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设施。
背景技术:
护理床是指为病患提供护理功能的床设施,满足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惯并契合辅助治疗的需要,同时便于医护人员以及家属施加陪护,在现代医疗环境中以及家庭场景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
对于长久卧床的病患来说,施加护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对病患进行翻身。长期久卧的病人身体会和床面长期产生局部的压力,时间久了会产生压疮或者褥疮。所以不管是护理临床上还是在家里,都得给长期久卧的病人定时/按时翻身。除了平时的按时翻身以外,还要定时给病患进行按摩,这样会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压疮的发生率。每次大小便完之后,必须要清理干净,定时给皮肤进行清洗能够有效减少细菌感染问题,而前述排便活动以及清洁活动通常以对病患进行翻身操作为基础。长期久卧的病人还会引起坠积性肺炎,所以除了按摩、翻身以外,还要定时给病患扣背以加速肺内积物的排出。
由前述可知,对病患进行翻身的操作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操作内容,翻身操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病患感受到的护理效果,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护理人员施加护理活动的便利性。
现有的一些护理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辅助翻身功能,在结构上现有具备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通常在床面的中部并列设置两块可以单独倾转动作的床板,翻转的动力由推杆电机提供。当需要翻身时,通过控制器操作一侧的翻板倾转升起来,则患者就向另一侧翻身,如果只是进行半翻身则该床板停止在一定角度令病患的身体处于倾斜的状态,这样能够缓解背部压力导致的压疮或者褥疮。如果是完全翻身,则在床板倾转至一定角度后由护理人员接住患者的身体并缓慢放下,最终病患趴在床上,这样便于进行背部清洗、按摩和扣背等,待施加全部护理活动后再次反向翻身复位。
现有的具备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存在如下问题:病患在护理床上通常身体位于床的大概中间位置(也就是背部中线近似与两个床板之间的空隙重合),这样前述辅助翻身机构动作时,病患的身体会被夹持在两个床板之间,产生不舒适感,严重时导致翻身失败。事实上,上述结构的护理床在病患进行翻身之前,护理人员考虑到前述问题,通常会先将病患向一侧转移一定距离令身体偏离床的中心,之后再启动该侧的床板进行倾转翻身助力。可以想到的是,当病患进行完全翻身时(也就是趴在床上的情景),病患从一侧的床板上翻转转移到了另一个床板上,身体与床的中心是偏离的,为了施加后续的护理活动,通常还需要将病患复位至床的大概中间位置。因此,现有的护理床在进行病患翻身操作时,伴随着护理人员对病患的反复转移操作(如推拉、搬移等),而此类病患由于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转移操作只能依靠护理人员,这导致护理人员劳动强度过大,进而影响护理效果。
因此,需要对护理床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令其具备更合理、更人性化的辅助翻身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减轻护理人员负担的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设施。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设施包括采用折叠床腿组件支撑的床架,在床架的中前部安装有翻身装置;翻身装置包括长方形的、顶部敞口的箱体,在顶部敞口上安装有上盖板,在箱体的前部和后部均安装有翻身组件;翻身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端口位置的左右两个内侧皮带轮,在这两个内侧皮带轮之间设有中部输送带,还包括驱动其中一个内侧皮带轮的第一驱动机构;两个内侧皮带轮的转轴均为空心转轴且在空心转轴内插装有摆角转轴,在摆角转轴的外端安装有轮毂电机,还包括分别驱动两个摆角转轴作摆角倾转动作的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在轮毂电机的机壳上安装有向外侧延伸的罩板,在罩板的外端安装有外侧皮带轮,在左侧的轮毂电机与其外侧皮带轮之间设有左侧输送带,在右侧的轮毂电机与其外侧皮带轮之间设有右侧输送带;在翻身装置的前部安装有床头床垫、后部安装有床尾床垫,在上盖板上安装有中部床垫,在左侧的罩板之间安装有左侧床垫,在右侧的罩板之间安装有右侧床垫。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设施,与现有的提供辅助病患翻身的护理床结构相比,本发明中通过在床架的中部设置翻身装置,实现了对病患在护理床上翻身时的主动干预和辅助。通过设置翻身装置由箱体和前后两个翻身组件等构成,并且前后的翻身组件各自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部输送带和分位于两侧的左侧输送带、右侧输送带,实现了翻身操作前对病患的身体姿态以及身体位置进行主动调节的技术效果,姿态和位置调节后更有利于实施翻身操作,完成翻身操作后同样能够对病患的身体位置进行复位调整,便于施加后续的护理操作。翻身装置以电动化运转的方式来完成现有场景下由护理人员对病患实施的身体调整操作,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同时翻身装置产生的调节动作与人工操作的动作相比更加简洁高效,因此能够实现病患肢体姿态和位置的快速便捷调整,这也充分避免了病患由于被施加推拉、搬移等转移操作时受到的折磨,提升了病患在得到护理时的舒适度。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床架由折叠床腿组件进行支撑,实现了通过控制折叠床腿组件的折叠程度来调整护理床高度的技术效果,与现有的护理床相比,高度可升降调节的护理床便于病患上下床。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在箱体内的驱动减速箱和驱动电机,在驱动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传动皮带轮,在内侧皮带轮的内侧安装有从驱动皮带轮,主传动皮带轮与从驱动皮带轮采用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对皮带进行张紧的张紧器,张紧器包括一个与箱体固定的基座,在基座上铰接安装有带有压杆的门型架,在门型架与基座之间设有扭簧。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在箱体内的摆动减速箱和摆动电机。
优选地:各轮毂电机上的罩板设置有内外两个,将轮毂电机与外侧皮带轮夹持在内部;左侧床垫位于左侧、内侧的两个罩板之间,右侧床垫位于右侧、内侧的两个罩板之间。
优选地:床架包括相对的设置的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在两者的中前部之间设有床头横梁、中部之间设有中间横梁、中后部之间设有床尾横梁;床头床垫安装固定在床头横梁上,床尾床垫安装固定在床尾横梁上,翻身装置安装在中间横梁上。
优选地:折叠床腿组件设置有两个且前后对称设置;折叠床腿组件包括倾转框架,在倾转框架的顶部设有转轴、底部两侧铰接安装有轮座,在转轴的中部安装有床腿支臂,转轴的两端安装在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两者内侧的轴座上,在床架的横梁与相应的床腿支臂之间安装有床腿推杆电机,在各轮座上各安装有前后两个刹车滚轮。
优选地:在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两者的外侧各设有前后两个护栏基座,在各护栏基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护栏;在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两者的前部设有床头板、两者的后部设有床尾板。
优选地:在床架的床头位置或者床尾位置还设有一个托板,在托板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处理单元以及接线端子单元,各床腿推杆电机、各摆动电机和各驱动电机均采用线束与接线端子单元电连接,还包括带有控制按钮的操作手柄,槽作手柄通过导联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床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床体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翻身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翻身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掉上盖板;
图7是本发明中翻身装置的外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翻身装置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翻身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床头板;2、护栏;
3、折叠床腿组件;3-1、转轴;3-2、倾转框架;3-3、床腿推杆电机;3-4、轮座;3-5、刹车滚轮;3-6、床腿支臂;
4、护栏基座;
5、床架;5-1、第一侧梁;5-2、第二侧梁;5-3、床头横梁;5-4、中间横梁;5-5、床尾横梁;
6、床尾板;
7、翻身装置;7-1、上盖板;7-2、中部输送带;7-3、左侧输送带;7-4、右侧输送带;7-5、箱体;7-6、摆动减速箱;7-7、摆动电机;7-8、驱动减速箱;7-9、驱动电机;7-10、张紧器;7-11、皮带;7-12、内侧皮带轮;7-13、轮毂电机;7-14、罩板;7-15、外侧皮带轮;7-16、从驱动皮带轮;7-17、主传动皮带轮;
8、床头床垫;9、右侧床垫;10、中部床垫;11、左侧床垫;12、床尾床垫;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设施包括采用折叠床腿组件3支撑的床架5,在床架5的中前部安装有翻身装置7;
其中,折叠床腿组件3能够进行折叠程度方面的控制,通过控制折叠床腿组件3的折叠程度,能够实现对床架5整体高度的调节设定。
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
床架5包括相对的设置的第一侧梁5-1和第二侧梁5-2,在两者的中前部之间设有床头横梁5-3、中部之间设有中间横梁5-4、中后部之间设有床尾横梁5-5,两个侧梁以及三个横梁构成了床架5的主体部分。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侧梁5-1和第二侧梁5-2两者的外侧各设有前后两个护栏基座4,在各护栏基座4上可拆卸安装有护栏2,具体地,可以在每个护栏基座4上设置前后两个插孔,令护栏2具有前后两个支腿,通过令护栏2的支腿插入相应的插孔实现护栏2与护栏基座4之间的连接。上述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令护栏2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装载或者拆卸,当护栏2装载到床架5上时,为病患提供了两侧的防护,当护栏2从床架5上拆卸下来时,便于病患从床架5的侧方位上下床。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侧梁5-1和第二侧梁5-2两者的前部设有床头板1、两者的后部设有床尾板6,床头板1和床尾板6两者对床架5的床头位置和床尾位置进行了封闭,形成了完整的护理床主体部分。
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
折叠床腿组件3设置有两个且前后对称设置,对床架5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时,两个折叠床腿组件3同步动作,实现床架5的抬升或者下降。当然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令两个折叠床腿组件3的动作幅度不同,这样床架5及其附属部件就会整体发生倾斜(转变为床头高于床尾或者床头低于床尾)。
具体地,折叠床腿组件3包括倾转框架3-2,倾转框架3-2采用金属管型材或者金属杆型材焊接搭建制成,在倾转框架3-2的顶部设有转轴3-1、底部两侧铰接安装有轮座3-4,在转轴3-1的中部安装有床腿支臂3-6,转轴3-1的两端安装在第一侧梁5-1和第二侧梁5-2两者内侧的轴座上,在床架5的横梁与相应的床腿支臂3-6之间(也就是床头横梁5-3与位于床头下方的折叠床腿组件3的床腿支臂3-6之间、床尾横梁5-5与位于床尾下方的折叠床腿组件3的床腿支臂3-6之间)安装有床腿推杆电机3-3,在各轮座3-4上各安装有前后两个刹车滚轮3-5。
通过控制床腿推杆电机3-3的活塞杆伸缩,能够驱动倾转框架3-2以转轴3-1为中心转动移动,因而倾转框架3-2与床架5之间的夹角就发生了变化,当倾转框架3-2与床架5之间的夹角变大时床架5的高度提升,当倾转框架3-2与床架5之间的夹角变小时床架5的高度降低。在前述高度调节的过程中由于轮架3-4与倾转框架3-2之间是铰接连接的关系,因此各刹车滚轮3-5均保持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保证了稳定性。采用刹车滚轮3-5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其可驻停刹车的功能,在本医用护理床移动到位之后通过操作各刹车滚轮3-5实现本护理床的定位,防止随意发生偏移,保证护理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5和图6,可以看出:
翻身装置7包括长方形的、顶部敞口的箱体7-5,在顶部敞口上安装有上盖板7-1,在箱体7-5的前部和后部均安装有翻身组件。其中,箱体7-5作为翻身装置7的主体部分,装置的驱动组件安装在箱体7-5的内部,通过安装上盖板7-1进行整体封装,前后两个翻身组件提供对病患肢体关键位置的平移功能以及倾转翻身功能。如图中所示,位于前部的翻身组件与病患的大概肩胛位置对应,位于后部的翻身组件与病患的大概臀部位置对应,也就是说当病患以规范的躺卧姿势躺在护理床上时,其肩胛位于前部的翻身组件上,其臀部位于后部的翻身组件上。
请参见图7、图8和图9,可以看出:
翻身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7-5端口位置的左右两个内侧皮带轮7-12,在这两个内侧皮带轮7-12之间设有中部输送带7-2,还包括驱动其中一个内侧皮带轮7-12的第一驱动机构。
具体地,在箱体7-5的端口底壁上安装有左右两个轴座,两个内侧皮带轮7-12分别安装在一个轴座上,当驱动其中一个内侧皮带轮7-12作正转或者反转时,中部输送带7-2作正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在箱体7-5内的驱动减速箱7-8和驱动电机7-9,驱动电机7-9的电机轴与驱动减速箱7-8的输入轴对接连接,驱动减速箱7-8和驱动电机7-9的配合保证转动驱动的驱动力。在驱动减速箱7-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传动皮带轮7-17,在内侧皮带轮7-12的内侧安装有从驱动皮带轮7-16(从驱动皮带轮7-16与内侧皮带轮7-12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主传动皮带轮7-17与从驱动皮带轮7-16采用皮带7-11传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对皮带7-11进行张紧的张紧器7-10,张紧器7-10包括一个与箱体7-5固定的基座,在基座上铰接安装有带有压杆的门型架,在门型架与基座之间设有扭簧,压杆压持在皮带7-11上令其保持张紧效果,保证驱动的传递可靠性。
两个内侧皮带轮7-12的转轴均为空心转轴且在空心转轴内插装有摆角转轴,在摆角转轴的外端安装有轮毂电机7-13,还包括分别驱动两个摆角转轴作摆角倾转动作的两个第二驱动机构。由于摆角转轴从空心转轴穿心而过,因此摆角转轴与内侧皮带轮7-12两者各自的转动互不影响。当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摆角转轴作往复摆动动作时,其外端的轮毂电机7-13整体随之作往复摆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在箱体7-5内的摆动减速箱7-6和摆动电机7-7,摆动减速箱7-6与摆动电机7-7的配合保证摆动驱动的驱动力。
轮毂电机7-13包括位于内部的带机壳主体与位于外部的转轮,当主体部分通电时,外部的转轮回转转动。
在轮毂电机7-13的机壳上安装有向外侧延伸的罩板7-14,在罩板7-14的外端安装有外侧皮带轮7-15,因而当轮毂电机7-13整体作摆动动作时,罩板7-14与外侧皮带轮7-15构成的组合体也作摆动动作。
在左侧的轮毂电机7-13与其外侧皮带轮7-15之间设有左侧输送带7-3,在右侧的轮毂电机7-13与其外侧皮带轮7-15之间设有右侧输送带7-4。在两个轮毂电机7-13的单独驱动作用下,左侧输送带7-3和右侧输送带7-4各自移动。
本实施例中,各轮毂电机7-13上的罩板7-14设置有内外两个,将轮毂电机7-13与外侧皮带轮7-15夹持在内部,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肢体以及其它物品进入内部,保证安全性。
在翻身装置7的前部安装有床头床垫8、后部安装有床尾床垫12,在上盖板7-1上安装有中部床垫10,在左侧的罩板7-14之间安装有左侧床垫11,在右侧的罩板7-14之间安装有右侧床垫9,具体地,左侧床垫11位于左侧、内侧的两个罩板7-14之间,右侧床垫9位于右侧、内侧的两个罩板7-14之间。
其中,床头床垫8安装固定在床头横梁5-3上,床尾床垫12安装固定在床尾横梁5-5上,翻身装置7安装在中间横梁5-4上。因此,床头横梁5-3、中间横梁5-4和床尾横梁5-5需要根据床头床垫8、翻身装置7和床尾床垫12的位置进行适应性位置设定,保证对床垫和翻身装置7的稳定支撑能力。
床头床垫8、床尾床垫12、左侧床垫11、中部床垫10和右侧床垫9的结构相同,形状不同。在结构上均包括位于下方的硬质基层(可以为木质材质或者金属孔板/网板材质等)以及位于上方的软质表层(如海绵材质等),下方的硬质基层与床架5的横梁、上盖板7-1和罩板7-14固定连接。
如图中所示,各床垫的轮廓形状根据具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设定,如床头床垫8的后部中间位置和床尾床垫12的前部中间位置均设有向外伸出的凸出部,凸出部位于每个翻身组件的左侧输送带7-3和右侧输送带7-4之间。各床垫安装后,翻身装置7前部和后部的中部输送带7-2、左侧输送带7-3和右侧输送带7-4均露出来,并且各床垫的软质表层与输送带的表面平齐或者略低于输送带的表面,以保证病患身体与输送带之间的可靠接触。可以想到的是,由于床垫的软质表层受压而收缩,因此当病患躺卧、俯卧在护理床上时,能够保证身体与输送带之间可靠接触。
在床架5的床头位置或者床尾位置还设有一个托板,在托板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实现对各项功能的调用。控制器13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处理单元以及接线端子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的输入并控制器件进行响应动作,接线端子单元用于进行器件的电路连接。
各床腿推杆电机3-3、各摆动电机7-7和各驱动电机7-9均采用线束与接线端子单元电连接。还包括带有控制按钮的操作手柄,槽作手柄通过导联线与控制器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操作手柄进行功能的调用。
使用方法:
拆卸一侧的护栏2,操作两个折叠床腿组件3动作令床架5的高度降低,便于将病患转移至床上;病患上床后,安装该侧护栏2,操作两个折叠床腿组件3动作令床架5的高度复位升高;病患在护理床上的姿势一般为平躺,位置大概在护理床的中间位置,平躺时肩胛抵靠在位于前部的翻身组件上、臀部抵靠在后部的翻身组件上;
当需要进行翻身时,通过操作手柄进行操作;
首先,若发现病患的身体姿势处于歪斜的状态,就需要对姿势进行预调整,防止翻身操作时由于身体姿势问题导致的磕碰等问题,具体地,根据病患身体中线偏离护理床中线的程度进行反向调节,调节的效果是令病患的肩胛和臀部朝向护理床的中线移动,直至身体的中线近似与护理床的中线平行,这个操作中前后两组翻身组件的输送带移动方向是反向的;
之后,通过操作手柄令前后两组翻身组件的输送带同方向移动,则翻身装置7将病患的身体向侧方位水平转移移动,直至病患的大部分身体都转移到左侧床垫11或右侧床垫9上;
之后,通过操作手柄令左侧床垫11或右侧床垫9作向内的倾转动作,则病患的身体由水平状态调整至倾斜状态(半翻身),或者左侧床垫11/右侧床垫9两者倾转至一定程度后由护理人员接住并缓慢放下直至俯卧状态(完全翻身),之后操作左侧床垫11/右侧床垫9重新恢复水平状态,此时病患的肩部抵靠在前部的翻身组件上,髋部抵靠在后部的翻身组件上;
由于完全翻身后,病患的身体可能偏离护理床的中心位置,因此为了便于进行后续的诸如清洗、按摩和扣背等护理操作,可以再次操作翻身装置7对病患的身体进行向护理床中间位置的平移移动,实现病患身体的位置调节;
考虑到不同病患的身体特征存在差异,因此为了令本护理床设施的翻身装置7更好地发挥效果,可以为翻身装置7设置一些垫块/垫条,垫块/垫条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发泡材质制作,在操作使用翻身装置7之前先将垫块/垫条塞入病患的身体与翻身装置7的输送带之间(主要是与中部输送带7-2之间,由于左侧输送带7-3和右侧输送带7-4自身可以倾转摆动,因此能够保证与病患身体之间的可靠接触)并在操作完成后撤除垫块/垫条,输送带与垫块/垫条之间依靠摩擦传递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翻身装置7对病患的移动效果。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