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担架器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多种地形的全地形担架车。
背景技术:
当有行动便的病人时,担架是必备的运送工具。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劳动力人口减少,运送担架时人手不足的情况常常发生,医院为此有专门配置的担架劳工。现有的担架大多为人力担架,多为两人抬,在搬运和卸载时,还需另外的人手,搬运一次需要配备的人手较多。然而这种重症需要担架搬运病人的情况并不时刻出现,其不连续的工作性质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人力成本较高。为节省劳动力,现有的机械担架多为应用在平地上的担架车或担架椅,但是其应用的地形有限,不能灵活方便地应用在坡路、楼梯等地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地形担架车,该全地形担架车具有节省人力和适应多种地形的优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担架车,包括履带行走底座、升降装置、俯仰调节装置和担架,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履带行走底座上,所述俯仰调节装置可脱卸式地固定在所述担架的底部,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俯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履带行走底座上还设有动力源。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俯仰调节装置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履带行走底座上还设有水平旋转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旋转调节装置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俯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分布的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两个卡盘,所述卡盘与对应侧的所述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的旋转端盘固定连接,所述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担架通过卡扣结构可脱卸式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履带行走底座包括承载底座、固定在所述承载底座左右两侧的履带固定座以及设在所述履带固定座上的履带,所述履带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主动履带轮和被动履带轮,所述履带的两端转动套接在所述主动履带轮和所述被动履带轮上,所述履带固定座的上下侧沿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履带的履带支撑轮,所述履带固定座的内侧固定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履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承载底座的内侧在对应所述主动履带轮和所述被动履带轮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承载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辅助滚轮。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链条,所述主动履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履带固定座上设有被动链轮,所述驱动链条转动套接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被动链轮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水平旋转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履带行走底座底部的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所述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的水平旋转盘与所述液压缸底部的连接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担架底部的中部位置设有两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与对应侧的所述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担架的底部四角处设有万向转动脚轮,所述担架的上端两侧设有扶手。
优选地,在上述的全地形担架车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担架底部的两上固定块以及固定在所述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的缸体外侧的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与对应侧的所述下固定块上下相对,所述上固定块的外侧设有多个搭扣,所述下固定块上固定有两个与所述搭扣卡扣连接的卡扣臂。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全地形担架车不仅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平坦场地,还可适用于坡路、楼梯等地形较为特殊的场地,在使用过程中,只需一到两人操作即可完成,可大大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液压杆上端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履带行走底座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履带固定座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卡扣结构的结构图。
图中:
1、履带行走底座;11、承载底座;12、履带固定座;121、主动履带轮;122、被动履带轮;123、固定板;13、履带支撑轮;14、辅助滚轮;15、履带;2、升降装置;21、液压缸;22、液压杆;3、俯仰调节装置;31、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2、旋转端盘;33、连接板;34、卡盘;4、担架;41、限位滑轨;42、万向转动脚轮;43、扶手;5、驱动机构;51、电机;52、驱动链条;53、主动链轮;54、被动链轮;55、废水回流阀;6、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1、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62、水平旋转盘;7、卡扣结构;71、上固定块;72、下固定块;73、卡扣臂;74、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全地形担架车,该担架车包括履带行走底座1、升降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和担架4。升降装置2固定在履带行走底座1上,俯仰调节装置3可脱卸式地固定在担架4的底部,升降装置2的上端与俯仰调节装置3连接。履带行走底座1上还设有动力源,该动力源分别与履带行走底座1、升降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连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动力源搭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动力源包括电池和液压泵,其中,电池分别与液压泵和履带行走底座1中的驱动机构电连接,液压泵分别与升降装置2和俯仰调节装置3连接,为升降装置2和俯仰调节装置3提供液压动力,完成高度升降和俯仰角度调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履带行走底座1为担架车提供行走动力,升降装置2用于调节担架4的水平高度,俯仰调节装置3用于调整担架4的倾仰角度。具体地,为方便控制运行,该担架车上还设有无线接收控制器,该无线接收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有一遥控器,无线接收控制器与俯仰调节装置3连接,当担架车爬梯时,通过遥控器向无线接收控制器发出指令,通过无线接收控制器向俯仰调节装置3发送反馈补偿指令,由俯仰调节装置3执行响应反馈动作,使担架4始终保持在水平的姿态。具体地,升降装置2和履带行走底座1中的动作执行部件分别与无线接收控制器连接,通过遥控器可将相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无线接收控制器,再由该无线接收控制器向升降装置2和履带行走底座1中的相应动作执行部件发送反馈指令,控制升降装置2进行相应高度的调节以及控制履带行走底座1的行进或停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升降装置2包括液压缸21,动力源中的液压泵与液压缸21连接,液压缸21的液压杆22的上端与俯仰调节装置3连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液压杆22的个数设置为3个,起到加强连接和平衡支撑的作用。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调节担架4的水平旋转角度,履带行走底座1上还设有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升降装置2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上,通过该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可以驱动整个升降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和担架4作为一个整体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以调整担架4的水平转向。在通行位置遇到拐角时,通过遥控器向担架车上的无线接收控制器发送担架的水平转向调节指令,再经无线接收控制器向该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发送对应的水平转向调节信号,从而完成该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的水平旋转方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该俯仰调节装置3包括两个左右分布的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动力源中的液压泵与该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连接,为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提供转动力。在调节担架4的俯仰角度时,通过遥控器向担架车上的无线接收控制器发送担架的俯仰角度调节指令,再经无线接收控制器向两个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发送对应的俯仰角度调节信号,从而完成两个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同步俯仰角度,实现对担架4的俯仰角度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液压杆22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33,该连接板33上固定有两个卡盘34,卡盘34与对应侧的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旋转端盘32固定连接。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缸体与担架4通过卡扣结构7可脱卸式固定。在需要调节担架4的倾仰角度时,两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同时动作,执行指令给定的角度调节参数,通过转动的旋转端盘32带动卡盘34转动响应的角度,从而完成担架4的倾仰角度的调整。在需要取下担架4时,打开卡扣结构7,即刻将担架4从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缸体上取下。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具有三个固定角度位置,分别为俯角转、仰角转,以及中间位置,俯角转和仰角转的具体角度与常规的居民楼房的楼梯坡度相一致。在一般性坡度的马路地面上,担架4可不调节其倾仰角度,在用于楼梯时,在上楼梯时,控制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完成俯角转,将担架4调整为水平,在下楼梯时,控制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完成仰角转,将担架4调整为水平,在水平地面或一般性坡度的马路地面上时,使得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在中间位置。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在完成固定的角度位置调节后,进行角度的自锁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选用品牌为hps,型号为h160的摆式液压自锁油缸。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该履带行走底座1包括承载底座11、固定在承载底座11左右两侧的履带固定座12以及设在履带固定座12上的履带15。该履带固定座1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主动履带轮121和被动履带轮122,履带15的两端转动套接在主动履带轮121和被动履带轮122上,通过主动履带轮121带动整个履带15转动。为使履带保持一定的张力,履带固定座12的上下侧沿设有用于支撑履带15的履带支撑轮13。履带固定座12的内侧固定有驱动机构5,该驱动机构5与主动履带轮121传动连接,为主动履带轮121提供动力。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固定在承载底座11左右两侧的履带固定座12上的驱动机构5为反向设置,即其中一个履带固定座12上的驱动机构5设置在担架车的前进方向一端,另一个履带固定座12上的驱动机构5设置在担架车的后退方向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承载底座11的内侧在对应主动履带轮121和被动履带轮122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固定板123。固定板123与承载底座11固定连接,固定板123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辅助滚轮14。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和驱动链条52,主动履带轮121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53,履带固定座12上设有被动链轮54,驱动链条52转动套接在主动链轮53和被动链轮54上。两个驱动机构5的电机51分别接收来自无线接收控制器的遥控指令,在行进时,两个电机51的转速保持同速,可以实现直线的行进,在具有不同的转速偏差时,可以实现对转速较低侧的转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包括固定在履带行走底座1底部的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61,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61的水平旋转盘62与液压缸21底部的连接盘固定连接。在通行位置遇到拐角时,通过遥控器向担架车上的无线接收控制器发送担架的水平转向调节指令,再经无线接收控制器向该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61发送对应的水平转向调节信号,水平旋转角度调节液压缸61的水平旋转盘62带动液压缸21底部的连接盘实现相应水平角度的调节,从而完成该水平旋转调节装置6的水平旋转方向。
如图5所示,担架4底部的中部位置设有两限位滑轨41,限位滑轨41为一工字型的滑轨,其上端与担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对应侧的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缸体上端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担架4的底部四角处设有万向转动脚轮42,担架4的上端两侧设有扶手43,担架4与俯仰调节装置3之间连接有卡扣结构7。在非常危急时刻,通过卡扣结构7可以快速卸下担架4,然后转为人工操作。具体地,如图8所示,该卡扣结构7包括固定在担架4底部的两上固定块71以及固定在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缸体外侧的下固定块72。上固定块71与对应侧的下固定块72上下相对,上固定块71的外侧设有多个搭扣74,下固定块72上固定有两个与搭扣74卡扣连接的卡扣臂73。卡扣臂73通过铰链与下固定块72的外侧固定,卡扣臂73的前端铰接有钢挂耳。卡扣臂73在与下固定块72转动连接的铰接轴位于钢挂耳与卡扣臂73转动连接的铰接轴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上固定块71上的搭扣74设置的个数为四个,下固定块72上的卡扣臂73设置的个数为两个,相邻两搭扣74刚好与下固定块72上的两卡扣臂73一一对应。如图8所示,在该卡扣结构7上,上固定块71与下固定块72具有三个可变的卡扣连接位。当需要调整担架4与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连接位置时,即担架4的重心位置时,打开卡扣结构7,也即向外扳动卡扣臂73,通过卡扣臂73与下固定块72转动连接的铰接轴,调整卡扣臂73前端的钢挂耳,使其从搭扣74脱离,然后手动调节担架4,使其沿着滑轨41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接着朝向内侧扳动卡扣臂73,使其前端的钢挂耳与搭扣74卡扣挂接,最后通过设置在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缸体上端面的滑槽中的定位暗销进行固定。在需要取下担架4时,先松开卡扣结构7,使得上固定块71与下固定块72之间无连接,然后将担架4抬着朝向无限位的一侧滑动即可,使得限位滑轨41的下端从俯仰角度调节液压缸31的缸体上端面的滑槽中完全滑出即可。
经过样机的使用测试,在三层楼以上高度的楼层运行上下时,使用本发明的担架车相比人工抬运的方式,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了,在两至三层的楼梯上运行上下时,与现有的人工搬抬方式在人员上,传统的手工人抬至少需要配备四人及以上的护工进行搬抬,而使用本发明的担架车则只需要两至三人即可快速完成病人从楼梯上的搬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全地形担架车不仅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平坦场地,还可适用于坡路、楼梯等地形较为特殊的场地,尤其在楼梯上使用时,只需一到两人操作即可完成,可大大节省人力。尤其适用于运行在具有坡度的场地,相比传统的人工搬抬方式,本发明的担架车可以大大提高转运效率和转运速度,特别适用于危急病人的转运。使用时,将病人通过绑缚带固定在担架上即可完成固定,在担架进行俯仰角度调节时,使病人不至于翻滚下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