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康复训练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机器人,也称下肢机器人步态训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人体生理特性的步态训练模式,通过髋、膝、踝的协调控制,模拟正常人行走的整个步态周期过程,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加速患者步行康复进程。全新的减重支持系统,实现早期、中期、后期、骨盆自由摆动的全程式步态训练。虚拟步行情景互动系统实时生物反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优化康复效果,患者置身于丰富多彩的虚拟步行训练情景中进行步态训练,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程度。
康复训练中,髋骨的训练也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其髋骨的构造是不同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康复训练集机器人上通常设有能够调节其髋部的宽度调节机构。比如,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046592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四连杆膝关节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采用了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调节两边的宽度调节螺丝,使得宽度调节滑块与l型转向滑板的相对滑动,进而实现宽度的调节。此种调节机构需要松紧螺丝,甚至还需要借助工具,调节效率低下,而且需要左右调节两次,而无法使左右同时调节,也就是说,采用这种调节方式较为繁琐,影响用户体验。
又比如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44088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髋部长度可调以及省力装置,其公开了的调节装置由内挡片、轴和外挡板构成,所述内挡片分别通过轴和左右的髋部弧形支撑结构的内端部活动连接,所述外挡板为条形,其两端分别和左右固定的内挡片滑槽连接,并由轴配合外挡板上的第二条形调节孔对内挡片和外挡板相互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同样此种调节机构需要借助工具调节髋部宽度,亦需要左右调节两次,较为繁琐。
在比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00754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生髋关节调节机构所述调节部分包括固定机架、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架上的导轨以及套装于所述导轨上且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的滑块,锁紧件固定于滑块上,锁紧件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旋紧锁紧件的锁紧扳手,通过旋紧扳手限制机架的活动,旋紧扳手驱动锁紧件力臂较长,较为省力。
此种调节机构在调节髋部宽度时,无法快速准确的作出调节区段,需要多次校对,亦需要分别左右调节,影响用户体验。
此外,现有技术中用于髋部的调节机构在完成调节以后,无法自动地实现宽度定准。也就是说,所述调节机构在完成调节后,无法自动地将所述髋部的宽度限定在被调节后的幅度,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在后续限定所述髋部的宽度时,所述髋部形成的宽度已经发生了细微的改变,这势必会影响进行康复训练的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形成连接于用户髋部的两个夹持部,其中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预定大小的宽度,用于容纳用户的左髋部和右髋部,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被设置能够同时相向或相反移动,从而使得连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宽度能够被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在完成宽度调整后,能够快速地实现宽度定准,从而避免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宽度发生细微的改变,以提高用户的康复训练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能够自动地实现宽度定准,以避免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宽度发生细微的改变而影响用户的康复训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能够定量地调节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的宽度大小,以实现对不同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
一装置主体;
一导轨,其中所述导轨被安装于所述装置和主体;
一调宽机构;
一左髋连接组件和一右髋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左髋连接组件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分别具有一左夹持部和一右夹持部,其中所述左髋连接组件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之间形成预定大小的距离,其中所述左髋连接组件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被可同步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调宽机构,以使所述左髋连接组件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沿着所述导轨相向或相反地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调宽机构包括一齿轮、一左齿条和一右齿条,所述左齿条沿着所述导轨延伸的方向被固定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所述右齿条沿着所述导轨延伸的方向被固定于所述右髋连接组件,所述左齿条和所述右齿条从所述齿轮的上下两侧与所述齿轮啮合,其中所述齿轮被驱动转动时,所述左髋连接组件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沿着所述导轨相向或相反地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左齿条的齿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所述右齿条的齿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右髋连接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左齿条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所述右齿条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右髋连接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左髋连接组件包括一左髋主体和一左滑块,所述左滑块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左滑块被固定于所述左髋主体,所述右髋连接组件包括一右髋主体和一右滑块,所述右滑块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右滑块被固定于所述右髋主体,所述左髋主体形成所述左夹持部,所述右髋主体形成所述右夹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手动旋钮,其中所述手动旋钮被连接于所述齿轮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安装架和至少一轴承,其中所述安装架以盖合所述齿轮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其中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形成一通孔,其中所述手动旋钮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被连接于所述齿轮的中部,其中所述齿轮被套装在所述安装架的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轴承被安装于所述齿轮和所述安装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手动旋钮以能够沿所述齿轮的轴向滑动地方式连接于所述齿轮的中部,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限定组件,其中所述限定组件包括一定位架和一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定位架中部形成一通窗,其中所述手动旋钮被连接于所述齿轮的中部后穿过所述通窗,其中所述定位架以盖合所述齿轮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其中所述手动旋钮被转动预定圈数,且沿着所述齿轮的轴向朝向远离所述齿轮的方向滑动后,所述手动旋钮通过所述定位结构被固定于所述定位架,其中所述手动旋钮沿着所述齿轮的轴向向所述齿轮滑动后,所述定位结构被解锁而允许所述手动旋钮被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多个位于同一第一圆周上的定位孔和位于与所述第一圆周直径相同的另一第二圆周上的定位凸起,其中所述手动旋钮包括一旋钮主体和一插杆,所述旋钮主体被固定于所述插杆的一端,其中所述插杆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齿轮,所述手动旋钮的所述旋钮主体沿径向延伸形成一限位沿,所述限位沿的直径大于所述通窗的直径,其中所述限位沿保持在所述齿轮和所述定位架之间,其中所述定位凸起被设置于所述限位沿或所述定位架,其中所述定位孔被设置于所述定位架或所述限位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限定组件包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以被压缩地方式保持在所述手动旋钮和所述齿轮之间,以使所述手动旋钮的所述限位沿趋向于压紧所述定位架。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一个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另一个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拆卸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齿轮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手动旋钮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的定位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9,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能够被安装于一康复训练机器人,以为用户提供良好地髋部康复训练。
参考图1至图3,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装置主体10、一左髋连接组件20、一右髋连接组件30、一导轨40以及一调宽机构50。
所述导轨40被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40。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具有一左夹持部201,其中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具有一右夹持部301,其中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预定大小的距离,以能够容纳预定宽度的用户髋部。
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被可同步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调宽机构50,其中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被所述调宽机构50驱动时,同步地相向或相反地沿着所述导轨40滑动,从而使得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的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的所述右夹持部301能够同时相向或相反地移动,进而使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能够快速地被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中调节结构至少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可同步地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调宽机构50。
参考图3至图9,具体地,所述调宽机构50包括一齿轮51、一左齿条52和一右齿条53。所述左齿条52沿着所述导轨40延伸的方向被固定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以使得所述左齿条52的齿沿所述导轨40方向布置。所述右齿条53沿着所述导轨40延伸的方向被固定于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以使得所述左齿条52的齿也沿所述导轨40方向布置。所述左齿条52和所述右齿条53从所述齿轮51的上下两侧与所述齿轮51啮合。换句话说,所述左齿条52上的齿和所述右齿条53上的齿相向设置。
由此,当所述齿轮51被驱动旋转时,所述左齿条52和所述右齿条53将同时被所述齿轮51齿轮传动,相应地,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将分别被所述左齿条52和所述右齿条53同步地带动而沿着所述导轨40相向或相反地滑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沿着所述导轨40相向滑动时,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上的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上的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将被调小。相反地,当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沿着所述导轨40相反地滑动时,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上的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上的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将被调大。
通过上述的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髋部宽度有针对性地快速调整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齿条52为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的一部分,所述右齿条53为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述左齿条52上的齿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而所述右齿条53上的齿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齿条52和所述右齿条53被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和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以当所述左齿条52和/或所述右齿条53上的齿磨损严重时,便于更换。
优选地,所述左髋连接组件20包括一左髋主体21和一左滑块22。所述左滑块22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40,其中所述左滑块22被固定于所述左髋主体21。所述右髋连接组件30包括一右髋主体31和一右滑块32。所述右滑块32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40,其中所述右滑块32被固定于所述右髋主体31。所述左髋主体21形成所述左夹持部201。所述右髋主体31形成所述右夹持部301。
更进一步地,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手动旋钮60,其中所述手动旋钮60被连接于所述齿轮51,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手动旋转所述手动旋钮60而使所述齿轮51转动。由此而使得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得以内手动调整。
参考图7,具体地,所述齿轮51的中部设有一卡槽5101,其中所述手动旋钮60具有一卡接端部601,其中所述卡接端部601被可卡接地插入所述卡槽5101中,从而使得所述手动旋钮60被连接于所述齿轮51。
所述齿轮51具有一啮合部511和一连接部512。所述啮合部511和所述连接部512一体地形成。所述啮合部511被啮合于所述左齿条52和所述右齿条53。所述连接部512形成所述卡槽5101。
进一步地,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轴承70和一安装架80,其中所述安装架80被设置盖合所述齿轮51,并被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10。所述安装架80的中部形成一通孔801,所述齿轮51的所述连接部512被设置穿过所述通孔801。所述轴承70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512和所述安装架80之间,以减少所述齿轮51旋转时,所述连接部512与所述安装架80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所述齿轮51被套装在所述安装架80的所述通孔801。
参考图8,所述手动旋钮60包括一旋钮主体61和一插杆62。所述旋钮主体61被固定于所述插杆62的一端,其中所述插杆62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齿轮51。具体地,所述插杆62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卡接端部601。所述卡接端部601被设置穿过所述通孔801后,被卡接于所述卡槽5101。
优选地,所述髋部的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限定组件90。所述手动旋钮60被转动预定圈数后,可被所述限定组件90限定,从而使得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保持不变。
参考图3和图9,具体地,所述限定组件90包括一定位架91、一定位结构92和一弹性件93。所述定位架91中部设有一通窗9101,其中手动旋钮60被设置能够沿着轴向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定位架91和所述齿轮51之间,并且,所述手动旋钮60沿着轴向滑动时,所述手动旋钮60的所述旋钮主体61始终穿过所述通窗9101。所述弹性件93以被压缩地方式保持在手动旋钮60和所述齿轮51的所述连接部5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件93被实施为一螺旋弹簧。
所述手动旋钮60的所述旋钮主体61沿径向延伸形成一限位沿63。所述限位沿63的直径大于所述通窗9101的直径,以使所述限位沿63被保持在所述定位架91和所述齿轮51之间的位置。
所述手动旋钮60通过所述定位结构92能够被定位于所述定位架91。所述定位结构92包括多个位于同一第一圆周上的定位孔9201和位于与所述第一圆周直径相同的另一第二圆周上的定位凸起9202。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9201被设置于所述定位架91。所述定位凸起9202被设置于所述限位沿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9201被设置于所述限位沿63。所述定位凸起9202被设置于所述定位架91。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仅以所述定位孔9201被设置于所述定位架91。所述定位凸起9202被设置于所述限位沿63为例进行阐述。
通过这样的设置,当用户需要调整所述手动旋钮60时,只需要沿轴向按压所述手动旋钮60,使所述手动旋钮60能够沿轴向滑动,从而使所述定位凸起9202与所述定位孔9201分离,进而使所述手动旋钮60得以被旋转。当所述手动旋钮60旋转预定角度而使得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能够满足用户自身需要时,用户可以放开所述手动旋钮60,所述手动旋钮60在所述弹性件93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地沿轴向朝所述定位架91滑动,而使所述手动旋钮60自动地通过所述定位结构92被限定,进而使所述手动旋钮60无法转动,从而使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得以自动地保持在被调整后的状态。
所述定位凸起9202与所述定位孔9201的数量可以按照需要设置。值得一体的是,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宽机构50采用的是齿轮传动的方式调整,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齿轮转动的圈数定量地对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进行调节,进而便于不同的用户使用。换句话说,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条款机构50,用户能够分区段地对所述左夹持部201和所述右夹持部301之间形成的宽度进行调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