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2021-01-06 18:01:57|471|起点商标网
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育秧有的采用在士壤里直接撤上种子培育秧苗,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工插秧;有的采用在育秧盘中将种子规则地摆放培育秧苗,虽适用于机械插秧,现有的育秧盘不便于叠加存储,而且让操作人员搬运困难,因而改进育秧盘显得十分重要;

市场上的水稻栽培用育秧盘在未使用时,比较占用存放空间,不具有很好的叠加整理的功能,也不便于下一次的使用,而且育秧盘上的秧苗吸收营养的能力较差,降低了秧苗的质量,实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水稻栽培用育秧盘在未使用时,比较占用存放空间,不具有很好的叠加整理的功能,也不便于下一次的使用,而且育秧盘上的秧苗吸收营养的能力较差,降低了秧苗的质量,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包括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左端表面靠近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条,两组所述左连接条下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两组所述左连接条上端均开设有叠加插槽,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右端表面靠近底部均固接有右连接条,两组所述右连接条上端均开设有连接插槽,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底端表面靠近两侧均开设有把手槽,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上端表面均开设有育秧槽,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上端表面位于四组育秧槽之间均固接有叠加环柱,所述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下端表面均开设有叠加柱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叠加环柱内部靠近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若干组所述育秧槽内侧壁靠近顶端均开设有一号导液道,若干组所述育秧槽内侧壁靠近底端均开设有二号导液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一号导液道均呈l型设置,若干组所述二号导液道均呈一字型设置,且两组一号导液道与两组二号导液道分别关于叠加环柱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一号育秧盘通过左连接条配合右连接条与二号育秧盘活动连接,四组所述连接凸块等距离分布在左连接条下端,四组所述连接插槽等距离分布在右连接条上端,所述连接凸块与连接插槽相互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叠加环柱分别等距离均匀分布在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上端,且若干组叠加环柱分别位于若干组叠加柱槽的正上方,所述叠加环柱与叠加柱槽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育秧槽分别等距离均匀分布在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上端,所述提拉把手与把手槽相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稻栽培用育秧盘通过设置有叠加环柱、叠加柱槽以及叠加插槽,能够在育秧盘使用结束后,先通过左连接条上的连接凸块配合右连接条上的连接插槽,将一号育秧盘和二号育秧盘进行分离,接着将二号育秧盘上的连接凸块插入到一号育秧盘的叠加插槽内部,同时使若干组叠加环柱与若干组叠加柱槽对应插接,避免育秧盘占用存放空间,具有很好的叠加整理的功能,便于下一次使用;

该水稻栽培用育秧盘通过设置有一号导液道与二号导液道,能够在雨天或者人工施放液体时,通过叠加环柱上的过滤网将液体中杂质去除,接着通过一号导液道将液体导入到育秧槽内部,为育秧槽内部的秧苗提供营养,同时可以通过二号导液道将土壤中的营养液倒入到育秧槽的底部,使秧苗的根部更好的吸收液体,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育秧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育秧盘的俯视图。

图中:1、一号育秧盘;2、二号育秧盘;3、左连接条;4、连接凸块;5、叠加插槽;6、右连接条;7、连接插槽;8、提拉把手;9、把手槽;10、叠加环柱;11、叠加柱槽;12、育秧槽;13、过滤网;14、一号导液道;15、二号导液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用育秧盘,包括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左端表面靠近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条3,两组左连接条3下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4,两组左连接条3上端均开设有叠加插槽5,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右端表面靠近底部均固接有右连接条6,两组右连接条6上端均开设有连接插槽7,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提拉把手8,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底端表面靠近两侧均开设有把手槽9,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上端表面均开设有育秧槽12,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上端表面位于四组育秧槽12之间均固接有叠加环柱10,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下端表面均开设有叠加柱槽11,一号育秧盘1通过左连接条3配合右连接条6与二号育秧盘2活动连接,四组连接凸块4等距离分布在左连接条3下端,四组连接插槽7等距离分布在右连接条6上端,连接凸块4与连接插槽7相互配合,若干组叠加环柱10分别等距离均匀分布在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上端,且若干组叠加环柱10分别位于若干组叠加柱槽11的正上方,叠加环柱10与叠加柱槽11相配合,若干组所育秧槽12分别等距离均匀分布在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上端,提拉把手8与把手槽9相契合,通过设置有叠加环柱10、叠加柱槽11以及叠加插槽5,能够在育秧盘使用结束后,先通过左连接条3上的连接凸块4配合右连接条6上的连接插槽7,将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进行分离,接着将二号育秧盘2上的连接凸块4插入到一号育秧盘1的叠加插槽5内部,同时使若干组叠加环柱10与若干组叠加柱槽11对应插接,避免育秧盘占用存放空间,具有很好的叠加整理的功能,便于下一次使用;

若干组叠加环柱10内部靠近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3,若干组育秧槽12内侧壁靠近顶端均开设有一号导液道14,若干组育秧槽12内侧壁靠近底端均开设有二号导液道15,若干组一号导液道14均呈l型设置,若干组二号导液道15均呈一字型设置,且两组一号导液道14与两组二号导液道15分别关于叠加环柱10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一号导液道14与二号导液道15,能够在雨天或者人工施放液体时,通过叠加环柱10上的过滤网13将液体中杂质去除,接着通过一号导液道14将液体导入到育秧槽12内部,为育秧槽12内部的秧苗提供营养,同时可以通过二号导液道15将土壤中的营养液倒入到育秧槽12的底部,使秧苗的根部更好的吸收液体,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水稻栽培用育秧盘,首先在雨天或者人工施放液体到育秧盘上时,通过若干组叠加环柱10上的过滤网13将液体中的杂质去除,接着通过一号导液道14将液体导入到育秧槽12内部,为育秧槽12内部的秧苗提供营养,同时可以通过二号导液道15将土壤中的营养液倒入到育秧槽12的底部,使秧苗的根部更好的吸收液体,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而在育秧盘使用结束后,先通过左连接条3上的连接凸块4配合右连接条6上的连接插槽7,将一号育秧盘1和二号育秧盘2进行分离,接着通过提拉把手8将二号育秧盘2上的连接凸块4插入到一号育秧盘1的叠加插槽5内部,此时一号育秧盘1上端的提拉把手8嵌入到二号育秧盘2的把手槽9内部,同时使若干组叠加环柱10与若干组叠加柱槽11对应插接,避免育秧盘占用存放空间,具有很好的叠加整理的功能,便于在下一次水稻栽培时继续使用育秧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