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巩膜加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巩膜加压通常用于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黄斑劈裂等的治疗,为高度近视眼底合并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后巩膜加压也用于延缓高度近视眼轴的增长。而目前的后巩膜加压在使用时较为繁琐,十分的麻烦,不便于使用。
如发明cn207708080u公开了一种后巩膜加压装置,但该装置不具备回弹功能,并且内部需要设置光源模块,其使用繁琐不便,且制造难度高,成本高。发明cn210056445u公开了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其虽然具备回弹功能,但该装置难以实现装置在眼球部位的精确定位,而且,该装置回弹采用推杆方式,需要精确掌控力度,否则容易误伤患者,造成视神经损伤;同时,术后要分别取出推杆和推杆套筒,使用不便,而且所述套筒设置复杂,制造工艺繁琐,且对工艺要求非常严格,生产成本高。
因此,临床上仍需要一种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方便、尤其术后便于其他部件拆卸取出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装置结构更为简单,操作简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眼部损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手持端,所述手持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弧形设置的加压端,所述加压端远离手持端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一个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所述手持端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缝合固定孔,所述手持端的两侧壁间固定连接一横杆;所述横杆上可拆卸连接一加压杆,加压杆的一端与加压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压杆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分别与横杆和加压圈相连接,所述加压杆具备一定弧度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加压端和加压圈整体上为一体式线圈化结构,即在一个完整线圈环结构基础上,构造出手持端、加压端和加压圈;手持端和加压端构成具有一定弧形设置瓢形结构,所述加压端远离手持端的一端贯穿开设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所述加压圈设置在加压端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也可以是板状或网眼状结构,以避免线状结构对巩膜的损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的固定孔可以设置一系列不同的间距,并根据患者眼部结构选择合适间距的型号;也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固定孔,固定孔的数量从1-8个不等;固定孔可以设置在手持端两侧壁外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壁内侧;也可以基于不同患者的眼球3d结构,定制化制备具有特定固定孔间距的后巩膜加压装置,以便于后巩膜加压装置在患者眼部准确定位,避免损伤视神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压圈上套设弹性膜或弹性板,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能够对后巩膜整体加压,不会损伤后巩膜。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材料选自硅橡胶、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弹性金属等。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可以套在、卡在加压圈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在远离手持端一侧有一凹形结构,在眼球后方,凹形结构的顶端距离视神经0.5mm-5mm;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也可以是网格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与加压端均采用弹性金属、合金或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金属或合金可以是医用钢、含钢合金、钛镍合金等。所述弹性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烷酸脂、聚脂肪族酯、聚己内酯、二氧化碳共聚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加压端、加压圈与横杆的外侧壁上均可覆盖有一层硅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如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烷酸脂、聚脂肪族酯、聚己内酯、二氧化碳共聚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压杆设置一至多个相同的连接装置的部件,通过选择使用不同的连接装置的部件,可以实现对加压圈加压距离的调整;加压杆也可以设置不同尺寸型号,根据患者具体眼部情况,选择不同尺寸型号的加压杆,可以实现对加压圈不同的加压距离。
本发明中所述“可拆卸”是指,所述连接为非固定式的,即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定,在需要时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两者分离开来,例如卡扣式连接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与加压端起初的形状是需要达到最终效果的形状。
本发明的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使用方式如下:根据患者眼部状况,选择合适尺寸的加压杆,并选择合适的加压杆上的连接装置部件,将加压杆连接到手持端和加压圈上,此时加压杆将压力施加于加压圈上,将加压圈向后推动一定距离(如2-8mm等),并维持对加压圈的压力。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患者颞侧眼球结膜和筋膜,并将加压端在筋膜下向后沿巩膜壁伸至黄斑区下方,通过缝合固定孔对手持端进行固定后,将加压杆与横杆和加压圈分离取出;加压圈回弹并顶压黄斑起到加压作用,整体操作简单便捷。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可先作出眼球的3d模型,计算好装置定位孔至视神经的距离,再确定加压孔至角膜缘的距离,确保装置不损伤视神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的装置结构更为简单,尤其是加压杆的设置,直接实现对加压圈的压力设置,不需要额外的套筒等结构设置,且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担心力度控制不适,对眼球造成损伤;(2)加压杆的设置,使手术后非常容易即可实现加压杆的分离取出,不会对患者眼部造成伤害,损伤视神经;(3)加压杆的设置,只需使用通常的非固定(可拆卸)连接方式即可(如卡扣式设计等),不需复杂结构,其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复杂辅助结构,能够大大降低生产难度,适于工业化;(4)本申请装置相对已有类似结构,成本大大降低,在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减轻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1:不含有加压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2:含有加压杆,未展示弹性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加压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后巩膜加压装置示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其包括一个手持端1,所述手持端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弧形设置的加压端2,所述加压端2远离手持端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一个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3,所述手持端1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缝合固定孔4,所述手持端的两侧壁间固定连接一横杆5;所述横杆5上可拆卸连接一加压杆6,加压杆6的一端与加压圈3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压杆6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7分别与横杆5和加压圈3相连接,所述加压杆6可以具备一定弧度或曲线设置。
手持端1、加压端2和加压圈3整体上为一体式线圈化结构,即在一个完整线圈环结构基础上,构造出手持端1、加压端2和加压圈3;手持端1和加压端2构成具有一定弧形设置的瓢形结构,所述加压端2远离手持端的一端贯穿开设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3,所述加压圈3设置在加压端2内。
加压圈3上优选套设弹性膜或弹性板8,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能够对后巩膜整体加压,不会损伤后巩膜。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材料选自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酚醛、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弹性金属等。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可以套在、卡在加压圈上。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在远离手持端1一侧有一凹形结构,在眼球后方,凹形结构的顶端距离视神经0.5mm-5mm;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也可以是网格状结构。
所述手持端1与加压端2均采用弹性金属或合金或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金属或合金可以是医用钢、含钢合金、钛镍合金等。所述弹性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烷酸脂、聚脂肪族酯、聚己内酯、二氧化碳共聚物等。
手持端1、加压端2、加压圈3与横杆5的外侧壁上均可覆盖有一层硅胶或弹性材料,可以是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酚醛、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
手持端1的固定孔4可以设置一系列不同的间距,并根据患者眼部结构选择合适间距的型号,以便于后巩膜加压装置在患者眼部准确定位;也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固定孔4,固定孔4的数量从1-8个不等;固定孔4可以设置在手持端1两侧壁外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壁内侧;也可以基于不同患者的眼球3d结构,定制化制备具有特定固定孔间距的后巩膜加压装置,以便于后巩膜加压装置在患者眼部准确定位,避免损伤视神经。
加压杆6设置多个相同的连接装置7的部件,通过选择使用不同的连接装置7的部件,可以实现对加压圈3加压距离的调整;加压杆6也可以设置不同尺寸型号,根据患者具体眼部情况,选择不同尺寸型号的加压杆6,可以实现对加压圈3不同的加压距离。
实施例2:后巩膜加压装置示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设置基本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对手持端1的设置,手持端1设置为板状结构或网眼状结构,以避免线状结构对巩膜的损伤;所述板状或网状结构手持端1中间开孔,孔的下缘即可替代横杆5的作用,供加压杆6连接并进行转动,实现对加压圈3的加压。
实施例3:使用方法
根据患者眼部状况,选择合适尺寸的加压杆6,并选择合适的加压杆上的连接装置部件,将加压杆6连接到横杆5和加压圈3上,此时加压杆6将压力施加于加压圈3上,将加压圈3向后推动一定距离(如2-8mm等),并维持对加压圈3的压力。
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患者颞侧眼球结膜和筋膜,并将加压端2在筋膜下向后沿巩膜壁伸至黄斑区下方,通过缝合固定孔4对手持端1进行固定后,将加压杆6与手持端1、横杆5和加压圈3分离并取出;加压圈3回弹并顶压黄斑起到加压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