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脱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滑脱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手术麻醉时,供病人呼吸用的气管导管一端与呼吸机连接,另一端经口腔插入病人气道内。一方面由于气管导管外壁以及病人气道内壁均为光滑曲面,另一方面存在意外导致外力拖拽气管导管的风险,置管后容易出现滑管(滑管是指气管导管向气道外部发生滑移的现象),故必须对气管导管进行有效的固定。
目前临床上固定气管导管的方式是:插管后将气管导管与医用牙垫一并用医用胶布交叉粘固于病人脸颊。
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胶布仅能粘住半面导管,当胶布黏性不佳、口腔分泌物濡湿胶布或外力触碰气管导管时,容易导致气管导管脱离牙垫,出现滑管现象,进而导致病人缺氧;
2、牙垫在病人上下牙齿处未能完全包裹气管插管,无法起到防咬作用,若病人在手术中无意识将气管导管咬闭合,容易出现窒息;
3、插管所需部件(包括气管导管、牙垫、胶布)相对分散,容易遗失,插管过程繁琐,需要多次撕扯胶布、用胶布缠绕固定气管导管和牙垫、将胶布粘接在病人练脸颊上,难以满足急救情况下快速插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滑脱气管导管,它解决了目前临床上固定气管导管的方式容易出现滑管、不具有防咬效果、插管过程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滑脱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和防滑机构;
气管导管前端为呼吸机连接端,后端为气道插入端,气管导管前端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列沿轴向延伸的棘齿,一列棘齿中包含多个间隔布置的棘齿;
防滑机构包括定位套和系带;
定位套由分体a和分体b合围拼接而成;分体a包括硬质外层a和固接在硬质外层a内侧的弹性内层a,硬质外壳a外侧设有挡环分体a,挡环分体a的外侧设有系带连接环a;分体b包括硬质外层b和固接在硬质外层b内侧的弹性内层b,硬质外壳b外侧设有挡环分体b,挡环分体b的外侧设有系带连接环b;当分体a和分体b合围拼接形成定位套时,分体a的弹性内层a和分体b的弹性内层b合围形成与气管导管外径相适应的通孔,通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棘齿形状相适应的棘齿槽;挡环分体a和挡环分体b相互拼合形成前切牙挡环,系带连接环a和系带连接环b绕定位套中心线对称分布;
当定位套安装在气管导管的外壁上时,其通过棘齿槽与棘齿相配合的结构实现仅能从气管导管后端向气管导管前端单向移动;
两条系带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定位套的系带连接环a和系带连接环b上。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孔与气管导管之间为过渡配合。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导管前端外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的数量为四条,四条导向槽呈环形均布在气管导管外壁上;相应的,弹性内套的通孔孔壁上设有四条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棱。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导管外壁上的棘齿共有四列,四列棘齿呈环形均布在气管导管外壁上,每相邻两条导向槽之间设有一列棘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导管前端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刻度,刻度的分度值为5mm;相应的,所有的棘齿均布置在气管导管前端的刻度所在的区段,一列棘齿中的相邻棘齿的齿顶间距为5m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棘齿由缓坡面和与缓坡面相连接的陡坡面组成,缓坡面与气管导管轴线所成夹角为5~20°,陡坡面与气管导管轴线所成夹角为50~80°。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缓坡面与气管导管轴线所成夹角为15°,陡坡面与气管导管轴线所成夹角为70°。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前切牙挡环处在定位套轴向长度的2/3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定位套安装在气管导管上后,通过棘齿槽与棘齿相配合的结构使定位套仅能向气管导管前端移动,而无法向气管导管后端移动,有效避免气管导管从病人气道内脱出。
2、定位套外部为硬质外壳,有效避免病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气管导管咬闭合,定位套内部为弹性内套,具有一定的可变形量,便于其在气管导管上移动。
3、气管导管前端设有刻度,使置管深度可视化,定位套沿气管导管向上推动时,每越过一个棘齿都会带来一次顿挫感,相当于给置管操作人员提供了有关置管深度的反馈,有助于提升插管过程的准确性。
4、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相对简单,所需部件相比现有技术有所减少,插管操作得到简化,无需撕扯胶布缠绕固定各部件,可大幅度提升插管效率。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d-d剖视图;
图9为图1的e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的f部放大图。
图例说明:气管导管1;前端11;后端12;棘齿13;导向槽14;分体a21;硬质外层a211;挡环分体a2111;系带连接环a2112;弹性内层a212;分体b22;硬质外层b221;挡环分体b2211;系带连接环b2212;弹性内层b222;通孔23;棘齿槽231;导向棱232;系带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防滑脱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1和防滑机构。
气管导管1前端11为呼吸机连接端,后端12为气道插入端,气管导管1前端11外壁上设有呈环形均布的四列棘齿13,每列棘齿13均包含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棘齿13。
防滑机构包括定位套和系带3。
定位套由分体a21和分体b22合围拼接而成。分体a21包括硬质外层a211和固接(胶接或热熔固定)在硬质外层a211内侧的弹性内层a212,硬质外壳a211外侧设有呈半圆环形的挡环分体a2111,挡环分体a2111的外侧设有系带连接环a2112。分体b22包括硬质外层b221和固接(胶接或热熔固定)在硬质外层b221内侧的弹性内层b222,硬质外壳b221外侧设有呈半圆环形的挡环分体b2211,挡环分体b2211的外侧设有系带连接环b2212。
当分体a21和分体b22合围拼接形成定位套时,分体a21的弹性内层a212和分体b22的弹性内层b222合围形成与气管导管1外径相适应的通孔23,通孔23的孔壁上设有与棘齿13形状相适应的棘齿槽231,挡环分体a2111和挡环分体b2211相互拼合形成前切牙挡环,前切牙挡环处在定位套轴向长度的2/3处,系带连接环a2112和系带连接环b2212绕定位套中心线对称分布。
当定位套安装在气管导管1的外壁上时,其通过棘齿槽231与棘齿13相配合的结构实现仅能从气管导管1后端12向气管导管1前端11单向移动。
两条系带3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定位套的系带连接环a2112和系带连接环b2212上。
优选,气管导管1与定位套的通孔23之间形成过渡配合,选用h10/h10或h11/h11或h12/h12配合。配合过松则容易出现一次性推进越过多个棘齿13而无法回退,配合过紧则每推进越过一个棘齿13都很费力,采用上述过渡配合的定位套与气管导管1之间既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定位套在气管导管1外壁上推进时的阻力较为合适,可避免阻力太小而推进过速或阻力过大而推进费力。
优选,气管导管1前端11外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4,导向槽14的数量为四条,四条导向槽14环呈形均布在气管导管1外壁上;相应的,定位套的通孔23孔壁上设有四条与导向槽14相配合的导向棱232。导向槽14与导向棱232相配合的结构有助于棘齿13与棘齿槽231快速对接。
优选,导向槽14相对靠近气管导管1后端12的一端距离气管导管1后端12的距离为16cm,从而预留出足够的插入深度余量。
优选,气管导管1外壁上的棘齿13共有四列,四列棘齿13呈环形均布在气管导管1外壁上,每相邻两条导向槽14之间设有一列棘齿13。
优选,气管导管1前端11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刻度,刻度的分度值为5mm;相应的,所有的棘齿13均布置在气管导管1前端11的刻度所在的区段,一列棘齿13中的相邻棘齿13的齿顶间距s为5mm。一方面,气管导管1前端11外壁上的刻度可对插管深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置管操作,另一方面,一列棘齿13中的相邻棘齿13的齿顶间距与刻度的分度值一致,每推进越过一个棘齿13会有一次顿挫感,即表示向下推进了5mm,医护人员沿着气管导管1外壁推进定位套时,无需时刻盯着刻度看,默数顿挫感的数量即可大致知晓插管深度,提高了插管效率。
优选,棘齿13由缓坡面131和与缓坡面131相连接的陡坡面132组成,缓坡面131与气管导管1轴线所成夹角a为15°,陡坡面132与气管导管1轴线所成夹角β为70°。
优选,前切牙挡环处在定位套轴向长度的2/3处,插管后,以前切牙挡环为界,2/3长度的定位套伸入口腔内,1/3长度的定位套处在口腔外。
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气管插管的方法:
以带有气道的人体模型作为插管对象,准备工作如下:
1、将人体模型摆放成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仰呈嗅花位,使口腔、咽喉及气管处于同一纵轴方向;
2、将分体a21和分体b22的接合面涂胶,将两者合围拼接形成定位套,使定位套包围安装在气管导管1的外壁上相对靠后端12的位置。
插管步骤如下:
1、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分开人体模型的口唇,左手持喉镜柄,将喉镜片经口置入至舌根部,挑起会厌软骨,暴露声门,此时喉镜柄在口腔外,喉镜片深入至会厌处;
2、右手持气管导管1送入口腔,向下推进,使气管导管1前端11跨越声门进入气管内,然后继续推进,直至定位套的前切牙挡环抵在病人的前切牙外侧,然后拔出气管导管1内部的管芯(管芯用于管道塑形),退出喉镜;
3、根据医学要求确定插管深度,然后向下缓慢推进气管导管1,通过观察气管导管1上的刻度可知晓当前插管深度,每推进越过一个棘齿13会有一次顿挫感,即表示向下推进了5mm,直至推进到医学要求的插管深度;
4、将气管导管1前端11连接呼吸囊或呼吸机进行通气,观察人体模型的两侧胸廓是否起伏并对称,以确认是否插管无误;
5、确认插管无误后,充盈气管导管1前端11外壁上的气囊,将气管导管1固定在人体模型的气道内,再将系带3环绕人体模型的头颈部,在颈侧打结固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