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06 18:01:32|329|起点商标网
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海马、尖吻鲈等海鱼育苗所用养殖池底吸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水鱼类室内育苗、标粗、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残饵及沉积物,这些残留的粪便残饵在养殖水体中会腐烂发酵,从而滋生大量细菌,产生大量的硫化物、胺及硝酸根离子。大量有害物质的产生,对养殖鱼类的健康造成威胁,轻则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重则引发疾病、大范围死亡。而传统的池底吸污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传统的吸污管为:一根硬质塑料管、木棍或者不锈钢管等做为把手(长度1-2.5米不等),上固定一根软质水管(长度2.5-4.5米,直径1.5-4厘米),奖软质水管与把手一端平行固定,固定一端略长于把手,固定长度为把手长度的1/3-1/2,软管其余部分悬空,可随意摆动。操作时奖软质水管灌满水,固定的一端放入养殖池底部,未固定的软管放于养殖池外,管尾低于水面利用液位差导致的压强差将池底的粪便、残饵及沉积物吸出养殖池。或将固定一端放置于养殖池水底部,软管另一端放置于养殖池外低于水面位置,用口用力吸将软管内空气吸走或水顺着软管流出,也可实现制造水位差,从而将池底的粪便、残饵及沉积物吸出养殖池。两种操作方式均可实现将池底的粪便、残饵吸出养殖池的目的。操作过程中,将固定的一端在养殖池底部滑动,扫荡整个养殖池便可将底部粪便、残饵及沉积物吸出。缺点在于软管口仅可视为一点,将整个养殖池底部扫荡一遍非常耗费时间,同时因吸力较大在育苗阶段容易将游泳能力较弱的仔鱼吸出养殖池,造成鱼苗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高效率吸污,鱼苗低损耗,在减轻人力物力消耗的同时,提高吸污效率,减少水体扰动,减少人为悬浮物含量,降低鱼苗操作损耗,满足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硬质把手、软质水管、污水出口和吸污头;所述吸污头通过万向接头安装在硬质把手底端,吸污头的出污接口与软质水管相连通;软质水管紧靠吸污头部分绑扎在硬质把手上,软质水管其余部分包括污水出口与硬质把手分开,所述吸污头为多孔气泵分流器,多孔气泵分流器上分布有多个吸污孔,每个吸污孔上分布多个豁口。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多孔气泵分流器,总宽度为100-200毫米,每个小孔内径为1-4毫米,连接软质水管的出污接口内径为4-8毫米。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吸污头为10孔气泵分流器,即吸污头有10个吸污孔,总宽度为17.5厘米,每个小孔内径为3毫米,连接软质水管的出污接口内径为6毫米。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吸污孔上分布多个豁口,每根吸污孔使用剪刀做个等距豁口,豁口形状为宽1-1.5毫米,深1-1.5毫米的“v”字形豁口。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硬质把手材质为pvc管、木棍或不锈钢管之一,把手长1.3米。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软质水管为普通胶质水管,与出污接口相连,其内径大小与出污接口外径一致,软管长3.2米。

其他部件结构:

①把手为pvc水管,在本设计中,针对小型养殖池(1m3水体),把手长1.3米,外径2厘米,起支撑作用。视养殖池规格可设计为长1-2.5米,外径2-4厘米,把手材质可为pvc管、木棍或不锈钢管等;

②软管为普通自来水管,视养殖池规格可设计为长度2.5-4.5米,内径1.5-3厘米,软管可为普通胶质水管;在本设计中,针对小型养殖池(1m3水体),软管长3.2米,内径1.5厘米,起连通管的作用,有一定的硬度,不易被水位差导致的负压压扁。

③生料带,在气泵分流器与软管接头处缠绕生料带后连接,防止漏气;

④固定绑带,在本设计中,使用绑带将软管固定于硬质把手上。也可使用绳子,胶丝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育苗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底部吸污的繁琐操作,大大减少人力耗费、人为水体扰动、鱼苗损耗等一系列问题,在降低劳动力投入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减少细菌滋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材料方便易得,制作方法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污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硬质把手2、软质水管3、污水出口4和吸污头5;所述吸污头5通过万向接头9安装在硬质把手2底端,吸污头5的出污接口10与软质水管3相连通;软质水管3紧靠吸污头部分绑扎在硬质把手2上,软质水管3其余部分包括污水出口4与硬质把手2分开,所述吸污头5为多孔气泵分流器,多孔气泵分流器上分布有多个吸污孔6,每个吸污孔6上分布多个豁口。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吸污头5为多孔气泵分流器,总宽度为100-200毫米,每个小孔内径为1-4毫米,连接软质水管3的出污接口10内径为4-8毫米。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吸污头5为10孔气泵分流器,即吸污头5有10个吸污孔6,总宽度为17.5厘米,每个小孔内径为3毫米,连接软质水管3的出污接口10内径为6毫米。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吸污孔6上分布多个豁口,豁口形状为宽1-1.5毫米,深1-1.5毫米的“v”字形豁口。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硬质把手2材质为pvc管、木棍或不锈钢管之一。

所述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所述软质水管3为普通胶质水管,与出污接口10相连,其内径大小与出污接口外径一致。

操作方法:

吸污:将软质水管3从污水出口4灌满水,用手堵住,将带有吸污头5的一端放至养殖池底部,然后将出水口放置于低于水面的位置(最好是排污口或者地面),将手放开,确认水自动流出,用手握住硬质把手2,吸污头5在养殖池1底缓慢移动,有针对性的或者扫荡池底即可。吸污完成后,将吸污头5从水中拿出并抬高,将吸污管道中污水排干即可。如有多个养殖池,则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此吸污管流速为4.4l/min,没有吸污头的吸污管12.7l/min,吸力变小,减小将鱼苗吸出的概率。

此吸污头5方便易得,建议使用10孔吸污头。因为吸污头后面连接软管的出水口限制了水流速度,如果使用12孔或15孔的吸污头,水流速度不会发生变化(4.4l/min),反而导致平均每个吸污孔吸力变小,出现吸不干净的现象,需要进行第二遍吸污操作,降低吸污效率。

实操示例:

一、经实际操作表明,改进后的吸污管扫荡底面积为1m2的方形水泥养殖池底仅需31秒,来回6次即可覆盖整个底部;而传统的吸污管扫荡底面积为1m2的方形水泥养殖池底需1分34秒,需要来回扫荡27次即可覆盖整个底部。

经过对1m3水体的圆形养殖桶测试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吸污管扫荡底面积为1m2的圆形养殖桶底仅需33秒,6个半圈可以覆盖整个底部;而传统的吸污管扫荡底面积为1m2的圆形养殖桶底需1分41秒,需要来回扫荡28个半圈可以覆盖整个底部。

二、在海水鱼类尖吻鲈的育苗桶中做实验对比,实验条件:育苗桶为1m3水体的圆形育苗桶,尖吻鲈仔鱼为孵化后1天的仔鱼,全长2-3mm,密度40尾/l,悬浮在海水中,均匀分布,卵壳和死卵沉积在育苗桶底部,卵粒直径<1mm。注意:为防止水体搅动将死卵和卵壳混入水中,操作过程中要放缓。

实验结果:改装后的吸污管吸完整个育苗池底部耗时55秒,吸出水体4升,在水底滑动6次,每次半圈;传统吸污管吸完整个育苗池底部耗时2分32秒,吸出水体32.2升,在水底滑动28次,每次半圈。

实验结论:1.吸出水体越多,损失的鱼苗越多,因此传统吸污管每次吸污出水量是改进后的吸污管的8.05倍,因此传统吸污管多损失鱼苗705%;2.搅动次数越多死卵和卵壳越容易被搅动起来,导致水体污染,吸污效果越差,因此传统吸污管比改进后的吸污管多搅动水体367%。因此改进后的吸污管效果明显。

吸污口直径为3毫米,容易被直径3mm左右的沙子,小石子等硬质杂物7堵死,但一般养殖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此类杂物,因此养殖过程中稍作注意即可避免。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畜牧业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