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牡蛎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06 18:01:06|522|起点商标网
一种牡蛎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蛎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养殖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其中,牡蛎是中国重要贝类养殖品种,产于亚热带河口海域,集中养殖于广东和广西,属广温性、低盐度河口种类贝类。广东牡蛎养殖规模大、产量高,主要布局在汕头、汕尾、惠州、珠海、台山、阳江、湛江等地区,养殖年产量达60万吨,其中养殖在汕头牛田洋、珠海的横琴和南水高栏、阳江程村、湛江官渡等地区的牡蛎已成为其海水贝类养殖的支柱和品牌,如沙井蚝、横琴蚝、程村蚝等。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下,牡蛎的养殖规模盲目扩大,很多养殖区的养殖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养殖容量,而养殖模式仍沿用多年来的传统方法,现在的人工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吊绳养殖法,主要是通过一根细线穿过牡蛎的外壳串成一串,再带入浅海中养殖,这样的方法由于生长空间不足严重影响了牡蛎的外观,使壳体变形,且可导致牡蛎生长相对缓慢,甚至更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出现大面积死亡;

水泥板垂直养殖法,主要是通过人力在水泥板上逐个制作附着基,晾干凝固后垂直放入海水养殖,随着牡蛎个体的长大,往往造成个体间互相挤压变形,水泥板垂直养殖还使得上下水层的牡蛎营养不均衡,比如靠近海底一端的微生物不如靠近表层一端丰富,底层溶氧量也不如表层高,该方法不仅限制牡蛎的机体健康和生长速度,还消耗较大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牡蛎养殖方式,针对一定规格的牡蛎稚贝进行继续养殖,在降低环境污染、增加海域利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牡蛎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包括外观、肉质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持续使用,并提供充足生长空间的新型牡蛎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牡蛎养殖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开口处设有数个通孔并系上结

绳,所述筒体外侧壁设置有若干组弹性条用于固定牡蛎稚贝。本实用新型通过顶端结绳灵活控制养殖装置的活动范围,操作人员将养殖装置抛进浅海区域后,调整结绳的长度并系紧在木桩上,从而确保每个养殖装置之间留有可移动的空间,而不至于相互挤压碰触。所述筒体外侧壁通过弹性条压紧牡蛎稚贝,弹性条本身的塑性变形特性,使其在不妨碍牡蛎稚贝发育的同时,还能始终稳固壳体。这里每组弹簧条负责固定单个牡蛎稚贝,避免多个稚贝并列放置而出现挤压或者松脱现象。总体而言,使用弹性条方式固定牡蛎,既能保障活体充分吸收海水养分,也省却了制造附着基的工序。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海区养殖,牡蛎生长速度更快,健康状态更佳,开壳对比发现,本设备养殖的牡蛎比传统养殖的牡蛎肉质更肥满,且外壳附着物更少,能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牡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弹性条具体为弹簧条,每两个所述弹簧条作为一组。市面上可选择的弹性条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橡皮筋、弹性钢丝等,但考虑到海洋恶劣多变的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建议使用寿命高且性能稳定的直条弹簧结构。为了节省材料并且避免勾勒藻类植物造成缺氧,每个牡蛎稚贝只用两个弹簧条实现固定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每两个所述弹簧条相互平行或者交叉布置。

具体地说,由于弹簧条本身的塑形变形性质,其与筒体外壁可形成一定空隙,操作人员将牡蛎稚贝放进空隙中,再通过弹簧条的回弹将牡蛎稚贝压紧,待牡蛎生长到一定阶段,将其从弹簧条与筒体的空隙中取出,如此循环,不需再对养殖装置做任何处理即能重新放入新的牡蛎稚贝。当然,所述弹簧条两端的距离应比养殖末期的牡蛎略大,以免制约牡蛎的生长发育。两弹簧条的作用面积则由实际要培育的牡蛎大小决定,此外,除了采用两者相互平行或者交叉布置的方式,任何能够弹性夹持物件的条状交织方式,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稳固牡蛎稚贝的手段。

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每组弹簧条按照一定距离布置,目的是为了后续定位平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提高装置的耐腐蚀性,以及减少对海域环境的污染,所述弹簧条采用塑料材质,弹簧条的两端与所述桶身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胶合剂粘贴、穿孔紧固等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筒体采用塑料材质。实际情况中,所述筒体主要采用其它贝类(如鲍)养殖后废弃的二手塑料桶等改装,这些材料大量堆积于海边养殖场,如果加以重复利用,有助于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筒体的轴线,沿同一高度布置,如此设置,有助于养殖装置在海水中保持平衡,避免高低倾斜而导致的牡蛎外观差异以及发育不良现象。

进一步地说,当通过结绳将养殖装置吊养在海水区域时,养殖装置垂直放置,为避免水层深度落差过大而导致牡蛎稚贝发育不均衡,所述筒体的形状应尽量宽扁,使得牡蛎稚贝能在同一水平面或者临近水平面生长,减少养殖装置底层和表层之间的含氧量和微生物量差异,保证每个牡蛎获得均等的营养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水泥板垂直养殖方式中水层加深导致底层牡蛎缺氧的情况,尤其是高温或异常气候条件下,克服了由于水层差异引起的营养不均情况。

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水泥板垂直养殖方式造成牡蛎个体间互相挤压的缺点,且能够大大利于牡蛎个体对水环境中营养盐和微生物资源的均衡吸收和充分利用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增强牡蛎对不良气候的抗逆能力,避免出现部分牡蛎缺氧的后果。

3.与传统吊养方式比较,本实用新型不对牡蛎外壳进行破坏,有利于提升牡蛎个体的品相,大大提高牡蛎的经济效益。

4.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废弃的养殖装置改装,利于二次利用废弃物品减少浪费和污染,可降低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正视图(弹簧条交叉布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正视图(弹簧条平行布置);

附图标记:1-筒体;2-通孔;3-结绳;4-弹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牡蛎养殖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开口处设有数个通孔2并系上结绳3,所述筒体1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条4用于固定牡蛎稚贝。操作人员将养殖装置抛进浅海区域后,调整结绳3的长度并系紧在木桩上,从而确保每个养殖装置之间留有可移动的空间,而不至于相互挤压碰触,为牡蛎的生长发育预留宽裕的环境。所述筒体1外侧壁通过弹簧条4压紧牡蛎稚贝,具体地说,每组弹簧条4负责固定单个牡蛎稚贝,弹簧本身的塑性变形特性,使其在不妨碍牡蛎稚贝发育的同时,还能始终稳固壳体。总体而言,使用弹簧条4压紧牡蛎,既能保障活体充分吸收海水养分,也省却了制造附着基的工序。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材料并且避免勾勒水草等藻类植物造成缺氧,每个牡蛎稚贝只需用两个弹簧条4实现固定即可,也就是说每两个弹簧条4形成一个弹簧组,每两个弹簧条4相互平行(图2)或者交叉布置(图1)。由于弹簧条本身的塑形变形性质,其与筒体1外壁可形成一定空隙,操作人员将牡蛎稚贝放进空隙中,再通过弹簧条4的回弹将牡蛎稚贝压紧,待牡蛎生长到一定阶段,将其从弹簧条4与筒体1的空隙中取出,如此循环,不需再对养殖装置做任何处理即能重新放入新的牡蛎稚贝。当然,所述弹簧条4两端的距离应比养殖末期的牡蛎略大,以免制约牡蛎的生长发育。两弹簧条4的作用面积则由实际要培育的牡蛎大小决定。

进一步补充的是,每个弹簧组也就是每两个弹簧条4按照一定距离布置,目的是为了后续定位平衡。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为宽扁形状,从上往下只容纳两至三排弹簧组,也就是只容纳两至三排牡蛎稚贝,从而减少养殖装置底层和表层之间的含氧量和微生物量差异,保证每个牡蛎获得均等的营养物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采用塑料材质,实际情况中,所述筒体1主要采用其他贝类(如鲍)养殖后废弃的二手塑料桶等改装,这些材料大量堆积于海边养殖场,如果加以重复利用,有助于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养殖装置的耐腐蚀性,以及减少对海域环境的污染,所述弹簧条4也采用塑料材质,弹簧条4的两端与所述筒体1的外壁通过胶合剂粘贴固定,也可以在筒体1上打孔,所述弹簧条4两端各自穿孔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围绕所述筒体1的轴线,沿同一高度布置,如此设置,有助于养殖装置在海水中保持平衡,避免高低倾斜而导致的牡蛎外观差异以及发育不良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畜牧业三农牡蛎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