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种植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建栖息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木种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nidae)角雉属(tragopan),分布于湖南东南部、浙江南部和西南部、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估计数量为4000只(郑光美和王岐山,1998);是我国特产濒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和《世界受胁鸟类名录》,被誉为“鸟中大熊猫”;为《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garsonandmcgowan,2000)。
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腹角雉栖息地为海拔800-14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历史上由于人为经营措施造成大量阔叶林植被被杉木林等人工针叶林所替代,导致栖息地片段化与典型栖息地丧失是黄腹角雉的主要致危因子之一。因此,开展栖息地恢复重建,是保护黄腹角雉这一珍稀物种必然采取的方法与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木种植保护装置,其具有提供栖息地且提供栖息的巢址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木种植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巢,所述安装巢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套接有两个弧状板,所述弧状板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安装巢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存在阻尼,所述安装巢的侧面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套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固定轴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和第二转动杆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稳固板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尖锐状的稳固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能够在保持森林覆盖、保留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群落自然演替进程较快地实现林种改造,将针叶林改造成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实现黄腹角雉栖息地恢复重建。将安装巢放置于树枝之间,接着让第一转动轴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后可带动第二转动轴绕着第一转动轴的轴心线转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后可带动两个弧状板转动,利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调节弧状板使其对准树枝,当树枝处于两个弧状板之间后,旋转螺母让螺母沿着螺纹杆的长度放心移动,通过螺母的移动挤压两个弧状板,进而让两个弧状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弧状板与树枝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固定安装巢,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安装巢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存在阻尼,能够增加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难度。需要对植被进行保护时,可旋转第一转动杆绕着固定轴的轴心线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后能够带动稳固板转动进而带动稳固杆转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稳固板插入土地内的深度,松开紧固件从而调整稳固板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角度,便于稳固板能够稳固地处于土地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穿设有与固定块螺纹连接的挤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挤压杆,让挤压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两个挤压杆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至与树躯干挤压后,可利用挤压杆支撑树躯干从而保护植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固杆的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与外界连通,所述稳固杆内设置有处于通槽内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处于稳固杆内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延伸块,当所述延伸杆移动至通槽的下方后,延伸块处于稳固杆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稳固杆处于地面以下后,驱动延伸杆移动进而带动延伸块移动向下移动,当延伸块移动至稳固杆的外侧后,延伸块将会配合稳固杆增加第二转动杆与地面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稳固板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螺纹块转动进而让螺纹块沿着转动轴的长度方向移动,当螺纹块移动至与挤压稳固板后,可让稳固板不再与第二转动杆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设置有沿着安装巢的侧壁设置的内槽,所述安装巢内设置有处于内槽内的保温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块的设置能够让安装巢保持温暖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的下方设置有贯穿安装巢的贯穿槽,所述安装巢设置有处于贯穿槽内的栅栏,所述安装巢设置有处于贯穿槽上的清理气缸,所述清理气缸连接有清理块,所述清理块朝向栅栏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巢内经过长期使用后或者在鸟类永久离开巢穴后,内部会有一些垃圾存在,此时需要进行清理,此时可启动清理气缸带动清理块移动进而带动清理棉移动,这个过程中清理棉将会在栅栏的表面移动并产生挤压,从而对栅栏的表面进行清理,另外,清理块移动后会带动栅栏上的垃圾移动从而让垃圾从栅栏中的缝隙中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连接有遮挡气缸,所述遮挡气缸设置于安装巢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大雨时,需要遮挡一部分的雨水提供一个无雨的空间,此时可启动遮挡气缸带动遮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的上方一体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倾斜板的穿设有可沿着倾斜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端连接有处于倾斜板内部的驱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年的黄腹角雉离开安装巢内后,需要对安装巢内的幼鸟进行保护,以抵抗天敌,此时可启动驱动气缸带动驱动板沿着倾斜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将会挤压滑块的一端从而让滑块从倾斜板的外侧移动,多个滑动处于倾斜板的外部后,将会对安装巢形成一种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的内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连接有摄像头,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闭合板,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橡胶轮,所述摄像头的前端设置有前板,所述前板设置有斜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观察安装巢内的黄腹角雉的生活习性时,可启动调节气缸带动摄像头移动,摄像头的移动能够带动前板移动进而让前板挤压闭合板,闭合板在前板的挤压作用下将会离开容纳槽的开口处从而让摄像头移出容纳槽,这个过程中摄像头的移动也会带动固定板移动进而带动橡胶轮移动,当橡胶轮与闭合板挤压后,随着摄像头的移动橡胶轮将会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进而带动闭合板移动,从而让闭合板不再处于容纳槽的开口处,这样设置可以让摄像头可以移出或移进容纳槽内,不会干涉黄腹角雉的正常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与下部连接,所述上部设置有处于上部周边的环形槽,所述下部设置有部分处于环形槽内的环形板,所述安装巢的上方设置有处于安装槽的两侧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设置为叉状,两个所述保护板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升降气缸能够带动下部移动从而增加上部和下部之间的长度,从而调节安装巢的高度,另外下部在移动过程中,环形板均会处于环形槽内,能够避免上部和下部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启动转动电机能够带动保护板转动,当两个保护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后,两个保护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将会相互交错从而配合安装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起到保护安装巢内幼鸟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砍伐引起的森林环境的剧烈变化,同时还能依靠自然力较快地完成植被的演替更新,对环境保护极其有利;
2、能够在保持森林覆盖、保留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群落自然演替进程较快地实现林种改造,将针叶林改造成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实现黄腹角雉栖息地恢复重建。将安装巢放置于树枝之间,接着让第一转动轴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后可带动第二转动轴绕着第一转动轴的轴心线转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后可带动两个弧状板转动,利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调节弧状板使其对准树枝,当树枝处于两个弧状板之间后,旋转螺母让螺母沿着螺纹杆的长度放心移动,通过螺母的移动挤压两个弧状板,进而让两个弧状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弧状板与树枝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固定安装巢,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安装巢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存在阻尼,能够增加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难度。需要对植被进行保护时,可旋转第一转动杆绕着固定轴的轴心线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后能够带动稳固板转动进而带动稳固杆转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稳固板插入土地内的深度,松开紧固件从而调整稳固板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角度,便于稳固板能够稳固地处于土地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安装巢、转动电机和保护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杆、稳固板、转动轴和螺纹块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巢;2、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4、弧状板;5、定位板;6、螺纹杆;7、螺母;8、保温块;9、贯穿槽;10、栅栏;11、清理气缸;12、清理块;13、清理棉;14、遮挡板;15、遮挡气缸;16、倾斜板;17、凹槽;18、滑块;19、驱动板;20、驱动气缸;21、容纳槽;22、调节气缸;23、摄像头;24、闭合板;25、固定板;26、橡胶轮;27、前板;28、升降气缸;29、环形槽;30、环形板;31、转动电机;32、保护板;33、转动槽;34、固定轴;35、第一转动杆;36、第二转动杆;37、稳固板;38、稳固杆;39、固定块;40、挤压杆;41、通槽;42、延伸杆;43、延伸块;44、转动轴;45、螺纹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树木种植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巢1,所述安装巢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所述第一转动轴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所述第二转动轴3套接有两个弧状板4,所述弧状板4远离第二转动轴3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定位板5,两个所述定位板5之间穿设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螺纹连接有螺母7,所述第一转动轴2与安装巢1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3与第一转动轴2存在阻尼。所述安装巢1的侧面设置有转动槽33,所述转动槽33内设置有固定轴34,所述固定轴34套接有第一转动杆35,所述第一转动杆35远离固定轴34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6,所述第一转动杆35和第二转动杆36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36远离第一转动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稳固板37,所述稳固板37和第二转动杆36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稳固板37远离第二转动杆3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尖锐状的稳固杆38。
第一转动杆35和第二转动杆36之间设置有固定块39,所述固定块39穿设有与固定块39螺纹连接的挤压杆40。
所述稳固杆38的内部设置有通槽41,所述通槽41的两侧与外界连通,所述稳固杆38内设置有处于通槽41内的延伸杆42,所述延伸杆42处于稳固杆38内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延伸块43,当所述延伸杆42移动至通槽41的下方后,延伸块43处于稳固杆38的外侧。
所述第二转动杆36与稳固板37之间设置有转动轴44,所述转动轴4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5。
所述安装巢1设置有沿着安装巢1的侧壁设置的内槽,所述安装巢1内设置有处于内槽内的保温块8。
所述安装巢1的下方设置有贯穿安装巢1的贯穿槽9,所述安装巢1设置有处于贯穿槽9内的栅栏10,所述安装巢1设置有处于贯穿槽9上的清理气缸11,所述清理气缸11连接有清理块12,所述清理块12朝向栅栏10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棉13。
所述安装巢1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板14,所述遮挡板14连接有遮挡气缸15,所述遮挡气缸15设置于安装巢1的上方。
所述安装巢1的上方一体连接有倾斜板16,所述倾斜板16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倾斜板16的穿设有可沿着倾斜板16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板19,所述驱动板19的一端连接有处于倾斜板16内部的驱动气缸20。
所述安装巢1的内侧设置有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的槽底设置有调节气缸22,所述调节气缸22连接有摄像头23,所述容纳槽21的开口处设置有闭合板24,所述摄像头2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上方设置有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橡胶轮26,所述摄像头23的前端设置有前板27,所述前板27设置有斜角。
所述安装巢1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置有升降气缸28,所述升降气缸28与下部连接,所述上部设置有处于上部周边的环形槽29,所述下部设置有部分处于环形槽29内的环形板30。
所述安装巢1的上方设置有处于安装槽的两侧的转动电机31,所述转动电机31连接有保护板32,所述保护板32设置为叉状,两个所述保护板32远离转动电机31的一端交错分布。
巢址的选取:根据黄腹角雉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选择海拔800-1400米,距离开阔地带,树干5米高度以内具有横向枝丫并且上方树冠覆盖度较好的阔叶树或柳杉,在枝丫处安放安装巢1,用铁丝做好预固定,仿生处理:在安放好的巢框架上面,采用苔藓、石松、树叶等材料进行铺盖,使其与林中自然鸟巢相类似,具备“仿生”特征,或者让其他雉类生物进行生活;防护处理:对树干进行防护处理,并劈除周边的灌木及藤条,防止蛇类等天敌入侵,对巢中的鸟蛋及雏鸟造成侵害;调查与监测:利用摄像头23在3月份繁殖季节之前开始对仿生巢被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被利用已产卵的巢开展进一步的监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