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口罩通常包括口罩本体和设置于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耳挂,口罩在佩戴时,口罩本体左右两侧通常不能很好的与人体脸部贴合,存在间隙,未经口罩本体过滤的空气容易从该间隙处直接进入人体的口鼻内,从而降低了口罩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口罩,可以提高口罩的防护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设置于口罩本体左右两端的两组固定绳,口罩本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多个通孔,一所述固定绳包括束紧部和固定部,束紧部依次穿过口罩本体左端的多个通孔或者依次穿过口罩本体右端的多个通孔,以分别对口罩本体的左端或者右端进行束紧,固定部对应设置于口罩本体的左端或者右端上,以便于口罩的佩戴。
优选地,该可调节口罩还包括第一松紧调节件,束紧部和固定部为一体成型设计,通过拉紧固定部,可使束紧部对口罩本体的左右两端束紧,第一松紧调节件设于固定部上,以调节口罩佩戴的整体松紧度。
优选地,第一松紧调节件的外表面由柔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该可调节口罩还包括第二松紧调节件,束紧部和固定部单独成型设计,束紧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左侧的两端上或者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右侧的两端上,第二松紧调节件设于束紧部上,且置于口罩本体远离人体的一侧上,以束紧口罩本体的左右两端,固定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左侧的两端上或者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右侧的两端上。
优选地,固定绳为弹性绳。
优选地,该可调节口罩还包括塑型条,塑型条固设于口罩本体上端,以使口罩本体的上端与人体鼻梁处相贴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口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对口罩本体进行拉伸,以使口罩本体上的褶皱处展开,再将口罩本体放置至人体口鼻对应位置,并将固定部盘绕于人体头部上或者挂设于人体耳部上,然后再对束紧部进行束紧调节,以使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紧密贴合至人体的脸部上,以满足不同脸型的人体的使用需求,减小口罩本体与人体脸部的间隙,降低空气未经口罩本体过滤直接从该间隙处进入人体口鼻内的风险,从而提高该口罩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示出了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中口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口罩本体、21通孔、3固定绳、31束紧部、32固定部、4第一松紧调节件、5第二松紧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阅附图1-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口罩,包括口罩本体2和设置于口罩本体2左右两端的两组固定绳3,口罩本体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多个通孔21,一所述固定绳3包括束紧部31和固定部32,束紧部31依次穿过口罩本体2左端的多个通孔21或者依次穿过口罩本体2右端的多个通孔21,以分别对口罩本体2的左端或者右端进行束紧,固定部32对应设置于口罩本体2的左端或者右端上,以便于口罩的佩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口罩本体2上多处褶皱结构设计;该可调节口罩既可以为头戴式口罩,此时固定部32盘绕于人体头部上,以将口罩本体2固定于人体口鼻对应位置,该口罩也可以为耳挂式口罩,此时固定部32挂设于人体耳部上,从而将口罩本体2固定于人体口鼻对应位置,以达到防护的效果。通孔21可以为圆形的、方形的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的,以便于快速满足加工需求,降低加工成本。本实施例中,口罩本体2左端的固定部32可以与右端的固定部32进行缠系于一起,以使固定部32盘绕于人体头部上;或者口罩本体2左端的固定部32上下两部分缠系于一起,右端的固定部32上下两部分缠系于一起,以使固定部32挂设于人体耳部上。
根据上述方案,使用时,先对口罩本体2进行拉伸,以使口罩本体2上的褶皱处展开,再将口罩本体2放置至人体口鼻对应位置,并将固定部32盘绕于人体头部上或者挂设于人体耳部上,然后再对束紧部31进行束紧调节,以使口罩本体2的左右两侧紧密贴合至人体的脸部上,以满足不同脸型的人体的使用需求,减小口罩本体2与人体脸部的间隙,降低空气未经口罩本体2过滤直接从该间隙处进入人体口鼻内的风险,从而提高该口罩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可调节口罩佩戴时的整体舒适度,固定绳3为弹性绳。
进一步地,该可调节口罩还包括塑型条,塑型条固设于口罩本体2上端,以使口罩本体2的上端与人体鼻梁处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塑型条既可以使口罩本体2的上端与人体鼻梁处相贴合,以提高口罩的整体防护效果,又可以对口罩本体2进行位置的进行固定,降低口罩本体2在使用过程中随意移动的风险,以提高该口罩的使用舒适度。
实施例二,以下结合附图仅对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同之处作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固定部32盘绕于人体头部上或者挂设于人体耳部上,并对其进行松紧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需求。该口罩还包括第一松紧调节件4,束紧部31和固定部32为一体成型设计,通过拉紧固定部32,可使束紧部31对口罩本体2的左右两端束紧,第一松紧调节件4设于固定部32上,以调节口罩佩戴的整体松紧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可调节口罩既可以为耳挂式口罩,也可以为头戴式口罩。当该口罩为耳挂式口罩时,第一松紧调节件4至少设有两件,且对应口罩本体2左右两端的固定部32设置,口罩本体2左端或者右端的固定部32远离口罩本体2的一端穿过第一松紧调节件4,通过调整固定部32穿过第一松紧调节件4的长度,以调节固定部32的实际挂设长度,使用时,通过对固定部32的实际挂设长度的拉伸调节,则可实现固定部32对束紧部31两端的拉紧,从而使得束紧部31将口罩本体2的左右两端束紧于人体脸部上;
当该可调节口罩为头戴式口罩时,第一松紧调节件4至少设置一件,口罩本体2左右两端的固定部32远离口罩本体2的一端均穿过第一松紧调节件4,通过调整固定部32穿过第一松紧调节件4的长度,以调节固定部32的实际盘绕长度,使用时,通过对固定部32的实际盘绕长度的拉伸调节,则可实现固定部32对束紧部31两端的拉紧,从而使得束紧部31将口罩本体2的左右两端束紧于人体脸部上。
同时,第一松紧调节件4设置于固定部32上,在进行口罩本体2左右两端束紧的同时,还能够对口罩佩戴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不同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松紧调节件4可以为调节环,也可以为调节扣,以便于对固定部32进行松紧调节,调节环和调节扣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松紧调节件4会对人体头部或者耳部造成刮伤的现象发生,第一松紧调节件4的外表面由柔性材料制成。
实施例三,以下结合附图仅对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同之处作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2至附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可调节口罩还包括第二松紧调节件5,束紧部31和固定部32单独成型设计,束紧部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2左侧的上下两端上或者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2右侧的上下两端上,第二松紧调节件5设于束紧部31上,且置于口罩本体2远离人体的一侧上,以束紧口罩本体2的左右两端,固定部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2左侧的上下两端上或者分别固定连接于口罩本体2右侧的上下两端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可调节口罩为耳挂式口罩,束紧部31部分穿过第二松紧调节件5,使用时,先将固定部32挂设至人体耳部上,再对束紧部31穿过第二松紧调节件5的长度进行调节,则可使得口罩本体2的左端或者右端束紧,并贴合至人体脸部上,以提高该可调节口罩的防护效果。第二松紧调节件5的整体结构可与第一松紧调节件4的整体结构一样,以对束紧部31进行松紧调节。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