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及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2021-03-10 14:03:23|410|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0002]
超声波加湿器主要是采用高频的震荡,再通过雾化片的高频震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飘逸的水雾,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一般超声波加湿器中风机安装在风道口下方,通过风机将产生的雾气排出,因此风机的可靠性十分重要。为了实现将加湿的空气吹得更高更远,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往往会设计主风道和次风道,并对主风道和次风道配置相应的电机,在使用时,主风道吹出加湿的空气,次风道提供风力将加湿的空气吹向更高更远处。
[0003]
然而,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风道会灌入水的问题,进而导致风机损坏,影响超声波加湿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风道会灌入水,导致风机损坏,影响超声波加湿器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壳体结构及加湿器,该壳体结构及加湿器可以防止用户直接向风道内倒水,进而保护风机不被损坏。
[0005]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及遮盖件,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形成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遮盖件设有遮盖部,所述遮盖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遮盖部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所述遮盖部被设置为遮盖所述第一出风口。
[0007]
上述壳体结构在使用时,第一风道内的气流可以沿第一出风口传输至第二出风口并沿第二出风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被设置为遮盖所述第一出风口,因此,第一出风口被遮盖部遮盖,用户在使用时不会直接将水沿第一出风口灌注于第一风道内,进而可以保护风机不被损坏。
[0008]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盖部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形成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内壁被设置为遮盖所述第一出风口。如此,第一风道的气流可以输送至第二风道通过第二风道输送并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进一步地,第二风道还起到遮盖第一出风口的作用,当用户在使用时不会直接将水沿第一出风口灌注于第一风道内,进而可以保护风机不被损坏。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如此,沿第二出风口至第一出风口的路径是曲折的,进而可以进一步限制水进入第一出风口。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风道的内表面为向内凹设的第一弧形面以将气流沿第一出风口导引至所述第二出风口。如此,气流通过第一弧形面可以更加顺畅的沿第一出风
口排出至第二出风口。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结构还包括安装盖,所述壳体本体设有安装腔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遮盖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安装盖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盖设有盖体及导流体,所述盖体设有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导流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导流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导流体用于将气流沿第二出风口导引至所述第三出风口。如此,在导流体的作用下,沿第二出风口的排出的气流更加顺畅的排至第三出风口。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为弧形导流体。如此便于气流的传输。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风道的进风口与加湿器的出雾口连通。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设有第四出风口,第三风道形成有第五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与所述第五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如此,沿第三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沿第五出风口排出的加湿雾气吹向更远更高处,利于加湿空气的扩散。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盖件还设有接水槽,所述遮盖部设置于所述接水槽围设的区域内。如此,当水汽或者雾气落入遮盖部时,并可以沿遮盖部滑落汇聚在接水槽中。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盖部的外表面为向外凸设的第二弧形面。如此,当水汽、雾气或者是水落入遮盖部时,在第二弧形面的作用下更加容易的落入接水槽内。
[0019]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加湿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结构。
[0020]
上述加湿器在使用时,第一风道内的气流可以沿第一出风口传输至第二出风口并沿第二出风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被设置为遮盖所述第一出风口,因此,第一出风口被遮盖部遮盖,用户在使用时不会直接将水沿第一出风口灌注于第一风道内,进而可以保护风机不被损坏。
[0021]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送风部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连通。
附图说明
[0023]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0026]
图1为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7]
图2为一实施例中壳体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0028]
图3为一实施例的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一实施例中壳体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0030]
图5为一实施例中壳体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0031]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0033]
10、壳体结构;100、壳体本体;110、第一风道;112、第一出风口;120、第三风道;122、第五出风口;130、开口;200、遮盖件;210、遮盖部;212、第二风道;2122、第二出风口;2124、第一弧形面;214、第二弧形面;220、接水槽;300、安装盖;310、盖体;312、第三出风口;314、第四出风口;320、导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
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往往会设计主风道和次风道,并对主风道和次风道配置相应的电机,在使用时,主风道吹出加湿的空气,次风道提供风力将加湿的空气吹向更高更远处。然而,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风道会灌入水的问题,进而导致风机损坏,影响超声波加湿器的正常使用。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结构10及加湿器,该壳体结构10及加湿器可以防止用户直接向风道内倒水,进而保护风机不被损坏。
[0038]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包括壳体结构10、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壳体结构10包括壳体本体100,壳体本体100设有第一风道110和第三风道120,第一风道110和第三风道120间隔设置,第一风机的送风部与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连通,第三风道120的进风口与加湿器的出雾口连通,第二风机用于驱使加湿器产生的加湿空气在第三风道120内输送,第一风机产生的气流在第一风道110中输送,通过第一风机产生的气流将第三风道120吹出的雾气吹向更高更远处。
[0039]
请参照图2,该壳体结构10还包括遮盖件200,第一风道110形成有第一出风口112,遮盖件200设有遮盖部210,遮盖部210的一端连接于壳体本体100,遮盖部210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出风口2122,第二出风口2122与第一出风口112连通,且遮盖部210被设置为遮盖第一出风口112。如此,该壳体结构10及加湿器在使用时,第一风道110内的气流可以沿第一出风口112传输至第二出风口2122并通过第二出风口2122排出;进一步地,遮盖部210被设置为遮盖第一出风口112,因此,第一出风口112被遮盖部210遮盖,该遮盖部210不会暴露在外,因而用户在使用时不会容易直接将水沿第一出风口112灌注于第一风道110内,进而可以保护第一风机不被损坏。
[0040]
请参照图2,遮盖部210遮盖第一出风口112目的在于避免水直接沿第一出风口112落入第一风道110内,同时可以将第一出风口112隐藏,避免用户误操作将水倒入第一出风口112。
[0041]
请参照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2122与第一出风口112朝向不同的方向。如此,沿第二出风口2122至第一出风口112的路径是曲折的,进而可以进一步限制水或者雾气进入第一出风口112对第一风机造成损伤。
[0042]
请继续参照图2,第一出风口112设置于壳体本体100的高度方向,第二出风口2122设置于壳体本体100的中与高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即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2122分别设置于两个垂直的平面上。如此,沿第二出风口2122至第一出风口112的路径是曲折的,进而可以进一步限制水进入第一出风口112。
[0043]
请继续参照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盖部210形成有第二风道212,第二风道212与第一出风口112连通,第二风道212形成有第二出风口2122,第二风道212的内壁遮盖第一出风口112;如此,第一风道110的气流可以输送至第二风道212通过第二风道212输送并通过第二出风口2122排出。进一步地,第二风道212还起到遮盖第一出风口112的作用,当用户在使用时不会直接将水沿第一出风口112灌注于第一风道110内,进而可以保护第一风机不被损坏。
[0044]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第二风道212为弧形风道以将气流沿第一出风口112导引至第二出风口2122,如此,气流可以更加顺畅的沿第一出风口112排出至第二出风口2122。
[0045]
具体地,请参照图2,第二风道212的内表面为向内凹设的第一弧形面2124,如此便于气流的传输。
[0046]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至图6,遮盖件200还设有接水槽220,遮盖部210设置于接水槽220围设的区域内。如此,当水汽或者雾气落入遮盖部210时,并可以沿遮盖部210滑落汇聚在接水槽220中。
[0047]
具体地,接水槽220还设有第一排水口,可以外接管道与第一排水口连通,将接水槽220内的水排至壳体本体外部;在别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水箱开设进水口,通过相应的管道连通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进而接水槽220内的水可以排至水箱内。
[0048]
具体地,接水槽220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第二段两端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三段连通,第二段和第一段垂直设置,第二段和第三段垂直设置,第一段和第三段间隔设置,遮盖部210设置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
[0049]
请参照图6,为了避免水堆积在遮盖部2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盖部210的外表面为向外凸设的第二弧形面214。如此,当水汽、雾气或者是水落入遮盖部210时,在第二
弧形面214的作用下更加容易的落入接水槽220内。
[0050]
请参照图6,为了使遮盖部210遮盖第一出风口112,第二风道212的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112对接,第二风道212的内壁完全将第一出风口112遮挡,并改变第一出风口112排出的风的风向,使其沿第二出风口2122排出,进而,用户在操作时,第一出风口112不会暴露在外,进而用户在使用时不会直接将水灌注入第一出风口112,因此不会出现误操作导致第一风机被灌水损坏。
[0051]
请接着参照图1和图2,该壳体结构10还包括安装盖300,壳体本体100设有安装腔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开口130,第一风道110和遮盖件200位于安装腔内,安装盖300设于开口130,安装盖300设有第三出风口312,第三出风口312与第二出风口2122连通。
[0052]
具体地,安装盖300与开口130的侧壁卡接,如此,提升安装盖300安装于壳体本体100之间的稳固性;同时便于拆装安装盖300。
[0053]
具体地,请参照图2,安装盖300设有盖体310及导流体320,盖体310设有第三出风口312,导流体320的一端连接于盖体310,导流体320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本体100,导流体320用于将气流沿第二出风口2122导引至第三出风口312。如此,在导流体320的作用下,沿第二出风口2122的排出的气流更加顺畅的排至第三出风口312。
[0054]
请参照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流体320为弧形导流体。如此便于气流的传输。
[0055]
请参照图2,导流体320设有向内凹设的弧形导流面,第二出风口2122朝向该弧形导流面,导流体320的一端直接伸入接水槽220内,此时,一方面,沿第二出风口2122排出的气流可以通过弧形导流面更加顺畅的排至第三出风口312;另一方面,由于导流体320的一端直接伸入接水槽220,当水汽、雾气或者是水沿第三出风口312落入时,可以直接排至接水槽220内,进入可以避免水进入第二出风口2122。
[0056]
请参照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体310还设有第四出风口314,第三风道120形成有第五出风口122,第四出风口314与第五出风口122连通,第三出风口312和第四出风口314朝向相同的方向。如此,沿第三出风口312排出的气体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沿第五出风口122排出的加湿雾气吹向更远更高处,利于加湿空气的扩散。
[0057]
具体地,盖体310和导流体320可以一体成型形成;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盖体310和导流体320通过焊接或铆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固定。
[0058]
请参照图1至图3,加湿器还包括水箱,水箱、第一风道110和第三风道120都是沿壳体本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且三者间隔设置;安装盖300盖设于开口130,当用户将安装盖300与壳体本体100分离时,第五出风口122暴露在外,但第一出风口112是被遮盖部210遮挡的,第二出风口2122是朝向导流体320的,因此,用户在操作时,不会直接将水灌注入第一出风口112,因此不会出现误操作导致第一风机被灌水损坏。
[0059]
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10还形成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位于同一侧并间隔设置,在第二排水口处设置开关件和遮挡件,遮挡件设置于第一风道110内,遮挡件与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间隔设置且遮挡件被设置为遮挡第一风道110进风口,开关件连接于第一风道110的内壁,开关件具有受外力时打开第二排水口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撤销外力时关闭第二排水口的第二工作状态。在使用时,气流可以沿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进入第一风道110内,并沿第一出风口112排出;当用户不小心将水倒入第一
风道110时或者水雾沿第一出风口112进入风道内时,由于遮挡件与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间隔设置且遮挡件被设置为遮挡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因此进入第一风道110的水不会进入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进而不会对设置于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处的风机造成损伤;进一步地,当撞击在遮挡件上的水落在开关件时或者是倒入第一风道110内的水直接落在开关件时,水的撞击力和重力的合力会对开关件施加外力,此时开关件受外力打开第二排水口,将水排出;当水排完后,外力撤销,开关件关闭第二排水口,进而实现排水功能;更进一步地,当排完水时,开关件是关闭第二排水口的,如此可以减少风机的风力损耗。
[006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63]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4]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