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养殖池。
背景技术:
室内养殖一直是农业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的室内养殖池一般采用一次性的排水结构,水量大量流失不利于节约,并且水体的更换只能一次全部更换,不能保存一部分的原水质,不利于水产生物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养殖池,以保证室内养殖池更换水体时,可使水体保持所需的水体高度,以提高水产生物适应的能力。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室内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周边设有加强边,所述池体的下端设有池底壁,所述池底壁的下端面设有一承重圈,所述池底壁的中间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池底壁的侧边设有侧排孔,所述排水孔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插入所述承重圈且穿过池体。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侧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朝上设置,该连接管最高处低于池体的养殖口的水平面,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连接有溢水管。
优选的,所述侧排孔连接有池面溢水管。
优选的,所述池面溢水管插入所述承重圈且穿过池体。
优选的,所述池底壁呈四周高、中间低的锥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养殖池,通过侧排孔固定的池面溢水管排出需要更换的养殖用水时,可使水体保持所需的水体高度的同时,保持水体的流动性以提高水产生物的适应能力,在增加养殖用水时,设置在池底壁的排水孔通过连接管朝上设置通过溢水管配合池面溢水管排出多余的水量则可令养殖池长久保持一定的水体高度,不至于溢出,使得养殖管理更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养殖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养殖池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池体;
2:加强边;
3:池底壁;
4:承重圈;
5:排水孔;
6:侧排孔;
7:排水管;
8:连接管;
9:溢水管;
10:养殖口;
11:池面溢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室内养殖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周边设有加强边2,所述池体1的下端设有池底壁3,所述池底壁3的下端面设有一承重圈4,所述池底壁3的中间设有一排水孔5,所述池底壁3的侧边设有侧排孔6,所述排水孔5连接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插入所述承重圈4且穿过池体1,以便于使得排出多余的水量。
其中,所述排水管7的侧面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朝上设置,该连接管8最高处低于池体1的养殖口10的水平面,所述连接管8的侧面连接有溢水管9,该溢水管9的出水口朝下设置,通过连接管8朝上设置通过溢水管9排出多余的水量则可令养殖池保持一定的水体高度,不至于溢出。
其中,所述侧排孔6连接有池面溢水管11。
较佳的,所述池面溢水管11的一端插入所述承重圈4且穿过池体1,所述池面溢水管11的另一端延伸到池体1的内部,低于养殖口10的位置,以便于排水。
其中,所述池底壁3呈四周高、中间低的锥形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养殖池,通过侧排孔固定的池面溢水管排出需要更换的养殖用水时,可使水体保持所需的水体高度的同时,保持水体的流动性以提高水产生物的适应能力,在增加养殖用水时,设置在池底壁的排水孔通过连接管朝上设置通过溢水管配合池面溢水管排出多余的水量则可令养殖池长久保持一定的水体高度,不至于溢出,使得养殖管理更轻松,且本室内养殖池可以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使用,亦可以室外自流水养殖使用(一次流水使用)。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