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及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及羽绒服。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轻便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羽绒服为例,羽绒服是冬季服装必不可缺的一个品类,除了需保证其外观穿着效果外,其轻薄保暖性能也很重要。想要让羽绒服更轻更薄就需要在服装上做重量的减法,故而目前市面上大多的羽绒服都不挂里布,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两层面布夹绒制成,保证其轻便性,这对于羽绒服的口袋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大部分的羽绒服的口袋的袋布通过袋唇直接悬挂于衣身的内层,这种方式因袋布的面积较大,口袋部分容易外翻至衣身外层,影响外观穿着效果。因此,为了防止口袋的袋布外翻,市面上常用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增加线袢的方式,线袢一端挂住袋兜一端挂住门襟,但因线袢不耐力,用户拉扯口袋时非常容易导致线袢脱落和断裂。其二是将袋布包边条直接拉出缝订至门襟,这种方式虽然牢固,但是其包边条外露在门襟,影响穿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及其羽绒服,不仅能够有效固定口袋的袋布,而且不影响羽绒服的穿着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所述羽绒服包括相对的衣身外层和衣身内层,所述口袋结构包括:
袋唇,缝设于所述衣身外层;
口袋布,通过所述袋唇缝设于所述衣身内层;以及
固定布条,一端缝设于所述口袋布远离所述袋唇的一侧,所述固定布条的另一端缝设于所述衣身内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口袋布的边缘设有包边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口袋布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衣身内层设置,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布条的一端缝设于所述第一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布条为长方形条,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固定布条沿所述短边对折形成双层布条,所述双层布条的两长边分别缝设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衣身内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布条的短边上设置有卷边,所述卷边朝向所述双层布条的内层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布条的所述长边边长为d1,所述固定布条的短边边长为d2,0.5d1≤d2<d1,所述口袋布远离所述袋唇的一侧相对所述衣身内层的可拉扯位移为s,s≤0.5d2;
其中,d1、d2及s均为正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布条缝设于所述口袋布远离所述袋唇的一侧的中部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袋唇的材质与所述衣身外层的材质相同,所述口袋布和所述固定布条的材质与所述衣身内层的材质相同。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其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羽绒服的口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口袋结构及羽绒服,通过增加固定布条,使得固定布条的一端缝设在口袋布远离袋唇的一侧,固定布条的另一端缝设在衣身内层,这样,不仅可利用固定布条固定口袋布,防止口袋布外翻至衣身外层,同时,固定布条隐藏在口袋布和衣身内层的内侧,不影响该口袋结构和羽绒服的穿着体验。
此外,固定布条选用长方形布条,其短边对折形成双层布条,抗拉扯性能强,同时,因双层布条的两端为端部缝设在口袋布和衣身内层,因此,在用户拉扯口袋时,因该双层布条的短边具有一定长度,从而口袋布能够相对衣身内层具有可拉扯位移,有效保证用户穿着插兜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口袋结构和衣身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口袋结构和衣身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口袋布和固定布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固定布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对折后形成双层布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该口袋结构可应用于羽绒服,尤其是轻便性的羽绒服中。具体地,该口袋结构包括袋唇10、口袋布20和固定布条30。该袋唇10缝设在羽绒服的衣身外层201。该口袋布20通过袋唇10缝设在羽绒服的衣身内层202。该固定布条30的一端缝设在口袋布20远离袋唇10的一侧,该固定布条30的另一端缝设在羽绒服的衣身内层202。
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可实现有效固定该口袋布20,防止其外翻,而且该固定布条30还可隐藏在口袋布20和衣身内层202之间,提高该羽绒服的外观装饰效果,不影响用户的穿着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该袋唇10的材质可选用与羽绒服的衣身外层201的材质相同,以使得袋唇10与衣身外层201保持一致性。例如,若衣身外层201材质选用防钻绒材质,则袋唇10也同样选用防钻绒材质。
进一步地,该袋唇10为单袋唇10,即,在衣身外层201上还设有袋口(未图示),该袋口可靠近袋唇10设置,从而利用袋唇10可隐藏该袋口,使得羽绒服外观更加简洁。
进一步地,该口袋布20可选用与衣身内层202相同的材质,例如若衣身内层202选用防钻绒材质,则口袋布20也可选用防钻绒材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口袋布20也可选用与衣身内层202不同的材质,例如,衣身内层202选用防钻绒材质,而口袋布20选用棉布或者是绒布等。
更进一步地,该口袋布20可为一片式布料,该口袋布20的边缘可设置有包边条23,以使得口袋布20缝设在衣身内层202时边缘更加整洁。该口袋布20可在衣身内层202形成口袋。具体地,该口袋布20形成的口袋形状可为方形、椭圆形或者是圆形,且该口袋和衣身外层201的袋口连通,从而方便用户插兜。本实施例以该口袋形状为椭圆形为例。
具体地,口袋布20通过袋唇10缝设在衣身内层202时,在口袋布20上可形成缝线线迹,该缝线线迹与袋唇10的形状相适配。但需注意的是,在对应该袋口的位置,应不设置缝线,以确保用户手部可通过袋口进入口袋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布条30的材质与衣身内层202的材质相同,且固定布条30藏设在口袋布20和衣身内层202之间。具体地,口袋布20包括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第一面21朝向衣身内层202设置,第二面22与第一面21相对设置,该固定布条30的一端缝设在该第一面21。即,在用户将羽绒服翻至衣身内层202时,由于固定布条30刚好藏设在口袋布20的第一面21和衣身内层202之间,该口袋结构的外观更加简洁,不影响用户的穿着观感和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布条30的材质也可与衣身内层202的材质不同,且该固定布条30的材质优选与口袋布20的材质相同。
此外,为了使得固定布条30具有一定的拉扯性能,该固定布条30在缝制时可选用直纱向的缝制方式。
进一步地,该固定布条30为长方形条,其包括长边31和短边32,且该固定布条30沿短边32对折形成双层布条,该双层布条的两长边31分别缝设在第一面21和衣身内层202。即,在缝制时,该固定布条30是先沿着短边32对折形成双层的长方形布条后,再将该双层布条的两个长边分别缝设在口袋布20和衣身内层202。这样,利用双层布条的设计,其抗拉扯性更优,可以防止用户在多次插兜拉扯时避免固定布条30自口袋布20上脱落而无法对其起到固定作用的情况。
具体地,该双层布条在缝制在口袋布20上时,其应缝设在口袋布20的包边条23上,这样,双层布条的长边31的缝线可以隐藏在包边条23上,使得整个口袋的走线更加整洁。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该固定布条30的边缘更加简洁,该固定布条30的短边32上设置有卷边301,且在固定布条30对折时,该卷边301是朝向双层布条的内层设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对口袋布20的固定效果,该固定布条30可缝设在口袋布20远离袋唇10的一侧的中部位置,这样,可防止用户插兜时对口袋布20的拉扯作用力导致口袋布20出现上下不平衡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固定布条30的长边31边长为d1,固定布条30的短边32边长为d2,则长边31的边长d1和短边32的边长d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5d1≤d2<d1。其中,d1、d2均为正数。具体地,d1可为3-15cm,优选为4cm、5cm、6cm、7cm、8cm、9cm、10cm等,d2可为2-14cm,优选为5cm、8cm、12cm等等。
进一步地,由于口袋布20远离袋唇10的一侧中部与固定布条30缝设在一起,且固定布条30对折后,其短边32依然具有一定长度,因此,口袋布20远离袋唇10的一侧相对衣身内层202的可拉扯位移为s,s≤0.5d2。即,实际上,该可拉扯位移是指用户插兜时拉扯该口袋布20,使得固定布条30在口袋布20和衣身内层202之间展开的距离,该距离最远为固定布条30的短边32对折后的长度。
采用这样设计,用户在插兜时能够具有足够的拉扯口袋布20的空间,使得口袋布20能够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而保证用户插兜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口袋结构,通过将固定布条30沿短边32对折后形成双层布条,双层布条的两长边分别缝设在口袋布20朝向衣身内层202的一面以及衣身内层202上,从而可以使得固定布条30可藏设在口袋布20和衣身内层202之间,整个口袋结构外观整洁。同时,双层布条的设计,可有效提高该固定布条30的抗拉扯性能,确保其对于口袋布20的固定作用的牢靠性。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公开了一种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口袋结构。具体地,上述口袋结构中应用到的衣身外层201和衣身内层202,实质为羽绒服的衣身外层201和衣身内层202,且该羽绒服优选为轻便型的羽绒服,即,该羽绒服的衣身为两层面布夹绒设计。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及羽绒服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绒服的口袋结构及羽绒服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