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克氏针外固定机构,适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复位治疗。
背景技术: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由于肱骨髁上部位前有冠突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隔一层极薄的骨板,是肱骨的薄弱点,因此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要求高,复位成功后夹板固定再移位发生率高,常遗留肘内外翻畸形,且volkmann血性肌挛缩时有发生。而采用切开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有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的风险,并发症多,并遗留手术瘢痕,影响美观。而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辅助克氏针固定,从骨折近端打入两根或三根克氏针,因固定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后能及早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无手术瘢痕,也减少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创性损伤,已成为一种趋势,为医患所接受并广泛开展。
现有微创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在植入克氏针后,未再施加适当、有效的固定手段。因此,植入的克氏针很容易因外力碰撞或患者活动产生偏移,使复位术后骨折再移位,造成针道感染、畸形愈合等情况,对病人造成伤害。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2175588.5中公开了一种交叉克氏针外固定装置,可使用于对不同直径克氏针进行固定,但至少还存在以下使用缺陷:
第一,由于在打入克氏针时,往往是凭借医生的经验操作,很容易导致克氏针的方向偏移,造成两根或三根克氏针之间不平行,在空间上呈角度。而该公开的交叉克氏针外固定装置上的穿孔的轴线均平行设置,无法将两根呈角度的克氏针固定;
第二,该公开的交叉克氏针外固定装置上的多个穿孔的大小等大调节,也无法将两个粗细不同的克氏针固定;
第三,穿孔大小的调节依靠弹簧提供作用力,力的稳定性较差,从而降低了装置与克氏针间固定强度,依旧存在克氏针发生位移的情况;
第四,无法将三根克氏针进行外固定,存在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氏针外固定机构,能够粗细不同的两根以上的克氏针在体外固定为一体、且不受克氏针打入角度限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用于将两根以上克氏针在外部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连接块,于连接块上开设有轴向的、用于容纳克氏针的通槽,于通槽上设有能够径向压紧克氏针、并与连接块锁定的压板,多个连接块中一个为定连接块,其余为动连接块;
其中
所述压板的一端与通槽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楔形的卡部,所述通槽的另一侧壁呈与卡部的旋转轨迹相匹配的弧形面,于弧形面上具有多个能与卡部卡接的齿一;
机构还包括多根连接杆,用于将每一动连接块与定连接块连接为一体,连接杆包括:
伸缩部,一端与定连接块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并能够锁定,其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及
调节部,其一端与伸缩部的同轴连接,另一端与一连接块固定,能够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上通槽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并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通槽具有弧形的底面,于通槽的底面固定有多个鼓起的弹性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转杆,与伸缩部同轴、可转动的连接,且借助锁定部一能够与伸缩部锁定;
定杆,垂直于转杆和通槽的轴线,所述定杆的一端与转杆固定;及
转套,可转动的套设于定杆上,并与对应的连接块固定,所述转套借助锁定部二能够与定杆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转杆上具有螺纹,其横截面呈非圆形;
所述锁定部一包括:
定套,套设于转杆的一端并与伸缩部固定,所述定套外端的端面上具有齿面一;
卡圈一,套设于转杆上,其内孔与转杆横截面相匹配,所述卡圈一的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面一相啮合的齿面二;及
锁母一,螺纹连接于转杆上,用于将卡圈一与定套压紧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套外端的内壁与转杆之间形成有一段环形空间,于环形空间内设有弹簧一,当卡圈一咬合于定套上时,弹簧一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定杆上具有螺纹,其横截面呈非圆形;
所述锁定部二包括:
齿面三,设于转套的外端面上;
卡圈二,套设于定杆上,其内孔与定杆横截面相匹配,所述卡圈二的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面三相啮合的齿面四;及
锁母二,螺纹连接于定杆上,用于将卡圈二与转套压紧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套外端的内壁与定杆之间形成有一段环形空间,于环形空间内设有弹簧二,当卡圈二咬合于转套上时,弹簧二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伸缩部呈多级伸缩杆结构,每一级伸缩杆包括:
管件;
杆件,与管件滑动套接,于杆件上轴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呈三角形的齿槽;
旋转手柄,其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管件的端部,另一端套设于杆件外,所述旋转手柄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缺口;
锁块,插入缺口内,并能够在缺口内径向移动并轴向和环向限位,所述锁块径向内移能够与齿槽卡接,所述锁块径向的外端靠近管件的一侧具有倒角,形成一楔形面;
锁套,滑动套设于管件外,其内壁与旋转手柄外壁间具有一段轴向的环形空间,所述锁套的内壁上对应锁块的位置设有一圈锁槽,所述锁槽对应锁块楔形面的侧壁呈楔形的推行面;及
弹簧三,设于环形空间内;
所述锁块向锁槽内运动时,能够驱动锁套挤压弹簧三,并脱离杆件上的齿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杆件上轴向开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管件上固定有能够在导向限位槽内滑动的块,所述导向限位槽位于管件内的一端封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块的轴向长度为10~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机构连接块上通槽的径向可调,每个连接块能够与不同直径的克氏针固定,且多个连接块单独调节,使得机构能够同时将不同直径的多根克氏针连接为一体,不受克氏针粗细的限制;
而且,该机构中设有一定连接块,其余为动连接块,以定连接块为基准,调节动连接块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角度和在竖直面上的俯仰角度,以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上通槽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并锁定,使得机构与多根克氏针的固定不受克氏针打入角度的限制;
从而使得该机构在将多根克氏针进行外固定时,不受克氏针直径和打入角度的限制。通过该机构的使用,在骨折复位以后,能够维持骨位,防止复位后骨折再移位,有效防止畸形愈合、感染,促进愈合,实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
另外,在连接块上设置能够径向压紧克氏针的压板,并通过连接块上的齿将压板锁定,实现通槽的径向可调,操作方便,且锁定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用于固定两根克氏针);
图2是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用于固定三根克氏针);
图3是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锁定部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伸缩部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伸缩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该机构用于将两根以上克氏针在外部固定,可适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在骨折近端打入两根克氏针,也有打入三根克氏针的情况。
为实现将多根克氏针在体外固定为一体,防止克氏针受外力产生位移,该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块100,每个连接块100与一根克氏针固定,多个连接块100中一个为定连接块100,其余为动连接块100。该机构还包括多根连接杆200,用于将每一动连接块100与定连接块100连接为一体。
连接块100上开设有轴向的、用于容纳克氏针的通槽101,于通槽101上设有能够径向压紧克氏针、并与连接块100锁定的压板102。连接块100为一次性用品,压板102的一端与通槽101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楔形的卡部1021,所述通槽101的另一侧壁呈与卡部1021的旋转轨迹相匹配的弧形面,于弧形面上具有多个能与卡部1021卡接的齿一103。在未使用时,可在卡部1021上套接一可拆卸的保护套,此时压板102无法进入通槽101内,以防止卡部1021与齿一103卡接,无法打开压板102。
连接杆200包括伸缩部210和调节部220,伸缩部210的一端与定连接块100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并能够锁定,其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伸缩部210与定连接块100的锁定方式可将转轴设置为螺栓,并通过在螺栓上旋紧螺母锁定,为常见的可转动连接的锁定方式。调节部220的一端与伸缩部210的同轴连接,另一端与一连接块100固定,能够调节动连接块100在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角度和在竖直面上的俯仰角度并锁定,以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100上通槽101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
在使用该机构进行外固定时,先将连接杆200上的伸缩部210和调节部220的各部件设置为活动连接,以便各参数调整,通过调节连接杆200的长度和动连接块100的角度,使动连接块100和定连接块100分别与一根克氏针固定,然后将调节部220的端部连接锁定、长度锁定、调节部220锁定,从而实现两连接块100间的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连接块100与克氏针固定时,将克氏针卡在通槽101内,去掉保护套,按压压板102,压板102绕转轴转动,转动过程中压板102上的卡部1021挤压连接块100上的齿一103,齿一103可被挤压向外发生形变,当压板102受克氏针限制无法转动时,压板102的卡部1021卡在齿一103间形成的齿槽内,无法逆向转动,从而实压板102与连接块100间的锁定,且压板102挤压克氏针,将克氏针固定在通槽101内,实现连接块100与克氏针的固定。
该机构连接块100上通槽101的径向可调,每个连接块100能够与不同直径的克氏针固定,且多个连接块100单独调节,使得机构能够同时将不同直径的多根克氏针连接为一体,不受克氏针粗细的限制。而且,该机构中设有一定连接块100,其余为动连接块100,以定连接块100为基准,调节动连接块100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角度和在竖直面上的俯仰角度,以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100上通槽101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并锁定,使得机构与多根克氏针的固定不受克氏针打入角度的限制。
从而使得该机构在将多根克氏针进行外固定时,不受克氏针直径和打入角度的限制。通过该机构的使用,在骨折复位以后,能够维持骨位,防止复位后骨折再移位,有效防止畸形愈合、感染,促进愈合,实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
另外,在连接块100上设置能够径向压紧克氏针的压板102,并通过连接块100上的齿将压板102锁定,实现通槽101的径向可调,操作方便,且锁定牢固可靠。
实施例二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通槽101具有弧形的底面,可对克氏针进行粗限位。在通槽101的底面固定有多个鼓起的弹性环104,弹性环104可以为半环、整环、柱面或弧形面等,弹性环104的设置使得克氏针与连接块100的接触为非平滑面,而且克氏针挤压弹性环104,弹性环104将力反作用在克氏针上,增加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块100与克氏针间的固定更加稳定。
实施例三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调节部220包括转杆221、定杆222和转套223。转杆221与伸缩部210同轴、并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且借助锁定部一能够与伸缩部210锁定。定杆222垂直于转杆221和通槽101的轴线,所述定杆222的一端与转杆221固定,具体可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转套223可转动的套设于定杆222上,并与对应的连接块100固定,所述转套223借助锁定部二能够与定杆222锁定。
以定连接块100为基准,驱动转杆221旋转,可调节动连接块100在竖直面内的俯仰角度,驱动转套223沿定杆222旋转,可调节动连接块100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角度,从而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100上通槽101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
实施例四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转杆221上具有螺纹,其横截面呈非圆形,可在螺杆的表面轴向加工出至少一个平面,以形成该转杆221。
锁定部一包括依次套设于转杆221上的定套224、卡圈一225和锁母一226。定套224套设于转杆221的一端并与伸缩部210固定,定套224的内孔为圆孔,转杆221能够在定套224内转动,所述定套224外端的端面上具有齿面一,齿面一上环向具有多个齿牙,于齿牙间形成齿槽。卡圈一225套设于转杆221上,其内孔与转杆221横截面相匹配,使得卡圈一225与转杆221间无法相对转动,卡圈一225的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面一相啮合的齿面二。锁母一226螺纹连接于转杆221上,用于将卡圈一225与定套224压紧锁定。
旋紧锁母一226,使卡圈一225压紧于定套224上,且卡圈一225与定套224通过齿面相咬合固定,从而将转杆221与定套224锁定。松开锁母一226,使卡圈一225与定套224分离,转杆221能够自由转动。
另外,在定套224外端的内壁与转杆221之间形成有一段环形空间,于环形空间内设有弹簧一227,当卡圈一225咬合于定套224上时,弹簧一227处于压缩状态。松开锁母一226,在弹簧一227的作用下能够快速、有效的使卡圈一225与定套224分离,使转杆221能够自由转动。
实施例五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定杆222上具有螺纹,其横截面呈非圆形,可在螺杆的表面轴向加工出至少一个平面,以形成该定杆222。
锁定部二包括依次套设在定杆222上的转套223、卡圈二228和锁母二229。转套223的外端面上具有齿面三,齿面三上环向具有多个齿牙,于齿牙间形成齿槽。转套223的内孔为圆孔,能够在定杆222上自由转动。卡圈二228套设于定杆222上,其内孔与定杆222横截面相匹配,使得卡圈二228与定杆222间无法相对转动,在卡圈二228的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面三相啮合的齿面四。锁母二229螺纹连接于定杆222上,用于将卡圈二228与转套223压紧锁定。
旋紧锁母二229,使卡圈二228压紧于转套223上,且卡圈二228与转套223通过齿面相咬合固定,从而将定杆222与转套223锁定。松开锁母二229,使卡圈二228与转套223分离,转套223能够自由转动。
另外,转套223外端的内壁与定杆222之间形成有一段环形空间,于环形空间内设有弹簧二,当卡圈二228咬合于转套223上时,弹簧二处于压缩状态。松开锁母二229,在弹簧二的作用下能够快速、有效的使卡圈二228与转套223分离,使转套223能够自由转动。
实施例六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由于两根克氏针的间距要求在1~10cm,一般为1~3cm,因此要求连接杆200最短能缩至1cm,最长至少能伸到3cm方可满足使用需要。如图6和图7所示,伸缩部210呈多级伸缩杆结构,多级伸缩杆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级伸缩杆包括滑动套接的管件211和杆件212,相邻的两级伸缩杆中,上一级的管件成为下一级的杆件,管件211和杆件212的组合长度通过环形锁锁定,以保持伸缩部210长度的稳定。环形锁包括旋转手柄213、锁块214、锁套215和弹簧三216。
在杆件212上轴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呈三角形的齿槽2121,三角形的齿槽可在轴向和环向上均形成楔形面,便于锁块214的滑入和滑出。
旋转手柄213的一端通过弹簧卡圈或轴承等形式可转动的固定于管件211的端部,另一端套设于杆件212外,所述旋转手柄21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缺口。
锁块214插入缺口内,并能够在缺口内径向移动并轴向和环向限位,所述锁块214径向内移能够与齿槽卡接,所述锁块214径向的外端靠近管件211的一侧具有倒角,形成一楔形面。
锁套215滑动套设于管件211外,其内壁与旋转手柄213外壁间具有一段轴向的环形空间,所述锁套215的内壁上对应锁块214的位置设有一圈锁槽2151,所述锁槽2151对应锁块214楔形面的侧壁呈楔形的推行面。
弹簧三216设于环形空间内。
锁块214向锁槽2151内运动时,能够驱动锁套215挤压弹簧三216,并脱离杆件212上的齿槽。
当需要对伸缩部210的长度进行调节时,医护人员旋转旋转手柄213,旋转手柄213同时带着锁块214旋转,锁块214可从齿槽内脱出,杆件212和管件211无锁块214的轴向限位后可实现长度的自由调节。在锁块214从齿槽内脱出时,锁块214于径向上向外移动,锁块214上的楔形面挤压锁套215上的推行面,使得锁套215向管件211一端轴向移动,并挤压弹簧三216。当调节好伸缩部210的长度后,反向旋转旋转手柄213,当旋转手柄213带着锁块214运动到卡槽位置时,在弹簧三216的作用下,锁套215轴向复位,在推行面的作用下,可将锁块214径向压入锁槽2151内,使锁块214有效的卡在齿槽内,以保证伸缩部210长度的可靠性。
该结构的伸缩杆为手动调节方式,调节方便,当环形锁处于打开状态时,可对伸缩部210的长度进行大尺寸的快速调节。
实施例七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杆件212的轴向上开设有导向限位槽2122,所述管件211上固定有能够在导向限位槽2122内滑动的块2111,所述导向限位槽2122位于管件211内的一端封闭。
导向限位槽2122与导向块的配合,使得杆件212和管件211只能够进行轴向伸缩调节,不能发生旋转,避免了杆件212和管件211卡死。且在导向限位槽2122位于管件211内的一端封闭,避免了杆件212和管件211的分离,避免了手术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伸缩部210分散,从而避免了对伸缩部210的重新组装。
实施例八
根据公开的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块100的轴向长度为10~50mm,增大连接块100与克氏针的接触面积,以保证连接块100与克氏针有效的连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