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及自动开合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及自动开合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伞骨架、可伸缩的伞中棒、上巢、下巢、伞头按钮结构,上巢装在伞中棒上端,下巢滑套在伞中棒上,伞骨架与上巢、下巢连接配合;伞中棒上端设置装有滑轮的滑座,下巢装有滑轮,一拉绳一端连接于滑座,另一端依次绕过下巢滑轮、滑座的滑轮,并连接一位于伞中棒内的扣头。伞头按钮结构包括伞头、按座、按钮、弹节、滑座、连接块等组件,弹节装在按钮上,用于卡入或脱离伞中棒上的弹节孔,滑座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按座上,连接块枢设在滑座上,并随着滑座上下移动进入或离开按钮的按压范围,且该连接块被按压时释放伞中棒中的扣头,使自动开合伞的伞骨架可实现合伞。由于这种伞头按钮结构的连接块是在竖直面上转动,使得其所需的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造成伞头的长度需做得较长,从而不利于实现伞头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减少伞头长度的伞头按钮结构及自动开合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包括伞头、位于伞头内并可供伞中棒插入的按座、设置于按座的按钮、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按座并套设在伞中棒下端外的滑座、抵在滑座和按座之间并供滑座向上复位的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按钮的弹节、抵在按钮和按座之间并供按钮复位的第二弹性件;还包括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第三弹性件,第一活动件沿按钮的按压方向滑动设置于滑座,且第一活动件随着滑座上下移动进入或离开按钮的按压范围;第二活动件沿按钮的按压方向滑动设置于按座,且该第二活动件设有用于卡住伞中棒中的扣头的限位部,该限位部进入伞中棒内,第三弹性件抵在第二活动件与按座之间以供第二活动件复位;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活动连接,且第一活动件被按压时带动第二活动件移动使其限位部释放所述扣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件为o型键,包括沿按钮的按压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按座并可供伞中棒插入的环形件、设置在环形件上的连接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环形件内侧面,并最远离所述连接部;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件;环形件外侧面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与所述限位部相背,所述第三弹性件抵在该凸部与所述按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顶部向上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件为插键。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包括按钮主体、按钮帽,按钮主体设置于所述按座,且二者之间抵有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弹节设置于按钮主体;按钮帽配合在所述伞头设置的侧开口处,并连接按钮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均为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伞头内的棘轮棘爪机构,该棘轮棘爪机构包括用于收放自动开合伞的安全绳的棘轮、棘爪,棘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按座,并连接有发条弹簧;棘爪转动设置于所述按座,并与伞头之间配合有用于驱使该棘爪与棘轮配合的第四弹性件;棘爪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伸入伞中棒内并可被扣头向下推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管,该挡管套在伞中棒底部内,且该挡管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延伸部一一对应的两容让孔,该挡管还承受设于伞中棒的开伞弹簧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设置收伞弹簧的伞骨架、可伸缩的伞中棒、上巢、下巢、设于伞中棒的开伞弹簧,上巢装在伞中棒上端,下巢滑套在伞中棒上,伞骨架与上巢、下巢连接配合;伞中棒上端设置装有滑轮的滑轮座,下巢装有第二滑轮,一拉绳一端连接于滑轮座,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并连接一位于伞中棒内的扣头;还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头按钮结构,伞中棒下端插装于所述按座,伞中棒上设有与所述弹节配合的弹节孔。
进一步的,所述伞头按钮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伞头内的棘轮棘爪机构,该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棘爪,棘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按座,并连接有发条弹簧;棘爪转动设置于所述按座,并与伞头之间配合有用于驱使该棘爪与棘轮配合的第四弹性件;棘爪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伸入伞中棒内并可被扣头向下推动;还包括一安全绳,该安全绳一端连接于棘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轮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来实现扣头限位与否,能够代替现有技术的连接块,并且,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均沿按钮的按压方向设置,即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的活动面在水平面上,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少对伞头竖直空间的占用,从而使伞头可以做得更短,进而有利于实现伞头的小型化。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及自动开合伞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头按钮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头按钮结构在收伞状态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头按钮结构在开伞状态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头按钮结构在收伞状态的剖视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头按钮结构在开伞状态的剖视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伞在收伞状态(预备开伞)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伞在开伞状态(预备合伞)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伞在合伞状态(预备收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包括伞头1、位于伞头1内并可供伞中棒10插入的按座2、设置于按座2的按钮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按座2并套设在伞中棒10下端外的滑座4、抵在滑座4和按座2之间并供滑座4向上复位的第一弹性件41、设置于按钮3的弹节34、抵在按钮3和按座2之间并供按钮3复位的第二弹性件33;还包括第一活动件5、第二活动件6、第三弹性件7,第一活动件5沿按钮3的按压方向滑动设置于滑座4,且第一活动件5随着滑座4上下移动进入或离开按钮3的按压范围;第二活动件6沿按钮3的按压方向滑动设置于按座2,且该第二活动件6设有用于卡住伞中棒10中的扣头20的限位部611,该限位部611进入伞中棒10内,第三弹性件7抵在第二活动件6与按座2之间以供第二活动件6复位;第一活动件5与第二活动件6活动连接,且第一活动件5被按压时带动第二活动件6移动使其限位部611释放所述扣头2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5为插键;所述第二活动件6为o型键,包括沿按钮3的按压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按座2并可供伞中棒10插入的环形件61、设置在环形件61上的连接部62,所述限位部611设置在环形件61内侧面,并最远离所述连接部62,亦即,限位部611远离连接部62,且限位部611与连接部62位于同一径向上。连接部6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件5,具体,连接部62顶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5。环形件61外侧面设有一凸部612,该凸部612与所述限位部611相背,所述第三弹性件7抵在该凸部612与所述按座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钮3包括按钮主体31、按钮帽32,按钮主体31设置于所述按座2,且二者之间抵有所述第一弹性件41,所述弹节34设置于按钮主体31;按钮帽32配合在所述伞头1设置的侧开口处,并连接按钮主体31。所述第一弹性件41、第二弹性件33、第三弹性件7均为弹簧。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位于所述伞头1内的棘轮棘爪机构8,该棘轮棘爪机构8包括用于收放自动开合伞的安全绳的棘轮81、棘爪83,棘轮81转动设置在所述按座2,并连接有发条弹簧82,具体,按座2底部侧面设置有一盖片21,棘轮8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按座2和盖片21。棘爪83转动设置于所述按座2,并与伞头1之间配合有用于驱使该棘爪83与棘轮81配合的第四弹性件84;棘爪83设有延伸部831,该延伸部831伸入伞中棒10内并可被扣头20向下推动。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挡管9,该挡管9套在伞中棒10底部内,且该挡管9设有与所述限位部611、延伸部831一一对应的两容让孔91,该挡管9还承受设于伞中棒的开伞弹簧90(如图8所示)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当将其应用于自动开合伞时,其几种状态如图2-图5所示,图2、图4对应收伞/合伞状态,图2中,弹节34局部卡入伞中棒10的弹节孔中,限制伞中棒10伸长,第一活动件5离开按钮3的按压范围,滑座4受伞中棒10的外管101、中管102的限位作用下移到极限位置,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卡住扣头20;图4中,棘爪83受扣头20限位作用,脱开棘轮81。在图2、图4的状态下,当按下按钮3时,按钮3带动弹节34移动,则弹节34脱离伞中棒10的弹节孔,使伞中棒10的外管101、中管102受下述开伞弹簧90作用向上移动,同时,扣头20为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所限制,扣头20所连接的拉绳作用下巢,使自动开合伞的伞骨架可以实现开伞;外管101、中管102释放滑座4,使滑座4受第二弹性件33作用带动第一活动件5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活动件5进入按钮3的按压范围。当再次按下按钮3时,第一活动件5被按压,并带动第二活动件6沿按压方向移动,则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释放扣头20,如图3所示,使得自动开合伞的伞骨架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可实现合伞。随着扣头20向上移动,扣头20释放棘爪83,使棘爪83受第四弹性件84作用而与棘轮81啮合,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来实现扣头限位与否,能够代替现有技术的连接块,并且,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均沿按钮的按压方向设置,即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的活动面在水平面上,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少对伞头竖直空间的占用,从而使伞头可以做得更短,进而有利于实现伞头的小型化。
请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设置收伞弹簧501的伞骨架50、可伸缩的伞中棒10、上巢60、下巢70、设于伞中棒10中的开伞弹簧90,上巢60装在伞中棒10上端,下巢70滑套在伞中棒10上,伞骨架50与上巢60、下巢70连接配合;伞中棒10上端设置装有滑轮81的滑轮座80,下巢70装有第二滑轮(图中未体现),一拉绳30一端连接于滑轮座80,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第一滑轮81,并连接一位于伞中棒10内的扣头20;还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头按钮结构,伞中棒10下端插装于所述按座2,伞中棒10上设有与所述弹节34配合的弹节孔。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安全绳40,该安全绳40一端连接于所述棘轮8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轮座80,且该安全绳40穿过所述扣头20。
本实施例中,所述伞中棒1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滑套在一起的外管101、中管102、内管103,所述上巢60、滑轮座80设置在外管101上端,下巢70滑动设置在外管101上,内管103下端插装于所述按座2,所述弹节34孔设于外管101底部位置。所述滑轮座80底端连接有一用于驱使所述扣头20下移的中空连接杆100,所述扣头20位于该连接杆100之下,所述安全绳40、拉绳30分别穿过连接杆100。开伞弹簧90用于驱动外管101、中管102、内管103相对伸展,其套在中空连接杆100外,且其顶端抵于上巢60,其底端抵于所述挡管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其收伞状态(预备开伞)如图6、图2、图4所示,此时,外管101的弹节孔被弹节34卡住,伞中棒10不能伸展,扣头20被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所限制。当按下按钮3时,按钮3带动弹节34移动,则弹节34脱离外管101的弹节孔,开伞弹簧90释能,使伞中棒10的外管101、中管102向上移动,如图7所示。随着外管101、中管102向上移动,扣头20为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所扣住,进而拉绳30带动下巢上行,从而使伞骨架50完成开伞的动作。同时,安全拉绳40被拉出,如图4所示,外管101、中管102释放滑座4,使滑座4受第二弹性件33作用带动第一活动件5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活动件5进入按钮3的按压范围,完成收伞准备状态。当再次按下按钮3时,第一活动件5被按压,并带动第二活动件6沿按压方向移动,则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释放扣头20,如图3所示,使自动开合伞的伞骨架50在收伞弹簧501作用下实现合伞,如图8所示。随着扣头20向上移动,扣头20释放棘爪83,使棘爪83受第四弹性件84作用而与棘轮81啮合,如图5所示。此时,棘轮81只能正转而不能反转,因此,若压缩伞中棒10,在发条弹簧82的作用下,棘轮81可正转收回安全绳40,若在压缩伞中棒10的过程中放开,则安全绳40被拉紧,但棘轮81受棘爪83的制动无法反向转动,因而受安全绳40的拉紧作用,伞中棒10无法回弹伸展。
收伞时,压缩伞中棒10,伞中棒10逐渐缩短,扣头20进入挡管9内,并受连接杆100推动下移至被第二活动件6的限位部611卡住的状态,同时顶推棘爪83,使棘爪83释放棘轮81,棘轮81在发条弹簧82的作用下回收安全绳40,并能在本实用新型做开伞功能时释放安全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开合伞,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头按钮结构及自动开合伞,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