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有能够观看电影的大型游乐设施,例如,动感飞行体验设施,该类游乐设施比在电影院中多了体感的乐趣,其一般包括基座和屏幕,在基座上设置有放映设备的固定架,并通过放映设备向幕布投射影像。目前动感飞行体验设施的座舱在提升、跌落的幅度较小,使得游客的失重体验感较差,从而导致游客所获取的刺激性也较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以解决动感飞行体验设施的座舱在提升、跌落的幅度较小,使得乘客的失重体验感较差,从而导致游客所获得的刺激性也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其包括:
底座;
座舱,所述座舱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用于承载乘客;
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旋转;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回转机构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做提升或跌落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回转机构包括:
回转底盘,所述回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回转驱动系统,所述回转驱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回转底盘连接;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设置在所述回转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回转机构转动连接;
提升驱动系统,所述提升驱动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若干提升电动缸,所述提升电动缸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
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座舱包括:
若干座椅骨架;
座椅托架,所述座椅托架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座椅骨架下方;
座椅支撑梁,所述座椅支撑梁与所述座椅托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
左右摇摆架,所述左右摇摆架与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座椅梁两侧;
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所述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设置在所述座椅托架上并与所述左右摇摆架转动连接;
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所述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设置在所述座椅托架上并与所述座椅支撑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相邻两所述左右摇摆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座椅左右摇摆拉杆,所述座椅左右摇摆拉杆用于同步带动相邻两所述座椅骨架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一拉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舱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且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连接;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舱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二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上方,且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用于连接所述主框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回转驱动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以及环绕所述底座设置并与所述回转底盘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动感飞行体验系统还包括上下客楼板和球幕,所述球幕位于所述上下客楼板一侧,所述上下客楼板位于所述座舱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其包括:底座;座舱,所述座舱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用于承载乘客;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旋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回转机构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做提升或跌落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回转机构转动使得座舱逆时针旋转90°,同时升降机构将座舱放低至上客楼板面上,完成上客后座舱被快速向上提升,同时机械系统整体顺时针旋转90°,将乘客从上客空间送至观影球幕内,影视系统开始播放影片,机械系统根据影视内容要求实时机械响应,座舱可大幅度跌落、快速提升,增强了乘客的失重体验感,从而增强了乘客所获得的刺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感飞行体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感飞行体验系统的局部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感飞行体验系统的局部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座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座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座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3。
附图中各标记:1、上下客楼板;2、球幕;3、底座;4、座舱;41、座椅骨架;42、座椅托架;43、座椅支撑梁;44、左右摇摆架;45、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46、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47、座椅左右摇摆拉杆;5、回转机构;51、回转底盘;52、回转驱动装置;521、驱动电机;522、传动齿轮;523、齿条;53、主框架;6、升降机构;61、第一升降组件;611、第一连接杆;612、第二连接杆;613、第三连接杆;614、第一拉杆;62、提升驱动装置;621、安装支架;622、提升电动缸;63、第二升降组件;631、第四连接杆;632、第五连接杆;633、第六连接杆;634、第二拉杆;64、连接杆;6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该系统包括上下客楼板1、球幕2、底座3、座舱4、回转机构5以及升降机构6。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动感飞行体验系统分两层上客,也就是说,该系统具有两组所述座舱4。具体地,所述底座3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座舱4位于所述底座3上方并用于承载乘客,所述回转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4旋转,所述升降机构6设置在所述回转机构5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4做提升或跌落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回转机构5转动使得座舱4逆时针旋转90°,即机械系统整体逆时针旋转90°,同时通过升降机构6将座舱4放低至上客楼板面上以便于乘客上座舱4,完成上客后座舱4被快速向上提升,同时座舱4顺时针旋转90°,以将乘客从上客空间送至观影球幕2内,此时影视系统开始播放影片,且机械系统根据影视内容要求实时机械响应。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回转机构5和升降机构6使得座舱4可大幅度跌落且可以快速提升,增强了乘客的失重体验感,从而增强了乘客所获得的刺激性,进而提高了乘客的体验感。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械系统为整体旋转90°上客,无需额外上客对接平台,同时增加了乘客项目体验的神秘感。
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机构5包括回转底盘51、回转驱动装置52以及主框架53。具体地,所述回转底盘51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回转驱动装置52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并与所述回转底盘51连接,所述主框架53设置在所述回转底盘51上,所述回转驱动装置52通过驱动所述回转底盘51转动以带动安装在回转底盘51上的主框架53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机械系统旋转。
更具体地,所述回转驱动装置52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3两侧的驱动电机521和传动齿轮522,以及环绕所述底座3设置并与所述回转底盘51连接的齿条523,所述齿条523与所述传动齿轮522啮合,也就是说,驱动电机521和传动齿轮522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在底座3的两侧面上,所述传动齿轮522与所述齿条523啮合,位于底座3两侧的驱动电机521同步转动以带动传动齿轮522转动,从而传动齿轮522带动齿条523转动,使得齿条523带动回转转盘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回转底盘51上的主框架53转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521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具有响应快、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可根据影视内容实时进行提升和跌落的特技动作,丰富了项目机械特技体验点。
请继续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第一升降组件61和提升驱动装置62。其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与所述主框架53转动连接,所述提升驱动装置62包括安装支架62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621上的若干提升电动缸622,所述提升电动缸622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连接。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6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回转底盘51上,另一端与所述主框架53固定连接,提升电动缸622设置有两个,并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621上,提升电动缸6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
请继续参阅图2与图3,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包括第一连接杆611、第二连接杆612、第三连接杆613和第一拉杆614,所述第一连接杆6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12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5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12的另一端与所述座舱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613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613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拉杆61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6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12上方,且所述第一拉杆614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4连接。因此,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611、第二连接杆612、第三连接杆613和第一拉杆614能够组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又因两所述提升电动缸622同步运动,当两所述提升电动缸622伸出时,提升电动缸622将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撑高至水平位置(提升运动),此时座舱4处于水平位置,且座舱4的位置正对于球幕2,当提升电动缸622收缩时,第一升降组件61向下摆动(跌落运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处于倾斜状态,且此时座舱4依然处于水平状态,使得座舱4在实现提升与跌落的幅度较大的同时,因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升降组件6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座舱4在升降的任意位置都处于水平坐姿状态,以使得乘客在升降的任意位置都处于水平坐姿状态,使得乘客的观影舒适度较高,以避免座舱4提升、跌落需使用动力装置联动驱动座椅俯仰来保证乘客座椅水平的问题,降低了系统的控制难度,并提高了安全性。
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第二升降组件63与连接杆64,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位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与所述主框架5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4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和第二升降组件63两侧,所述连接杆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通过两所述连接杆64而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第二升降组件63包括第四连接杆631、第五连接杆632、第六连接杆633和第二拉杆634,所述第四连接杆6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杆632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53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6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杆632的另一端与所述座舱4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633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6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杆632,所述第二拉杆63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杆6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杆632上方,且所述第二拉杆634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4连接。在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接连接杆633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相似,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也是通过第四连接杆631、第五连接杆632、第六连接杆633以及第二拉杆634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所述提升电动缸622伸出或收缩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提升或跌落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通过所述连接杆64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同步运动,且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保持平行。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提升电动缸622的作用下,能够同时带动两组平行四边形结构同步运动,也就是说,能够使得位于第一升降组件61上的座舱4和位于第二升降组件63上的座舱4在升降的任意位置都处于水平坐姿状态,并且提升和跌落的幅度都较大,失重体验感强。
请继续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若干连接板65,所述连接板65设置在所述主框架53上,用于连接所述主框架53和所述第一连接杆611、所述第二连接杆612、所述第四连接杆6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杆632。所述连接板65固定在所述主框架53上,所述第一连接杆611、所述第二连接杆612、所述第四连接杆6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杆632通过所述连接板65与所述主框架53铰接,以完成第一升降组件61和第二升降组件63的安装。
请参阅图4、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座舱4包括若干座椅骨架41、座椅托架42、座椅支撑梁43、左右摇摆架44、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45以及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46。所述座椅托架42与所述升降机构6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座椅骨架41下方,所述座椅支撑梁43与所述座椅托架42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座椅骨架41转动连接,所述左右摇摆架44与所述座椅骨架4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座椅支撑梁43两侧,所述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45设置在所述座椅托架42上并与所述左右摇摆架44转动连接,所述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46设置在所述座椅托架42上并与所述座椅支撑梁43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因本实用新型中的动感飞行体验系统分为两层上客,也即所述座舱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61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3上,以下以座舱4设置在第一升降组件61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其中,每层上客区设置有两个座椅骨架41,也即单个座舱4具有两个座椅骨架41,可以同时乘坐两个游客,而每个座椅骨架41对应一个所述左右摇摆架44。具体地,所述座椅托架4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11、所述第二连接杆612以及所述第一拉杆614铰接,所述座椅支撑梁43分别与所述座椅托架42和所述座椅挂架铰接,单个座椅骨架41对应设置有两个左右摇摆架44,两所述左右摇摆架44位于所述座椅支撑梁43两侧且均与所述座椅挂机铰接在一起。所述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45安装在所述座椅托架42的底部并与其中以座椅骨架41对应的所述左右摇摆架44转动连接,当所述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45伸出或收缩时,能够带动所述左右摇摆架44摆动,从而通过所述座椅左右摇摆电动缸45带动所述座椅骨架41摆动,以实现单个座椅可以独立左右摆动的目的,以避免多人通排座椅结构两端摆动幅度大、中间摆动幅度小,使得乘客没什么感觉的问题。其中,所述座椅骨架41的左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为±10°。更具体地,所述座椅骨架41前后俯仰电动缸46设置在所述座椅托架42上并与所述座椅支撑梁43连接,当所述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46伸出或收缩时,所述座椅骨架41可实现俯仰的动作,使得座椅特技动作更加丰富。其中在所述座椅骨架41前后俯仰电动缸46的作用下,所述座椅骨架41的摆动角度为±10°。
请继续参阅图4、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所述左右摇摆架44之间还设置有一座椅左右摇摆拉杆47,所述座椅左右摇摆拉杆47用于同步带动相邻两所述座椅骨架41运动。具体地,位于所述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46另一侧的两所述左右摇摆架44通过所述座椅左右摇摆拉杆47铰接在一起,当所述座椅前后俯仰电动缸46带动其中一个座椅骨架41对应的左右摇摆架44运动时,在所述座椅左右摇摆拉杆47的作用下,能够同步带动另一座椅骨架41对应的左右摇摆架44摆动,从而实现了相邻两座椅骨架41的同步摆动,从而通过一个座椅骨架41前后俯仰电动缸46实现了两组座椅骨架41同步运动的目的,能够使乘客得到同样的观影体验感,即使得每位乘客的摇摆体验感一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一种动感飞行体验系统,其包括:底座;座舱,所述座舱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用于承载乘客;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旋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回转机构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座舱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动感飞行体验系统分两层上客,上客时回转驱动装置工作,机械系统整体逆时针旋转90°,同时升降机构将座舱放低至上客楼板面上,完成上客后座舱被快速向上提升,同时机械系统整体顺时针旋转90°,将乘客从上客空间送至观影球幕内,影视系统开始播放影片,机械系统根据影视内容要求实时机械响应,上下两层座舱可大幅度跌落、快速提升,同时座椅可前后俯仰±10°,左右摇摆±10°,机械动作与影视内容完美结合,大大提升影视体验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