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醇提物的应用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护肤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木棉花醇提物的应用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
背景技术:
木棉树,别称攀枝花、莫连、红茉莉、莫连花、红棉、斑芒树。木棉花有清热利湿、解暑的功用。木棉花可供蔬食,入药清热除湿,能治菌痢、肠炎、胃痛。
发明人发现了木棉花新的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棉花醇提物的应用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其旨在提供一种木棉花新的用途。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木棉花醇提物在制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剂中的应用。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木棉花醇提物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采用醇溶剂萃取木棉花,分离后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得到所述木棉花醇提物。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醇溶剂为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45%的乙醇水溶液;
或者,所述醇溶剂为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45%的甲醇水溶液。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醇溶剂萃取木棉花的萃取的温度为60-70℃,萃取时间为80-120分钟。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萃取所述木棉花。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还包括纯化处理,所述纯化处理包括:
用水溶解去除醇后的物料然后过层析柱,再采用60-65vol%的醇溶液进行解析,收集洗脱液并再次去除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醇溶剂萃取木棉花之前还包括粉碎木棉花并过800目,取筛下物。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木棉花醇提物包括黄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所述药剂包括木棉花醇提物,所述木棉花醇提物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采用醇溶剂萃取木棉花,分离后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得到所述木棉花醇提物。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原料中加入从木棉花中提取的黄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的应用以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的有益效果是:
木棉花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功效,木棉花醇提物还兼具有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其用于治疗由痤疮丙酸杆菌或者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痤疮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制备制痤疮丙酸杆菌药剂的过程中,在原料中加入木棉花中提取的黄酮,有利于提高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功效,并且能够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还兼具有美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芦丁标准曲线。
图2示出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圈试验结果。
图3示出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试验结果。
图4示出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和α-熊果苷的美白功效对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木棉花醇提物的应用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进行具体说明。
木棉花醇提物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中的应用。
木棉花的醇提物能够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将其用于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佳的效果。
木棉花的醇提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采用醇溶剂萃取木棉花,分离后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得到所述木棉花提取物。
将醇溶剂与木棉花混合,醇溶剂对木棉花中的成分进行萃取,木棉花黄酮等部分成分进入醇溶剂中,然后分离取含有醇的部分,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得到木棉花的醇提物。
作为示例性地,上述醇溶剂为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45%的乙醇水溶液。例如,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5%、48%、51%、55%、64%、76%、81%、93%、98%或者100%等等,醇溶剂可以含有水,也可以不含有水。
或者,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醇溶剂也可以为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45%的甲醇水溶液。例如,甲醇的体积分数为45%、47%、52%、58%、66%、75%、80%、94%、99%或者100%等等,醇溶剂可以含有水,也可以不含有水。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醇溶剂也可以为其他,例如可以采用丙三醇等其他醇萃取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萃取温度为60-70℃,萃取时间为80-120分钟。
例如,萃取温度可以为60℃、62℃、63℃、66℃、68℃、69℃或者70℃等等。萃取时间可以为80分钟、85分钟、90分钟、92分钟、100分钟、105分钟、112分钟、115分钟或者120分钟等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萃取木棉花。超临界萃取法可以减少萃取时间,增加萃取效率。
采用上述条件可以增加木棉花中的黄酮的提取率。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木棉花在萃取之前还包括粉碎木棉花至800目,然后过筛,采用醇溶剂萃取筛下物。粉碎过筛再进行萃取,有利于提高萃取效率。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对木棉花进行萃取。
可选地,本申请的木棉花云南产地的木棉花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木棉花也可以选用生长于其他地方的木棉花;选用其他地方的木棉花的醇提物也相应地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
或者,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萃取方法进行萃取,例如,采用乙醇浸泡回流的方式提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的黄酮提取率可以达到10.59%。
或者,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还包括纯化处理,纯化处理包括:
用水溶解去除醇后的物料然后过层析柱,再采用60-65vol%的醇溶液进行解析,收集洗脱液并再次去除醇。
详细地,去除醇后的物料加入水复溶,过层析柱,然后再用60-65vol%的醇溶液进行解析,收集洗脱液并再次去除醇。
作为示例性地,洗脱液去除醇可以采用浓缩的方式,例如减压浓缩。
进行纯化后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木棉花黄酮。
例如,纯化处理包括:
去除醇后的物料加水复溶至浓度为1.2mg/ml的样液,经过预处理的d101树脂用蒸馏水洗至无乙醇味,在层析柱1.7cm×30cm中填充树脂,使树脂填充密实,以固定流速2ml/min流经树脂。采用水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水洗,水洗流出液弃去,再以60lol%的乙醇解析液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解析,固定解析液流速1.6ml/min流经树脂,解析液过柱100ml,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后得到木棉花醇提物。
经过上述纯化处理后,木棉花醇提物内黄酮的纯度可以达到98%,具有较佳的纯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可以用于制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所述药剂包括木棉花醇提物,所述木棉花醇提物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采用醇溶剂萃取木棉花,分离后将含有醇的部分去除醇后得到所述木棉花醇提物。
例如:木棉花醇提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粉碎木棉花,过800目,采用醇溶剂在60-70℃下萃取时间为80-120分钟,然后将含有醇的部分浓缩去除醇。再进行纯化;纯化包括:加水复溶至浓度为1.2mg/ml的样液,经过预处理的d101树脂用蒸馏水洗至无乙醇味,在层析柱1.7cm×30cm中填充树脂,使树脂填充密实,以固定流速2ml/min流经树脂。采用水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水洗,水洗流出液弃去,再以60lol%的乙醇解析液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解析,固定解析液流速1.6ml/min流经树脂,解析液过柱100ml,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后得到木棉花醇提物。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除了包括木棉花醇提物之外还可以包含一些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具有较好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功效,此外还兼具有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
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用于治疗由痤疮丙酸杆菌或者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痤疮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祛痘功效,使肌肤保持健康。
此外,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的ic50值达到1.69mg/ml;高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的ic50值3.21mg/ml。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能够消除肌肤暗沉,提升肌肤活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原料中加入从木棉花中提取的黄酮。
提取于木棉花的黄酮具有较好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效果,因此,在制备制痤疮丙酸杆菌药剂的过程中,在原料中加入木棉花中提取的黄酮,有利于提高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功效,并且能够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还兼具有美白的作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木棉花醇提物,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取云南地区的木棉花花瓣1.2kg,烘干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筛。
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木棉花中的黄酮,取粉末1.2kg,放入反应釜中,设置提取压力为25mpa,夹带剂为45vol%的乙醇水溶液,夹带剂的ph为7.5,提取温度为65℃,萃取时间100min;取醇相提取液浓缩去除醇。
在除醇后的物料中加水复溶得到浓度为1.2mg/ml样液,经过预处理的d101树脂用蒸馏水洗至无乙醇味,在层析柱1.7cm×30cm中填充树脂,使树脂填充密实,样液以固定流速2ml/min流经树脂,样液过柱225ml。
先对上样吸附后的树脂以适量的水洗,水洗流出液弃去,再以60vol%的乙醇解析液对上样吸附后的树脂进行解析,固定解析液流速1.6ml/min流经树脂,解析液过柱100ml,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后;进行冷冻干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药剂包括上述的木棉花醇提物以及辅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木棉花醇提物,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木棉花花瓣的产地不同,在实施例2中,木棉花的产地为广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木棉花醇提物,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木棉花花瓣的产地不同,在实施例2中,木棉花的产地为广西。
试验例1
测量实施例1中黄酮的提取率以及黄酮的纯度。
取2mg芦丁标准品溶解于10ml容量瓶中,配制成0.2mg/ml的溶液,分别准确移取0、0.4ml、0.8ml、1.2ml、1.6ml、2.0ml、2.4ml芦丁溶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75%乙醇至2.4ml摇匀,加入0.4ml体积分数为5%的nano2混匀后静置6min,加入0.4ml体积分数为10%的al(no3)3混匀后静置6min,加入4ml体积分数4.3%的naoh和75%乙醇2.8ml,混匀后静置15min,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
芦丁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量取1.0ml木棉花提取液,用45%的乙醇将其稀释10倍,振荡混匀后取1.0ml样品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75%乙醇至2.4ml摇匀,加入0.4ml5%nano2混匀后静置6min,加入0.4ml10%al(no3)3混匀后静置6min,加入4ml4.3%naoh和75%乙醇2.8ml,混匀后静置15min,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通过芦丁的标准曲线可以算出稀释后样品液的浓度,检测后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在该条件下木棉花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0.59%。
总黄酮提取率(%)=(稀释的倍数*木棉提取液稀释液中的黄酮浓度*待测液的总体积)/样品的质量*100%
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稀释至一定倍数,准确量取样品液1.0m1,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75%乙醇至2.4ml摇匀,加入0.4ml5%nano2混匀后静置6min,加入0.4ml10%al(no3)3混匀后静置6min,加入4ml4.3%naoh和75%乙醇2.8ml,混匀后静置15min,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相应稀释的溶剂作空白对照。
通过下式计算黄酮纯度,最终得到的黄酮的纯度为98%。
试验例2
打孔抑菌圈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3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定性检测对两种菌的抑菌活性。
材料及供试菌种:痤疮丙酸杆菌(atcc11827)、表皮葡萄球菌(atcc49134)、bhi(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bhia(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tsa(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b(大豆酪蛋白液体培养基)、3.5l厌氧产气袋(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厌氧指示剂(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3.5l厌氧培养袋(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卡那霉素,罗红霉素。
方法步骤:
(1)将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生理盐水,培养基,200ul和1ml的吸咀,涂布棒,5ml离心管等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灭菌锅中121℃杀菌20min,试验前超净工作台及操作室使用前需用紫外灯杀菌30min;培养皿可以使用无菌的一次性培养皿,也可以使用高压灭菌的玻璃平皿。
(2)倒培养皿:将灭好的培养基放置到60℃拿至超净工作台,培养基使用前先摇匀,每个培养皿倒15-20ml左右,倒好后水平静置至完全凝固。
(3)菌悬液的制备:从冰箱中取出需要测试的菌种活化0.5h后,用生理盐水将菌落冲洗下来,涡旋振荡30s,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浓度为106cfu/ml左右的菌悬液,进行试验。
(4)试验菌的接种:用移液枪吸取浓度为106cfu/ml菌悬液100ul,将其接种至琼脂平皿上,用涂布棒将菌悬液涂布均匀。盖好培养皿。
(5)抑菌剂的配制:用20vol%的乙醇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稀释至100mg/ml,50mg/ml,25mg/ml进行试验。用20vol%的乙醇将实施例2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稀释至100mg/ml,50mg/ml,25mg/ml进行试验;用20vol%的乙醇将实施例3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稀释至100mg/ml,50mg/ml,25mg/ml进行试验。
(6)添加抑菌剂:在培养皿上打三个孔,用10-100ul的枪头打孔,打孔时一次打孔,不能转动枪头,以防琼脂圈裂缝,影响药液扩散以致抑菌圈不均匀,打完孔用无菌针头将琼脂孔中的培养基挑出,各孔中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培养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抑菌剂50ul到琼脂孔中,用抗生素做阳性对照,20vol%的乙醇水溶液做阴性对照,盖好培养皿。
(7)培养培养皿并观察抑菌效果:于37℃中正置培养,培养16-18h观察结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并记录。注:每个培养皿做一个浓度,测量抑菌圈时,应选均匀而完全无菌生长的抑菌圈进行。测量其直径应以抑菌圈外沿为界。
图2示出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圈试验结果。图2中,数字1-5分别指代菌圈的含义如下:
1:阳性对照,500μg/ml的卡那霉素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36mm。
2:12.5mg/ml的木棉花黄酮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19mm。
3:25mg/ml的木棉花黄酮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24mm。
4:50mg/ml的木棉花黄酮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26mm。
5:阴性对照,20%的乙醇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8mm。
图3示出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试验结果。
图3中,数字1-5分别指代菌圈的含义如下:
1:阳性对照,500μg/ml的罗红霉素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17mm。
2:12.5mg/ml的木棉花黄酮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12mm。
3:25mg/ml的木棉花黄酮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16mm。
4:50mg/ml的木棉花黄酮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17mm。
5:阴性对照,20%的乙醇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出现的抑菌圈大小为8mm。
其中,药物敏感实验判定标准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1药物敏感实验判定标准
表2实施例1-3木棉花黄酮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圈
表3实施例1-3木棉花黄酮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
通过图2、图3以及表2、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3的木棉花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表现出极敏的敏感度。实施例1-3的木棉花提取物在低浓度时(≤25mg/ml)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现出中敏的敏感度,当浓度≥50mg/ml时木棉花黄酮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现出高敏的敏感度。
试验例3
试验例3主要是测试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
试剂配制
(1)pbs(ph=6.8,0.2n):准确称取17.55g磷酸氢二钠以及7.96g磷酸二氢钠,用水定容至500ml;
(2)1.5mmol/l的l-酪氨酸:准确称取0.0272gl-酪氨酸,用pbs分散,定容至100ml;
酪氨酸酶溶液:用pbs溶解酪氨酸酶,使酪氨酸酶的酶活为3000~4000u/ml;
α-熊果苷溶液:用pbs溶解,使其浓度为10mg/ml、5mg/ml、2.5mg/ml、1.25mg/ml、0.625mg/ml。
用蒸馏水将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稀释至10mg/ml、5mg/ml、2.5mg/ml、1.25mg/ml、0.625mg/ml。
实验步骤
吸取1mll-酪氨酸溶液、0.1ml样品溶液、1.8mlpbs溶液于具塞试管中,混匀,25℃水浴10min;加入0.1ml酪氨酸酶溶液,混匀,立即测定其在475nm处吸光值,分别读取30s以及180s时的吸光值。以水作为空白,以α-熊果苷溶液作为阳性对照,每个样品测定三个平行样。结果α-熊果苷的ic50为3.21mg/ml,木棉花黄酮的ic50为1.69mg/ml。
按照下式计算样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以均值±标准差
其中,a:空白对照组中180s与30s吸光值之差;
b:样品组中180s与30s吸光值之差。
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和α-熊果苷的美白功效对比结果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实施例1提供的木棉花醇提物的美白功效高于α-熊果苷(木棉花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的ic50值1.69mg/ml,α-熊果苷抑制率的ic50值为3.21mg/ml),将木棉花黄酮应用于化妆品中,可起到一个较好的美白功效。能够消除肌肤暗沉,提升肌肤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