移动板和气缸之间均设有弹簧段。气缸和第一立板之间的距离较大,移动板能通过固定在其下端的第四滑轨与第一滑槽的配合在底板上前后移动,既能保证复位机构的前端能抵触在第一立板上,复位机构的后端能抵触在气缸上,又能在移动板的分隔作用下使用较短的弹簧段,较短的弹簧段在受压时不容易被折弯,使复位机构的复位性能更加稳定。
3、所述第一滑槽为两条,所述第一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均为两条,两个第一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两个第三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两个第四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设置两条第一滑槽以及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轨,使气缸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设置两条第一滑槽以及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的第三滑轨,使第二立板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设置两条第一滑槽以及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内的第四滑轨,使移动板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
4、其中一条固定带上设有粘扣毛面,另一条固定带上设有与粘扣毛面对应的粘扣勾面。通过将粘扣毛面粘在粘扣勾面上即能对患者的脚踝进行捆绑固定,在捆绑固定患者的脚踝时更加方便。
5、所述第三立板包括位于其右侧面的白纸层,所述标记点位于白纸层上。铅笔更容易在白纸层上打出铅笔点,在第三立板上打铅笔点时更加容易。
6、所述第二滑槽为两条,所述第二滑轨为两个,两个第二滑轨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二滑槽内。设置两条第二滑槽和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轨,使头垫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
7、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固设有第一旋钮。方便通过转动第一旋钮来转动第一螺杆,在转动第一螺杆时更加方便。
8、所述第二螺杆的后端固设有转动盘。方便通过转动转动盘来转动第二螺杆,在转动第二螺杆时更加方便。
9、所述第三螺杆的上端固设有第二旋钮。方便通过转动第二旋钮来转动第三螺杆,在转动第三螺杆时更加方便。
10、所述头垫包括垫板和粘设于垫板上的硅胶软垫。设置硅胶软垫,在患者的头部枕在硅胶软垫上时更加舒适,进而使患者在进行屈髋屈膝训练时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的右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d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中头垫、第二滑轨、挡板、第一凸板、第一螺杆和第一旋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中底板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中第二平板的后视图;
图11-1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底板;2、第一立板;3、第一平板;4、气缸;5、第二平板;6、第二立板;7、转动板;8、第三立板;9、第一滑槽;10、固定带;11、第一滑轨;12、推杆;13、第二滑槽;14、头垫;15、第二滑轨;16、挡板;17、第一凸板;18、第一螺杆;19、轴杆;20、转筒;21、中心孔;22、中心杆;23、铅笔;24、第三滑轨;25、横板;26、第二螺杆;27、第二凸板;28、第三螺杆;29、标记点;30、移动板;31、弹簧段;32、第四滑轨;33、粘扣毛面;34、粘扣勾面;35、第一旋钮;36、转动盘;37、第二旋钮;38、垫板;39、硅胶软垫;40、铅笔点;41、带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第一立板2、第一平板3、气缸4、第二平板5、第二立板6、转动板7、第三立板8和复位机构,所述底板1的上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的横截面呈倒“t”形,以使配合在第一滑槽9内的滑轨不容易脱出,第一立板2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板2固定在底板1的前端,所述第一平板3水平固定在第一立板2的上端,所述第一平板3的上侧面的后端固设有两条固定带10,所述气缸4位于底板1的中部,所述气缸4的下端设有第一滑轨11,所述第一滑轨11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9内,所述气缸4的推杆12朝上,所述第二平板5水平固定在推杆12的上端,所述第二平板5的上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的横截面呈倒“t”形,以使配合在第二滑槽13内的滑轨不容易脱出,所述第二平板5上还设有头垫14,所述头垫14的下侧面设有第二滑轨15,所述第二滑轨15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13内,所述头垫14的后端固设有挡板16,所述头垫14的后端设有第一凸板17,所述第一凸板17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杆18,所述第一螺杆18的下端与第二平板5相抵触,所述第二平板5的后方沿左右方向设有轴杆19,轴杆19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二平板上,所述轴杆19上套设有转筒20,所述轴杆19内设有中心孔21,所述中心孔21内设有与其适配的中心杆22,所述中心杆22的左端固设有铅笔23,所述轴杆19、中心杆22和铅笔23同轴心线设置,第二立板6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板6设于底板1的后部,所述第二立板6的下端设有第三滑轨24,所述第三滑轨24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二立板6的上端向前固设有横板25,所述转动板7的上端铰接在横板25的前端,所述第二立板6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杆26,所述第二螺杆26的前端与转动板7的后侧面相抵触,所述第二立板6的后侧面固设有第二凸板27,所述第二凸板27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杆28,所述第三螺杆28的下端抵触在底板1上,所述第三立板8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立板8固定在底板1的左端,第三立板8的右侧面与转动板7的左端相抵触,所述第三立板8上设有与铅笔23的轴心线正对的标记点29,所述复位机构位于第一立板2和气缸4之间,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对气缸4复位。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之前,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屈髋屈膝训练装置进行调整。调整时,使患者的头枕在头垫14上,患者的头顶抵触在挡板16上,使患者臀部及以上的身体部位躺在第二平板5上,使患者的小腿放置在第一平板3上(请参考图11所示)。
然后使患者的双腿并拢,双脚向后收,同时患者的膝盖向上弯起,使患者的脚踝移动至靠近两条固定带10,然后使用带子41捆绑患者的两小腿,以使患者的腿部保持并拢(请参考图12所示)。然后驱动气缸4的推杆12收缩,在推杆12收缩的同时用手向前逐渐推动气缸4,以使第二平板5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也向前移动,进而使患者的臀部及上半身向前下方移动。第二平板5向前下方移动的过程中,调整患者的身体以及头垫14在第二平板5上的前后位置,在调整时保持患者的头顶抵触在挡板16上,并通过两根固定带10捆绑患者的脚踝,即能将患者的身体调整至较标准的屈髋屈膝体位(请参考图13所示),调整好头垫14位置后,旋紧第一螺杆18,使第一螺杆18抵紧在第二平板5上,以对头垫14的位置进行固定。
然后向左推动中心杆22,中心杆22左端的铅笔23能随中心杆22向左移动,并在第三立板8上打出一个新的铅笔点40。然后使患者从第二平板5离开,继续向前推动气缸4,第二平板5继续随气缸4向前移动(请参考图14所示),然后前后移动调整第二立板6的前后位置,并转动第二螺杆26,调整第二螺杆26的相对于第二螺孔的前后位置,第二螺杆26的前端抵触在转动板7上,第二螺杆26在第二螺孔内前后移动过程中便能调整转动板7的倾斜角度,直到将转动板7的前侧面的左边缘调整至与标记点29和铅笔点40均对齐即可(请参考图15所示)。然后向后移动第二立板6,松开气缸4,气缸4在复位机构的复位作用下向后移动复位,然后驱动气缸4的推杆12向上伸长,直到将第二平板5上升至与第一平板3大概相平,然后向前移动第二立板6,直到第二立板6上的转动板7的前侧面抵触在转筒20上(请参考图16所示),然后转动第三螺杆28,使第三螺杆28的下端抵紧在底板1上,此时便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屈髋屈膝体位训练装置适应于该患者的调整。
在患者需要做屈髋屈膝体位训练时,使患者的臀部及以上的身体部位躺在第二平板5上,使患者的头部放置在调整好的头垫14上,使患者的头顶抵触在挡板16上,使患者的小腿放置在第一平板3上(请参考图17所示)。然后使患者的双腿并拢,双脚向后收,同时患者的膝盖向上弯起,使患者的脚踝移动至靠近两条固定带10,然后使用带子41捆绑患者的两小腿,以使患者的腿部保持并拢(请参考图18所示)。然后驱动气缸4的推杆12收缩,第二平板5随推杆12一起下降,由于转筒20与转动板7的前侧面相接触,在第二平板5下降过程中,第二平板5和气缸4还会在转动板7的导向作用下向前移动,此时第二平板5的移动轨迹便为沿转动板7的前侧面向前下方移动,在第二平板5移动过程中,向左移动中心杆22,使铅笔23的笔尖靠近第三立板8,当铅笔23的笔尖随第二平板5移动至第三立板8上的铅笔点40位置时,使气缸4的推杆12停止收缩,并将患者的脚踝通过两个条固定带10进行捆绑固定,此时患者即能达到并长时间保持较为标准的屈髋屈膝体位(请参考图19所示),不用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压住患者的小腿,能减轻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护理和陪护负担;在患者保持屈髋屈膝体位一定时间后,松开捆绑患者脚踝的两条固定带10,驱动气缸4的推杆12伸长,气缸4的推杆12向上推动第二平板5,同时在复位机构的复位作用下,气缸4和第二平板5向后移动,直到第二平板5的高度接近第一平板3的高度时,患者即能平躺休息;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一定范围内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整,以符合一定范围内不同身高的患者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块移动板30和多根弹簧段31,多块所述移动板30的下端均设有第四滑轨32,所述第四滑轨32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9内,第一立板2和最靠前的移动板30之间、相邻两块移动板30之间以及最靠后的移动板30和气缸4之间均设有弹簧段31。气缸4和第一立板2之间的距离较大,移动板30能通过固定在其下端的第四滑轨32与第一滑槽9的配合在底板1上前后移动,既能保证复位机构的前端能抵触在第一立板2上,复位机构的后端能抵触在气缸4上,又能在移动板30的分隔作用下使用较短的弹簧段31,较短的弹簧段31在受压时不容易被折弯,使复位机构的复位性能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槽9为两条,所述第一滑轨11、第三滑轨24和第四滑轨32均为两条,两个第一滑轨11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9内,两个第三滑轨24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9内,两个第四滑轨32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9内。设置两条第一滑槽9以及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9内的第一滑轨11,使气缸4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设置两条第一滑槽9以及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9内的第三滑轨24,使第二立板6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设置两条第一滑槽9以及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一滑槽9内的第四滑轨32,使移动板30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其中一条固定带10上设有粘扣毛面33,另一条固定带10上设有与粘扣毛面33对应的粘扣勾面34。通过将粘扣毛面33粘在粘扣勾面34上即能对患者的脚踝进行捆绑固定,在捆绑固定患者的脚踝时更加方便。
所述第三立板8包括位于其右侧面的白纸层(图中未示出),所述标记点29位于白纸层上。铅笔23更容易在白纸层上打出铅笔点40,在第三立板8上打铅笔点40时更加容易。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滑槽13为两条,所述第二滑轨15为两个,两个第二滑轨15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二滑槽13内。设置两条第二滑槽13和两个滑动配合在两条第二滑槽13内的第二滑轨15,使头垫14在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螺杆18的上端固设有第一旋钮35。方便通过转动第一旋钮35来转动第一螺杆18,在转动第一螺杆18时更加方便。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螺杆26的后端固设有转动盘36。方便通过转动转动盘36来转动第二螺杆26,在转动第二螺杆26时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螺杆28的上端固设有第二旋钮37。方便通过转动第二旋钮37来转动第三螺杆28,在转动第三螺杆28时更加方便。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头垫14包括垫板38和粘设于垫板38上的硅胶软垫39。设置硅胶软垫39,在患者的头部枕在硅胶软垫39上时更加舒适,进而使患者在进行屈髋屈膝训练时更加舒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