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的制作方法

2021-01-08 12:01:26|244|起点商标网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检查作为辅助诊断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内窥镜检查中,活体取样钳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当医生或病人希望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检查时,它可以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病人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的组织,供病理检查以便确诊。通过内窥镜取样痛苦小、微创伤,故深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弹簧管在使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弯曲柔韧度以及旋转度,以满足消化道内不同部位组织的取样。

目前传统的弹簧管的直径为固定统一的直径,靠近操作手柄一端的弹簧管直径和靠近异物夹一端的弹簧管直径相同,异物夹在不使用时直接暴露在外,容易沾染灰尘,需要对弹簧管进行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在不使用异物夹时,异物夹能够收纳在弹簧管内。

即便是变径弹簧管采用的变径加工方式为将两个不同直径的弹簧管焊接起来形成变径弹簧管,通过焊接方式实现的变径弹簧管会存在表面粗糙,过渡不平滑的问题,在伸入消化道内部时会增大和消化道内壁的摩擦,旋转时阻力大。工厂在加工弹簧管时,会单独加工两种直径的弹簧管段,由于两种直径的大小差距本身就不大,弹簧丝旋向如果一致,很难肉眼区别,因此通过焊接成形的变径弹簧管,往往需要两段不同直径的弹簧管的弹簧丝旋转绕制时的旋转方向不同。而同一根弹簧管如果存在不同旋向的弹簧管段,会影响整体的旋转灵活性,对微创手术产生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弹簧管表面光滑,柔韧度好,进入消化道的摩擦阻力小,旋转灵活,且对异物夹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圆丝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圆丝直径为0.4~0.6mm,所述弹簧圆丝表面镀有平滑保护膜,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至大直径段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一体成型,所述大直径段的弹簧圆丝旋向和所述小直径段的弹簧圆丝旋向一致,所述弹簧管内部的中空腔内穿设有操作线,所述操作线一端连接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靠近所述异物夹,所述操作手柄内部设有沿直线移动的滑块,所述操作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异物夹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两组所述连杆底端铰接的同时与所述操作线连接,两组所述连杆的顶端分别连接一个夹片。

优选地,所述大直径段长度为30~50mm。

优选地,所述弹簧圆丝直径为0.5mm。

优选地,所述大直径段长度为40mm。

优选地,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

优选地,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弹簧管从小直径段到大直径段的过渡采取弹簧圆丝旋转内径逐渐变大的方式渐变过渡,使得变径弹簧管的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一体成形,代替了传统的通过焊接将两段不同旋向的大直径段弹簧管和小直径段弹簧管连接起来的方式,提高了弹簧管整体的表面光滑度,减少了摩擦力,并且弹簧圆丝的旋向始终朝同一方向旋转,提高了弹簧管整体的旋转灵活性,减少了在消化道内的旋转阻力。

2、将弹簧管的大直径段设置在靠近异物夹的一端,在不使用异物夹时,可以通过操作操作手柄将异物夹缩回弹簧管的大直径段内部空腔内,利于整理收纳,对异物夹起到了防尘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弹簧圆丝直径为0.4~0.6mm,用于绕制弹簧管的弹簧圆丝直径适宜,旋向同向,绕制后相邻的弹簧圆丝间间隙很小,尺寸大小适宜既保证了强度,又保证了整个弹簧管的旋转灵活性,对内部的操作线起到了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管适用于医用止血夹、异物夹,可根据人体结构,对消化道不同部位进行取样,配合内窥镜过弯沒有摩擦阻力,减少内窥镜管道强行过弯对人体损伤,更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详细准确定位取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未绕硬质芯棒绕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绕硬质芯棒绕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手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异物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与异物夹、操作手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小直径段端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大直径段端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小直径段1、过渡段2、大直径段3、弹簧圆丝4、异物夹5、连杆51、夹片52、操作手柄6、滑块61、操作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圆丝4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由于弹簧圆丝4绕着硬质芯棒螺旋绕制,紧贴硬质芯棒外壁的一侧弹簧圆丝受到挤压,截面变成贴合硬质芯棒外壁的平面,相邻的弹簧圆丝侧面的间隙变小,使得弹簧管更加牢固,所述弹簧圆丝直径为0.4~0.6mm,所述弹簧圆丝4表面镀有平滑保护膜,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3和小直径段1,所述大直径段3的弹簧圆丝4旋向和所述小直径段1的弹簧圆丝4旋向一致,所述小直径段1至大直径段3的过渡段2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3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靠近所述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5的最大外径。

所述大直径段3长度为30~50mm。

所述弹簧圆丝4宽度为0.6mm,厚度为0.38mm。

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

所述大直径端3的外径为2.54~2.56mm,所述小直径端1的外径为1.99~2.01mm。

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

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7,所述操作线7一端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操作手柄内部设有沿直线移动的滑块61,所述操作线7与所述滑块61连接,所述异物夹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51,两组所述连杆51底端铰接的同时与所述操作线7连接,两组所述连杆51的顶端分别连接一个夹片52。

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突出手感。

弹簧圆丝的材质为304h不锈钢材质。

实施例一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圆丝4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圆丝4直径为0.4~0.6mm,所述弹簧圆丝表面镀有平滑保护膜,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3和小直径段1,所述小直径段1至大直径段3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3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靠近所述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5的最大外径。所述操作手柄内部设有沿直线移动的滑块61,所述操作线7与所述滑块61连接,所述异物夹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51,两组所述连杆51底端铰接的同时与所述操作线7连接,两组所述连杆51的顶端分别连接一个夹片52。

所述大直径段3长度为30mm。

所述弹簧圆丝直径为0.6mm。

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

所述大直径端3的外径为2.54mm,所述小直径端1的外径为1.99mm。

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7,所述操作线7一端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突出手感。弹簧圆丝4的材质为304h不锈钢材质。

实施例二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圆丝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圆丝直径为0.4~0.6mm,所述弹簧圆丝4表面镀有平滑保护膜,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3和小直径段1,所述大直径段3的弹簧圆丝4旋向和所述小直径段1的弹簧圆丝4旋向一致,所述小直径段1至大直径段3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3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靠近所述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5的最大外径。所述操作手柄6内部设有沿直线移动的滑块61,所述操作线7与所述滑块61连接,所述异物夹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51,两组所述连杆51底端铰接的同时与所述操作线7连接,两组所述连杆51的顶端分别连接一个夹片52。

所述大直径段3长度为50mm。

所述弹簧圆丝直径为0.4mm。

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

所述大直径端3的外径为2.56mm,所述小直径端1的外径为2.01mm。

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7,所述操作线7一端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突出手感。弹簧圆丝4的材质为304h不锈钢材质。

实施例三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圆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圆丝4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圆丝4直径为0.4~0.6mm,所述弹簧圆丝4表面镀有平滑保护膜,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3和小直径段1,所述大直径段3的弹簧圆丝4旋向和所述小直径段1的弹簧圆丝4旋向一致,所述小直径段1至大直径段3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3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靠近所述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5的最大外径。所述操作手柄内部设有沿直线移动的滑块61,所述操作线7与所述滑块61连接,所述异物夹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51,两组所述连杆51底端铰接的同时与所述操作线7连接,两组所述连杆51的顶端分别连接一个夹片52。

所述大直径段3长度为40mm。

所述弹簧圆丝4直径为0.5mm。

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

所述大直径端3的外径为2.55mm,所述小直径端1的外径为2.00mm。

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7,所述操作线7一端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突出手感。弹簧圆丝4的材质为304h不锈钢材质。

对实施例一至三进行弯曲度试验,在距离弹簧管轴向一端100mm左右抓住弹簧管,弯曲弹簧管180°,重复5次,在距离弹簧管轴向一端200mm距离内,弹簧管最大的弯曲位移均不大于10mm。实施例一至三种的所述弹簧管均由弹簧圆丝4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由于弹簧圆丝4绕着硬质芯棒螺旋绕制,紧贴硬质芯棒外壁的一侧弹簧圆丝受到挤压,截面变成贴合硬质芯棒外壁的平面,相邻的弹簧圆丝侧面的间隙变小,使得弹簧管更加牢固。

弹簧管从小直径段到大直径段的过渡采取弹簧圆丝4旋转内径逐渐变大的方式渐变过渡,使得变径弹簧管的大直径段3和小直径段1一体成形,代替了传统的通过焊接将两段不同旋向的大直径段弹簧管和小直径段弹簧管连接起来的方式,提高了弹簧管整体的表面光滑度,减少了摩擦力,并且弹簧圆丝4的旋向始终朝同一方向旋转,提高了弹簧管整体的旋转灵活性,减少了在消化道内的旋转阻力。

本实用新型将弹簧管的大直径段设置在靠近异物夹5的一端,在不使用异物夹时,可以通过操作操作手柄6将异物夹缩回弹簧管的大直径段内部空腔内,利于整理收纳,对异物夹起到了防尘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弹簧圆丝4直径为0.4~0.6mm,用于绕制弹簧管的弹簧圆丝4直径适宜,旋向同向,绕制后相邻的弹簧圆丝4间间隙很小,尺寸大小适宜既保证了强度,又保证了整个弹簧管的旋转灵活性,对内部的操作线7起到了保护作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