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运动装置,且尤其是有关一种具有律动与起身辅助功能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养身及健康观念的普及,现代人愈来愈重视运动,除了跑步、骑乘脚踏车及打球等户外运动外,也会上健身中心进行肌肉训练,借此增加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以促进身体健康。然而,每个人的身体所能接受的运动强度不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不同,因此在健身设备的使用上有其限制。遂有业者发展出简易振动运动装置,借此降低运动的困难度,使每个人都能轻易使用。
公知的振动运动装置包含平台及至少一个振动单元,通过振动单元可带动平台上下振动。当使用者站立于平台时,人体会跟随平台一并振动,进而带动全身肌肉振动,达到运动效果。由于此种运动不需要复杂的动作顺序,只要站上装置即可运动,因此广受老人小孩的喜爱。
但是,振动运动装置仍有其限制存在,一些行动不方便或长期卧床者无法站立,也更加无法站立在振动运动装置进行运动,只能靠旁人协助做一般的简易肢体伸展,导致身体状况愈见虚弱。此外,由于许多老年人或病患同时患有晕眩症或内耳平衡症候群,这些使用者也无法让自己的头颈部长时间振动,也形成无法站立在振动运动装置上运动的另一族群。
因此,有业者开发出可以乘坐的振动运动装置,此种振动运动装置具有座椅供使用者乘坐,然而,对于脚部受伤或双脚无力的使用者而言,自座椅起身并非容易的动作,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地改善此类振动运动装置或律动运动装置的结构,使其更具使用方便性,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通过结构的配置,可辅助使用者起身。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包含底座、基架单元、座椅单元、振动单元及起身辅助单元。基架单元枢设于底座,座椅单元设置于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振动单元设置于底座,振动单元抵推基架单元连动座椅单元振动。起身辅助单元连接座椅单元,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椅垫部的前端上升。
借此,振动单元可使座椅单元振动,且通过椅垫部的后端相对前端上升,可使椅垫部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功能性及便利性。
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起身辅助单元可包含框架、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二连杆及起身驱动器。框架连接于基架单元,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座椅单元的两侧,各第一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椅垫部。两个第二连杆分别枢接于座椅单元的两侧,各第二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椅垫部;起身驱动器连接于椅垫部以驱动椅垫部升降。其中,各第一连杆较各第二连杆邻近椅垫部的前端,且各第一连杆具有第一长度,各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度,各第一长度小于各第二长度。
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之间可具有第一距离,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可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或者,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椅垫部之间可具有第一高度,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椅垫部之间可具有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或者,起身驱动器可枢接于框架与椅垫部的前端之间。
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基架单元可包含架体、两个长槽、两个移动件及水平驱动器,架体枢接于底座,两个长槽间隔设置于架体,两个移动件与两个长槽一一对应,各移动件于各长槽内限位移动,且两个移动件分别枢接于框架的两侧,水平驱动器设置于架体上,水平驱动器驱动各移动件,使框架连动座椅单元向移动方向位移,移动方向与各长槽的长边平行。
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可还包含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两侧,各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框架且另一端枢接于底座。或者,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可还包含多个弹性垫片,其位于框架与椅垫部之间。
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可还包含座椅驱动单元,且座椅单元还包含椅背部及脚垫部,椅背部枢设于椅垫部,且椅背部与椅垫部间具有第一夹角,脚垫部枢设于椅垫部,且脚垫部与椅垫部间具有第二夹角,其中座椅驱动单元驱动座椅单元,使第一夹角或第二夹角改变。或者,连线可通过椅垫部的前端与后端,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夹一个锐角,锐角大于等于负15度且小于等于正4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振动单元可使座椅单元振动,且通过椅垫部的后端相对前端上升,可使椅垫部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功能性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局部分解侧视示意图;
图4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一侧视示意图;
图5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另一侧视示意图;
图6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椅垫部在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8绘示图7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100-底座,1200-基架单元,1210-架体,1220-连接件,1230-枢部,1300-座椅单元,1310-椅垫部,1311-前端,1312-后端,1320-椅背部,1330-脚垫部,1400-起身辅助单元,1410-第一连杆,1411-上端,1412-下端,1420-第二连杆,1421-上端,1422-下端,1430-框架,1440-起身驱动器,1441-马达,1442-驱动杆,1600-支撑杆,1700-弹性垫片,1800-座椅驱动单元,1810-线性致动器,1820-连接杆组,1900-振动单元,20-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2200-基架单元,2210-架体,2240-长槽,2250-移动件,2260-水平驱动器,2261-马达,2262-螺杆,2263-连动部,2300-座椅单元,2430-框架,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l1-第一长度,l2-第二长度,p1-连线,p2-水平线,θ-锐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而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此外,本文中当某一元件(或机构或模块等)“连接”、“设置”或“耦合”于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元件是间接连接、间接设置或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当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时,才表示没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亦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块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公知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块本身是否为公知,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轻易完成。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局部分解侧视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一侧视示意图,图5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另一侧视示意图,图6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椅垫部1310在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包含底座1100、基架单元1200、座椅单元1300、振动单元1900及起身辅助单元1400。
基架单元1200枢设于底座1100,座椅单元1300设置于基架单元1200且包含椅垫部1310,振动单元1900设置于底座1100,振动单元1900抵推基架单元1200连动座椅单元1300振动。起身辅助单元1400连接座椅单元1300,起身辅助单元1400动作以使椅垫部1310的后端1312相对椅垫部的前端1311上升。
借此,振动单元1900可使座椅单元1300振动,且通过椅垫部1310的后端1312相对前端1311上升,可使椅垫部1310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功能性及便利性。后面将详细地描述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细节。
基架单元1200可包含架体1210、两个枢部1230及两个连接件1220,两个枢部1230彼此对称且连接于架体1210的下方,两个枢部1230枢接于底座1100上以使基架单元1200可相对底座1100枢摆,两个连接件1220位于架体1210的上方,且两个连接件1220是分别设置于架体1210的两侧。
振动单元1900可设置于基架单元1200及底座1100之间,且振动单元1900位于底座1100的前半段,且包含马达(未标示)、传动组(未标示)及偏心轮(未标示),通过马达带动传动组以连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会不断推抵架体1210,而能使基架单元1200相对底座1100枢摆,以产生振动效果。
起身辅助单元1400可包含框架1430、两个第一连杆1410、两个第二连杆1420及起身驱动器1440。框架1430连接于基架单元1200,两个第一连杆1410分别枢接于座椅单元1300的两侧,各第一连杆1410的下端1412枢接于框架1430,且上端1411枢接于椅垫部1310。两个第二连杆1420分别枢接于座椅单元1300的两侧,各第二连杆1420的下端1422枢接于框架1430,且上端1421枢接于椅垫部1310;起身驱动器1440连接于椅垫部1310以驱动椅垫部1310升降。其中,各第一连杆1410较各第二连杆1420邻近椅垫部1310的前端1311,且各第一连杆1410具有第一长度l1,各第二连杆1420具有第二长度l2,各第一长度l1小于各第二长度l2。
框架1430枢接于连接件1220,由于两个第一连杆1410及两个第二连杆1420枢接于框架1430及座椅单元1300之间,因此座椅单元1300是间接枢接于基架单元1200上,而当基架单元1200被振动单元1900推抵振动时,座椅单元1300即会被连动,而跟随一并振动。此外,由于第一长度l1小于第二长度l2,因此第一连杆1410及第二连杆1420具有不同的旋转半径,故当椅垫部1310被驱动升降时,椅垫部1310的后端1312可相对椅垫部1310的前端1311上升,而可有利使用者起身。
较佳地,一连线p1可通过椅垫部1310的前端1311与后端1312,连线p1与水平线p2之间夹一个锐角θ,锐角θ大于等于负15度且小于等于与正40度。更仔细地说,当锐角θ位于水平线p2下方时,其为负值,当锐角θ位于水平线p2上方时,其为正值。是以,如图4所示,此时锐角θ可例如为负11度,而通过起身辅助单元1400的动作,椅垫部1310的后端1312可相对椅垫部1310的前端1311上升(即后端1312相对前端1311逆时针转动),而使得椅垫部1310变为图5的位置,此时锐角θ可例如为正24度。
起身驱动器1440可包含马达1441及驱动杆1442,马达1441转动可带动驱动杆1442伸缩,而能带动椅垫部1310升降。较佳地,起身驱动器1440可枢接于框架1430与椅垫部1310的前端1311之间,而更有助于结构配置,且不影响座椅单元1300的振动效果,较佳地,驱动杆1442一端枢接于椅垫部1310,另一端枢接于框架1430。更佳地,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可还包含多个弹性垫片1700,其位于框架1430与椅垫部1310之间。由于振动单元1900推抵基架单元1200而产生振动,座椅单元1300是通过框架1430间接枢接于基架单元1200以受连动,故框架1430与座椅单元1300之间会因振动关系产生作用力,因此通过弹性垫片1700的作用,可吸收或减少作用力,增加振动时的顺畅度并增加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使用可靠度。
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1410的下端1412与第二连杆1420的下端1422之间可具有第一距离d1,第一连杆1410的上端1411与第二连杆1420的上端1421之间可具有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第一连杆1410的上端1411与椅垫部1310之间可具有第一高度h1,第二连杆1420的上端1421与椅垫部1310之间可具有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借此,可有助于椅垫部1310的后端1312相对前端1311上升时的顺畅度及平稳度。
驱动杆1442伸长后,配合第一连杆1410及第二连杆1420,椅垫部1310可整体上升并同时旋转,且可如图6所示,椅垫部1310的前端1311会相对底座1100往后移动,前端1311往后移动后可避免推抵使用者的膝盖,因此可有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
在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可还包含两个支撑杆1600,两个支撑杆1600分别设置于框架1430的两侧,各支撑杆1600的一端枢接于框架1430且另一端枢接于底座1100。更仔细地说,支撑杆1600具有长杆结构,其一端枢接于框架1430邻近椅垫部1310后端1312之处,且另一端枢设于底座1100的后半段,而能在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振动时,增加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稳定性。
此外,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可还包含座椅驱动单元1800,且座椅单元1300还包含椅背部1320及脚垫部1330,椅背部1320枢设于椅垫部1310,且椅背部1320与椅垫部1310部间具有第一夹角,脚垫部1330枢设于椅垫部1310,且脚垫部1330与椅垫部1310间具有第二夹角,其中座椅驱动单元1800驱动座椅单元1300,使第一夹角或第二夹角改变。在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座椅驱动单元1800可包含线性致动器1810及连接杆组1820,连接杆组1820的一端连接椅背部1320而另一端连接脚垫部1330,通过线性致动器1810驱动连接杆组1820动作,而能同时改变第一夹角及第二夹角。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仅有第一夹角的角度改变,或仅有第二夹角的角度改变,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7及图8,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20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8绘示图7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20的侧视示意图。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20的结构和图1至图6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0的结构类似,差别在于基架单元2200的结构略有不同,后面将针对不同处做描述,而结构相同或近似处不再赘述。
基架单元2200可包含架体2210、两个长槽2240、两个移动件2250及水平驱动器2260,架体2210枢接于底座(未标示),两个长槽2240间隔设置于架体2210,两个移动件2250与两个长槽2240一一对应,各移动件2250于各长槽2240内限位移动,且两个移动件2250分别枢接于框架2430的两侧,水平驱动器2260设置于架体2210上,水平驱动器2260驱动各移动件2250,使框架2430连动座椅单元2300向移动方向位移,移动方向与各长槽2240的长边平行。
更仔细地说,两个长槽2240是分别位于架体2210的两侧边上,且长槽2240的长边平行架体2210的侧边。水平驱动器2260包含马达2261、螺杆2262及连动部2263,螺杆2262的一端连接马达2261且受马达2261驱动正反转,连动部2263连接螺杆2262的另一端,且连动部2263的二端分别连接移动件2250,故马达2261动作可连动螺杆2262转动,使连动部2263沿移动方向带动移动件2250位移。
由于框架2430枢接于移动件2250,故框架2430及座椅单元2300亦可向移动方向位移,而改变振动的力臂(枢点至座椅单元2300质心的距离),进而调整座椅单元2300的振动强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