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浸种催芽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浸种催芽桶。
背景技术:
种子的发芽效率和发芽率是影响农业种植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在种植前期会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是能引起芽生长、休眠芽发育和种子发芽,或促使这些提前发生的措施,均称为催芽,催芽是保证种子在吸足水分后,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供给幼胚生长的重要措施。
但是现有的浸种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种子的堆积,装置底部与内侧的种子在浸种过程中往往较之表面与外侧的种子更加缺乏氧气,导致各处种芽的生长不均,导致后续秧苗长势的不均匀,影响种植,且浸种过程中,浸泡液表面由于种芽的生长发育容易产生浮泡,影响实体与空气的接触,同时污染浸泡液,影响浸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水体含氧量与自动清除水面浮泡的浸种催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种植用浸种催芽桶,包括桶体,桶体的内侧上沿位置设置有水面曝氧机构,桶体的中间设置有中轴,中轴内设置有过滤机构与底部曝氧机构,中轴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托板,托板表面排布有若干细孔,托板外沿与桶体内壁贴合,不与桶体底面直接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桶体为带夹层的双层结构,夹层空间的底部与桶体内部空间连通,夹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的通气孔,桶体底部设置有加热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水面曝氧机构包括曝氧环与水泵,曝氧环呈环形,通过固定环与螺丝组件固定在桶体上,曝氧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朝向桶体内侧方向,与竖直方向保持30-45°的角度设置,水泵安装在桶体外壁,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液管与桶体夹层连接,出水口通过导液管与曝氧环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轴包括轴体,轴体的顶部设置有滤芯安装槽,中段设置有活塞腔,底部设置有驱动腔,驱动腔的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储液腔,滤芯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机构,底部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活塞腔的顶部连接,第一单向阀为滤芯安装槽到活塞腔的单向阀,活塞腔内设置有底部曝氧机构,底部与储液腔连通,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前端传动轮的一侧连接有摇杆,驱动电机通过摇杆与底部曝氧机构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储液腔的外侧环形分布有若干第二单向阀,储液腔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桶体内空间连通,第二单向阀为储液腔到桶体内部空间的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储液腔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一端与储液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外界连通,出气通道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出气通道呈倒置的u形,与储液腔连通的一端具有倒置的漏斗形结构,漏斗结构内设置有浮球,浮球的直径大于漏斗结构小口径端直径,小于漏斗结构大口径端直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过滤机构包括导流筒、海绵块与滤芯,滤芯安装在滤芯安装槽内,导流筒通过底部的螺纹连接在中轴的顶端,导流筒桶体的顶部设置有弹头状的凹槽,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的导流片,底部为圆形通孔,海绵块为两端阶梯式的圆台结构,设置在导流筒的底部,顶端探入导流筒底部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底部曝氧机构包括活塞板与活塞杆,活塞板板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进水口与进气管,进气管为空心管,竖直设置在板体表面,活塞腔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进气管对应的凹槽,凹槽直径大于进气管直径,进水口与进气管通过板体内的y形通道连通,y形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钢珠与压力弹簧,压力弹簧将钢珠顶起封闭通道一侧形成单向通道,活塞板的底部中央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底端与摇杆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活塞板的底面与y形通道下端开口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分流块,分流块为弧形结构块,弧形的凸起处对准活塞板的y形通道下端开口。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桶体分别通过水面曝氧机构与底部曝氧机构从上下两侧分别对桶体内浸种液进行曝氧,提高水体含氧量,避免种芽因氧气不足导致的生长不均匀,提高种芽生长的均匀性,保证秧苗生长的均匀。
2.本发明通过底部曝氧机构也能带动桶体内浸种液的循环,对浸种液进行过滤,清除水面的浮泡与漂浮的坏种,保证浸种液与空气的接触,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摇杆下进行上下运动,向下运动时将过滤后的浸种液与空气吸入活塞腔内,向上运动时浸种液从进水口进入,空气从进气管进入,浸种液与空气进行混合后从底部挤出,提高浸种液的含氧量。
3.本发明储液仓内浸种液多时,浮球随液面的抬高浮起封闭出气通道,防止浸种液从出气通道排出,储液腔内液面高度随浸种液排出降低低于出气通道高度后,出气通道打开,曝氧注入的多余气体从出气通道排出,避免气体通过第二单向阀排出进入桶体,同时漏斗结构也利于浮球的运动,能避免浮球卡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桶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涂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轴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涂4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导流筒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活塞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活塞板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8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9中:1-桶体,2-通气孔,3-曝氧环,4-出水孔,5-固定环,6-水泵,7-导液管,8-中轴,801-轴体,802-滤芯安装槽,803-活塞腔,804-驱动腔,805-储液腔,9-托板,10-导流筒,1001-桶体,1002-导流片,11-海绵块,12-滤芯,13-第一单向阀,14-活塞板,1401-板体,1402-进水口,1403-进气管,1404-钢珠,1405-压力弹簧,1406-分流块,15-活塞杆,16-摇杆,17-驱动电机,18-第二单向阀,19-出气通道,20-浮球,21-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水稻种植用浸种催芽桶,包括桶体1,通气孔2,曝氧环3,出水孔4,固定环5,水泵6,导液管7,中轴8,轴体801,滤芯安装槽802,活塞腔803,驱动腔804,储液腔805,托板9,导流筒10,桶体1001,导流片1002,海绵块11,滤芯12,第一单向阀13,活塞板14,板体1401,进水口1402,进气管1403,钢珠1404,压力弹簧1405,分流块1406,活塞杆15,摇杆16,驱动电机17,第二单向阀18,出气通道19,浮球20,导气管21,桶体1的内侧上沿位置设置有水面曝氧机构,桶体1的中间设置有中轴8,中轴8内设置有过滤机构与底部曝氧机构,中轴8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托板9,托板9表面排布有若干细孔,托板9外沿与桶体1内壁贴合,不与桶体1底面直接接触。
其中:桶体1为带夹层的双层结构,夹层空间的底部与桶体1内部空间连通,夹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的通气孔2,桶体1底部设置有加热丝,通过加热丝控制水温,满足浸种要求,桶体1的夹层设计避免桶体1外壁与空气直接接触影响外壁温度,导致与筒壁接触部位的浸种液温度降低,影响浸种效果。
其中:水面曝氧机构包括曝氧环3与水泵6,曝氧环3呈环形,通过固定环5与螺丝组件固定在桶体1上,曝氧环3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出水孔4,出水孔4朝向桶体1内侧方向,与竖直方向保持30-45°的角度设置,水泵6安装在桶体1外壁,水泵6的进水口通过导液管7与桶体1夹层连接,出水口通过导液管7与曝氧环3连接,通过曝氧环3的出水口4出水,与桶体1内浸种液液面碰撞产生气泡,提高浸种液含氧量,同时也通过角度设置将水面的浮泡与坏种推向中央导流筒10处。
其中:中轴8包括轴体801,轴体801的顶部设置有滤芯安装槽802,中段设置有活塞腔803,底部设置有驱动腔804,驱动腔804的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储液腔805,滤芯安装槽802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机构,底部通过第一单向阀13与活塞腔803的顶部连接,第一单向阀13为滤芯安装槽802到活塞腔803的单向阀,活塞腔803内设置有底部曝氧机构,底部与储液腔805连通,驱动腔804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前端传动轮的一侧连接有摇杆16,驱动电机17通过摇杆16与底部曝氧机构传动连接,顶部通过过滤机构对浸种液进行过滤,底部通过底部曝氧机构对过滤的浸种液进行增氧并从底部排出,提高底部浸种液含氧量。
其中:储液腔805的外侧环形分布有若干第二单向阀18,储液腔805通过第二单向阀18与桶体1内空间连通,第二单向阀18为储液腔805到桶体1内部空间的单向阀,通过第二单向阀18单向排出含氧量高的浸种液,提高桶体1内底部浸种液的含氧量。
其中:储液腔805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通道19,出气通道19的一端与储液腔805连通,另一端通过导气管21与外界连通,出气通道19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单向阀18,通过出气通道19排出曝氧后多余的气体,避免气体也从第二单向阀18排出进入桶体1内影响浸种。
其中:出气通道19呈倒置的u形,与储液腔805连通的一端具有倒置的漏斗形结构,漏斗结构内设置有浮球20,浮球20的直径大于漏斗结构小口径端直径,小于漏斗结构大口径端直径,通过设置倒u与漏斗结构,储液仓805内浸种液多时,浮球20随液面的抬高浮起封闭出气通道19,防止浸种液从出气通道19排出,储液腔805内液面高度随浸种液排出降低低于出气通道19高度后,出气通道19打开,曝氧注入的多余气体从出气通道19排出,避免气体通过第二单向阀18排出进入桶体1,同时漏斗结构也利于浮球20的运动,能避免浮球20卡住。
其中:过滤机构包括导流筒10、海绵块11与滤芯12,滤芯12安装在滤芯安装槽802内,导流筒10通过底部的螺纹连接在中轴8的顶端,导流筒10桶体1001的顶部设置有弹头状的凹槽,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的导流片1002,底部为圆形通孔,海绵块11为两端阶梯式的圆台结构,设置在导流筒10的底部,顶端探入导流筒10底部通孔内,通过桶体1001结构对浸种液进行导流,降低水流噪音,同时通过结构增加表面积,从而通过提高接触面积增加与导流筒10内杂物的间隙,防止堵塞,海绵块11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延长滤芯12使用寿命,也防止杂质堵塞滤芯12端面影响过滤效果。
其中:底部曝氧机构包括活塞板14与活塞杆15,活塞板14板体140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进水口1402与进气管1403,进气管1403为空心管,竖直设置在板体1401表面,活塞腔80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进气管1403对应的凹槽,凹槽直径大于进气管1403直径,进水口1402与进气管1403通过板体1401内的y形通道连通,y形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钢珠1404与压力弹簧1405,压力弹簧1405将钢珠1404顶起封闭通道一侧形成单向通道,活塞板14的底部中央连接有活塞杆15,活塞杆15底端与摇杆16传动连接,通过活塞板14的运动,浸种液从进水口1402进入,空气从进气管1403进入,浸种液与空气进行混合后从底部挤出,提高浸种液的含氧量,提高浸种的效果。
其中:活塞板14的底面与y形通道下端开口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分流块1406,分流块1406为弧形结构块,弧形的凸起处对准活塞板14的y形通道下端开口,通过分流块1406,进一步对浸种液进行分流,提高浸种液与空气的接触,提高浸种液含氧量。
在使用本发明时,向筒体1内加入水稻种子,水稻种子顶面低于中轴8顶端导流筒105-10cm,向桶体1内注水,至液面略高于导流筒10,向水体中加入浸种用药液,为装置接通外界电源,加热丝通电对浸种液进行加热,达到浸种的温度需求,驱动电机17与水泵6运转,水泵6将桶体1夹层内的浸种液注入曝氧环3内,通过出水口4排出,水柱与桶体1内浸种液液面碰撞产生气泡,提高浸种液含氧量,同时也通过角度设置将水面的浮泡与坏种推向中央导流筒10处,高出导流筒10的浸种液与杂质流入导流筒10内,并通过海绵块11与滤芯12进行过滤,杂质在导流筒10内堆积被收集,活塞板14在驱动电机17的带动摇杆16下进行上下运动,向下运动时将过滤后的浸种液与空气吸入活塞腔805内,向上运动时浸种液从进水口1402进入,空气从进气管1403进入,浸种液与空气进行混合后从底部挤出,提高浸种液的含氧量,浸种液与空气随活塞板14的运动被导入储液腔805内,浮球20随储液腔805内液面的抬高浮起封闭出气通道19,随着活塞板14的再次下移,储液腔805底部的浸种液从第二单向阀18被挤出,进入桶体1内进行循环,储液腔805内液面高度随浸种液排出降低低于出气通道19高度后,出气通道19打开,曝氧注入的多余气体从出气通道19排出,完成循环。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