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秧盘回转装置及农用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秧盘回转装置及农用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如今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农作物(如水稻)的种植效率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目前,对于农作物土地耕整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种植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不少地区仍然采用最原始的人工种植方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且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种植环节效率低下的问题,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种植机械代替人工作业。其中利用秧盘秧苗进行种植(如抛秧机或钵体苗移栽机械)为机械种植的主要形式之一。执行种植作业时,种植机械的输秧装置将承载秧苗的秧盘输送至取秧装置,由取秧装置将秧苗取至种植(如抛秧或插植)装置,再由种植装置完成种植过程;位于输秧装置末端的秧盘,如果残留秧田不仅影响环境、还易对作物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在其中的秧苗均被取出后,需要统一回收,对于一次性的秧盘回收可以避免破坏环境或影响环境生长,对于不是一次性的秧盘还能便于重复利用。
然而,现有的利用秧盘秧苗进行种植的农业机械(抛秧机或钵体苗移栽机械等)在进行秧盘回收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有的杠杆顶出式抛秧机在抛秧作业时,秧盘附着在旋转滚筒上回收,该种输送方式精度要求高,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又如,现有抛秧机的秧盘回收带通常设置于秧苗传送带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该结构受限于空间的大小,不利于设备的简化及秧盘拿取;另外,还有此类种植机械在秧盘回收末端没有秧盘回收装置,通常采用秧盘自行落下的方式收集秧盘,不仅不利于整体拿取,还容易脱落至土地中无法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秧盘回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收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秧盘回收困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秧盘回转装置,包括:
秧盘输送组件,两端分别为开始端和结束端;
秧盘回转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结束端的外侧;
秧盘回转输送组件,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释放端,固定端位于所述秧盘回转限位组件的下方,释放端位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的下方;
秧盘承接组件,设于所述秧盘回转输送组件释放端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秧盘导向板,位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的开始端,所述秧盘导向板倾斜放置且下端靠近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秧盘回转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回转轴和第二回转轴;第一回转轴位于释放端,第二回转轴位于固定端;
所述第一回转轴上套设有若干个随轴转动的第一带轮:
所述第二回转轴上套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带轮对应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随所述第二回转轴转动;
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由回转皮带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回转轴或第二回转轴的一端设有驱动带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带轮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大于或小于其两侧的第一带轮的直径。
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回转轴中心的第一带轮,其两侧的第一带轮的直径对称性地减小或增大。
可选的,所述秧盘回转输送组件还包括清理轴;所述清理轴设于所述第一回转轴和/或第二回转轴的一侧;所述清理轴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带轮或第二带轮对应的刮泥钉。
可选的,所述第一回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座板。
可选的,所述秧盘导向板包括互呈一定角度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二斜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斜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45°;所述第二斜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斜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可选的,所述秧盘承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秧盘托盘的固定件,一个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用于承接秧盘的秧盘托盘,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秧盘托盘下方、用于承接秧盘时起缓冲作用的弹性件。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的一侧;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一个输出轴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结束端的转动轴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另一个输出轴连接至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皮带与所述驱动带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带轮在第二回转轴上均匀布置;所述第二带轮在所述第二回转轴的径向通过平键固定,轴向设置有卡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农用作业机械,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秧盘回转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秧盘回转装置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一、使用皮带传输,结构简洁,易实现,可靠性强。
二、通过多组皮带轮及皮带提供摩擦力,采用带轮直径不同的组合形式,使秧盘在回收过程中呈不规则形状,例如以u型固定秧盘的位置,使得秧盘输送过程中更加稳定,利于有序回收。
三、接秧盘架采用弹性件缓冲设置,防止秧盘间的硬碰撞导致相互间的位置差,使秧盘回收更加有序。
四、输送皮带与回收皮带运动方向交错安装,皮带运动与秧盘产生摩擦力,使秧盘不易脱落,可靠性高。
五、两侧大皮带轮一侧安装带齿轮盘,增加与秧盘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秧盘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秧盘回转装置中秧盘回转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回转轴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刮泥钉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刮泥钉在另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秧盘回转装置中秧盘导向板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秧盘回转装置中秧盘承接组件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秧盘回转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例下本申请所提供的秧盘回转装置与农用作业机械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秧盘导向板,11-挡板,12-折弯边,13-第一斜板,14-第二斜板,2-秧盘输送组件,3-秧盘回转限位组件,4-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1-第一回转轴,42-第二回转轴,43-第一带轮,44-第二带轮,45-回转皮带,46-驱动带轮,47-清理轴,48-刮泥钉,49-轴座板,5-秧盘承接组件,51-固定件,52-弹性件,53-秧盘托盘,6-传动组件,61-齿轮箱,62-主动轮,63-同步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秧盘不仅指水稻种植中放置水稻秧苗的秧盘,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钵体苗移栽机械时,秧盘还指放置蔬菜等幼苗的盘体,本文中仅以水稻秧苗的秧盘为例进行说明,应当认为公开的结构同样适用于钵体苗移栽机械中。
参见图1,为本申请一种秧盘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秧盘回转装置,包括:
秧盘输送组件2,两端分别为开始端和结束端;在本实施例中,秧盘输送组件2用于将载满秧苗的秧盘输送至取秧装置9,使取秧装置9拿取秧苗执行后序处理,在本申请中定义的开始端和结束端是对应秧盘在秧盘输送组件2上的位置提出的,并不是对输送组件某一端具体限定为开始端或结束端;另外,开始端与结束端位置均设有转动轴,其中一条转动轴可作为驱动轴,驱动方向是使秧盘从开始端到结束端的方向,对于驱动源可以有多种类型,可以不作限制。
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设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2结束端的外侧,且对秧盘输送组件2的结束端呈包覆状;当秧盘移动至秧盘输送组件2的结束端时,秧盘的前端与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的内壁接触,并在内壁的限位作用下在所述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和秧盘输送组件2之间的空隙内继续沿秧盘输送组件2结束端的转动方向滑动,当秧盘的前端转动至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的固定端时,其在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的导向作用下翻转了18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对秧盘同时起限位和导向的作用,其与秧盘输送组件结束端之间的距离应接近秧盘的厚度,以达到限位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当本申请中的秧盘回转装置应用在抛秧机上时,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的另一端通常与取秧装置9连接,或与取秧装置9一体成型(例如抛秧机中的分秧器),保证与秧盘输送组件2之间距离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秧盘,在翻转前是承载有秧苗的,秧盘在回转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开始翻转的同时,秧苗与秧盘通过取秧装置逐渐分离,翻转180°后的秧盘实现了秧苗与秧盘的完全分离。
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是用于将180°反转后的秧盘输送并统一回收,其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释放端,固定端位于所述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的下方,能够承接反转后的秧盘并使秧盘随着输送带前进,释放端位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2的下方,将到达此处的秧盘释放到秧盘承接组件5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整个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位于秧盘输送组件2的下方,且与秧盘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相反,可以有效利用下方空间,还使得操作者放置秧盘以及拿取空秧盘在同一侧,拿取更容易。
由图4还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秧盘导向板1,位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2的开始端,所述秧盘导向板1倾斜放置且下端靠近所述秧盘输送组件2的上表面,用于对放置在其上的秧盘起导向作用,使操作人员将秧盘放在秧盘导向板1上部时,秧盘可以由自身重力及导向作用滑落至秧盘输送组件2的开始端。
由图4还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秧盘承接组件5,设于所述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释放端的下方,用于承接空秧盘并将多个秧盘收集起来,秧盘承接组件5的一侧固定在作业机械(如抛秧机、钵体苗移栽机械)上,另一侧靠近释放端设置,减少秧盘下落高度,防止秧盘间偏差过大导致参差不齐不利于拿取。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秧盘回转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是:操作人员将装满秧苗的秧盘放置在秧盘导向板1上部,秧盘在秧盘导向板1及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至秧盘输送组件2上,并跟随秧盘输送组件2移动;当秧盘到达秧盘输送组件2的另一端时,设置在另一侧的取秧装置9对秧盘内的秧苗进行夹取操作,同时,秧盘在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到达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并沿其运动方向移动;当整个空秧盘移动至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的释放端时,自然落入秧盘承接组件5上方,至此一个秧盘的回收工作完成;当下一个秧盘回收时,最终将落在前一个秧盘上方。
进一步的,由图2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一回转轴41和第二回转轴42;其中,第一回转轴41位于释放端,第二回转轴42位于固定端;第一回转轴41和第二回转轴42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回转轴41上套设有若干个随轴转动的第一带轮43:第一带轮43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及三个以上,以三个第一带轮为例,其中一个第一带轮位于第一回转轴41的中心,另外两个第一带轮相对于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第二回转轴42上套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带轮43对应的第二带轮44,对应指的是相互之间形成一组,具备传动关系;所述第二带轮44随所述第二回转轴42转动;
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带轮43和第二带轮44之间由回转皮带45传动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截面为凹槽式结构,回转皮带设于凹槽内;回转皮带45不仅是连接两个带轮的作用,还承担着对秧盘提供前进的摩擦力的作用;
所述第一回转轴41或第二回转轴42的一端设有驱动带轮46,可以通过外设驱动源连接至驱动带轮46,以控制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的输送速度。
更进一步的,由图3所示出的一种实施例中,在若干个第一带轮43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带轮43的直径大于或小于其两侧的第一带轮43的直径,位于中间的第一带轮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例如各个第一带轮的外径分别为:80mm、80mm、60mm、80mm、80mm;或者80mm、80mm、60mm、60mm、80mm、80mm;这样的设计使得秧盘通过时,秧盘由于受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各个第一带轮的挤压固定,不再以平面输送,而是以凹凸相间的形式输送,例如u字形、倒u字形、w字形或其它形状,不仅增加了秧盘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秧盘脱落,还能保证每个秧盘移动位置基本一致,能够在释放端落下时有序堆叠。其中,一种较优的情况是:位于所述第一回转轴41中心的第一带轮43,其两侧的第一带轮43的直径对称性地减小或增大,这样秧盘在输送过程中呈开口向下或向上的u字形,具有更加稳定的输送效果。而且,在秧盘释放的过程中,秧盘保持u字形等一定形状,能保证秧盘在与前一个秧盘堆叠时,第一时间瞬间接触时上下接触点或面有限,前后两个秧盘整体接触有先后顺序,利于从上往下有序套在钵体秧盘上,而不是整体的下表面与前一个秧盘的整个上表面接触或推挤,避免秧盘堆叠时不整齐。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为第一带轮数量为三个时的实施例,当第一带轮数量增加时,第一带轮的外径可能会有多个阶梯,但仍然使秧盘整体保持u型运送,例如五个带轮时,外径分别为100mm、80mm、60mm、80mm、100mm,此时有三个阶梯,当外径分别为80mm、80mm、60mm、80mm、80mm,此时存在两个阶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第二带轮44在第二回转轴42上均匀布置,提高秧盘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带轮44在所述第二回转轴42的径向通过平键固定,轴向设置有卡簧,使第二带轮与第二回转轴之间的连接位置具有较高的强度及韧性。
由图2所示出的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所述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还包括清理轴47;所述清理轴47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回转轴41和/或第二回转轴42的一侧;所述清理轴47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带轮43和/或第二带轮44对应的刮泥钉48;所述刮泥钉48的一端与清理轴47连接,另一端接近所述第一带轮43或第二带轮44的轮面(通常2mm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刮泥钉48可以清除各个带轮凹槽内的异物,防止因异物残留导致回转皮带脱出,影响传动作业;当清理轴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时,相应的刮泥钉的结构也应根据其他结构适当调整,图4所示出的清理轴是位于回转皮带45下方的情况,刮泥钉48要想伸到第二带轮的轮面,需要绕过回转皮带45,所以需要将刮泥钉48设计成弯曲形状;而图5所示出的清理轴则是位于回转皮带45内部时的情况,此时的刮泥钉48没有任何阻挡,可以设置为长条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刮泥钉48与清理轴47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一种,应当理解为能够实现固定的连接结构均可用于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事先在清理轴47上加工出刮泥钉48的安装孔,将刮泥钉48旋入。
进一步的,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转轴41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座板49,轴座板49用于将第一回转轴41固定在作业机械(如抛秧机)上,确保稳定性;另一方面,两侧的轴座板49可对翻转后的秧盘起限位作用,保证每个空秧盘被输送时保持一致的位置,利于回收的有序。
进一步的,由图6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上述秧盘导向板1的两侧设有挡板11,两侧所述挡板11间的距离大于秧盘宽度,优选稍大于该宽度,更加便于秧盘放入秧盘导向板1内;所述挡板11的顶部设有向外翻折的折弯边12,使得折弯边12间宽度大于秧盘相邻两列钵体之间的宽度,可以防止秧盘卡在秧盘导向板的挡板上方,保证秧盘输送的连续性。
由图6还可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秧盘导向板1包括互呈一定角度的第一斜板13和第二斜板14;所述第一斜板13位于所述第二斜板14的上方;所述第一斜板13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45°,可以增加秧盘滑动速度,使其更快到达底端,提高作业效率;所述第二斜板14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斜板13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两处斜板的角度差使得秧盘的滑动有平缓的趋势,使滑动更加平稳,还能避免因碰撞导致秧苗受损。
进一步的,由图7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上述秧盘承接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秧盘托盘53的固定件51,一个与所述固定件51转动连接、用于承接秧盘的秧盘托盘53,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秧盘托盘53下方、用于承接秧盘时起缓冲作用的弹性件52。固定件51与抛秧机固定连接;设置的弹性件52可以防止秧盘间的硬碰撞导致相互间位置变化;秧盘托盘的大小应根据秧盘的大小设置,保证秧盘稳定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弹性件支撑秧盘托盘,可以事先将秧盘托盘设置为如图7所示的斜向上的形式,使秧盘提前接触秧盘托盘,保证秧盘平稳滑入至秧盘托盘;并且,当秧盘托盘上已有多个秧盘时,由于秧盘的重力也会使得弹性件受力略微下降,结合秧盘的厚度,可以使得每个新滑入的秧盘的下落高度基本相同,从而以近似的工况条件滑入,更有利于形成有序的秧盘摆放。
在本申请中,对于秧盘的输送包括秧盘输送组件2和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为了保证秧盘输送过程连贯、衔接顺畅,需要使两个输送组件的线速度相同,对此,可以对上述两个输送组件的驱动源分别进行设置,也可以采用传动机构统一进行控制;例如,由图8所示出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动组件6,设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2的一侧;
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齿轮箱61;所述齿轮箱61的一个输出轴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2结束端的转动轴连接;所述齿轮箱61的另一个输出轴连接至主动轮62;所述主动轮62通过同步皮带63与所述驱动带轮46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提供了将两个输送组件一起传动的功能,具体的,通过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输送组件的动力轴相接,再通过齿轮箱设置的传动比,将两个输送组件的速度调整为一致,最后,再通过齿轮箱另一侧的输入轴与外界驱动源连接,这样就通过一个外界驱动源同时驱动了上述两个输送组件的运动;并且,此时还能避免因分别驱动导致速度差的问题。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秧盘回转装置,包括秧盘输送组件,两端分别为开始端和结束端;秧盘回转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结束端的外侧;秧盘回转输送组件,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释放端,固定端位于所述秧盘回转限位组件的下方,释放端位于所述秧盘输送组件的下方。本申请通过多组皮带轮及皮带提供摩擦力,采用带轮直径不同的组合形式,使秧盘在回收过程中呈不规则形状,例如以u型固定秧盘的位置,使得秧盘输送过程中更加稳定,利于有序回收;接秧盘架采用弹性件缓冲设置,防止秧盘间的硬碰撞导致相互间的位置差,使秧盘回收更加有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收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秧盘回收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农用作业机械,包括前面各实施例所述的秧盘回转装置,其中,秧盘回转装置的结构及功能作用可参见本申请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9、图10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下本申请所提供的秧盘回转装置与农用作业机械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以抛秧机为例),由图中可知,本申请的秧盘回转装置中,秧盘导向板1通过焊接等方式安装在主机架7上,秧盘输送组件2的开始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主机架7上,结束端通过轴套安装在主机架7上;秧盘回转限位组件3设置在秧盘输送组件2结束端,并与另一侧的取秧装置9一体成型;秧盘回转输送组件4设置在秧盘输送组件的下部,并通过设置的安装板安装在主机架7上;主机架7的结构形式应根据上述各结构的布置情况适应性设置,保证上述各部件均与其保持固定,主机架7与机头8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式连接,主机架7可相对于机头8做沿垂直方向的移动并固定于一定高度,进而调节位于主机架7上的秧盘回转装置的各结构;另外,秧盘承接组件5是安装在机头8的底盘上,当主机架7降至最低位置时,秧盘承接组件5与秧盘回转输送组件的释放端间的距离最接近。
其中,所述农用作业机械不限于一种,例如可以将本申请所述的秧盘回转装置安装于抛秧机或钵体苗移栽机械均可,应当理解的是,其他有需要将秧盘进行回转操作的农用作业机械,也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