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6:01:10|323|起点商标网
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护服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下述缺陷:由于在穿戴时需要将面部外露并佩戴护目镜以及口罩面罩等面部防护装置,所依传统的防护服头部均为开放式结构,在颈部位置就预留了开放式的空间,该空间在使用者佩戴面部防护装置之后,由于目前面部防护装置与上述衣服本体的上肢顶部部位预留的开口并不能完全吻合,造成了穿着上述衣服本体后颈部位置存在裸露或者密封不严密现象的发生。在感染防护级别较高的场所使用上述服装,该密封不严密的缺陷会造成病毒或者细菌的侵入,造成使用效果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和使用者,医护人员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首先一个方法是佩戴与防护服可以复合在一起的头戴式头套,这种头套在佩戴后可以将防护服头部部位全部盖住,但是存在呼吸困难和空气流通不畅的缺陷。另外一种方式是在穿戴上述衣服本体之后,再在颈部位置的外侧套装一个密封结构的软质材料制成的颈部防护套,这个防护套的顶部开口较小,底部开口加到,满足顶部套装在脖子上,底部套装在肩部位置,能够实现对颈部位置的一定密封和防护。还有一些医护人员采用的方法是在连接位置采用无纺布缠绕后再缠系结实。无论采取何种上述解决方式,传统的颈部位置的防护在实施之后仍然存在诸多的缺陷,例如防护不够严密,仍然存在感染风险,又例如穿戴方式复杂,使用时颈部位置有不适感等,又例如使用完毕后去掉颈部位置的防护装置时存在感染风险不易穿脱等缺陷,又例如空气流通不畅等缺陷。另外在传统防护服穿上之后,一般几个小时不换衣服,防护服在使用时使用者身体的一些废气会排放到衣服本体内部,使用者在呼吸的同时很容易吸收到这些废气,造成身体的不适感,并且弥补透风的防护服穿上之后劳动强度过大就会造成身体内汗液不能排除或者干燥,穿着身上之后有严重的不适感。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安全系数高,防护级别高,穿戴方便,脱取方便,空气流通顺畅,通风换气效果明显,使用范围广,有效防止外部细菌和病毒进入,脱下只需一人独立完成,防止使用者身体废气污染,减少内部汗液造成的不适感,密封严密的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安全系数高,防护级别高,穿戴方便,脱取方便,空气流通顺畅,通风换气效果明显,使用范围广,有效防止外部细菌和病毒进入,脱下只需一人独立完成,防止使用者身体废气污染,减少内部汗液造成的不适感,密封严密的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的防护服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防护服本体为一体结构的密封头套,密封头套的前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在防护服本体的腰部部位设置有腰部双层连接体,腰部双层连接体内设置有两端外漏的腰部紧闭拉绳,在防护服本体背面的腰部双层连接体上方设置有防风拉链,防风拉链两侧的腰部双层连接体上方设置有与防护服本体内部相连通的通风过滤装置。

所述的通风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防风拉链两侧的腰部双层连接体上方与防护服本体内部相连通的进风盒体和出风盒体,在进风盒体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安装在进风盒体内部的进风管接管相连通,在进风口内设置有过滤块,进风管接管的出口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部的进风盒体的外侧顶部,进风管接管与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的进风管道相连通,进风管道设置在防风拉链内侧的防护服本体上,进风管道的顶部与设置在密封头套内的出风管相连通,出风盒体的外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安装在出风盒体内部的出风管接管相连通,出风管接管的出口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部的出风盒体的外侧顶部,出风管接管的顶部与防护服本体内部相连通,在进风盒体的外侧活动卡接有进风机壳体,进风机壳体内安装有进风机,进风机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源盒。

所述的密封头套的底部与防护服本体的顶部为一体结构,透明观察窗是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的方形透明窗体结构,在密封头套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透明观察窗的缺口,透明观察窗通过复合粘贴紧闭层与该缺口内侧相连接,腰部双层连接体的内层与防护服本体为一体结构,腰部双层连接体的外层上设置有两个腰部紧闭拉绳出口,腰部紧闭拉绳的中间位置设置在腰部双层连接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腰部紧闭拉绳的两端外漏在腰部紧闭拉绳出口的外侧,防风拉链纵向设置在防护服本体背面,防风拉链的底部设置在腰部双层连接体上方,防风拉链的顶部设置在密封头套背面顶端位置,在密封头套内侧的防风拉链顶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头部防压垫,防风拉链的内侧面设置有防风密封档片,在防护服本体的袖口位置设置有松紧密封环。

所述的进风盒体为正方体盒状结构,进风盒体的背面设置有进风盒体背板,进风口为圆管结构,进风口设置在进风盒体正面中心位置,在进风口外侧的进风盒体上设置有密封橡胶环,在进风盒体背板上安装有背板连接槽,在进风盒体上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活动安装在背板连接槽内,进风盒体与进风盒体背板通过连接螺栓以及背板连接槽互相连接,防护服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进风盒体的进风盒体安装孔,进风盒体设置在该进风盒体安装孔的外侧,进风盒体背板设置在该进风盒体安装孔的内侧,防护服本体夹持在进风盒体和进风盒体背板之间,进风管接管为l字形结构,在进风盒体背板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接管出口,进风管接管的顶部套装在该进风管接管出口内,进风管接管的底部转弯位置套装在进风口内侧,过滤块为圆形块状结构,过滤块设置在进风管接管外端的进风口内。

所述的进风盒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卡槽,进风机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卡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进风接口,进风接口的安装到位位置与进风口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进风接口的内径与进风口的内径相匹配。

所述的进风管道是采用具有抗折硬度的塑料管制成的,在防护服本体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进风管道支撑套,进风管道支撑套通过粘贴连接块与防护服本体内侧面相连接,出风管固定粘贴在密封头套顶部内侧面,出风管的一端与进风管道的顶部相连通。

所述的出风盒体为正方体盒状结构,出风盒体的背面设置有出风盒体背板,出风口为圆管结构,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盒体正面中心位置,在出风盒体背板上安装有背板连接槽,在出风盒体上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活动安装在背板连接槽内,出风盒体与出风盒体背板通过连接螺栓以及背板连接槽互相连接,防护服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出风盒体的出风盒体安装孔,出风盒体设置在该出风盒体安装孔的外侧,出风盒体背板设置在该出风盒体安装孔的内侧,防护服本体夹持在出风盒体和出风盒体背板之间,出风管接管为l字形结构,在出风盒体背板的顶部设置有出风管接管出口,出风管接管的顶部套装在该出风管接管出口内,出风管接管的底部转弯位置套装在出风口内侧,在出风口外侧活动安装有单向开合阀片,单向开合阀片的顶部设置有阀片旋转轴。

所述的进风机壳体的顶部与移动电源盒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电源盒内安装有蓄电池组,在移动电源盒的外侧设置有风机开关,风机开关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移动电源盒内的蓄电池组相连接,风机开关的另一端与进风机壳体内的进风机相连接。

所述的防风拉链上设置有自脱挂环,自脱挂环套装在防风拉链的拉头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首先克服了传统传防护服头部开放式结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结构的防护服,头部位置不设置开口,采用了头部观察窗式结构,可以避免传统防护服头部留有空隙造成细菌和病侵入的缺陷,并可以利用观察窗实现对外界的观察;避免了传统防护服穿上之后呼吸困哪不畅的缺陷,采用了进气和放气结合的方式,从外部抽取空气经过过滤块过滤后送入防护服内部,有效的隔离了外部病毒的入侵,过滤块采用n95级别,实现超强防护,并将废气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到体外,充气采用风机驱动,保证空气的补给充足。同时采用管道将空气引入到头部呼吸位置,保证空气不会过分遗失在不必要的位置,实现了高效的气流进入,出气采用单向阀片开启的方式,只有在排气作业运行时阀片才会被打开实现排气作业。采用外部空气引入排出的方式,使防护服内部形成了循环的气流,并且实现了空气进入时的过滤,使用者呼吸通畅,同时可以实现对身体汗液的风干作业,独特设计了出风口在腰部位置,整个空气自腰部引入,并在头部释放,再经过腰部排出,实现了整体自上而下的通畅流通循环。另外,产品设计了腰部位置的拉紧作业,利用紧固拉紧的绳,将腰部以下位置实施了密封,在人体废气排出时,不会大面积的流通到头部呼吸位置,即使有溢出的废气体进入到腰部以上,也会被头部自上而下压下的气流压力经腰部上方的的排气口排出,不会产生异味的不适感。除此之外,本专利设计的背后拉链结构,采用了自脱挂环套装在防风拉链的拉头上,在脱掉防护服的过程中,只需要使用者一人即可完成操作,在墙上设置与自脱挂环配套的挂钩,使用者低身将自脱挂环挂在挂钩上,然后才去缓慢站立的姿势实现拉链自上而下脱掉,同理,在穿戴时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将拉链拉上,实现了一人穿脱的方便模式。另外本产品袖口位置设置了松紧密封环,提高了实用性。产品整体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安全系数高,防护级别高,穿戴方便,脱取方便,空气流通顺畅,通风换气效果明显,使用范围广,有效防止外部细菌和病毒进入,脱下只需一人独立完成,防止使用者身体废气污染,减少内部汗液造成的不适感,密封严密,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盒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盒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盒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盒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机壳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8、9所示,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本体1采用全面封闭结构,除了背部的拉链和袖口的出口位置之外,腿部和脚部以及头部采用了完全密封的结构,整体实现了头部和上身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的防护服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防护服本体1为一体结构的密封头套3,密封头套3与防护服本体为一体结构,在密封头套3的前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7,透明观察窗7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窗7观察到外部的视角,不影响视线,同时下部引风作业到密封头套3,实现了除雾作业的效果,不会产生雾气将观察窗遮挡。在防护服本体1的腰部部位设置有腰部双层连接体4,最外层的腰部双层连接体4与防护服为一体结构,在腰部双层连接体4内设置有两端外漏的腰部紧闭拉绳6,腰部紧闭拉绳6套装在腰部双层连接体4内部,在防护服本体1背面的腰部双层连接体4上方设置有防风拉链8,拉链的最低端位于腰部双层连接体4的上方,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放置人体产生的废气贯穿到整个防护服内,造成头部吸入后产生的不适感。防风拉链8两侧的腰部双层连接体4上方设置有与防护服本体1内部相连通的通风过滤装置。

所述的通风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防风拉链8两侧的腰部双层连接体4上方与防护服本体1内部相连通的进风盒体13和出风盒体15,两个盒体均等分布在防风拉链8的两侧,在进风盒体13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20,进风口采用圆形管道嵌入式结构,直接与进风盒体13为一体结构,进风口20与安装在进风盒体13内部的进风管接管23相连通,进风管接管23的出口位置朝上,在进风口20内设置有过滤块21,进风管接管23的出口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内部的进风盒体13的外侧顶部,进风管接管23与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内的进风管道24相连通,进风管道24设置在防风拉链8内侧的防护服本体1上,采用固定装置将进风管道24固定在拉链后部的防护服本体上,进风管道24的顶部与设置在密封头套3内的出风口28相连通,出风口28采用固定在密封头套3内的管状连接管结构,可以与进风管道24的出口端连通,实现顶部限位出风,出风朝向透明观察窗7位置,可以在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的前提下,对透明观察窗7实现除雾作业,出风盒体15的外侧设置有出风口22,出风口22与安装在出风盒体15内部的出风管接管32相连通,出风管接管32的出口位置朝上,保证在出风作业运行时,不会因为防护服的褶皱或者本体对出风口造成堵塞,如果出风口朝向人体腰部位置,势必会在使用者穿上防护服之后对出风管接管32的出口位置造成堵塞,因此将出风管接管32的开口朝向顶部,因出风盒体自身厚度的作用,可以实现出风管接口的顶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出风管接管32的出口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内部的出风盒体15的外侧顶部,出风管接管32的顶部与防护服本体1内部相连通,在进风盒体13的外侧活动卡接有进风机壳体14,进风机壳体14内安装有进风机,进风机壳体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源盒11。移动电源采取了与进风机壳体的一体结构,方便采用移动供电的方式对提供风力补给进风作业,在移动电源没电时可以迅速更换实现外部风的持续引入作业,不会产生呼吸困难的不适感。

所述的密封头套3的底部与防护服本体1的顶部为一体结构,透明观察窗7是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的方形透明窗体结构,在密封头套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透明观察窗7的缺口,透明观察窗7通过复合粘贴紧闭层35与该缺口内侧相连接,连接位置采用紧密的粘贴方式,保证不会漏气,同时保证观察窗整体连接位置的平整度。腰部双层连接体4的内层与防护服本体1为一体结构,腰部双层连接体4的外层上设置有两个腰部紧闭拉绳出口5,腰部紧闭拉绳6的中间位置设置在腰部双层连接体4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腰部紧闭拉绳6的两端外漏在腰部紧闭拉绳出口5的外侧,使用时穿上之后通过拉紧和打结腰部紧闭拉绳6的方式实现腰部下方空间的封闭作业,防风拉链8纵向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背面,防风拉链8的底部设置在腰部双层连接体4上方,防风拉链8的顶部设置在密封头套3背面顶端位置,在密封头套3内侧的防风拉链8顶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头部防压垫27,头部防压垫27在具体使用时起到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设置头部防压垫27可以在使用者穿戴之后对后脑勺部位实现一个垫块作用,因进风管道24设计进入到密封头套3内部,并且防风拉链8的顶部位置也在密封头套3的后部位置,如果不采用头部防压垫27的结构,势必在穿戴时会感觉到后脑勺部位有压迫感,进风管道24的管壁会造成压迫,防风拉链8的拉头10也会产生压迫,特别是在拉链拉紧的状态下,拉头的压迫感会更强,采用头部防压垫27的方式可以大大的减缓压迫感,同时可以对进风管道24的顶部实现一个固定限位,进风管道24可以套装在头部防压垫27与防护服本体之间,形成稳定限位,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可将出风管36实现稳定的固定限位。进一步实现在头部防压垫27与防护服本体之间出风管36与进风管道24的出风端部的稳定连接。

防风拉链8的内侧面设置有防风密封档片,密封挡片采用胶条设计,具体安装位置在防风拉链8内侧面,当防风拉链8实现拉锁密封后,在防风拉链8的背面形成一个密封防护条,可设置为双层防风密封档片结构,对拉锁的缝隙实现全面的封闭作业,防止外部空气的进入。

在防护服本体1的袖口位置设置有松紧密封环2。松紧密封环2可与外部的医用一次性手套配套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外部配套连接,还可以实现连接位置的紧密封闭。所述的进风盒体13为正方体盒状结构,进风盒体13的背面设置有进风盒体背板28,进风口20为圆管结构,进风口20设置在进风盒体13正面中心位置,在进风口20外侧的进风盒体13上设置有密封橡胶环19,密封橡胶环19在进风机壳体14安装到位后,可以与进风机壳体14背面的进风接口34对应,并且实现进风接口34边缘位置的空隙被封闭作业,实现严密的进风作业。

在进风盒体背板28上安装有背板连接槽30,在进风盒体13上设置有连接螺栓18,连接螺栓18活动安装在背板连接槽30内,进风盒体13与进风盒体背板28通过连接螺栓18以及背板连接槽30互相连接,防护服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进风盒体13的进风盒体安装孔,进风盒体13设置在该进风盒体安装孔的外侧,进风盒体背板28设置在该进风盒体安装孔的内侧,防护服本体1夹持在进风盒体13和进风盒体背板28之间,进风管接管23为l字形结构,在进风盒体背板28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接管出口,进风管接管23的顶部套装在该进风管接管出口内,进风管接管23的底部转弯位置套装在进风口20内侧,过滤块21为圆形块状结构,过滤块21设置在进风管接管23外端的进风口20内。

所述的进风盒体1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卡槽29,进风机壳体14的背面设置有与卡槽29相配合的卡块33,卡块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进风接口34,进风接口34的安装到位位置与进风口20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进风接口34的内径与进风口20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进风管道24是采用具有抗折硬度的塑料管制成的,在防护服本体1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进风管道支撑套25,进风管道支撑套25通过粘贴连接块26与防护服本体1内侧面相连接,出风管36固定粘贴在密封头套3顶部内侧面,出风管36的一端与进风管道24的顶部相连通。

所述的出风盒体15为正方体盒状结构,出风盒体15的背面设置有出风盒体背板31,出风口22为圆管结构,出风口22设置在出风盒体15正面中心位置,在出风盒体背板31上安装有背板连接槽30,在出风盒体15上设置有连接螺栓18,连接螺栓18活动安装在背板连接槽30内,出风盒体15与出风盒体背板31通过连接螺栓18以及背板连接槽30互相连接,防护服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出风盒体15的出风盒体安装孔,出风盒体15设置在该出风盒体安装孔的外侧,出风盒体背板31设置在该出风盒体安装孔的内侧,防护服本体1夹持在出风盒体15和出风盒体背板31之间,出风管接管32为l字形结构,在出风盒体背板3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管接管出口,出风管接管32的顶部套装在该出风管接管出口内,出风管接管32的底部转弯位置套装在出风口22内侧,在出风口22外侧活动安装有单向开合阀片17,单向开合阀片17的顶部设置有阀片旋转轴16。

进风盒体和出风盒体安装到位后,会将原来开设在防护服本体上的缺口填满并利用盒体的双层背板结构,将连接位置实施密封作业,保证进风和出风都只能从预留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实现运行,同时也采用了四个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了稳定的支撑,防止进风机壳体安装来回的卡接作业造成连接位置跑偏或者撕裂。采用背部设计的方式,可以避免安装在前端造成的使用的不便,不会因在前端造成过多的碰触,腰部后方位置也会节省腰部前面的操作空间。

所述的进风机壳体14的顶部与移动电源盒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电源盒11内安装有蓄电池组,在移动电源盒11的一侧设置有usb充电接口,当移动电源盒11内的蓄电池座没电时,可以通过外部充电的方式实现充电作业,实现移动电源的补充电力。在移动电源盒11的外侧设置有风机开关12,风机开关1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移动电源盒11内的蓄电池组相连接,风机开关12的另一端与进风机壳体14内的进风机相连接。所述的防风拉链8上设置有自脱挂环9,自脱挂环9套装在防风拉链8的拉头10上。

本产品在使用时,使用者实施穿戴作业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防护服本体在初始状态时采用密封结构,防风拉链8处于开启状态,从密封袋中拿出防护服后,使用者从防风拉链的缺口位置将双腿深入到防护服本体的腿部位置,然后顺势穿上全身位置,并把头部伸进密封头套(3)内,然后将防风拉链8上的自脱挂环9挂在对应墙体的挂钩上,挂钩可以是普通的挂钩,使用前先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用者站立状态下将挂钩与自脱挂环9连接,然后再满满采取缓慢蹲下的姿势,挂钩顺势待用自脱挂环9自下而上实施拉链闭合作业。当拉链闭合后,使用者再将移动电源盒与进风机壳体14迅速插接,利用卡块33与卡槽29配合滑动插接,插接后进风接口34与进风口20对应,通过开启风机开关12,进风机壳体内的风机开始运转,对进风接口34以及进风口20实施吹风作业,外部的新鲜空气经过进风口20进入到进风管接管23,在进入的过程中经过过滤块21的过滤作业,实现了净化过滤,过滤块21的过滤级别达到n95的过滤级别,可以在移动电源盒供电作业的过程中实现长达数小时的过滤作业,当移动电源盒没电时,可以充电作业,充电作业完成后,可以更换新的过滤块21使用,过滤块21的外部设置有卡环,该卡环能够活动套装在进风口20的内壁,实施过滤作业,外部的空气经风机引入到进风管接管23后,经进风管接管23的顶部出口进入到进风管道24,并经进风管道送至出风管36,经出风管的出口排出,出风管设置在密封头套内,其风出口朝向透明观察窗7位置排放,可以避免对使用者透顶的直吹,并且可以对观察窗除雾作业。当使用者呼吸到新鲜的外部空气之后,排出的气体在密封头套3内自上而下开始下移,由于顶部为送风作业,空气压力自动经密封头套3的下部进入到防护服本体上肢位置,并持续下移到腰部位置,由于在穿戴作业完成后,腰部的腰部紧闭拉绳6就实施了拉紧打结作业,此时空气不会持续下移,只能通过出风管接管的顶部进入到出风管接管32,然后顺势进入到出风口22,并利用风的压力将单向开合阀片17顶开,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就从出风口排出到外部,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循环流通,并过滤后进入到防护服内部,这样防护服内部空气流通,并且可以将使用者身体的汗液实施烘干作业,进风速度不会过快,微循环的风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即使使用者身体废气排出到体外,也会被限制在腰部双层连接体4下方,即使废弃溢出到腰部以上,也能被自上而下的空气压进出风口22迅速排出体外。

当脱掉防护服时,使用者采取蹲姿状态,将自脱挂环9与外部设置的挂钩连接,然后缓慢的采取站立姿势,自脱挂环9带动拉头10自上而下运动,将防风拉链打开,一人即可实现防护服的脱去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