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护理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的儿科年龄范围各有所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十四周岁为儿科范围,由于儿科的病人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且活泼好动,因此一般通过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辅助医生对年龄较小的病人进行检查;
现有的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一般不能有效的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和对病人进行定位,以及不便于进行收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一般不能有效的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和对病人进行定位,以及不便于进行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包括左底板、显示屏和上凹槽,所述左底板的右端内侧通过阻尼杆连接有右底板,且左底板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左端内侧卡合连接有支腿,且支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并且支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左底板的左端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内侧卡合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上端内侧卡合连接有第二活动板,且第二活动板的后端内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上凹槽位于左底板的上端内部,且上凹槽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且弹力带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
优选的,所述左底板与右底板贴合连接,且左底板与右底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左底板和右底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下凹槽。
优选的,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均通过阻尼杆转动连接有支腿,且支腿呈倾斜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腿与吸盘通过粘贴的方式相连接,且支腿与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并且支腿、吸盘、连接杆的侧截面尺寸小于与下凹槽的横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左底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板和固定板通过阻尼杆连接,并且显示屏镶嵌在第二活动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与上凹槽卡合连接,且魔术母贴与魔术公贴均与上凹槽卡扣连接,并且魔术母贴与魔术公贴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能够有效的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对病人进行定位,便于医生进行护理检查,且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收纳;
1.设置有左底板、右底板、下凹槽和支腿,将与左底板和右底板通过阻尼杆连接的支腿向内进行转动,便于使支腿、吸盘和连接杆位于下凹槽的内侧,再将右底板向上转动,从而便于达到收纳的目的;
2.设置有固定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显示屏,通过转动与固定板连接的第一活动板以及与第一活动板连接的第二活动板,既能调节与第二活动板镶嵌连接显示屏的位置,使病人对显示屏进行观看,有效的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又能进行收纳;
3.设置有上凹槽、弹力带、魔术母贴和魔术公贴,在上凹槽内部弹力带的作用下,通过拉动魔术母贴和魔术公贴将病人的肢体包裹,再将魔术母贴和魔术公贴进行粘贴连接,便于对病人进行定位,从而便于医生进行护理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力带与上凹槽连接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底板;2、右底板;3、下凹槽;4、支腿;5、吸盘;6、连接杆;7、固定板;8、第一活动板;9、第二活动板;10、显示屏;11、上凹槽;12、弹力带;13、魔术母贴;14、魔术公贴;15、阻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包括左底板1、右底板2、下凹槽3、支腿4、吸盘5、连接杆6、固定板7、第一活动板8、第二活动板9、显示屏10、上凹槽11、弹力带12、魔术母贴13、魔术公贴14和阻尼杆15,左底板1的右端内侧通过阻尼杆15连接有右底板2,且左底板1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下凹槽3,下凹槽3的左端内侧卡合连接有支腿4,且支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5,并且支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左底板1的左端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上端内侧卡合连接有第一活动板8,第一活动板8的上端内侧卡合连接有第二活动板9,且第二活动板9的后端内侧安装有显示屏10,上凹槽11位于左底板1的上端内部,且上凹槽1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弹力带12,弹力带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13,且弹力带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14;
如图1和图2中左底板1与右底板2贴合连接,且左底板1与右底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左底板1和右底板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下凹槽3,便于使病人躺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上,左底板1和右底板2均通过阻尼杆15转动连接有支腿4,且支腿4呈倾斜状设置,便于通过支腿4进行支撑;
如图1、图2和图3中支腿4与吸盘5通过粘贴的方式相连接,且支腿4与连接杆6为一体化结构,并且支腿4、吸盘5、连接杆6的侧截面尺寸小于与下凹槽3的横截面尺寸,便于对支腿4、吸盘5和连接杆6进行收纳,固定板7与左底板1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板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板9和固定板7通过阻尼杆15连接,并且显示屏10镶嵌在第二活动板9的内部,便于通过显示屏10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如图1、图2和图4中弹力带12与上凹槽11卡合连接,且魔术母贴13与魔术公贴14均与上凹槽11卡扣连接,并且魔术母贴13与魔术公贴14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病人进行定位。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时,如图1、图2和图3,首先使病人躺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的上表面,然后通过调节与固定板7由阻尼杆15转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8,和与第一活动板8由阻尼杆15转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板9,将第二活动板9内镶嵌连接的显示屏10调节至方便病人进行观看的位置后,使显示屏10进行作业,从而能够有效的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如图1、图2和图4,由于魔术母贴13和魔术公贴14均与上凹槽11卡扣连接,且均与弹力带12固定连接,因此通过将魔术母贴13和魔术公贴14拉动至病人肢体的上表面,再将魔术母贴13和魔术公贴14粘贴连接,便于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包裹定位,从而便于医生进行护理检查;
如图1、图2和图3,通过将与左底板1和右底板2通过阻尼杆15连接的支腿4向内进行转动,由于支腿4与吸盘5粘贴连接,支腿4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转动支腿4,便于将支腿4、吸盘5和连接杆6转动至下凹槽3的内侧,再通过将右底板2转动至与左底板1垂直,以及通过对第一活动板8和第二活动板9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收纳,以上便完成该儿科护理检查用辅助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